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沈家岭

秦山渭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老红军许彬在兰州战役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巨 涛</span></p> <p class="ql-block">离休之后的许彬</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6日,是兰州战役胜利75周年纪念日。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兰山丰碑》的文章,介绍了兰州战役的概要情况和炮十五师前身各部队参加兰州战役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今天,本文侧重介绍老红军许彬当时所在的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在兰州战役最惨烈的沈家岭攻坚战中的情况,以纪念为解放兰州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和逝去的参加兰州战役的前辈们。</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兰州军区炮兵机关,领导层都经过战火硝烟的洗礼。他们不辱使命,兢兢业业,不少人身带战伤,仍然为军区炮兵部队的建设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并以自己的表率作用,为机关乃至部队的思想作风建设,带了个好头。老红军许彬,就是其中的一位。</p> <p class="ql-block">  我认识许彬,是在1984年的3、4月间。当时我从炮十五师八团参谋长任上,调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炮兵部侦察雷达处处长。这时兰州军区炮兵机关已经撤销一年多时间,一些原军区炮兵的老首长仍处于待分配或未进干休所的状态,他们的党组织关系,都留在新组建的兰州军区司令部炮兵部里。当时炮兵部部长是黄桃成,副部长是何雄和白武德。炮兵部内设5个处,编制38人。全部设一个党支部,每个处设一个党小组。原军区炮兵司令部顾问许彬,加入侦察雷达处党小组。每到周六下午,都来参加小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当时侦察雷达处共有5人,包括副处长海顺增、参谋黄生勤、王国义、张文涛和我。许彬当年63岁,个头不高,留着平头,人比较瘦小,但军容整洁,动作沉稳,目光有神,和蔼可亲,平时话不太多。</p><p class="ql-block"> 听说这位首长是老红军,大家都非常敬重。相处几次后,说话也就比较随意,有时就问起他的经历。他思路清晰,一旦话匣子打开,就侃侃而谈,说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这种传统教育,成为侦察处党小组的一大优势。</p><p class="ql-block"> 同年8月,许彬从副军级离休,后来去了西安干休所。我和他虽相处时间不长,但他所讲的一些经历,我印象深刻,最难忘的是兰州战役中的沈家岭战斗。</p> <p class="ql-block">兰州战役敌我兵力部署图</p> <p class="ql-block">  许彬原名窦银魁,山西临汾人,1921年12月生,1936年7月参加红军并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3年被分配到延安中央军委二处二科做情报工作,为了工作需要,改名许彬。曾任三五八旅警备五团参谋、参谋长。1948年我军转入战略反攻,警备五团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许彬被任命为团参谋长。时年27岁。</p> <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扶眉战役结束后,我军乘胜西进,准备发起兰州战役。</p><p class="ql-block"> 8月9日,许彬所在部队由关中向兰州进发,一路攻击前进,9天急行军1400余里,于18日抵达兰州城南约40公里的山寨地区,19日主力到达潘家岘一带。</p><p class="ql-block"> 兰州城北有黄河天堑,南有群山拱卫 ,构成天然屏障。从东至西依次为马架山、营盘岭、沈家岭三大主要防御阵地体系,扼守着我军兰州东、南、西三个主攻方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照一野战役部署,我二兵团和十九兵团主攻兰州诸南山。二兵团决定由六军主攻营盘岭,四军主攻沈家岭和狗娃山,三军担任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沈家岭和狗娃山东西相对,据守之敌是马步芳最精锐的一九零师,其中五六九团加五六八团一个营据守沈家岭,五六八团另两个营据守狗娃山。</p><p class="ql-block"> 沈家岭是一个由南北两块高地组成的葫芦形山梁,面积0.4平方公里,两高地中间是马鞍形凹陷,东侧坡度较小,延伸至兰(州)阿(干镇)公路,西侧则多岩石峭壁。工事外侧,敌人劈削山体,形成6--8米陡峭的垂直绝壁,暗藏机枪射孔,与地面碉堡和地下暗堡形成交叉火网,并在我军进攻必经之路上,埋设大量地雷。沈家岭不仅地形险要,扼控公路,而且在诸南山阵地中距黄河铁桥最近,因而称为“兰州锁钥”。</p><p class="ql-block"> 一野部队19日到达兰州外围后,因担心失去战机,21日即向城南仓促发起攻击。十一师三十二团主攻沈家岭,三十三团助攻,三十一团为预备队。十师二十八团主攻狗娃山。</p> <p class="ql-block">兰州战役沈家岭战斗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  上午8时,主攻沈家岭的三十二团在炮火支援下发起攻击。距敌一二百米时,遭敌居高临下的火力猛烈还击,几次冲击均未奏效,且伤亡较大。主攻狗娃山的十师二十八团,经激烈交战,也未获进展。其他南线各攻击部队,当日亦未能夺下一个阵地。初战失利,彭德怀即令各部暂停进攻,利用三天时间,总结经验教训,调整部署,以利再战。</p> <p class="ql-block">  22日至24日,部队进行总结,深入动员,调整部署。因为三十二团前期伤亡较大,十一师决定,再攻沈家岭时,由三十一团担任正面主攻,三十二团从左翼侧攻,三十三团从右翼助攻。</p><p class="ql-block"> 三十一团决定:二营、一营为主攻第一梯队,三营为预备队。</p> <p class="ql-block">  8月25日佛晓,按要求5时总攻开始。但4时左右,三十二团阵地上枪声大作。原来是团长冯有才想趁天黑夜袭敌阵,秘密接敌时被敌发现,敌居高临下弹雨倾泻,把冯有才和警卫员蔡春明、二营长冯锦华和四连连长宋冬生压在山腰。危急时刻,从军教导营回来的一批干部正好赶上,一阵猛打,才将敌人击退。副团长马克忠率部从北端出击,攀爬绝壁,不巧一上去就踩响地雷。马克忠、警卫员和参谋都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三十二团提前行动,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心急如焚,为不让敌人首尾兼顾,也决定提前攻击。他抓起电话,一声令下:“打!”顿时沈家岭阵地上火光闪闪,弹片横飞。</p><p class="ql-block"> 炮火准备后,二营勇士在冲锋号声中,跃出战壕,扑向敌第一道防线。六连排长王立功,带领突击排冲在最前面,在手榴弹打光,后续部队未到,敌人又开始反击的情况下,从敌尸体上收集子弹手榴弹,打退敌两次反扑,并展开白刃格斗,连续捅死几个敌人后,被一颗子弹打入头部,身负重伤。</p> <p class="ql-block">我军向沈家岭发起冲击</p> <p class="ql-block">  在二营左翼,一营一、二连突击排也连续炸开了几个缺口。二连连长李应般带领战士们向沈家岭西侧攻击时,遭敌碉堡内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冲击受阻,连续几次爆破都未能成功。李应般一个箭步上前,从牺牲战友身边抱起炸药包向敌冲去。接近碉堡时腿部和腰部都负重伤,他忍着剧痛,用尽全力一跃而上,用身体堵在敌人的枪眼上,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经半个多小时激战,敌前沿阵地几十座碉堡被我摧毁,大部分火力点成了哑巴,第一道防线被我控制。</p> <p class="ql-block">  敌见失去前沿阵地,立即驱赶成群的士兵,从第二道防线反扑过来。王学礼命令我炮兵拦阻射击,一颗颗炮弹在敌群中爆炸,敌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我突击队端起刺刀,奋勇追击,第二道防线又被我攻破。</p><p class="ql-block"> 凶狠的敌人不断从一零零师骑兵团、五八八团、保安四团等部向沈家岭增兵支援,并组织整营、整团规模的疯狂反扑,战斗异常惨烈。打到11时许,三十一团一梯队只剩170多人。敌我双方,差不多有4000人倒在沈家岭南侧和西侧一段总共不过三四百米的狭小战线上。危急时刻,王学礼下令三营投入战斗。 </p><p class="ql-block"> 四军也将原来准备攻占狗娃山做预备队的十师三十团,投入到沈家岭的正面战线。</p> <p class="ql-block">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p> <p class="ql-block">  三十团刚进入阵地,见敌约一个团的增援兵力在逼近沈家岭,当即给予迎头痛击。三十一团和三十团协同,战至下午3、4点钟,推进到北部高地核心区域。我军发起全线冲锋,一鼓作气将敌人打到沈家岭北侧1公里处。红旗飘扬在沈家岭主峰。</p><p class="ql-block"> 但被压在北侧小高地上的残敌,仍负隅顽抗。</p><p class="ql-block"> 三十一团指挥所迅速转移到沈家岭主峰。敌趁我立足未稳,又多次拼命反扑。三十一团建制已全部打乱,伤亡还在不断增加,副团长段忠宪也身负重伤,弹药也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 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左右,敌兵穷力尽,开始撤退。王学礼从腰间拔出手枪,奔上主峰北侧山梁,大声喊道:“同志们冲上去,紧紧咬住敌人!”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当场壮烈牺牲。战士们义愤填膺,高喊“为团长报仇”的口号,一起冲向溃退的敌人,完全夺取了阵地。</p><p class="ql-block"> 25日夜,我三军一部配合四军十师肃清狗娃山残敌,并突入兰州城西,七师十九团三营在黄河铁桥附近与敌激战,至26日拂晓,夺取黄河铁桥。一野主力迅速入城扫荡潰敌,10时城内基本肃清。中午时分,三军攻占城北白塔山,兰州宣告解放。</p><p class="ql-block"> 据四军统计,沈家岭战斗,我毙伤敌约3800人,加上狗娃山,共4400人,俘虏500人。四军伤亡3500余人。</p><p class="ql-block"> 主攻沈家岭的十一师三十一团,参战1800多人,牺牲400多人,负伤1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战后,彭德怀来到沈家岭战场,心情沉重的说:“沈家岭攻坚战打开了“兰州锁钥”,兰州城的解放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永远不要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耸立在沈家岭北麓的兰州人民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9月1日,《甘肃日报》复刊。彭德怀指示一野政治部在头版刊登沈家岭争夺战的报道,彭总亲自拟定标题----《夺取兰州锁钥,四军再立战功》,并为报道撰写评论。</p><p class="ql-block"> 1950年,许彬代表三十一团出席了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战斗英雄大会,一野授予三十一团“勇猛顽强”英雄团称号,追授团长王学礼为“人民英雄”。许彬也获得战斗英雄奖章。</p><p class="ql-block">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沈家岭北麓,兰州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南朝阳,依山而立,巍峨挺拔,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在沈家岭战场遗址上,三道防线的简介牌牢牢立在沙土地里,向前来凭吊的人们叙说着75年前,我军与马家军殊死搏斗、浴血奋战的壮烈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30日于庐州燕子河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