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隽永,匠人匠心。

悟道

<p class="ql-block">  《人与自然》中国•郑州国际雕塑展在郑开幕,此展向全球公开征集,收到56个国家和地区1149名艺术家的2154件雕塑作品方案,经严格评选最终落成47件。</p><p class="ql-block"> 郑州园林局、中国雕塑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通力合作,最近几年又精选出一批优秀作品,立足当代生态美学,用雕塑的独特语言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深刻内含,激发公众对美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中之舞》。</p><p class="ql-block">曾成钢, 清华美院教授。</p><p class="ql-block">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作品用甲骨文“中”字,寓意中原文明与玄鸟幻化一体,作品厚重、简洁、浪漫抒情。</p> <p class="ql-block">《中国神话》。</p><p class="ql-block">曾成钢,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选取最古老,流传广泛的十个神话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人与自然》。 </p><p class="ql-block">李可欢,中国。</p><p class="ql-block"> 以人的头部轮廓,门、阶梯为元素,营造一个"场",引发人们对自然,自我及未來的审视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自然的冥想》。</p><p class="ql-block">杨剑平,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中闭目静思,是对人与自然共生的倾听和冥思,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所处自然空间微妙的相依相生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家园》。</p><p class="ql-block">張书斌,中国。</p><p class="ql-block"> 以大象为承载,象征自然,汉字为媒介,指代人。作品经由大象与文字关系,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不可或缺,共生共融。</p> <p class="ql-block">《大河方舟》。</p><p class="ql-block">赵萌,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取“黄河之水九十九道弯”为元素,层叠有序的曲线灵动穿插,构成方舟造型主体,象征千回百转的黄河文明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陈志光,中国。</p><p class="ql-block"> 蚂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它们分工劳作孜孜不倦地觅食,筑巢、繁衔、显示出超越个体的自然力量。作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歌颂无限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马拉松》。</p><p class="ql-block">黎明,中国。</p><p class="ql-block"> 路遥知马力,拚搏见真章,作品以写实风格寓意人与自然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醉黄河》。</p><p class="ql-block">崔国琦,中国。</p><p class="ql-block">表現黄河儿女的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回声》。</p><p class="ql-block">张松正、马亚非,中国。</p><p class="ql-block"> 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愚公移山是炎黄子孙的奋斗精神,作品以奋力拼搏的劳动形象,表現人与自然的抗争,感悟“灵与肉”的研撞和“金与石”的磨砺。历史虽渐行渐远但山风凛冽,空谷回声。</p> <p class="ql-block">《太极》。</p><p class="ql-block">沈烈毅,中国。</p><p class="ql-block"> 力断意不断,势断气相连,形虚实意,轻灵沉着,从容洒脱。</p> <p class="ql-block">《启示》。</p><p class="ql-block">李万秋,中国。</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纤尘不容的神境,我们所属的天堂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当下,我们活着存在着,有时我们心如刀割,有时孤独沉静,有时自负狂妄,有时我们放下却没有力量拿起,就是这样的真实让我们满满地感觉到自已,我们活着面对雪域灵魂的拷问。</p> <p class="ql-block">《山川》。</p><p class="ql-block">朱晨,中国。</p><p class="ql-block">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之美,人心所向。</p> <p class="ql-block">《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任哲,中国。</p><p class="ql-block"> 以刀为筆,绘下朴拙浑厚的汉风古韵,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意境和格调。背上的牛造型率真,武士霸气外露,作品以形写神又不失灵巧,呈现不可一世气势。</p> <p class="ql-block">《归乡•春运印象》。</p><p class="ql-block">张广阳,中国。</p><p class="ql-block"> 春运之路,归乡之情,千里之行,囬家过年。</p> <p class="ql-block">《潇洒迎风》。</p><p class="ql-block">文楼,中国。</p><p class="ql-block"> 整体没计为当代中国新文化艺术风竹形象,取风竹四季长青、弯而不折,柔中有刚,髙风亮节,俊健洒脱之象征意,体现了“文人雕塑”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天象四神---朱雀》。</p><p class="ql-block">郅敏,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朱雀羽毛象征天上星宿,映照中国古代全天像蕴含的智慧,自然自有規律,面对上天的啟示,人类可以膜拜、学习、领悟和超越自我。艺术是人们参与寻求真理,向往光明的痕迹,是人类在大穹之下追寻日月之光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风歌》。</p><p class="ql-block">王敬东,中国。</p><p class="ql-block"> 雕塑力求将商周雕塑之庄重、秦汉之渾厚融为一体,夸张的形体大胆取舍,使雕塑稳如泰山,梭角分明的归纳处理让雕塑像一座宏伟的建筑,歌颂中国气魄,再现大汉雄风。</p> <p class="ql-block">《盛夏》。</p><p class="ql-block">余康,中国。</p><p class="ql-block"> 选择用机械运动方式表现一只休憇着的缓缓挥动翅膀的昆虫,似与不似的神秘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希望带给观众别具一格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搓衣板》。</p><p class="ql-block">张海軍,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将搓衣板放大,置于河旁溪畔,表面彩绘五彩斑斓的各式童装,轻松活泼的形式却是一个庄重的母愛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对语》。</p><p class="ql-block">胡栋民,中国。</p><p class="ql-block"> 藉由对自然界的观察,将植物生长之特性及以微观方式融合,令原本厚实之材料,通过造型转述加入作者认知,传达出内藏旺盛生命特质的形象,并于造型中锻制造出内空穿透的空间,藉以迎纳万象万物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大雪》。</p><p class="ql-block">霍波洋,中国。</p><p class="ql-block"> 表象上呈現自然界大雪中,人物躲在大树下避雪的情景,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创造以人物为基点的负空间,以体現广阔的寂静空间和雪中禅意无限的东方文化意境。</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天使》。</p><p class="ql-block">埃莉莎•柯尔西尼,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舞动轻盈,通过抽象的形态,展現出灵动的羽翼,如天使一般的纯净,拥抱自然。</p> <p class="ql-block">《遗失的家园》。</p><p class="ql-block">薛骏猷,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金属焊接、作旧的手法,刻画了三只鸟儿站在萧疏的枯树上歇斯底里的情景,也许在呼唤曾经风光旖旎的家园,或许在控诉人类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行为。作者以这种无声呐喊,呼吁人们重视环保,守住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风影》。</p><p class="ql-block">王培波,中国。</p><p class="ql-block"> 形式美是抽象雕塑的灵魂,但归根结底还是來源于自然。作品将抽象因素组合,造型中强调艺术至上厚则,使简洁中富有动感,散发着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圆舞曲》。</p><p class="ql-block">白彧,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丝带为创作元素结合硬质金属,轻盈透彻随风舞动,生活的节奏总会有紧有松、有舒有缓,像一支轻快的园舞曲,总有美好园滿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地脊》。</p><p class="ql-block">景晓雷,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者以话语方式,抽象化再現了类似远古生物遗迹的形态,使其转化为象征历史变迁的文化符号,是对东方文化的追寻。</p> <p class="ql-block">《时间之柱》。</p><p class="ql-block">黄承佑,韩国。</p><p class="ql-block"> 我们该怎样解读记忆?世界充满欢乐与悲伤,相关的记忆就像书页一样层层叠叠淹没於一张张面孔。</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诗歌》。</p><p class="ql-block">拜罗•格奥尔基,乌克兰。</p><p class="ql-block"> 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谊,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上,因此人类也需要向它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古风侠》。</p><p class="ql-block">寇志远 ,中国。</p><p class="ql-block"> 侠义精神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作者以意象彰显侠客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人格信条。</p> <p class="ql-block">《凤凰于飞》。</p><p class="ql-block">曾齐宝,中国。</p><p class="ql-block"> 寓意凤凰相偕,象征祥瑞、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绝妙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卡萝尔•特纳,美国。</p><p class="ql-block"> 为求生存,人类必须与自然建立平衡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透视•椅子》</p><p class="ql-block">杨云浩,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取“透视”的双重含义,一为视觉艺术的观看方式,二为人对自然的透视行为,反过来透视人自我。</p> <p class="ql-block">《若然》。</p><p class="ql-block">梁好,美国。</p><p class="ql-block"> 是石是山,是实是虚,是风是声,是波是水,是云是雾,是可见是不见,可触不可触,是节奏的韵律,渐行渐远,是你是我,是物是神,是心中遥远的诗。</p> <p class="ql-block">《镜山静水》。</p><p class="ql-block">景育民,中国。</p><p class="ql-block">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者以西方抽象覌念与东方意象相融合,在一块巨大岩石(不锈钢)上挥洒出硕大的镜面反射,映照自然山水和城市风景,融入老子“大象无形“的哲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天堂之眼》。</p><p class="ql-block">曼纽尔•卡斯特多,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本性趋向于方块形的分布方式,由平行线组成的网络格局中,我们描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四壁之中,在四线中移动,但人类的身体中却没有一条直线,而是有机的,弯曲的构造。作者用圆圈代表对立点,联接起作品富有意思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阴影处的乐声»。</p><p class="ql-block">瓦勒瑞安• 吉奇亚,格鲁吉亚。</p><p class="ql-block"> 小提琴家安坐窗边,为整个世界演奏,作者试图为游客创作一座具象作品,使其漫步公园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万物生长》。</p><p class="ql-block">殷小峰,中国。</p><p class="ql-block"> 远古时代,人们将各种自然生物和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于它们以主观的意识,崇尚万物有灵。作品将嫲嫲人的艺术形象和珊瑚的天然形态相结合,以质朴的宇宙观体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自然与无穷》。</p><p class="ql-block">阿格涅萨•彼德洛娃,保加利亚。</p><p class="ql-block"> 作品意在表現生命灵感与知识的源泉——自然,这一永恒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捆绑的形体》。</p><p class="ql-block">吕品昌,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卷”与“捆”、“面”与“体”的关系,“平面”经过转折形成体,体的各面经过受力不均的转折形成更多的“起伏”,起伏是雕塑造型的基础语言,亦是核心。</p> <p class="ql-block">《繁衍》。</p><p class="ql-block">松尾光伸,日本。</p><p class="ql-block"> 街道绿化带上的柳树每隔几年就被修剪一次,一个新的枝桠将继续直线向上生长,直到它的刀状切口再次被绿色覆盖,我被这种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依旧旺盛的树的生命力所感动,通过园柱体椭圆顶点分形的方式来表达生命力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思维•交融》。</p><p class="ql-block">杨剑平,中国。</p><p class="ql-block"> 三个站立的人分别向彼此站立方向倾斜,头部间的轻触代表智慧交融和思维碰撞,予示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地加强合作,才能在自然中获得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舞动》。</p><p class="ql-block">斯蒂夫•伍德沃德,新西兰。</p><p class="ql-block"> 用象征宇宙的五个元素,即地球、水、火、风和虚空,构成对称和不对称,堆叠成舞动的“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河曲》。</p><p class="ql-block">黎日晃,中国。</p><p class="ql-block">书写中国大地河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较量》。</p><p class="ql-block">虞晓明、宋文超,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灵感来自少林武术经典绝技之一,极具哲理文化和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仿八大山人筆意》。</p><p class="ql-block"> 肖敏,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源于八大山人花鸟画,钢板切割的工业感和国画笔意形成鲜明对比,寓意传统文化在工业时代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玩偶》。</p><p class="ql-block">王艺,中国。</p><p class="ql-block"> 木偶戏是一项广受群众欢迎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四层人物逐层向下分别控制着一个更小的人物,层层相连,连缀成一个整体。作品呈现的样貌,映射了个人与他人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漫游》。</p><p class="ql-block">向光华,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通过如水般流动的造型,暗喻悠游水中的鱼,自由自在,活泼愉悦,戏游于潮水中,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稻草人》。</p><p class="ql-block">赫刚,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稻草人似的孩子们骑在马背上仰望天空为造型主体。远看,人马都沉浸在沐浴大自然的幸福之中,近看人处在木然状态,人马身体表面都有被捆绑的痕迹。如果说远看是对原始自然主义即田园生活理想国的追忆,那么近看则是对工业化以来及当下生态危机的文化反思,提出了"我们往哪里去?"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山里姑娘》。</p><p class="ql-block">仲兆鼎,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石的形体之上,通过具像的手雕塑人物的面部表情,强调主次关系,不作过多的修饰,自然形体的开合之间是用艺术手法处理脸庞,将人物的淳朴完美生动地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生肖十二兽》。</p><p class="ql-block">魏飞,中国。</p><p class="ql-block"> 十二生肖是人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直接的产物,作品将十二生肖的立体拼图拆解后重新组合成一个集合体,最终的这个集合体与每一个体都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p><p class="ql-block">里卡多•卡德洛,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作品象征中西文化中的长生之树,中国道教故事中曾有描写:仙桃树三百年一结果,食此果可得永生,树下有巨龙盘踞,树上有凰栖息。</p> <p class="ql-block">《生命单元》。</p><p class="ql-block">杜宏宇,中国。</p><p class="ql-block"> 生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话题,无处不在的生命充盈无限的宇宙,在流变中轮回着奇妙的节律。作品致力于雕塑语音的硏究,由直线,曲线以及平面、曲面形成单元一体、成双体,揭示了生命状态的普遍规律。</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狂想》。</p><p class="ql-block">陈辉,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运用幽默谐趣的方法,表现了人熊共舞的韵律节奏,寓意着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寻道•前漫》。</p><p class="ql-block">马辉,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行者眼里,万水千山、死生刧难,都是探索真理的必修课,没有艰难,只有远方。</p> <p class="ql-block">《星座》。</p><p class="ql-block">傅中望,中国。</p><p class="ql-block">星辰是宇宙中的客观存在,</p> <p class="ql-block">《阳光、农夫和驴》</p><p class="ql-block">皮欧特•维索洛瓦斯基,波兰。</p><p class="ql-block"> 灵感来自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基本关系。</p> <p class="ql-block">《行》。</p><p class="ql-block">邱加,中国。</p><p class="ql-block">作品呈现一个“行”者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悟》。</p><p class="ql-block">赵志刚,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将男人、女人的头部正面剪影放大,面部是水面的涟漪形态,采用极简风格构成抛光镜面效果,寓意人在自然界中相对宇宙是一瞬间存在,提醒人们“活着”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谷雨》。</p><p class="ql-block">赵希,中国。</p><p class="ql-block"> 阳光甘露,润物无声,流淌在人们心中的是对大自然纯净、纯粹、纯洁的爱。</p> <p class="ql-block">《轻风》。</p><p class="ql-block">拜罗•格奥尔基,乌克兰。</p><p class="ql-block"> 亲水、感受风,作品为观者营造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诗意的精神意像,灵感迸发,谱写诗歌乐曲…</p> <p class="ql-block">《老友》。</p><p class="ql-block">张琨,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运用中国传统写意雕塑和民俗雕塑的造型手法,诗意地表現了怀抱老羊的老人平和、安详、善良、慈爰的神情,尽显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生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扭转》。</p><p class="ql-block">约翰•阿特金,英国。</p><p class="ql-block"> 雕塑是一个抽象站立人物形象,沿其垂直长度进行旋转,一直观察、警惕,是人类身份的隐喻。</p> <p class="ql-block">《昼与夜》。</p><p class="ql-block">李可欢,中国。</p><p class="ql-block"> 由早到晚,阳光照射角度不同,作品亦产生不同的“昼”、“夜”变化,赋于作品独特的时间感和艺术魅力,日出日落,周而复始,静思过往,憧憬明天。</p> <p class="ql-block">《本质》。</p><p class="ql-block">拉菲路•贝尔,德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通过占据空间的体积凝炼事物的内在结构,探寻“物”存在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扭曲空间》。</p><p class="ql-block">卢克•兹沃斯曼,荷兰。</p><p class="ql-block"> 作品展現扭曲空间结合负空间的范例,通过螺旋形态來表现未曾间断的从古至今,由旧至新的运动进程。</p> <p class="ql-block">《水云间》。</p><p class="ql-block">张新宇,中国。</p><p class="ql-block"> 意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境像,是一种静水流深,水天一色的造型语境,镜面不锈钢材料犹如寂静无声的水面,细密通透的水纹组织起生动流畅的水面景观,平静的水面映照着蓝天白云,与动态的水浪造型形成对比,整个雕塑的視觉是流动的,在静止的雕塑型态中体现动态的时空特征。</p> <p class="ql-block">《月中天》。</p><p class="ql-block">迈克尔•邓巴,美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陈述作者对科学装置的持续探索,其中受到经纬仪的启发,在天文术语中“凌日”(中天)一词的含义都与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天体运动有关。</p> <p class="ql-block">《水中映射》。</p><p class="ql-block">阿列克•谢卡尼斯,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作品将水作为生命源泉,展现了人与水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云》。</p><p class="ql-block">董书兵,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云为主题,将无形的云实体化,采用阵列造型语言,虚实相生,静中有动,表现出一朵飘忽变化,时刻行走的云。</p> <p class="ql-block">《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王远鹏,中国。</p><p class="ql-block"> “君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具現实价值的观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品以动物造型体现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诉求。</p> <p class="ql-block">《月光》。</p><p class="ql-block">杨洋,中国,</p><p class="ql-block">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水中欢腾的鱼群将皎洁的月亮从水中托起,清輝洒滿大地,象征着城市的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哺巢》。</p><p class="ql-block">闫坤,中国</p><p class="ql-block"> 啁啁稚语顾西东,喙点鹅黄羽未丰,从来父母多辛苦,一片丹心寄苍穹。</p> <p class="ql-block">《一叶扁舟》。</p><p class="ql-block">宫宇,中国。</p><p class="ql-block"> 作品以叶脉为创作元素,一叶扁舟游走於诗意、科技和自甶的边缘,不单单是視觉上的一次变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验过程。</p> <p class="ql-block">《听》。</p><p class="ql-block">林岗,中国。</p><p class="ql-block"> 以海螺与琴弦契合为创意理念,塑造“凝固的音乐”的艺术形象。海螺内部结构外露,呈现大自然伟大没计之黄金分形结构,其形状既似“内耳”生理结构又似“髙音符”,形成視听合一的意象。</p> <p class="ql-block">初秋亦锦秋。</p> <p class="ql-block">  后记: </p><p class="ql-block"> 郑州雕塑公园座落在贾鲁河畔,河床和兩侧绿林坡地为雕塑群提供了天然平台。雕塑家和文创群英鼎力合作,将展馆中的作品原型放大数十倍“移置”于广阔的大自然中供游人观赏,忠实践行了展觉主题:《人与自然》。</p><p class="ql-block"> 舞音美及绘画雕塑作品见仁见智,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驻足欣赏,再俯首细读介绍,探寻与创作者的心灵契合……</p><p class="ql-block"> 篇中雕塑作品的文字说明均摘自标示牌的叙述,特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