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明年发小聚会成立了一个群,筹委会提出,在群里设立“人物篇”、“父母篇”、“友谊篇”,以加深大家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我的父母篇。</p><p class="ql-block">黄晓天,父亲程飞,曾在新四军军部、中央机要局,黑龙江省委,鸡西市委、黑龙江省邮电局工作过。母亲段月梅,曾在部队军工厂、中央机要局、黑龙江省委、鸡西市商业局、省医学会等单位工作过。</p><p class="ql-block">这是父母90年代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黄程飞,一生改过四次名,出生时爷爷起名黄金友,17岁参加革命时改名黄钢,23岁参加国共谈判时改名程飞,41岁时改名黄程飞。</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段月梅,一生未改过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生在河南省息县,母亲出生在河北安平县,两个人在中央机要局工作时相识、相爱、结婚,在北京生下了我们三个孩子。这是我们和爷爷唯一的一张全家合影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哥哥叫黄晓旭,弟弟叫黄晓晔,我们三个当年都在哈尔滨霁虹小学上学,家住哈尔滨南岗区阿什河街37号大院。这是我们和父亲在107宾馆拍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2004年开始,我和父母住楼上楼下,一直陪伴着他们,直到他们离开人世,尽到了一个女儿的孝心和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母都有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时常讲给我们听,这次组委会提出:设立父母篇,说实在的,我也很想了解发小们父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父亲曾从伟人身边走过</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1923年出生在河南省息县临河店镇,17岁时在县中学加入共产党,由学校派往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这是父亲(右一)刚到部队时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们从河南出发走到安徽金寨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一路下来非常辛苦,全部是山路。父亲(中)穿着新四军服与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华中局工作期间,父亲先在刘少奇身边做机要工作,之后跟随陈毅六年,这期间有许多细节和故事,父亲曾经写了两篇文章,发表在《从延安到中南海》一书中(此书都是机要工作者的回忆录)。</p><p class="ql-block">父亲(中)和新四军军部战友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6年一月,父亲被调到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机要科工作。北平军调部是由美国、中共、国民党三方组成,我方首席代表叶剑英。当时要求都穿国民党服装,这是父亲的工作证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所在的机要科在北平担负着与延安党中央、南京、中共代表团周恩来副主席、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师和军调处所属的中共代表组之间通报业务。</p> <p class="ql-block">1946年七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七、七”纪念日,父亲和战友们在卢沟桥举行了纪念活动,他们冲破阻力才到达目的地,后排右二是父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6年12月,国共谈判破裂,父亲随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在杨家岭父亲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p><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后排中间穿白衣服的)和战友在延河边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7年父亲随中央办公厅从延安转移到山西,之后到西柏坡,最后跟随毛主席进驻北京,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父亲也荣幸地在观礼台上参加了庆祝活动。这是父亲(右)和同事到中南海看望陈毅老首长</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在中央机要局工作十年,母亲同样在这里工作八年,这期间,他们经常听到中央领导的一些重要报告,他们都感到,在中央首长身边工作很荣幸。</p><p class="ql-block">父亲(后排左三)和同事在香山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中央在北京开办了马列主义学院,父亲有幸成为首批学员脱产学习三年。1955年末,父亲离开北京中央机关,调到黑龙江省委。</p><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后排左三)马列学院八班的毕业生与校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省委工作的九年时间,由机要处长到办公厅副主任,直接为省委领导们服务。</p><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后排高个)和省委机关的同事们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机要工作,这是60年代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等领导同志接见运动员合影时父亲也参加了(后排左五)</p> <p class="ql-block">1964年,父亲被派往鸡西市委做副书记搞社教,本来让他在基层蹲点三年,可是赶上文革一待就是14年。这期间,父亲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带队到农村锻炼三年。</p><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右二)和鸡西市委部分常委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8年,父亲才得以返回省城哈尔滨,在省邮电局任副局长。父亲一生都在不停的调动,而且一直往基层走,不被重用,他心里肯定有不平和波动,儿女无法知晓,但是在我们心中,父亲的形象永远高大威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母亲,党的首批专业机要员</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1929年出生在河北安平县羽林村,16岁入党,在党组织的介绍和护送下,来到了一个兵工厂,为前线生产大枪和子弹,1945年,日本投降后,母亲因为身体原因被减员回家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7年,母亲参加了中央办的培训班,学习机要知识。韩家峪是我党第一个机要训练班,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学习长达一年之久,太难得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前排左一)与中央机要局和同事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北庄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经常给他们讲古代史,还考试呢,母亲听课很认真,所以成绩总是不错。</p><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右)和当年韩家峪培训班的同学和领导在北京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同学们为了提高记忆力,以字典为教材,一页一页的背号码部首,为了多记密码,就把记不住的写在手里大腿上,没事大家互相提问。</p><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右二)和同事们重返当年韩家峪机训班的地点参观旅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结业后,母亲被分配到中央机关机要处工作,住在西柏坡的北庄大院里。1999年,母亲(左)在北京和当年机要局的同事们聚会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机要人员的纪律要求束缚了父母一辈子,他们无论走到哪都严于律己,对党和组织忠诚坦诚,永远相信党跟党走。</p><p class="ql-block">母亲和当年中央机要局的部分同事回到了韩家峪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工作在不停的变动,那时一人调动全家搬迁,五十年代中期,母亲随父亲到黑龙江省委办公厅,之后又调到东北协作区,这是母亲(中)。和省委机关干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后来母亲又调到省外办做了行政工作, 这是母亲(左二)和省外办的工作人员们在单位门口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0年代中期,母亲又随父亲到了鸡西市,在商业局和卫生局做副局长。在那里母亲经历了文革的批斗和不公待遇,好在她终于挺过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末,母亲重回哈尔滨,在卫生系统工作,直到退休。母亲跟随父亲从中央到省会,再到边境小城,文革期间还到农村插队三年,她一直无怨无悔的陪伴在父亲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党中央颁发了抗战纪念章,父亲和母亲各得一枚。母亲高兴的对我说,省医学会只有她一个人得到了这个荣誉,她很珍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母亲又得到一枚“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她兴奋的让我给她在毛主席像前拍了一张敬军礼的照片留念,表达一个老战士的激动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让她老人家把抗日和在党两枚纪念章都戴在胸前,拍了这张有意义的纪念照,她很高兴,也很配合,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亲88岁生日时,孙女儿专门给奶奶在家里布置了生日装饰,这一天,老人家过的很开心,很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哥哥黄晓旭(左)是省二轻局副局长的位置退休,弟弟黄晓晔(中)是省医院高级医师,中医科退休,至今老有所为,还在北京某医院出门诊,到各地讲学治病。这是我们兄妹三个在70年代时和父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故事讲完了,他们的风雨人生都成为历史,但是对于我们儿女来说,永远会铭记。如今父母都已经去了天堂,回眸父爱母爱,我们深深地感到那是老人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遗产,父母——孩儿永远爱你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