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县置及治所初探.2》

李海见

<p class="ql-block">一、晋灭虢虞,迁虢虞之人于此筑城居之。</p><p class="ql-block"> 假途灭虢发生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首灭借虞道攻打虢国,和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第二次借虞首攻打虢国后,回师时里克称病,攻打虞国措手不及,唇亡齿寒虢虞一同被剿灭。</p> <p class="ql-block">  《太平御览》中关于虢城的一段论述:《郡国志》曰,虢城、虞城(与虢城相邻的村名),相传云,“晋既灭虞、虢(前655年),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p> <p class="ql-block">二、士贞子受赏瓜衍之地,也是瓜衍县最初来历。</p><p class="ql-block"> 士贞子,即士渥浊,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傅。关于他受赏的具体时间,根据历史记载,前594年,荀林父破狄有功,晋景公因此赏赐他,并将瓜衍之地封给了士贞子。</p><p class="ql-block">所以,士贞子受赏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94年。这个时间点是基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是确切的受赏年份</p> <p class="ql-block">三、里克被杀时间,同城氏携季连避地居于相城。</p><p class="ql-block"> 前658年,晋献公纳荀息之谋,以贿赂手段请求虞公同意晋军经虞南下攻虢。虞公不顾大夫宫之奇的竭力劝阻.同意晋军越境攻虢,并主动提出发兵作攻虢先锋。这年夏天,里克率领晋军,荀息为副手会合虞军攻占虢都下阳,迫虢渡黄河南迁其都至上阳。晋就此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地。</p><p class="ql-block"> 前655年,献公故技重施,再次向虞国借道,虞国再次同意。10月17日,献公亲自领兵,带领里克等大将南渡黄河围攻虢国上阳。不到一个月,虢国灭,虢公逃亡。晋军凯旋,途径虞国,里克言自己有病,请求驻军于虞国,虞公同意。里克率军开进虞国,乘虞国不备,突袭虞军,尽并虞虢之地,使晋国的领土扩张到黄河以南。前652年,里克率军,梁由靡为御戎,虢射为车右,在采桑大败狄军,狄人溃败。</p><p class="ql-block"> 在晋献公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中,里克善将兵,凭借着自己独当一面的统御之才,成为了献公开疆拓土的最得力副手。在献公诸臣之中,没有谁的地位能在里克之上。</p><p class="ql-block"> 里克被杀的时间是公元前651年。‌里克,作为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要人物。据记载,里克最终因涉及政治斗争而被杀,这一事件发生在晋献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651年。</p><p class="ql-block"> 同城氏携季连避难居于相城。</p><p class="ql-block"> 历史就是这样在机“缘"中不断纠缠不清。里克655年灭虢虞,迁其民众居于孝义县北十里虢、虞之地。</p><p class="ql-block"> 651年里克被杀,其妻同城氏携幼子季连避地居相城。</p><p class="ql-block"> 大小相村与虞城小虢城都属汾阳(县)市境域相距四十里,1960年左右曾有大于路修筑直通。两地皆是族人受难所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里克,封汾阳百万亩未能实现,后被杀。汾阳县最早县汾阳名未曾实际用起。后士贞子被赏瓜衍之地,瓜衍县成为县置实际的起始时点。而瓜衍的由来也是由里克灭虢虞两国,迁其民于汾阳之地居住,从而成为瓜衍(县)名来历之起源。</p> <p class="ql-block">四、智氏治汾阳,兹氏渊源。</p><p class="ql-block"> 根据作者希良《虢城(瓜衍)、汾州和汾阳历史缘考》:</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0年范士谢联合中行寅攻赵鞅失败。按《史记》,范、中行氏失败后,地落入智氏。汾阳方言,Z、ZH和S、SH是可以分清的,但民间又往往不分,智氏也可以念成兹氏,抑或分界线在这里?兹氏是智氏族人统治之后变“瓜衍”为“智氏”,而后称为兹氏的吗?但这更是猜测之言,不敢妄议。公元前455年,赵无恤决水灌智伯军,杀智伯,则瓜衍遭到大破坏也是必然的。瓜衍县和兹氏县的交替可能与这一时期的动乱有关。</p> <p class="ql-block">魏朝舊置六壁于其下,防離石諸胡,因爲大鎮,太和中罷鎮,仍置西河郡焉。魏朝经历了六代皇帝。‌‌‌魏武帝曹操开始即(公元155一公元320)在曹叡的统治时期,太和年号对应的公元年份为227年至233年,其中231年被称为太和五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