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寻常人,或者是一个喜欢守家待业的人,是没有太多理由,甚至是没有胆量,过那种一天到晚在路上的日子,即便是想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万般犹豫,万般思虑。</p><p class="ql-block"> 家庭、工作、社交、情感、欲望,放不下理还乱,这些牵绊着我们,迈不开腿,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重读《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这两本书,后者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以自己和朋友为原型,记录了那个时代里背包客的故事,传达了他们拒绝庸常与找寻自由精神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鲁亚克的这句呐喊影响了后世的数代青年,引领着他们继续追寻“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我个人觉得,是世俗做不到,所以才为自己巧立名目。</p> <p class="ql-block"> 既然不能做到超然,不敢追求与众不同与大众相左,那最起码也得获得精神方面的独立,活出自己。</p><p class="ql-block"> 想要如此,不仅要有一颗懂得知足的心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双眼。</p> <p class="ql-block"> 现代人想彻底放飞自我,是一种奢侈,首先不说外因,就算内因当中的孤独肯定都难以忍受。所以,做普通人,其实是最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幸福感,多半是内心的目标决定的。</p><p class="ql-block"> 远方和眼前,远足和原地,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 燕雀岂知鸿鹄之志,但燕雀更有自己的安乐窝。</p> <p class="ql-block"> 旅游的时候经常想起这句话,旅游就是离开自己厌倦的地方,去到别人厌倦的地方。之所以厌倦,是因为,并没有细细打量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家,因为拥有所以忽视,因为失去,所以珍视,这是永恒的定律。</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城市很美也很包容,白天夜晚,城市为我们遮风挡雨,在你肆意在她身体上撒泼打滚的时候,她就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抚摸微笑。</p><p class="ql-block"> 家乡,就是我们终身的落脚地和安乐窝,是那块接得住并愿意容纳我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在城市看夕阳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但钢筋水泥的丛林却挡不住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内在可以容纳一片草原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每扇窗户里,似乎都有人感叹,要是此时在大海,在草原,在沙漠……那夕阳肯定更美更有味道。</p><p class="ql-block"> 但是,无论别处的风景再好,我们最终总是要回家的,是吧。</p> <p class="ql-block"> 回了家又想出去,在外边又想家,人就是这么纠结,蹒跚过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泥泞抱怨前行,想想那些被迫在外漂泊的人,我们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抱怨,退休了,才能出去,漫长的等待,可一退休又被身体,或者是下一代的琐事牵绊,自己的理想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画的那块饼,只能看,不能吃。</p> <p class="ql-block"> 有人花光了养老金实现梦想,有人透支健康实现梦想,有人赞赏羡慕,有人鄙夷不啻,但这都是别人眼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的幸福感,多半是内心的目标决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