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

悠然南山客

<p class="ql-block"><b>1、混沌凿穹</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南海的天帝叫,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像和忽两人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混沌招待他们非常周到。于是,倏和忽商量怎样报答混沌,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但混沌一窍也没有,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他们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混沌却因此死去了。</p> <p class="ql-block"><b>2、盘古开天</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是黑暗混沌的一团,盘古就孕育其中。这样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醒了,发现只有漆黑黏糊的一片,于是抓起一把大斧,朝着混沌用力一挥,一声巨响,混沌破裂开来。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终于天地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下了。</p> <p class="ql-block"><b>3、燧人取火</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上古时代,有一个国家叫遂明国,这个国家有一棵大树叫"遂木"。后世有个人漫游天下,到了遂明国,在遂木下休息,见到大树林里到处是闪闪的美丽火光,就去考察火光的来源。原来是一些大鸟用短而硬的嘴壳去啄树干,这一啄的顷间,树上有火光发出。受此启发,他就折下遂木的小枝条去钻大树枝,果然会发出火光,但无火焰。他又用别的树枝试钻,终于,树枝燃烧起来。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把钻木取火的方法教给了人民。人民感念这位发明者,将他叫做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4、女娲造人</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天地开辟以后,虽然大地上已经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是没有人类。女娲感觉非常孤独,就掘了池边的黄泥,掺和了水,仿照水里自己的形貌,揉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刚一放到地面上,这小东西就活了起来,她给他取名为"人"。女娲想让这些小人儿充满大地。但是大地太大了,她只得拿一根藤条伸入泥潭里,搅混了泥浆,向地面上一挥,泥点溅落的地方,也成了一些小小的人。这方法果然省事得多,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b>5、女娲补天</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地面破裂成黑黝黝的深坑。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大的灾难,痛心极了,赶忙动手修补天地。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苍天的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天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像帐篷似地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了。</p> <p class="ql-block"><b>6、共工触天</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在颛项统治宇宙时期,有过许多暴政。其中最没有道理可讲的,就是他把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栓系在北方的天空上,让他们永远都固定在那里。这样一来,大地上有的地方永远明亮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有的地方却永远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北方的水神共工,再也忍受不住额项的暴政了,于是决定发起战争,推翻颇项的统治。他们打到不周山山脚下,难分胜负。共工一时不能取胜,火冒三丈,一头向不周山碰去。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原本固定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挣脱束缚,朝着倾斜的西天跑,形成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大地受到了剧烈的震动,陷下一个深坑,大川小河的水朝那里奔流而去,形成了海洋。</p> <p class="ql-block"><b>7、神农尝万草</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炎帝神农不但是农业之神,还是医药之神。传说他曾经有一种叫做"赭鞭"的神鞭,药草经过赭鞭一鞭,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各种性质都会呈露出来。神农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的赋性,给人们治病。他还亲自去尝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就中过七十次毒。神农皇帝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于肠子断烂,牺牲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b>8、精卫填海</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据说,女娃有一回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涛,就淹死在海里,永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她的魂灵化做了一只鸟,形状有一点像乌鸦,名叫"精卫",花头、白嘴、红足,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悲恨她年轻的生命给无情的海涛毁灭了,因此常衔了西山的小石子、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去,想把大海填平。</p> <p class="ql-block"><b>9、夸文逐日</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夸父族原来是大神后土传下来的子孙。他们身材高大,但是性情和平善良。一天,一个勇敢的夸父族人忽然发下宏愿,要去追赶太阳。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瞬息间便超越千里,一直把太阳追到落下的地方。他举起巨大的臂膀,想捉住这团光明,可是他疲倦极了,烦躁又口渴,就俯下身来,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河的水都给他喝干了。口渴还是止不住,他又再向北方跑去,想要去喝大泽里的水。可是他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临死的时候,他抛掉了手里的杖,杖落下的地方化作一片绿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给后来追寻光明的人解除口渴,使他们继续向前走路。</p> <p class="ql-block"><b>10、蚕神献丝</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上古时期,有一对父女养了一匹小公马。一次,小姑娘的父亲外出远行,过了好久依然没有回来。姑娘想念父亲,她开玩笑地向小公马说,若马能把父亲迎接回来,就嫁给它做妻子。马听到这话,挣断缰绳,飞驰而去。不知跑了多少天,马来到姑娘父亲住的地方,把父亲迎接回家。父亲拿来上等的饲料喂它,可是马只是盯着丰美的食物不肯吃,一见小姑娘走过来,便又跳又叫,神情异常。父亲看到这番光景,觉得奇怪,便询问女儿原因。女儿只好把那天和马开玩笑的话讲给了父亲。父亲不能让马做自己的女婿,便用埋伏的弓箭把马射死在马棚里,然后剥下它的皮,晾晒在院子里。</p><p class="ql-block"> 一天,父亲外出,小姑娘一边用脚踢着马皮,一边骂道:你这个畜牲,还想讨人家做你的妻子!现今剥下你的皮,真活该!话音刚落,那马皮忽然从地上跳跃起来,包裹起小姑娘的身躯朝门外跑去,在空中转了几圈之后,便消失在原野上。</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父亲才在一棵大树的枝叶间发现自己的女儿,不过,这时她已身裹马皮,成为一条蠕蠕而动的虫一样的生物,只见她慢慢地摇动着她那马一样的头,不时地从嘴里吐出一条白而光的细丝,缠绕在树枝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吐丝的生物叫做"蚕",并把此树称为"桑"。这就是当今蚕的来源。小姑娘后来就做了蚕神。黄帝战胜蚩尤后,蚕神亲自把她吐出来的丝献给黄帝,庆祝他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b>11、媒祖养蚕</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黄帝战胜了蚩尤,蚕神将吐的丝献给黄帝,庆祝他的胜利。黄帝见了这样稀罕的东西,大为称赏,就叫人把它织成绢子。织成的绢子又轻又软,好像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简直没法同它相比。黄帝的元配妻子螺祖就亲自养蚕,织了许多又轻又软的绢子,人民也纷纷效仿,蚕种孳生繁衍,愈来愈多,最后遍及中华大地。采桑、养蚕、织帛,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p> <p class="ql-block"><b>12、愚公移山</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进出非常不方便。愚公和子孙们决定把山搬到别处去,将山上的石头和泥土倒进渤海里。有一个老头叫智叟,他看见愚公一家人搬山,觉得十分可笑,就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掉两座大山?"愚公回答说:"我虽然快要死了,但是我还有儿子,我的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无穷无尽。哪怕这山平不了?"</p><p class="ql-block"> 愚公带领一家人,不论寒冬酷夏,每天起早贪黑挖山不止。他们的行为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于是派遣两名神仙到人间去,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p> <p class="ql-block"><b>13、刑天断首</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后来炎帝被黄帝打败,刑天按捺不住愤怒,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黄帝争个高低。两人在云端斧剑交加,分外激烈,最后黄帝趁刑天不防,挥剑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头颅被斩落下来。落到地上的刑天之头,向常羊山脚下滚去。黄帝担心刑天找到头颅后会恢复原身再和自己交战,就拿起手中的宝剑向常羊山劈去。一声巨响,常羊山被劈成了两半,刑天硕大的头颅滚进山谷。随后,两半山又合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埋葬在里面。刑天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知道黄帝已经把自己的头颅埋进山腹,他站起来,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着天空胡乱挥舞,以两个乳头当做眼睛,张开肚脐做嘴,继续与黄帝搏斗。</p><p class="ql-block"> 刑天虽然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就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b>14、仓颉造字</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仓颉号称"史皇",有说他是黄帝的臣子,又说他是黄帝之前的一位古帝。仓颉生下来就不同凡响,他长有一张宽大的龙脸,四只眼睛放出灵光,婴孩时就喜欢拿起木炭来东涂西抹。仓颉长大了就会动脑筋想问题,穷究天地万物的变化,根据大自然的现象,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手掌上指指画画,于是便发明创造了文字。</p><p class="ql-block"> 当仓颉的这件非比寻常的创造发明刚一出现,连天都被惊动得下起雨点似的粟米来,鬼也被骇得在夜晚哀声啼哭,因为恐怕人们从此以后会舍本趋末,抛弃农耕的大业而去贪图用锥刀刻写文字的小利,弄得将来饿肚子,所以预先降点粟米来救济未来的灾荒,鬼则恐怕被这些可怕的文字弹劾,所以在夜晚啼哭。</p> <p class="ql-block"><b>15、后羿射日</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尧的时候,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带来了严重的旱情。人们热得喘不过气,大地上已快断绝了可以吃的东西。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p><p class="ql-block"> 尧皇帝向天帝祷告,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羿下到人间,协助尧解决民间的苦难。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去一支箭,才拦阻了羿的继续射击。</p> <p class="ql-block"><b>16、嫦娥奔月</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传说西王母所住之处有不死灵药,但她所住的昆仑山极难到达:昆仑山下环绕着弱水,一片羽毛掉在上面都会沉落;昆仑山外环绕着炎火,无论什么东西一碰到它就会燃烧。</p><p class="ql-block"> 后羿依靠剩余的神力和不屈的意志通过了水火的包围,登上了昆仑山顶,向西王母讨来了灵药。西王母叮嘱后羿这些药是剩余的全部,两个人吃可以不死,一个人吃可以升天成神。后羿将灵药交给妻子嫦娥,嫦娥本来是天上的女神,因为后羿射日的连累不得上天,因此她心中暗暗打算独自返回天上。一天晚上,后羿不在家,嫦娥将葫芦里的药倒出来,吞了下去,她的身体越来越轻,飞向了月宫。嫦娥刚刚飞到月宫,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成了一只丑陋可憎的癞蛤蟆。</p> <p class="ql-block"><b>17、大禹治水</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尧在位的时候,天下尚未平定,洪水横流,到处泛滥成灾,便派鲸去治水。鲧一治治了九年,丝毫没有成绩。因为他用的方法是"埋"和"障",所谓埋障,就是拿泥土来填塞洪水,结果洪水反而越涨越高,最后他被尧杀死。</p><p class="ql-block"> 到了舜做国君,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就把埋障的方法改为疏导,结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了万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爱戴和舜的信任,舜就把帝位禅让给禹。禹成了夏朝的开国国君。</p> <p class="ql-block"><b>18、姜太公钓鱼</b></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 周文王建立周朝后,决心把国家治理好,让周国强大起来,但是他缺少一个极有才干,能文能武的大贤做他的辅佐。</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文王要出去打猎,出行前叫太史编替他卜了一课。太史编随口唱了一支歌,歌词是:"到渭水边上去打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得到贤人是公侯,上天赐你的好帮手。"文王遵照歌词的指示,来到渭水的蟠溪,在潭边的一块奇石上,一位老者正静静垂钓。文王向老人行礼问好,两人越谈越投缘,竟忘记了时间。文王知道,眼前这位老者就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他请老人坐上车,亲自驾车回到了岐山的京城,拜老人做了国师,叫他"太公望"。</p> <p class="ql-block">  (本篇图文皆选摘自网络,为方便学习编辑成美篇,请原图文作者见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