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礼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府城东大街中段路北,曾经有一座“人民大礼堂”,本地人习惯称之大礼堂或戏园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堂坐北朝南,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挑高约有七八米。青砖砌就的墙体,内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溜圆形红漆明柱,起支撑承重作用。礼堂内的最北端,是个大舞台,既可以做大会主席台,也能当戏台唱戏;舞台的地面是厚厚的木板,演戏的武生在上边翻跟头,嘭嘭地响;舞台下的观众席,有序摆满了带靠背的长条木椅;南端有个二层看台,看台上是木质台阶座位。礼堂空间很大,可同时容纳大几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大礼堂,也是有故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广府城是永年县政府所在地,县政府兴建人民礼堂,选在了武庙遗址这片空地儿,建造礼堂的主要劳力是日军战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八路军接收了部分投降日军,为此,专门挑选了一些地方暂时安置这些战俘,这其中就有永年的广府城。八路军华北军区训练团(也叫“军教团”),在广府城育贤街,征用了部分民居,做为军教团驻扎地和日军战俘安置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华北一些地区送到广府城的战俘们,被集中安排到育贤街道北的府文庙居住。在这里,他们不仅没有遭遇虐待和歧视,反而受到意想不到的优待。伤病会得到及时治疗,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满足,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当地百姓。他们的孩子,还被安排在当地的小学校读书,甚至孩子多的日军战俘(估计是军官或者日侨),还能在当地雇保姆帮他们带孩子。战俘们的文娱活动也挺丰富,据一位长者回忆道,这些战俘们,每周末还能看电影,还时不时地在盐场街水坑旁的一处空地打垒球,偶尔失手把垒球打飞到附近居民的房顶上,他们就搭人梯爬上房顶把球够下来,打完球以后,就在已经结上一层薄冰的水坑里洗冷水澡。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还真不是一句空话,那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到了方方面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军教团对战俘们通过政治工作和教育改造,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为自己的罪孽,从内心深处忏悔不已。并且,战俘们把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在建造大礼堂的劳动中,这些战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经常自发地加班加点地干活,拦都拦不住,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他们要用劳动的汗水,来冲刷犯下的罪恶。搬砖是个力气活,个子不高的小日本,用麻绳绑扎住木板,一次能背几十块青砖,摞起的转头都高过了头顶,受到了当地居民由衷的赞叹:小日本真有劲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间休息时,日俘们会用中文饱含深情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们还会激情澎湃地合唱《志愿军战歌》、《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等歌曲,虽然有些吐字不清,但也宏亮整齐;当然,有时候也会哼哼日本家乡的靡靡小调。总之,他们的劳动是幸福和快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八路军人道主义精神的感化下,这些战俘的思想,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改变。遣送他们回国时,日俘们痛哭流涕,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恋恋不舍,不愿回去,纷纷要求留在中国,与宽厚仁慈、以德报怨的中国人民一起建设新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礼堂建成以后,成为永年人民召开大型会议的重要场所。平时,也经常有剧团在这里唱戏,更多的时候,也放放电影,兼具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概在八十年代末,大礼堂被拆除重建,成了电影院。电影院现在已经破烂不堪,被做它用。如今想起来,把大礼堂拆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因为这是日本战俘建造的,它见证和承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如果保留到今天,一定会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纪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