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老挝的琅勃拉邦,500多年来一直沿袭着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习俗,且最能触动游客心弦的,就是每天清晨雷打不动的布施。</p> <p class="ql-block">早上 5点多钟,晨雾中在琅勃拉邦街道道路边给僧侣布施。亲自体验这种在老挝特有的一种对宗教的虔诚与执着。</p><p class="ql-block">布施,老挝语叫“塔芭”。佛教自14世纪开始在老挝兴盛之后,这项传统每天风雨无阻,并且全年无休地上演了7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在每天的清晨继续,这就是“布施”。</p><p class="ql-block">过程很安静,过程也很简单,就好像是一种心理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在不知名的街道上,昏暗的路灯下,人们已早早坐在街沿口的小凳子上,把盛糯米饭的小箩筐,及买来的小包装饼干之类的食品放在前面,等候化缘僧人们的到來。</p><p class="ql-block">而在一旁,有当地人的摊贩设摊贩卖着糯米饭和各种食品。这在当地,大概已形成了一种经济链。一旁的二块告示竖立在路边,警示着布施的人们所布施的食物内容和应该注意的事项……。</p> <p class="ql-block">在老挝,施舍是一天当中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很早就起来,借着昏暗的光线,开始做糯米。从早上五点起,一队队身穿桔红色僧袍的和尚们赤脚走过街道,接受信众的施舍。</p> <p class="ql-block">人们虔诚地半跪在地上,将饭团、香蕉、牛奶、饼干,放入僧人背着的包里,手里的钵中,僧侣们默默从面前走过,投来温和的目光和,感激的微笑,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眼神与动作的交流,整个过程平静有序,显得那么自然。彼此能感到心灵在沟通,人间的爱,在交流。</p> <p class="ql-block">老挝人信印度教和小乘佛教,宗教至高无上,他们对佛教的虔诚,不亚于藏族人对喇嘛教的崇拜。</p><p class="ql-block">一般的施舍,总是僧人前来讨要,人们将物品施舍僧侣,在老挝则不然。在这个活动中,施舍者是恭敬地以跪式递送食物,而僧侣们是排成队伍,只接收食品,不接收钱物。</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布施”,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情。所谓布施,就是指把财物、体力、智慧等施舍给他人,为他人谋福利。把财物分给他人称为“布”,舍己为人不留私称为“施”。通过布施,佛教徒可以积累功德,修行自身,达到解脱。</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男孩在5-8岁,要送入寺院修行学习。穷人家可借此减轻家庭负担,若有了钱再接孩子还俗,不接就由修行变为出家了。不过,在老挝,僧人受到优待,连乘车僧人也可优先。</p> <p class="ql-block">仪式简单而有意义,同样布施也是双向善意互动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施与,而且还有反馈。因为僧人会将布施来的食物,施舍给同样跪坐,双手高举空桶或竹筐。衣衫褴褛,面色枯黄的穷苦孩子们,食物和物品在僧人的钵中,一进一出代表着僧人接受民众的恩惠,又向民众回报恩德。</p> <p class="ql-block">据说布施结束,僧人们回到寺庙进餐。老挝僧侣恪守“过午不食”的修行规矩,从中午到夜晚,这些僧侣就不再进食任何食品,而对于当天不能吃完的食物,寺庙会把它们施舍给其他需要帮助的民众,如贫困的小孩。老挝人虔诚地相信,这种施舍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前途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桔黄色的袈裟,在晨曦中飘动,太阳出来后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和尚们与琅勃拉邦人的千年风俗,映照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