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破格书《兰亭序》题记

潇洒一生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冯承素以下,包括褚遂良、虞世南、赵孟頫、董其昌、毛泽东等,各家临作,不胜枚举。而郑燮以破格书体临写的《兰亭序》,可谓别开生面,耳目一新。此《序》书于清乾隆八年七月十八日,后有跋记,称“黄山谷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实出以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面貌乎!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故作此破格书以警来学……”在此郑燮提出骨不可凡、面不可学的书学观点,主张临写要出以己意,锐意创新。并进一步解释所书《兰亭序》,就是以中郎(蔡邕)之体,运太傅(钟繇)之笔,为右军(王羲之)之书,亦即将汉魏篆隶之法阑入行楷,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令。此《兰亭》帖乃其五十一岁任范县时所书,笔锋洒脱,学力精到,以此示范,用警来学。燮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世称“三绝”,而尤以略呈扁平、多带隶意之“六分半书”(破格书)最为人称道。此帖真迹原藏郑田处,嗣经郑銮之手,于嘉庆二十五年钩摹付刻。郑銮跋之云:“嘉庆十二年冬,叔父田举是书以付余。余藏行簏中,物色梨枣者十数年,兹闻于常熟宗赞府怀懋,称其友人袁君存烈之能,乃以钩摹剞劂之事咸托之。”惜时至今日,真迹不知所踪,帖亦罕传不易见,历考所存,仅南京许莘农先生藏本收入《中国书法全集》第65卷之《郑燮卷》(荣宝斋出版社1997年8月版),流行于世,而持以校此江苏泰州散出本,彼之缺损,竟甚于是件(见附图三、四所示,图四为《中国书法全集》之页)!因知《中国书法全集》所收许莘农藏本并非最佳之本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