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月色 泉声淙淙——半两杂记

月朗风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硬峭挺拔为哪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赳赳老秦复河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恶杂之无需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报残守缺心自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泉声淙淙石上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洗尽岁月烦与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借月色寻故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风吹过是乡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痴人说梦君莫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夜已深沉月已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相知相随三十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别样人生半两钱。</b></p> <p class="ql-block">  壬寅孟春,定做了几个装半两的小盒子,将自己喜欢的半两置于其中。闲暇时分,启盒赏泉,常常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从八仙庵市场的地摊上购得两枚战国半两至今,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了将近三十年。这期间不管从何渠道,见到半两或与之相关的文字信息,总能吸引到我的注意力。或欣赏、或细读,偶做思考,常在赏心悦目间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几十年来相看不厌,自有许多难忘瞬间,与半两一起,偶尔拈来,足以自娱、足以静心。</p> <p class="ql-block">初学半两——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购自八仙庵的两枚秦半两</p> <p class="ql-block">  当年有泉友说,战国半两是陕西特产,从几十年半两钱币的出土与发现看,大体不差。战国半两钱大都出土于今陕西省境内、甘肃东部、和四川北部等秦国实际控制区域。由此,当年的八仙庵就成了半两钱的重要集散地。我清楚的记得九十年代的八仙庵地摊,半两钱是成堆成串的。我当时就是坐在地摊前的小马扎上,怀揣着对半两货币朦胧的认知和新欢之情,开启了我的半两人生。</p><p class="ql-block"> 说到古钱,人们脑海里首先会呈现出圆形方孔的图案,这是行用两千多年的货币形制深入人心的自然反应。而半两钱就是这方孔圆钱的滥觞,它连接着先秦时期丰富多彩的货币文化和两千年来的规范统一;即是圆形方孔钱的鼻祖,也是灿烂先秦货币文化的一端。因此,在方孔圆钱里,半两显得原始而古朴;而在先秦货币中,半两钱却先进而实用,代表着金属铸币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岁月沧桑,足以让人产生晕眩和神往;丰富多彩且存世可观,又让人觉得可亲可近。我现在更加信奉过眼即拥有的泉观,不再一味的四处搜寻、丰富藏品,而是多走多看,欣赏为本,说到底收藏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p> <p class="ql-block">  喜欢半两后,就很想找一些半两货币的文章或专著来学习。买到的第一本书是关汉亨先生编著的《半两货币图说》,购买时间大概是1996年前后。记得那天在西安买了这本书后,是坐着火车回阎良的。在火车上邻座的人看我带着本书,想翻阅一下,我随手递了过去,他翻看了几页后很快送了回来,笑着说太专业、看不懂。这所谓的专业实则太小众,我把这本书二十多年来翻来覆去几乎看破。关先生的很多观点对我影响颇深,起到了半两奠基的作用。时至今日,我觉得关先生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城邑铸币是半两货币的初铸时期、文字书写具有时代特征,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书写风格等,对半两货币的研究仍极具指导性。鉴于半两货币行用时间长(仅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起计算,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行用就有218年),铸行情况又极度缺乏文字记载,半两货币的分类分期与系统梳理,恐怕还是要来日方长。</p> <p class="ql-block">  关于“半”头八字式半两:关汉亨先生将其判定为秦代早期官铸重十二铢半两。列为秦代中型半两(大样)钱的第一种版式,其特征是:制作规范,文字较划一,全部为单铸口;钱径3.1~3.2厘米,钱重6.5克至8克不等。钱文“半”头呈八字式,“两”字方正工整,双人短,位置适中。说此类钱为官铸,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它是半两钱中较为规范、标准且精整的一种。这类半两存世量也很大,我的那几枚藏品就是在八仙庵一个地摊上,一堆同版式半两中挑选的。当时八仙庵正值周末赶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位老先生坐在一个地摊前,慢条斯理的在一堆半两中拣选着。和我相伴而来的好友上前打着招呼:闫老师,好钱都被你挑走了;留几个,让我朋友也挑一下呗。老先生笑着站了起来,手里不停摩挲着几枚翠绿的半两钱:你们来,你们来。</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挑一枚战半好像是十五元。</p> <p class="ql-block">  挑选半两,无论卖家是拿着一串还是摆着一堆,对于我们这些钱币爱好者来说,每次能买到一两枚就很开心了。一是古钱币历经流通且埋藏地下千年,状态好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二是一枚哪怕只有一二十元,相对于当时的工资而言,也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收入有限,只能小打小闹。但也有例外,买半两,我就曾“豪横”过两次,一次买下一串,一次买了一本。</p><p class="ql-block"> 市场来的多了,就能认识一些贩子;这些钱币小哥也很清楚你喜欢哪个门类。一天早晨刚走到八仙庵,一个小哥就跟了过来,从包里拿出一串半两给我看。这一串半两钱大约有二十枚左右,大小轻重不一,但锈色基本一致,看样子应该是同坑所出。后经实测,最重的一枚12.3克,轻的仅有两三克的样子。有一枚椭圆型半两,字体方折大篆,古意盎然;翠绿薄锈局部微露铜色,铜质细腻温润;面小背大,四周一圈斜坡给钱一种厚实感;背部平夷,似有石范纹;面部地章不够平整,应该是泥范或石范所铸。看到的第一眼我就被深深吸引,将这枚半两钱紧攥手中。不经意的肢体语言暴露了我的内心,于是小哥就坚持不单出,要买必须一串通走。</p><p class="ql-block"> 记不得那时我的月工资是多少了,反正一发工资的第一个周末,几乎所有的工资都会交到钱币贩子手里,用今天的人民币换回两千多年前老秦人使用的半两钱。在泉界,流传着杜维善先生早年卖房买半两的故事,我是很能理解年轻的杜先生的那种痴狂行为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枚椭圆半两依然是我的半两最爱。</p> <p class="ql-block">  半两的形制和字风</p><p class="ql-block"> 关汉亨先生提出半两钱的形制和字风是分类和分期的重要参照因素,实际上在半两的收藏领域,形制和字风同样是决定半两收藏、欣赏价值乃至经济价值的核心指标。二十多年前,半两的价值主要看克重和直径,那些直径超过36mm的大半两和重量超过15克的厚重半两一般价格都不低。近些年来,人们欣赏半两,在关注重量和尺寸的同时,更加关注钱形和字风,那些钱形独特、文字爆挺,字风能体现大篆韵味、朴柮粗犷或纤细挺拔的半两尤其受到青睐。当然,人们的喜好与品味是多样化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恰恰正是半两货币持续受到关注的根本所在。我的半两品味也在与时俱进,近三十年来,我领略了半两不同的美。2000年前后在西安中北旧货市场,我买到过一枚铜光半两:该钱制作粗糙,因铜水不足造成穿不方正;半两二字书写随意,朴柮而有力度。初看极具视觉冲击力,但日子长了,我觉得此类半两是因奇因残取胜,这种“美”是缺乏内涵的,也就难以持久。与之相对应,有的半两大小轻重适中,文字也中规中矩,但很耐看。可见美有共性,也有个性。那些力所能及,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能与你产生情感共鸣的,才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是美,也是半两;是半两的美。</p> <p class="ql-block">半两圈子</p><p class="ql-block">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半两收藏领域也是一样,只有进到相应的圈子里,你才能看到,乃至得到更多、更好的半两。上小学的时候,偶尔能见到一两个方孔铜钱,那时就提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觉得好古是天生的。直到工作多年以后,一个昔日同学才把我领进了西安的古钱币交易市场。那时候以八仙庵为代表的旧货文物市场已繁荣起来。一些钱币爱好者通过发泉刊的形式,交流古钱币。泉刊就相当于今天的钱币专业网站,除刊登一些钱币学习交流小文章外,主要是古钱币交流信息。比如大半两或四铢半两,尺寸几何、重量几克,重要钱品还会在旁边附上一张拓片。泉刊主要寄送圈内同好,当时小小的阎良就有几份在钱币圈子里较有影响力的泉刊,如《万泉斋》、《阎良钱币》等。我的第一枚半两钱就是依泉刊购得的。那时我还没有如今这种半两情结,买半两就是凑个数目,秦半两毕竟是古钱币的大纲钱。</p><p class="ql-block"> 喜欢古钱币或许是天生的,而钟情于半两及先秦货币却有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再次翻起这枚半两时,我知道这枚普通半两,已被我赋予了不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圈子是快手好友,是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微信群和公众号,时空几乎大到无限。不进博物馆,也能时不时欣赏到形态各异气质不凡的半两钱。</p> <p class="ql-block">关于半两钱的分类分期</p><p class="ql-block"> 依据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半两钱的分类分期目前是有共识也有争鸣,尤其是早期战国半两仍不见清晰脉络,众说纷纭。由于时间久远、历史文献缺乏,想搞清至少二百多年的半两铸行轨迹,好似大海捞针。比较现实的研究方法,我觉得还要靠出土实物。就像安阳方足布,人们在众多方足布批量出土资料中注意到,有的窖藏一个安阳也没有,而有安阳布的窖藏,安阳占比往往很大。这就给人们推定安阳方足布的铸行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同理我觉得半两出土研究也有这样的机会,遗憾的是出土资料过于分散,难以为凭。</p><p class="ql-block"> 就拿半头八字式半两来说,关汉亨先生将其划定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行的重十二铢标准半两钱。而另一位半两研究大家——杜维善先生则将其厘定为秦孝公商鞅变法时期的官府铸币。时间相差了一百余年。此外,直径达到36mm的规范大半两也有“统一说”和“战国说”。</p><p class="ql-block"> 我有时在想:一种行用超过百年的铸币,即使官铸,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地、一炉。在秦军横扫六国,继而统一铸币的过程中,亦不会将咸阳半两输往各地,以替代刀布。只能是统一标准,比如说“识曰半两,重如其文”,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估计文字风格难以划一。如此以来,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明材料,以形制风格推定某一类半两钱的铸期,就极可能步入误区。</p><p class="ql-block"> 况且,我们今天把秦统一六国,始皇称帝作为历史分期的重要节点是没有问题的。而秦国的铸币体系及其所铸钱币,在这一过程中,未必会出现明显的划段差异。反而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铸币网点的增多,半两钱币的繁杂程度只会更高。老一代的考古学家蒋若是先生也说过:“盖始皇承袭先王旧业,二十六年兼并天下,除变秦一国之半两钱为全国法定钱币外,于钱型大小轻重未闻改制。”</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想说做早期半两钱的分类分期没有意义,只是觉得在铸币标准性、规范性都较低的先秦时期,某一类半两钱的时代性,尤其是与各秦王在位时段的对应性应该是较弱的。我们不能拿后期变年号改铸币的思维模式去硬套先秦铸币分期。这一点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没意义,还有害。</p><p class="ql-block"> 尽管蒋若是先生根据有关考古资料曾提出过,诸如云梦睡虎地和赤峰市敖汉旗所出半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铸之铜钱,但这也仅仅能说明此批半两铸于统一之后,而不能就此将此类形制文字之半两定义为统一之后的标准版式。因为早在秦昭王元年青川半两中即有此种钱文。</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阶段我觉得在战国半两的分类分期问题上,应该先分类,后分期;清晰分类,谨慎分期。战国半两先有一个统一规范且清晰明了的分类,有助于全社会提高对半两货币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收藏研究。</p> <p class="ql-block">半两与互联网</p><p class="ql-block">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包括半两在内的古钱币的收藏与交流活动。几十年前,据说古钱币走私屡禁不止,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来八仙庵淘宝的日本人和欧洲人。如今古钱币时有回流,说明国内钱币价格与海外已经差异不大。网络拍卖也是方兴未艾,各类平台的限时拍、线上线下联合拍、群拍,乃至直播拍卖,可谓层出不穷。对于我这个从未进过拍卖行大门的人来说,网络拉近了我们与拍卖的距离。有时参拍时所处地方及当时感受会与拍品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段美好的回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拍的屯留、在云南大理拍的皮氏,还有在院运动场拍的铜光战半,都让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我获得半两藏品的渠道,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九十年代和2000年前后,主要购自古玩市场(八仙庵和中北旧货市场等)和几个相识的泉商、同好;近十几年则主要来自网络,包括网上平台和各类网拍。如今半两行情起起落落,但相对统一且透明。与其它古钱币,包括先秦刀布比起来,半两要算最不好定价的一类古钱了,因为它最不标准。千钱千面,聚散有缘,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在半两收藏中,我是时有体验。有一次在大唐西市,看到一枚规制的铜光半两,感觉价格有点儿高就放弃了。可这以后,那枚半两总是在脑海浮现,让我念念不忘;过了几周还是憋不住,专门去了趟大唐西市,把它拿下。</p> <p class="ql-block">购自大唐西市</p> <p class="ql-block">通过战半我认识了铜锈</p><p class="ql-block"> 战国半两经过两千多年流传至今,大都锈色斑驳。从收藏欣赏的角度讲,五彩锈衣给战半增色不少,可锈蚀过大也会影响泉品的美观。目前钱币界主流观点还是尽可能保持原状态,不建议或者是没必要进行除锈操作,因为除锈确实是一项技术活,对此我有切身感受。九十年代,我在西安中北旧货市场买到三枚早期战半,红绿锈,局部呈结晶状,正是今天很多玩锈一族喜欢的那种。但在那时,我觉得锈蚀太重,影响了钱币的字口和美观,于是就学着动外科手术。我首先是用刀剔抠,结果钱体刀痕累累,锈却没剔除多少。继而学了一招——用醋煮:先将半两浸入一个盛有陈醋的旧饭盒中,泡了一两天;继而上火加热,小火慢炖;出锅后清水洗净,观之让人崩溃——要除的锈纹丝未动;而这枚重达17克、大篆韵味十足的早期战半已被毁容。此后每每看到这枚战半我都有一种负疚感。铜锈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状态,历经两千多年,锈已入骨,除锈势必伤钱。对待半两钱币,我觉得应该像对待它所行用的那段历史一样,要有一种敬畏。</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美,追求完美的人生往往也是痛苦的人生。半两货币欣赏,要有容缺守残的雅量和理性的时间观念,我们回不到两千年前去看半两,即使回去了,彼半两也非此半两了。</p> <p class="ql-block">受伤的半两</p> <p class="ql-block">半两与刀布</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货币呈现一种多样化的特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刀布圜贝四大货币体系。与战国半两同时期流通的主要有以方足布为代表的布币、以燕明刀为代表的刀币和以蚁鼻钱为代表的贝币等货币形态。当然这几种代表性的货币形态也是遗存至今最多的先秦铸币。燕赵齐楚当时都采用了双(多)铸币形态,估计是受到多元文化影响,也是为了便于跨国贸易,铸币呈现一种开放性。而秦国地处西垂,经济相对落后,其铸币也表现出一种封闭状态。有学者根据出土情况分析,秦半两流通使用相对封闭,六国区域鲜见战半批量出土,而今天陕甘地区也极少见到刀布窖藏。由此可以推断秦国是有货币管制的。在秦国对外贸易中,要么不以铸币为主要结算工具,要么存在一个本币结算系统,以确保半两只在秦国流通。流通区域小,加之经济相对落后,半两钱的铸行量不大。但目前从以陕西为中心的地区半两钱币实际出土情况看,半两货币的绝对存世量亦很可观,行用时间长应该是主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先秦铸币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看到刀币,我们会联想到燕赵儿女的慷慨悲歌与重义尚武;中规中矩的方足布体现了晋人务实内敛、诚实守信和敦厚稳重的性格特征;小小的蚁鼻铜贝折射出楚人细致耐心、不信邪不服输,直率而热情的性格;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则形象地刻画出秦人老实圆滑、即吃苦耐劳又贪图安逸的性格。铸币即风俗、铸币即文化,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燕明刀</p> <p class="ql-block">楚铜贝</p> <p class="ql-block">平阳方足布</p> <p class="ql-block">战国半两是称量货币吗?</p><p class="ql-block"> 还说八仙庵的那串半两,十几枚钱,大小轻重差异明显,有的规整、有的粗糙,如果确是同坑所出,那它会是同时期流通使用的吗?从一些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看,这类情况还较多:如1962年长安县首帕张堡窖藏半两(千枚左右)、1988年甘陕两省交界处宁县长庆桥罐藏半两(两万余枚)、1989年甘肃西和县苏合乡一串百枚半两窖藏等等,这些批量半两出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管量大量小,从百枚到两万余枚,都是大小轻重悬殊较大。这种现象可以推断轻重不一的战半是同时参与流通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云梦竹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秦律也印证了百姓在市场上使用的钱,不论质量好坏都混合使用的实际情况。如何能混合使用而不存异义呢?我觉得只能是称量。</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货币异形,大小不一,是中国金属铸币的起步期。由于标准化程度较低,我一直觉得以称量作为交易基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半两钱,包括刀布币本身都是为了脱离称量货币而产生的,但在此阶段,它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渡期,战国半两的使用时期当属此类。</p> <p class="ql-block">半两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们一家人去了趟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预约时要拼手速,就预感到人肯定少不了;及至排队进馆,才知道还是严重低估了参观人数。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进博物馆也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有些路段我是被拥挤的人们裹挟着往前走,想在某处展柜前仔细观赏几无可能。于是草草的走马观花了一个展厅就出来了,展品未及细赏,但见识了人们的热情,尤其是孩子。暑假期间,博物馆是孩子们来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与其它文物相比,钱币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一群小孩在货币演变的展柜前,指着半两、说着刀布,唧唧咋咋,好奇又兴奋。我想这与当前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货币知识进课堂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半两钱的收藏与研究虽是一个小众门类,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社会的进步,我想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与喜爱半两钱。</p><p class="ql-block"> 说起博物馆半两,印象最深的还是上博的半两三品。我曾多次参观上博,每次去必看钱币,必看此三品半两钱。关汉亨先生在其《中华珍泉追踪录》中介绍过此三品珍泉。尤其是重达64.5克的那枚战半,言其钱文笔法挺拔硬峭,苍劲老辣。形容的可谓入木三分。此外,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也都有极具特色的半两展陈。</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p> <p class="ql-block">我的一个半两梦</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关灯启窗,让月光洒进屋里。随手举起一枚半两,对着月色细细观赏。一阵清风吹来,我就穿上了一身古装。</p><p class="ql-block"> 屋外是条古街,我定了定神,这里现在应该叫栎阳。</p><p class="ql-block"> 明亮的月光照在街上的石板路上,像是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夜晚的街道空无一人,偶尔能听到一两声狗叫,也能看到不远处房舍里露出的悠悠烛光。道路一侧成排的老榆树在月光照耀下,不时随风飒飒作响。</p><p class="ql-block"> 一座亭楼下面是个门洞,穿过去是一条狭长的古巷。左手一座斑驳的砖木门楼连着一处四合小院,门头的杂草与岁月的剥蚀掩不住砖雕木刻彰显的品味和地位。两个石狮子已残缺不全,依然稳稳的守在门口两边。我这个不速之客引来了院中连声狗叫,急忙退了出来,又恋恋不舍的朝院中张望。</p><p class="ql-block"> “回收铜钱…”听到街上一家店铺的吆喝声,我随即走了进去。屋里没人,沿墙四周整齐码放着一排排木箱,炕上有个敞口陶罐,罐内堆满了半两铜钱,我随手抓起一把,激动的快要窒息。每一枚都古拙厚重、文字飞扬。</p><p class="ql-block"> “不对!怎么能有绿锈呢?”正疑惑间,里屋传出一声苍老的责问:“谁?”我一惊,赶忙放下手中的铜钱,朝屋外走去。</p><p class="ql-block"> 依旧是静夜,月朗风清,蟋蟀声声。这穿越千年的美景依然如故,平静、悠长,能抚愈忧伤。</p><p class="ql-block"> “我手里的那枚战半到哪儿去了?”</p> <p class="ql-block">网上图片 作者:治愈乡愁</p> <p class="ql-block">参考书目:</p><p class="ql-block">《秦汉货币研究》蒋若是著 中华书局1997年4月第一版</p><p class="ql-block">《半两货币图说》关汉亨编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p><p class="ql-block">《思古楼藏战国时期半两图系》杜维善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p><p class="ql-block">《先秦货币通论》黄锡全著 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