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河南省罗山县境内的灵山(原名霸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中共有七寺三庵,最出名的是灵山寺,灵山寺是一座很特殊的寺庙,千百年来,灵山寺一直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佛教界内独树一帜。</h3> <h3>灵山寺名气大是因为唐明皇之女建宁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大宋皇帝曾多次亲临此山,明太祖朱元璋也曾三上灵山悉获高僧指点,才一统大明江山创三百年皇朝基业。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特敕封灵山为“皇山”封灵山寺为“国庙”,除亲笔御题“圣寿禅寺”外,还御赐銮驾,金瓜,斧钺,封住持方丈陈大用为“金碧峰禅师”。</h3> <h3>灵山寺还是一座爱国爱党拥护共产党主张的寺庙,在兵匪撗行的战争年代,灵山寺高僧释大慧法师为掩护地下党领导和游击队成员,刚直不阿,宁死不屈,惨遭国民党杀害,后被共产党誉为“红色和尚”“现代济公”。</h3> <h3>灵山古时称霸山,因朱元璋为躲避官兵追杀曾逃命避难在此,接受过灵山寺僧人的相助,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改霸山为灵山。<br>灵山钟灵毓秀,有山,有水,有寺,有林,有泉,有鸟,有瀑布飞流,有奇石怪洞,灵山还是鸟类王国的天堂,是蝴蝶飞舞的世界。灵山的水质清澈,灵山的景色秀丽迷人。</h3> <h3>朱元璋的亲笔御賜“圣寿禅寺”。</h3> <h3>灵山寺的奇景之一,庙门东开。<br>按照风水说的方式,所有寺庙的大门应该选择坐北朝南才是吉祥方位,但灵山寺在建造时根据山势地形的走向,采用了中轴线和子午时的布局,使建筑群不但排列有序并更好地利用了对自然光线的利用,使殿堂内部更加明亮,而且充分体现了宗教的庄严和神圣感。</h3> <h3>灵山寺对敬香的香客有求必应并且非常灵验,因此很受香客们的喜爱,而且在印度及东南亚一带国家中颇有声望。</h3> <h3>来到灵山寺必须敲敲吉祥钟,愿一生一世好运连连,平平安安。</h3> <h3>灵山,山灵,佛我同在。</h3> <h3>说灵山寺是座红色庙宇一点不错,当年在灵山寺“观音殿”李先念同志在这里主持了著名的“灵山会议”党史中曾有记载,“灵山会议”传达了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指导了新四军五帅的发展目标,灵山会议后新四军五师逐步发展壮大走向辉煌。</h3> <h3>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灵山,灵山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灵山修建的朱元璋雕象,高大巍峨。</h3> <h3>湖中修有“重八亭”重八是朱元璋的小名。</h3> <h3>灵山,风景绮丽,綠荫婆莎,景色迷人?</h3> <h3>介绍灵山寺三奇之一的“僧尼同寺”的由来。</h3> <h3>中南第一名刹,千年古刹灵山寺。<br>灵山寺,有求必应,每云必雨,验之信然。<br>来灵山寺拜佛主要是<br>求子女平安,求财运享通。</h3> <h3>日出云海在灵山,<br>灵山观日云出海。</h3> <h3>灵山还是鸟类的王国,蝴蝶的世界。</h3> <h3>灵山是一块红色土地,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先念,徐海东等人都在此留下过战斗足迹。<br>灵山脚下的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出发地,红二十五军是引导党中央决定把革命大本营建在陕北的执行者,践行者。</h3> <h3>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何家冲村一座古老的祠堂里。</h3> <h3>红二十五军的三位主要领导人。</h3> <h3>解放后新建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高大巍娥。</h3> <h3>何家冲,处处都有红色革命印记。</h3> <h3>当年,红二十五军将士们就在这棵大槐树下集合,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h3> <h3>当年战士们翻越这座山告别了乡亲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如今这条路被起名“长征路”路。沿着山路的石壁上撰刻了很多红军时代的标语。</h3> <h3>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h3> <h3>有人说灵山有集泰山之雄,庐山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于一体的壮丽雄伟,山中奇石陡崖,别有洞天,苏东坡登临灵山后曾写过“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兴辉”的诗句。他所说的是每年阴历三月三的灵山庙会,那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可惜现在己没有了。<br>灵山是一处保存非常完好的生态旅游区,现在政府己将之开辟成了4A级灵山风景区。</h3> <h3>现在来灵山参观游览交通非常便利,从信阳汽车站有直达灵山的班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