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493】游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观彩色丘陵缤纷世界 赏奇险灵秀地理奇观 感天工造物自然之美

星空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4年7月11日,星期五,天气:晴。昨晚队友们欣赏鸣沙山月牙湖的万人大合唱后,返回甘肃敦煌景区旁的驻地,一夜无语,今晨早起,队友集结,上午游览了嘉峪关景区,现在前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览张掖七彩丹霞后,今晚将入住位于张掖的驻地。 张掖市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弱水流域即为月氏所居。西汉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占有河西后,归属匈奴右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从酒泉郡分出西部置敦煌郡,同时分出焉支山以东置张掖郡。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文化沉积深厚,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部分队友在卓尔山打卡留影。 张掖,西北偏北,一座被低估的小江南。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不来到张掖,不知甘肃有多美。静卧在逶迤巍峨的祁连山下,享受着雪域冰川流水的千年沃养。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咽喉,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这里古称“甘州”,“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 张掖湿地公园芦水湾。张掖,一个集冰川、雪山、森林、雪原、沙漠、戈壁、绿洲、湿地的宝藏之城。这座大西北低调的城市,却有着甘肃最独特的人文风情。草原上有雪山,碧水旁有沙漠。张掖,既有金戈铁马,大漠豪情,又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有江南风韵,又有塞上风情。 河西走廊上商骆互易,最魅力卓绝的繁华之都。张掖,这座千年前大西北最为恢宏的城市,美的向上帝打翻了调色盒。在历史流转,沧桑巨变中,渐渐归于淡然,逐渐低调。如今,这座沉寂已久的城市,却因绚烂的七彩丹霞而重新出圈。千年前,“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千年后,这里伸展双臂,开放奋进。西北偏北,她是被人们低估的边塞小江南。 家底雄厚,历史璀璨。很少有城市像甘肃张掖一样,一诞生就肩负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享受着祁连山水源的涵养沃育,让旱涩的土地有了生命繁衍的基础条件。水草丰美,甘泉遍布,湿地丰沃,这里成为了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生活的天堂,是历来各方势力争夺的百宝之地。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足以说明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张掖,如两千年前汉武帝设“河西四郡”时赋予她名字的那一刻起,便履行着“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时代使命。 张掖,镌刻着古丝路繁华的盛景。在汉匈战争中,张掖的重要性在于地理位置,张掖扁都口坐落在祁连山中部山口,这里能够有力阻断匈奴与羌的联系,从而成为扼守蒙古与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掖,也就没有河西走廊的恢宏故事。 置郡后的张掖,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根植于优渥的水草优势,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丝绸西去,佛教东传。”这里,在东西互通有无的璀璨中成为一片难得的净土,成为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融的世外之地,孕育出熠熠生辉的人文史。西汉末年,“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 西魏时期,张掖改称“甘州”,更多了一丝水土宜人的安定意味,甘肃的“甘”于这里开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胜”。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焉支山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万国博览会”,接见西域27国使臣,欢度六天六夜的故事回萦耳畔。 居于历代以来得天独厚的军事战略地位,唐朝诗人陈子昂曾言“河西之命,今并悬于甘州矣”。元朝行省制度,集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行省,“甘肃”省名自此而来,而甘州(张掖)正是当时的甘肃省会,足以见得它卓越的历史地位。 丝路明珠,塞上江南。“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西北偏北,坐拥祁连山、黑河两大湿地优势,千年孕育,这里成就出一幅雄浑壮阔,又清新脱俗的立体画卷。地处边塞,这里是戈壁大漠怀抱中最娇美细腻的一方天境绿洲,除了海洋,这里拥有最多元的风景。 如果说纯澈的河流甘泉,碧波万顷的绿洲湿地是张掖的最娇柔的美色,那么丹霞、雪山草原、戈壁沙漠、峡谷等则熔铸成为了张掖最为豪迈的性格。 从暮春到初秋,连绵的草场、成片的小麦、油菜花交错着,铺展着,极目远眺,满山坡青松翠柏的森林,间或有山体裸露的肌肤,那是祁连山的赤诚,也是它的柔情。 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让七彩丹霞成功出圈,“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她是散落人间的绚彩霓虹;戈壁大漠上演绎着长河落日的唯美记忆;巍峨绵亘的祁连雪山与大草原延伸到天际;神圣纯净的七一冰川静卧祁连山深处守望;气势恢宏的平山湖、黑河大峡谷成就出大西北最卓然的豪迈风骨。 马营河大峡谷。恢宏浩瀚的山丹军马场,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军马场,历两千一百多年而存,循着“第一任场长”——霍去病开疆扩土的拼搏精神,这里骏马奔驰,苍莽峻毅。 融合互通,文化多元。厚重的历史积淀,多民族融合聚居,历代的统治者的加持,铸就了这里最多元丰厚的文化,早在1986年,张掖就成为了全国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如今,这里遗存着诸多历史盛迹,饱含风霜的模样仿佛一秒就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繁华悠远的古刹。 这里依稀留存着张骞、玄奘、霍去病所镌刻的文化气息。张掖的地标钟鼓楼的四面,各自悬挂的牌匾,分别是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积雪;北:居延古牧。四方迥异的风景,让张掖成为交流与融合的温床。 俯瞰钟鼓楼。佛教在片沃土上落地生花,千年以来熠熠生辉。 马蹄寺峰奇洞异,千佛洞、金塔寺、普光寺窟龛林立,玲珑多姿。 做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大佛寺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卧佛像长34.5米,成为亚洲现存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 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就了著名的词牌、曲牌名《八声甘州》。黑水国汉墓群、明海古城遗址、西来寺、大土塔、骆驼城…… 万寿寺木塔。穿梭在古迹间,聆听驼铃声声,触摸悠悠岁月沧桑,冰川遗迹与丹霞的碰撞,天马饮水与珍希壁画的交汇,这一场跨越历史千年的对话,就在一触之间。 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况下,却在一方秘境,演绎着少数民族醇厚的民俗风情,肃南县裕固族仍保留着草原以毡帐为家,随水草迁徙的传统文化,毡房内美食飘香,草原上歌舞相伴,非遗魅力无限,博物馆内历史灿烂。 这里也是红色沃土,张掖境内有较高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46处,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也是路易·艾黎发起工合运动、创建培黎学校的主阵地。 臂掖未合,农牧兼收。张掖,从未合上她的双臂。河西素有“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的名号,故有“凉州不凉米粮川,甘州不干水湖滩。”的歌谣。相比于“米粮川”,“水湖滩”似乎更能表现膏腴之地的质感。 “金张掖”,何为金?商贸繁荣,交通要塞是金;甘泉遍布,鱼米之乡是金;资源多元,铁矿通达是金;农牧交融,美食琳琅是金。“金张掖”,金色既代表着它的多元的经贸发展,是它丰收的农田所实际呈现出来的色彩,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民族交融的丰厚底色。 张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千年前她是丝路重镇,商贸繁荣,千年后,张掖乘时代东风阔步奋进,作为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凭借优渥的自然条件和不断拔升的技术优势,玉米产业已为张掖带动农业产值增效的一剂良药。 迅速发展的设施农业,张掖还成为河西走廊上最大的蔬菜水果产地。 强烈的日照以及西北的大风,不仅为瓜果带来独特的风味,也带来了光能、风能。<br> 每年金秋时节,秋风绻染上百万亩的田野,叠翠流金,金穗飘香,美食上桌,唇齿留香。炒拨拉、炒炮、粉蒸羊肉、铁板煎血肠还有裕固族的孜热(脂裹肝)……张掖人,爱吃羊肉,也嗜面如命,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美食上有了得天独厚的地位。 一条路,成就张掖的古往今来。一座山,铸就张掖的蕃屏轮廓,既有农耕民族的安逸醇厚,也有游牧民族的豪爽热情。张掖,这座不大的城市,在开放与融合中不断变迁,张开双臂,开放奋进。西北偏北,她是被人们低估的边塞小江南。 润泉湖湿地公园。 今天下午,一路颠簸到达《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在领队办理手续后,大家依次进入景区,景区面积很大,我们时间很紧张,进入景区就不见了队友们的身影。 进入景区,队友们就都各奔东西寻找快乐去了。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打卡旅游预留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星空只是以游人的心态游览,既没有将心身融入到大美画卷中的意境,也没有认真思考构图的时间,只能用照片记录下自己的脚步,急急忙忙向前冲去。 看来这种栈道式游览方式,似乎限制了队友们热情奔放的情绪,只剩下了跟随大队人马前行的脚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来人往,也许队友们失去了拍照的兴趣。 经常会有游人找星空照片。看,这姑娘,文雅淡定,显得很自然,似有大家闺秀之风范。 队友们拍的小视频。 进入景区,看到游人一张张纯朴而自然的笑脸,看到丹霞地貌的大美画卷,看来很多游人还都是很满足,很快乐的。给人一种明显的“到此一游”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百姓的平常心吧,快乐就好。这是找星空拍照的姐妹俩,陪老娘到此一游。 这位小朋友本想坐到栏杆上来一张,结果被工作人员制止,被星空抓拍到了,笑的很有歉意,也有点尴尬。关键是,小朋友选的位置不好,旁边刚好有块“请勿攀爬,注意安全”的牌子。哈哈,被抓现行了。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临泽境内,距张掖市40公里。 方圆100平方公里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贵州赤水丹霞。 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景区和彩色丘陵景区两大景观区。冰沟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彩色丘陵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 【游览路线】《北入口》北入口-七彩仙缘台-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北入口;《西入口》西入口-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七彩仙缘台-西入口;《东入口》东入口-七彩仙缘台-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东入口。 《七彩云海台》是原来的一号观景台,《七彩仙缘台》是原来的二号观景台,《七彩虹霞台》是原来的四号观景台(最佳观景台),《七彩锦绣台》是原来的五号观景台,《七彩敖河台》是原来的敖河;《万象土林台》是原来的芦苇沟。 我们今天的游览线路是:西门进,乘坐景交车游览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七彩仙缘台,返回西门,七彩敖河台和万象土林台就不去了(好像没有景交车)。乘坐景交车到达《七彩云海台》观景台。 跟随大队人马前行,不时看到有游人逆行返回,不知何意。 张掖丹霞主要是泥岩构成,而靖边丹霞是砂岩构成。泥岩是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 【七彩云海台】为目前景区最大的观景台,以远观为主,达到俯瞰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气势磅礴的七彩洪波壮观景象。包罗万象,意境深远。云台之上,游人会观赏到众僧拜佛、七彩飞霞、大扇贝、万象朝宗、仙人台、灵猴观海等景点。 【彩色丘陵的现成】距今1亿1千万年至1亿年是北祁连盆地坳陷期,盆地下沉的速度缓慢而均匀,现成大面积的湖盆。这个阶段的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湖泊面积对应于降水的多少而变化。 大量铁质和钙质成分随同地面径流进入湖盆,现成含铁或含钙沉积,在蒸发强烈的枯水期湖盆相对萎缩、浅水环境条件下湖盆快速充填作用的沉积产物主要为一套灰绿色、紫红色沙岩建造,局部地区含膏盐层。 这套杂色湖相泥岩沉积构成张掖彩色丘陵地貌的岩层主体,地层学上称为新民堡群(上组),也有称为中沟组。经过长期的分化剥落,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彩色丘陵。 据研究彩色丘陵地层不同的色带是因为现成年代不同,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沉积岩层中含有三价铁化合物的呈紫红色,含二价铁化合物呈黄绿色,含石膏成分的,颜色趋淡,呈白色或灰白色。 丹霞名称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张掖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特别是它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观赏地貌的钥匙,也就是从这里打开。 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先要氧化铁含量较多的岩层堆积在坳陷地或断陷盆地中,再经地质构造作用整体抬升,露出地面的红层未被后期的岩层所覆盖,该红层再经风化、流水切割和剥蚀,方才形成。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归类于一种风蚀地貌。 其实,张掖的丹霞地貌有两个,一是七彩丹霞地貌,另一是冰沟丹霞地貌。大多数人去的是临泽的七彩丹霞,而去肃南的冰沟丹霞的很少。 七彩丹霞地貌最震撼人的是其颜色,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冰沟丹霞吸引人的则是风蚀地貌,像魔鬼城的样子,风的侵袭,使这里的山石蚀刻成千奇百怪。 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 《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 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 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 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 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 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景观特征】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 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张掖丹霞地貌,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比敦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面积博大,分布广阔,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举世罕见。 这处景观叫灵猴观海:远望前方,山峰像一只灵猴蹲踞山头,仿佛极目远眺又欲纵身飞跃,眼前火红的山体,似熊熊燃烧的的火焰,灵猴火海相映入景,蔚为奇观。 其实,这一景观是一近于直立的岩层(褶皱的一翼),在东侧平缓岩层的衬托之下而形成的。这是岩石的差异风化所致,相对坚硬的褐色砂岩因抗风化能力强而被残留在顶部。有人赋诗说:“灵猴炼狱出重山,坐观火海不知年,金睛火眼看兴衰,几经沧海变桑田。” 【七彩锦绣台】整体架设在一座山脊之上,拾级而上,沿栈道而行,犹如穿梭在丹霞画廊之中,两侧山体主要以红白黄相间的彩带为主,分布均匀,宛若华丽的丝绸披在山体之上,不见首尾。除此之外,那些青灰色的山体,又似中国的水墨丹青画,更加映衬了七彩丹霞的艳丽与雄浑。此观景台只要有:丝绸天路、赤壁长城、麻子面馆、裕固流苏等景点。 面前的景色犹如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似人、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张掖丹霞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麻子面馆】张艺谋的《三枪》外景地就是在肃南县境内,《三枪》电影的主要场景发生地——“麻子面馆”就搭建在丹霞地质公园平坦的一块戈壁滩上,这是花费了60万造成的一座两层楼高的仿古豪华古建筑。 《三枪》预告中展示的许多苍凉、优美的丹霞风貌让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麻子面馆”如今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丹霞地貌中的一处人文景观。 据了解,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不是一般的丹霞地貌,而是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融合,据说这种复合地貌在国内是唯一的。 张掖丹霞的美,美在色彩和景色的粗犷,它没有喀斯特地貌那样修巧,也没有雅丹地貌那样色彩单调,更没有“魔鬼城”里听风嚎的恐惧,它有那种动态的静止,粗犷中的精致。 张掖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br> 洋溢浓烈色彩的粗犷之美,就像是坦荡豪迈的西北汉子,无需精雕细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把它打造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五彩斑斓、风采奇妙的原始纯粹之美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在阳光的照射下,浓烈地交织在一起,色调或如波浪顺着山势波浪起伏。这是一个地形丰富的奇妙世界。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丰富。<br> 在中国七个最美的丹霞地貌中,六个都在南方的湿润地区,唯独只有张掖丹霞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虽然没有水缺少了灵动,但它寸草不生裸露的胸襟,充满蓬勃张力的阳刚之气。 七彩丹霞是一个明艳艳的色彩世界。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广袤丘陵,仿佛上帝的调色板。<br> 【七彩虹霞台】为景区色彩最精华的部分,犹如七彩虹霞洒落在山丘之上,只要有神龙戏火、神龟问天、小布达拉宫等景点,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色彩尤为绚丽,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 张掖丹霞,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等奇妙景观,峰石林立,千年古堡、石柱尖峰、刀山等,变化万千,似物似景似人,栩栩如生,令人称奇。 色彩与造型的魔幻组合,演绎大自然的无限可能性。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多次的地壳运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张掖的丹霞之美,让我们看到不同美的价值。 张掖丹霞地貌之美,可谓养在深闺人不识。直到张艺谋在《三枪拍案惊奇》中展示西部之粗犷美艳,将张掖的色彩斑斓、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呈现在镜头中,才开始为世人所知。 在远处,还可看到“小布达拉宫”,是一处宫殿状的山峰。 这里应该也是摄影者的天堂,如果在雨后,早晨日出和傍晚落日都是比较好的时间 可以拍到比较好的作品。 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自然形成的河流、河床、流经全程清晰可见,让人惊叹不已。 【七彩仙缘台】山体面积虽小,但色彩精华,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清晰的纹理,斑斓的色彩,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和内心的一种震撼该观景台只要有夕辉归帆和睡美人等景点。 张掖的丹霞地貌,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 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 美,让我们看到了张掖丹霞的绝世美景,欣赏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游览完毕,队友集结,赶往张掖的今晚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