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沧县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机构暑期送教服务

小顾

<p class="ql-block">根据沧县教育局2024年特殊教育工作目标要求,为统筹推进育人模式,全面落实《机构+》项目,满足残疾儿童多样化康复服务需求,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权益,暑假中,沧县特殊教育中心校长顾彩霞带领康复教师,在县域内开展残疾儿童“机构+家庭”康复服务工作,为学前特殊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并为家长提供康复指导。</p> 送前准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开展送教服务工作之前,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康复训练教具,完善的评估资料,认真向家长介绍申请“机构+家庭”项目的流程,以及享受到的政策扶持。</span></p> 康复评估 <p class="ql-block">程程(化名)是一位脑瘫儿童,该生患有肢体残疾,身体肌张力过高以致长坐轮椅,无生活自理能力,但目光可以对视交流,手部有力量可以进行抓握活动。</p> <p class="ql-block">娜娜(化名)是一名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方面:能完成简单的指令,对水果、颜色、动物、交通工具等还未认识理解;语言方面:只能在着急的情况下出“嗯”“啊”的声音,不懂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p> <p class="ql-block">圆圆(化名)是一名智力障碍儿童。言语方面:有语言,但发音清晰度不足。认知方面:能听懂并能在简单辅助下完成指令,如“指出一样的物品”,能将颜色进行配对,模仿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小博是一位唐氏综合症儿童,相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唐氏综合征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语言方面,能发声,但是语言清晰度有待提高。</p> 康复训练 <p class="ql-block">通过对程程的评估,我们对他进行肌肉按摩放松训练,伸展并放松腿部肌肉;采用按摩球锻炼其抓握能力,使用尖叫鸡等发声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刺激视觉追踪,扩张肌力。</p> <p class="ql-block">针对娜娜的情况,我们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使用彩色琴和彩色积木锻炼学生的精细动作(对指捏),以及在游戏过程中让其认识颜色(红、黄、蓝),并寻找相同的颜色进行配对练习。长时间的针灸治疗造成学生对语言训练有抵触,我们故意刺激其情绪,诱导其发音。经过两次训练该生已能服从指令并完成训练项目。</p> <p class="ql-block">在对圆圆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使用记忆棋让学生进行颜色配对认知,经过老师的示范教学,孩子能在老师的辅助教学下完成规定项目。</p> <p class="ql-block">因为小博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康复训练中,我们除进行认知训练外,同时注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快速寻找卡片,分角色扮演游戏形成互动,培养沟通交往能力。</p> <p class="ql-block">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再接再厉,再谱新的篇章。沧县特殊教育中心作为全市开展学前康复首例,将持续深入开展好学前残疾儿童“机构+家庭”送教上门工作,把这束光照进每一个残疾孩子家庭,燃起每一个残疾孩子融合发展的希望。</p>

康复

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

送教

儿童

沧县

特殊教育

认知

学前

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