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京前夕,8月29日与在京的几位同学于珠市口晋阳饭庄小聚。久别重逢的话自然很多,一顿饭吃了近三个钟,其实就是聊天,别后闲情、回忆过去,不离当下,海阔天空。看看时辰不早了,也要为店里的服务员们考虑,人家的肚子也早就饿了吧!</p><p class="ql-block">离开饭店,在毗邻的纪晓岚纪念馆转转,看看近代才子的传奇人生,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现在的城里人都住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反而越来越对旧时砖瓦结构很感兴趣。而北京过去的胡同小院也正是老一代北京人抹不去的记忆。在这里能勾起他们无尽的回忆,能唤醒他们尘封的岁月,也可以溯源千年历史,看看古人以及近代离我们近的那些人,尤其是在历史上留下的名人显贵,会觉得这些历史遗迹颇有些品嚼的价值。</p><p class="ql-block">纪晓岚当然应该被列为首屈一指的文人才子之一。他姓纪名昀,晓岚是他的字。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代文宗。他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人,历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以及礼部、兵部尚书等朝廷高职。</p><p class="ql-block">他的先祖纪清瑞是雍正年间著名学者,曾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隐居深山,精研学术,其著述在清代颇具影响。纪晓岚继承了先祖的学养和风骨,在清朝的庙堂之上为繁荣学术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纪晓岚自幼不凡,博闻强记,但据历史记载,真是的他“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眼睛近视,看人得眯眼,还随身带着大烟袋锅子……”很不符合古代文人的形象,他的人生也并风顺。在官场也曾遭遇挫折和磨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为其子纪汝传被诬告而受到牵连,被贬谪到乌鲁木齐。尽管身处逆境,纪晓岚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p><p class="ql-block">嘉庆十年(1805年),纪晓岚在乌鲁木齐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绝对的高寿,他的遗体被运回北京,安葬在京西香山的万安公墓。一个传奇的人生,一个一流学识和品性,自然会为后世人所景仰与传颂。</p><p class="ql-block">从纪晓岚纪念馆出来,西侧又是一处历史遗迹,这里是京韵园,是京剧的发祥地。京韵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口袋公园,它以其浓厚的京剧文化氛围而著名。</p><p class="ql-block">该地块属于纪晓岚故居的西跨院。1931年,梅兰芳等人在此成立了北京国剧学会,后来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的社址,使得纪晓岚纪念馆也引来更多人过来观瞻。</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的不远处,是个十字路口,西北角是中国书店,北边就是琉璃厂古玩市场了。对面的西南角也有一处文化遗迹,这里是《湖广会馆》,即为湖南湖北人提供商务与社交服务的场所。进去后看到有南北两处院落,南面的是一个大型的聚会场所,里边钱台顶部挂着一块大匾额,上面有四个大字《湖广会馆》,馆内像是一处旧式的戏园,设有供人使用的许多桌椅板凳。据说疫情之后这里搞起了曲艺演出,温馨惬意,算是一处不错的休闲场所吧。对面房间的门楣上也挂着一副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字《乡贤祠》,里边是一个展厅,陈列着有关京剧的历史源流与一些业界名人大咖,可见京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已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北京有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南至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这15处建筑及遗存是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也是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大亮点,难怪建国初期,建筑学家梁思成对于北京城市的改造方案看得是那等的重视!</p><p class="ql-block">北京的市井文化还有一大亮点,那里是胡同文化,听过侯宝林相声的那代人,可能对老北京响彻胡同间的各种叫卖吆喝声十分熟悉,那可称得上是最接地气的地道的京韵京味。所以你要说今天北京还保留着哪些老北京的传统特色的话,我看也就只留下这些没有被拆除的胡同即老旧四合院了,其他的几乎以荡然无存了。不论走到哪里,东南西北的各种口音都能听到,虽然说人们都能讲两句普通话吧,可大都夹带着方言味,而地道的北京话已经渐趋湮灭。</p><p class="ql-block">坐在公交车上观看一座城市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习俗,我以为也是一个不错的直观收获,加以网络资讯,足可以窥一斑而略知全豹。</p><p class="ql-block">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未来的北京会成为一个什么模样,真的是估计谁也讲不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