<p class="ql-block">千古绝唱《别梅坑》</p><p class="ql-block">--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采风</p><p class="ql-block">张永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24日中午,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赣南诗联携瑞金市诗词楹联学会来到在云石山梅坑村继续采风。在梅坑村村史馆里展示着这样一幅作品,是红军长征前夕林伯渠赠与何叔衡的一首诗,叫《别梅坑》,诗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尊喜对倾。</p><p class="ql-block">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p><p class="ql-block">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p><p class="ql-block">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p><p class="ql-block">每当读起这首诗时,便会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先生创作的一首赠与好友何叔衡的七言律诗。</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主人翁在当时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0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成为苏维埃红色政权最早的“大法官”。何叔衡在临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部门担任要职,先后主管苏区司法、民政、反贪肃腐等,任务繁重而复杂,但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在审判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报来审批的案件,总是仔细审查,反复推敲,力求做到证据确凿,量刑准确,重罪不轻判,轻罪不重判,被誉为“红色包公”。他还是法院实行人民调解、巡回审判等制度的创始人,为红色苏区审判、保一方平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而林伯渠于1921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领导人之一。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农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p><p class="ql-block">何叔衡与林伯渠这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担任监察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和财政部长,两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革命情感,在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共同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形势急转直下。</p><p class="ql-block">原来,在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并亲任总司令,由蒋鼎文、何键、陈济棠、顾祝同率领,兵分四路,对苏区进行了第五次大规模反革命“围剿”,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内部“左”倾冒险主义占了统治地位,提出“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的错误口号,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短促突击”等错误战略战术,使红军蒙受了重大损失,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方面军)被迫撤出中央根据地,开始向湘西转移。</p><p class="ql-block">离别苏区的头天晚上,何叔衡在云石山梅坑驻地,特备下清酒、花生,约请林伯渠作彻夜长谈。此时何叔衡已年近六十,以如此高龄留在原苏区从事艰苦的游击战争本来是不适宜的,但由于“左”倾路线领导人的宗派主义作祟,将他视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不许他跟随主力转移。分手在即,两位老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已抱定必死决心的何叔衡见时近冬令,天气已凉,便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赠与林伯渠。林伯渠心情沉重,感慨万千,即席挥毫写下该诗,以表他惜别之情。</p><p class="ql-block">笔者曾参观何老在梅坑村的住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一间朝南的房间里,光线昏暗,布置简朴,一张木板床,两条木凳,一张没上油漆的方桌上摆了一个茶壶和几个杯子,此外空无一物。据村干部介绍,当时何老邀请林老就在这简易的房间里彻夜长淡,而招待林老的只有半壶清酒(瑞金话米烧酒,这种酒在当地比较常见,笔者爱人的外公外婆也是梅坑村人,都是当时的游击队长,解放后外婆也用大米酿制这种酒。)、一盘花生米,此外就拿不出其他任何可以招待的东西了。在这狭小空间里,两人完成了一次简单而深沉的饯行,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的离别壮举!从此后,何老留守苏区坚持斗争,林老则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不成想,双方这一别,便成永诀。林老的这首《别梅坑》,便成为双方友谊的见证,成为苏区革命史上战友离别的最真实的史诗,也是与何老话别的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赣南的何叔衡年近六旬。1935年初国民党军杀声从四面逼近,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等去闽西。他们一行昼伏夜行,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不太熟悉陌生环境的便衣队一时大意,天亮后在小村做饭冒出炊烟,结果很快保安团二营便包围上来。几十个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村南的大山上,匪兵紧追不舍。何叔衡气喘吁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警卫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为了不拖累同志们,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后被敌人开枪击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何叔衡牺牲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他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p><p class="ql-block">何叔衡知己、诗人萧三评价其为“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型。”</p><p class="ql-block">“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何叔衡这样一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永远被人们铭记。</p><p class="ql-block">“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瑕。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谢觉哉曾赋诗《感旧》表达殓葬何叔衡的愿望,然而只找到了何叔衡的眼镜架、砚台等遗物。他的忠骨,早已融入他挚爱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正以一片繁荣与生机,告慰着他不朽的英灵。</p><p class="ql-block">是啊,何老的英灵,象梅花一样,在梅坑这片红色土地上永开不败,至今焕发出勃勃生机!且看:</p><p class="ql-block">千秋岁.《别梅坑》有感</p><p class="ql-block">文/张永林</p><p class="ql-block">千年绝唱。本愿安无恙。三杯浊酒心襟亮。</p><p class="ql-block">腥风吹血雨,战事成悲壮。绨袍赠,花生几粒掺惆怅。</p><p class="ql-block">共忆苏区棒,革命空前涨。弄政法,财经爽。</p><p class="ql-block">友谊深似海,一别何相望。夜过也,梅坑记上长征榜。</p><p class="ql-block">(瑞金市诗词楹联学会张永林编写于2024年8月31日)</p> <p class="ql-block">梅坑村前的《别梅坑》。</p> <p class="ql-block">伟大长征从梅坑出发!</p> <p class="ql-block">在梅坑村土生土长的开国少将梁达三。</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梅坑村史简介。</p> <p class="ql-block">千秋岁.读《别梅坑》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张永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绝唱。本愿安无恙。三杯浊酒心襟亮。</p><p class="ql-block">腥风吹血雨,战事成悲壮。绨袍赠,花生几粒消惆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忆苏区样,革命空前涨。弄政法,财经爽。</p><p class="ql-block">友谊深似海,一别何相望。夜过也,梅坑记上长征榜。</p><p class="ql-block">(改动了2个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