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距阳江市海陵岛30多海里的海区意外发现一艘宋代沉船,当年这艘古船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进行海外贸易时意外遇险。</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体工程建基面积12288平方米,层高三层,总建筑面积19409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整体建设用地为12.9万平方米,控制用地1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馆内基本陈列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分为七大主题展区,分别: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基本陈列主要展出“南海Ⅰ号”数十种文物</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那龙古樟木,树长26米,主干长19米,胸径4.3米,含2个分枝,枝干长7米,直径达1米,树龄达2000年以上。</p><p class="ql-block"> 1997年8月,那龙古樟木被意外发现于阳江市阳东区那龙河合山段。该古樟木树龄之老、树干之大属全国罕见,是中国近代出土的树径最大、年龄最长的古樟木。因埋藏河床较深,埋藏年代有几百年乃至千年之久,古樟木树皮和韧皮部已腐烂无存,只剩下木质部,主干基本空心。古樟木的树洞黏附的微体生物和贝壳,反映了海陆环境变迁。用古树纤维素的碳、氧元素分析,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因此那龙古樟木对研究古代的气候变化、地质变迁等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伟大的航海足迹,遍布亚、非、欧大陆,开辟出传承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 公元1183年(南宋淳熙十年),一艘满载珍宝的远洋贸易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在途经今阳江与江门交界海域时,沉入海底,尘封于历史长河。穿越时光800多年后,古船于1987年被偶然发现,国家文物局将其命名为"南海I号"。2007年,国家文物局、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工程,成功将古船打捞并迁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项目开创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先河,出水文物超18万件(套),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采用的发掘方法、打捞技术、沉井设计、起重船舶等均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p><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是古代海上丝路遗珍和穿越时空的见证者,再现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航海时代。新征程赋予她新的使命,如今作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依然荣耀全球!</p> <p class="ql-block">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在中国阳江与江门交界的南海海域搜寻一艘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距阳江海陵岛约38海里处,打捞上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等珍贵文物247件,经鉴定,这些文物属于一艘宋元时期的沉船。随后,国家文物局将该沉船定名为"南海I号"。</p><p class="ql-block"> 1989年,"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南海I号"进行了首次考古探摸调查,确认了"南海I号"沉船的基本位置,初步掌握了海底沉积、水温、深度等水文信息,为后续"南海I号"的深入调查、发掘提供了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2007年“华天龙”号被誉为当年的"亚洲第一吊",长度175米,起重能力4000吨,借助海水浮力,把重达5600吨的"南海I号"沉箱吊离海底,再由半潜驳船迁移至广东海丝馆临时码头,并拖移进馆。</p><p class="ql-block"> 整体打捞项目的发掘方法、打捞技术、沉井设计、起重船舶等均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其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飞速发展。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南海I号的考古保护地,也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发祥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系青白釉小喇叭瓶。</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系青白釉执壶,为三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宋青白釉四系罐。</p> <p class="ql-block"> 福建磁灶窑宋绿釉印花菱口碟。</p> <p class="ql-block"> 浙江龙泉窑系青釉刻划花卉纹菊瓣盘,为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华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 福建闽清义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 福建磁灶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 江西景德镇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 浙江龙泉窑瓷片。</p> <p class="ql-block"> 南海1号船体及船货纵剖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南海1号”船体内的瓷碟、瓷碗和瓷盘等一般以数件成摞为单位包装。器物之间隔垫草叶或秸秆,外表用薄木板条和竹条、竹篾结合捆扎包装。</p> <p class="ql-block"> 宋德化窑青白瓷四系罐,为三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宋德化窑青白瓷喇叭口瓶,这是在船体内摆放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 在船体内有垫隔,在船舱内外搭厚垫板,或是铺垫成排细木垫层层隔垫,保持货物的稳固。</p> <p class="ql-block"> 宋龙泉窑青釉刻划花纹碗,为三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宋·德化窑青白釉刻划纹大盘。</p> <p class="ql-block"> 宋.磁灶窑酱釉弦纹侈口四系大罐。</p> <p class="ql-block"> 中间的是宋.磁灶窑酱釉梅瓶。</p> <p class="ql-block"> 宋.德化窑青白釉刻划花纹大盘,为三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宋·德化窑青白釉印花纹四系罐(内含四个宋·德化窑青白釉喇叭口瓶)</p> <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的全面保护发掘自2013年11月28日正式启动。南海I号的发掘既不同于水下考古作业,也有异于传统的陆地考古。发掘工作采用先内后外的次序,先清理船内文物,再从内外两侧对船体进行加固后,依次清理发掘船舷外侧。南海I号保护发掘是一项用时较长的工作任务,木质船体的保护也是发掘工作中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南海I号发掘清理出的文物包括瓷器、金器、铁器、漆木器、铜钱、铅锡器、玻璃器、人类遗骸及动植物遗存等多种材质和品类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南海1号船体整体打捞出来后放在这里,称为“水晶宫”。</p> <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2007年入住"水晶宫"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09年、2011年,对沉箱中的"南海I号"沉船进行了2次考古试掘,检验了水下及陆上湿式发掘模式的利弊,获取了沉船在沉箱内的具体位置、舱内文物保存情况等信息。两次试掘工作,为"南海I号"保护发掘方案的制定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并最终确定采用湿式发掘方式(饱水发掘法)对南海I号进行发掘。</p> <p class="ql-block"> 船体货物堆放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展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古代最富盛名的瓷器产地。自南朝时开始生产瓷器,以后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至今, 素有 "瓷都"之称。景德镇盛产的高岭土是品质最好的瓷器原料,用它生产出来的瓷器,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其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 风格独特, 其中部分瓷器以"白如玉, 明如镜, 薄如纸, 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宋代以来就开始出口,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p> <p class="ql-block"> 江西.景德镇窑系青白釉印花花卉纹葵口碟。</p> <p class="ql-block"> 浙江.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时期, 生产瓷器的历史有 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最长的一个瓷窑系,产品远销亚非欧等国家地区。其特点:釉色苍翠厚实(部分泛黄),北宋时多为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 , 瓷釉厚润, 装饰上有刻花、 划花, 葵口式,较流行用贴花、浮雕;胎质精细厚重,采用人工刻划手法,盘内出筋,有如盛开的菊花,釉色莹润丰厚,呈现出千峰翠色、如玉似冰等特色,仿若盛装水源。</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始烧于唐, 闻名于宋, 鼎盛于明清", 宋元时期盛烧青白瓷, 明代盛烧"猪油白"瓷。德化窑瓷器输出到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以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其特点:器型种类丰富(大碗、 粉盒、瓶、壶、 罐);装饰手法以刻划花、 篦划、印花为主。</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系白釉印花卉纹双系罐。</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系白釉印花卉纹大碗。</p> <p class="ql-block"> 福建·磁灶窑的陶瓷生产历史已有1500多年,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其产品种类繁多, 以生活日用器皿为大宗,以及陈设器、 建筑材料等。宋元时期, 磁灶窑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是我国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特点:胎体较粗, 多为灰白色, 也有泥黄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和堆花等。为适应外销需要, 装饰花纹有的带有异国风味。产品曾在海外许多国家出土。</p> <p class="ql-block"> 福建.磁灶窑系象腿瓶。</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福建·闽清义窑系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义窑窑址位于闽清县东桥乡义窑村和青窑村沿安仁溪一带,连绵约 10公里。其年代上限在南宋晚期,下限为元代。在15 座山头发现有大量的匣钵和瓷片堆积,发现窑炉基址10处。窑炉为龙窑,长度约70米,坡度约35度。产品器类丰富 ,有敞口碗、敛口碗、花口碗、厚唇碗、深腹高足碗、浅腹矮足碗、圈足洗、平底洗、凹底洗、花瓣口盅、圈足壶、平底壶、瓜形壶、瓜形盒、扇形盒、水丞、研钵、莲瓣盖等,各类器物式样有多种。胎体有厚薄,制作有粗细,优劣并存。釉色基本为青白釉,也有少量黑褐釉和兔毫斑纹(似建窑兔毫盏),但胎色较灰白。另有部分小件动物雕塑品 ,如狮、猪、狗等。青白瓷的装饰手法采用刻划、压印、堆贴和捏塑等。</p><p class="ql-block"> 主要纹饰有与"珠光青瓷"相似的卷草篾划纹、莲瓣纹、葵花纹、菊花纹,以及"寿"、"福"、"满"等文字。烧造方法采用漏斗状和桶状匣钵烧成。在日本博多的中世纪遗址中,有类似的标本。</p> <p class="ql-block"> 海上丝绸之路展厅。</p><p class="ql-block">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下简称海丝馆)是以"南海1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世界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将宋代沉船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向观众开放,高起点打造的动态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海丝馆坐落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背山面海,建筑特色鲜明,紧扣海洋文化主题,是海陵岛的地标性建筑。主馆占地面积 12288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409平方米,立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建筑风格上,干栏式结构融入了古代造船的龙骨结构 ,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p><p class="ql-block"> 馆内基本陈列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分为七大主题展区,分别是: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基本陈列主要展出"南海I号"数十种珍贵文物,包括充满异域风情的黄金饰品,朴素典雅的中国陶瓷,极其罕见的宋代漆器等。展区内的水晶宫向公众开放"南海I号"发掘现场,观众可近距离地观看考古学家发掘"南海I 号"全过程 。通过展厅内声光电多媒体场景,体验"南海I号"出帆远洋,搏击风浪和货通万国的浪漫故事。感受古代海上丝路恢宏灿烂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透过玻璃墙遥望大海。</p> <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大事记:</p><p class="ql-block">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Maritime Exploration & Re-coveries PLC )在阳江附近海域意外发现南海I号。</p><p class="ql-block"> 1989年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前身 )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I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这次调查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1999年,中国大陆相关机构与香港机构合作,创建了名为"中国水下考古与探索协会(香港)"的组织,并发起募捐,为"南海I号"进行水下考古无偿捐助港币120万元。开创了香港民间组织无偿资助大陆水下考古事业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南海I号"进行了精确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 4000多件。</p><p class="ql-block"> 2003 年 10 月,广东省文化厅召开《"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专家论证会。</p><p class="ql-block"> 2003年11月,广东省政府召开会议,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p><p class="ql-block"> 2004 年,"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 </p><p class="ql-block"> 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工兴建。</p><p class="ql-block"> 2007年1月16日,整体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之后进行了持续 9个多月的整体打捞。</p><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21日,"南海I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I号"出水仪式。</p><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点,"南海I号"完成整体打捞◇正式进入水晶宫。</p><p class="ql-block"> 2009年,对"南海I号"进行第一次试发掘。</p><p class="ql-block"> 2009年12月24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2011年3月底 ,对"南海I号"进行第二次试发掘。</p><p class="ql-block"> 2011年4月25日,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发布试发掘成果 ,已确定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为"南海I号"的全面发掘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28日,启动"南海I号"的全面发掘。 </p><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实施申遗闭馆改造。</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15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申遗改造完成,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5日,"南海I号"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1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评 "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的线路。</p><p class="ql-block"> 海上丝绸之路体现的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物质流通,尤其是丝绸、瓷器和香料的贸易。使海上贸易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是造船、航海和导航等技术的发明与运用。</p><p class="ql-block"> 外贸并非孤立的行为,中国海外贸易与内部生产体系之间存在着关联。同时,在长期的海外贸易中,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海贸政策和管理体制。</p> <p class="ql-block"> 木爪石碇是中国宋元时期航海木质帆船停泊固定船体的代表船具。由雕凿条状形"碇石"与木结构"爪"箍扎合成,"碇石"起重力和平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该"碇石"是2007年"南海I号"前期清理凝结物时打捞出水。花岗岩质,菱形,长3.1米。中间部位凿凹槽。重约420公斤。为距今发现的形体、重量最大的宋代碇石。</p> <p class="ql-block"> 海上丝绸之路的船模型。</p><p class="ql-block"> 水密舱壁技术,就是舰船上不透水和油的舱壁。水密舱壁所能承受水压大小,视舰船类型和舱室用途而定。目的是保证舰船具有最大的生存力不沉性,即当外壳破损或部分舱室进水时,舰船仍能漂浮在水上。小型舰船用水密舱壁分隔成数个舱室,大型舰船则分隔成十数个舱室。水密舱壁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舱室,航行时一个或二个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船还能保持浮力,并不会沉没,因而,极大地提高了船舶航海的安全性。舱壁板与船壳板紧密连接,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p><p class="ql-block"> 西方学者认为, 中国人发明水密舱壁是借鉴了竹子的横隔膜, 如美国科技史学者坦普尔写道:"建造船舶舱壁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中国人是从观察竹竿的结构获得这个灵感的, 竹竿节的横隔膜把竹分隔成好多节空竹筒。由于欧洲没有竹子, 因此欧洲人没有这方面的灵感"。中国的水密舱壁技术,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曾有详尽记载,《马可·波罗行记》写道:"若干最大船舶有最大舱十三所,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 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其事常见,.至是水由破处浸入, 流人船舶。水手发现船身破处, 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甚坚, 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18 世纪末到19世纪初,水密舱建造技术才被欧洲人效仿使用。中国发明和最先使用的水密隔舱技术,是对世界造船技术及航运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南海神像,中国古代的四海神中,东海神和南海神与航海有关,尤其是南海神地位显赫,历代都有祭祀和加封,深受官方重视和民众的喜爱。南海神庙于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年)始建于扶胥镇(今黄埔南岗庙头村),以后崇祀不绝,香火鼎盛,其神庙遗址一直保存了下来,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广州的一大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古代东、南沿海地区崇祀的妈祖女神,道教奉为航海的保护神,妈祖在古代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其崇祀与古代航海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她的崇祀更为普及。根据史书和碑刻等史料,郑和下西洋间曾多次祭祀天妃,明成祖亦在南京专门为之敕建天妃庙,以祈求航海成功。</p> <p class="ql-block"> 渡海观音(现代复制作品) </p><p class="ql-block">原件为明代德化何朝宗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航海技术相对滞后的帆船时代,人们希冀从神灵处得到保佑,祈求海上航行顺利平安。依海而生的人们对观音、伏波将军、妈祖等神灵的崇拜,逐渐形成一种海洋信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留下不少宋代民间海洋宗教信仰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吉祥钱串饰件,阳江海船上的民俗挂件。</p> <p class="ql-block"> 测深锤,亦称"掏"、"鉤"、"铅锤"。船舶停靠航行必须知道水深,古人以"托"来测量水深,托是用绳子一头系结铅锤,绳子上每隔一托,系一布条,布条间距等于两臂长度,即是一托(约合1.6米)。测深锤底涂以蜡油或牛油,可以粘带沙泥,以探知海底属泥底、沙底 ,还是石底。</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很早就将天文定位技术应用在航海活动之中。东晋僧人法显在访问印度乘船回国时曾记述:"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宋、元时期,天文定位技术有很大发展,使用量天尺;到了明代更采用了观测恒星高度来确定地理纬度的方法,叫做"牵星术",所用的测量工具,叫做牵星板。根据牵星板测定的垂向高度和牵绳的长度,即可换算出北极星高角,它近似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有描述:"苏州马德怀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表位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具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三角等字。</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中国人采用了观测恒星高度来确定地理纬度的方法,叫做"牵星术",所用的测量工具,叫做牵星板。根据牵星板测定的垂向高度和牵绳的长度,即可换算出北极星高度角,它近似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有描述:"苏州马德怀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表位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具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三角等字。</p> <p class="ql-block"> 古代指南针(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铃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人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印叶脉纹花口碗,花口,通体施青白釉,呈淡青色,釉面光洁莹润。口沿及内外两侧刮釉,呈芒口状。内底心圆突边缘印一道凸弦纹,内壁口沿下至凸弦纹之间模印八条叶脉纹,呈弯曲放射状,布局均匀,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印叶脉纹花口盘,花口,盘内、外均施青白釉,色泛白,釉面光洁莹润,底足无釉。内底圆突边缘印一圈凸弦纹,内壁花口下至凸弦纹之间模印八条叶脉纹,呈弯曲放射状,布局均匀,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芒口盘,芒口,宽折沿,内、外均施青白釉,色多泛白,釉面多开片。口沿内、外两侧刮釉,而成芒口。内壁印缠枝花卉纹,内底心凸弦纹内印一折枝莲荷纹,由一朵莲花、一片荷叶组成。纹样复杂,布局繁密,印纹清晰。</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窑是中国宋代重要瓷窑之一,在今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景德镇窑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薄坚致,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釉质清澈似湖水,莹润如玉,故又有"影青"之称。宋初,青白瓷光素无纹。中期以后,刻花、划花纹饰在器物上大量出现。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受其影响,南宋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景德镇窑青白瓷对江南地区瓷窑影响很大,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以及湖南等地区出现了不少模仿景德镇青白瓷的瓷窑,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青白瓷系是江南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之首位。</p> <p class="ql-block">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芒口碗。</p> <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出水陶瓷主要窑址分布。</p> <p class="ql-block">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花婴戏纹碗。碗敞口,浅腹,矮圈足。里外均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足内无釉。碗内刻划双婴戏莲纹,线条流畅,纹饰清晰。景德镇窑青白瓷以民间日用瓷为主,饮食器最多。青白瓷胎体轻薄,印、刻花纹迎光透视,内外可见。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窑场较多,以湖田窑规模最大,其产品种类丰富,质量精良,最具代表性。此碗是景德镇湖田窑的一件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菊瓣纹碗。菊瓣口,两瓣相交处均有一道棱延伸至盘心处,斜弧腹,假圈足,圈足底部露胎。釉色青泛白,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缠枝 </p><p class="ql-block">花卉纹花口盘。</p> <p class="ql-block"> 宋青白釉印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盘。</p> <p class="ql-block"> 北宋龙泉青瓷造型稳重,纹饰洗练,但釉色多现青黄或青褐,尚未达到精美动人的程度。南宋以后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青瓷质量明显提高,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那样青翠娇艳的釉色。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丰富多样,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划花和雕贴等技法,颇具艺术匠心。</p> <p class="ql-block"> 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市,是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地。龙泉窑创于三国两晋,盛于宋,结束于清代,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北宋中期以后越窑、瓯窑趋于没落,龙泉窑逐渐形成自己的地方风格。南宋时达到历史高峰,不但制作精美冠绝群伦,而且生产数量也明显增加。窑址以江南地区较多,遍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苏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海1号"出水的德化窑青白瓷中,主要有盒、罐、壶、瓶、炉、军持等品类、其胎质洁自细腻,釉面晶莹光亮,色质如玉,装饰技术已相当娴熟,使用刻花、划花、印花和塑贴等装饰方法,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卷草等饰纹 纹饰简练清晰,刻、划、篦等纹饰线条流畅而活泼,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福建.德化窑宋青白釉葫芦型执壶。</p> <p class="ql-block"> 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县,是福建沿海地区古代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创烧于北宋,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清代又有进一步发展,除烧白瓷外,还烧青花和彩绘瓷器。目前,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多处,重点发掘了宋代碗坪仑和元代屈斗宫两处窑址。宋代德化窑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流产品外,尚有青釉和黑釉瓷器。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产品种类多样,造型精致,胎质薄细,致密坚硬,釉色滋润,白里泛青,富有光泽感。为适应外销需要,个别产品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宋元时期,泉州港繁荣的海外贸易,对德化窑瓷器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德化窑制造的瓷器大量外销至东亚、东南亚乃至非洲,可以从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岛夷志略》中看出来,而且"南海1号"和国外考古发现也证实,在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出土的宋元德化窑瓷器甚多。宋元时期,碗、盘、瓶等瓷器的大量烧造,也是为了满足日趋扩大的外销需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葫芦形小瓶。</p> <p class="ql-block"> 福建·德化窑宋青白釉印花卉纹四系罐 </p><p class="ql-block"> "南海 I 号"出水。青白釉,直,肩处饰有双个或四个管状系,通常系下贴塑鼓钉纹一周。此类罐造型规整,做工考究。</p> <p class="ql-block"> 磁灶窑位于福建晋江市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窑之一,也是宋元时期华南沿海一处重要的外销陶瓷产地。陶瓷生产始于南朝晚期,兴于唐五代,宋元时达到鼎盛,明清时衰落。宋元时期的土尾庵、蜘蛛山、童子山、金交椅山窑址最具代表性。其产品比较粗放但生产工艺博采众长,因地制宜,独具特色,并以海外市场为导向,大量远销东亚、东南亚以及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中外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福建·磁灶窑 宋绿釉印花葵口碟 ,"南海I号"出水。六瓣葵口,口沿平折,印有缠枝葡萄纹,内腹壁有十二道出筋,内底平坦,印有折枝葡萄纹。器身内外满施绿釉。</p> <p class="ql-block"> 南海1号出土的部分酱釉大罐产自南海奇石窑或文头岭窑,其中部分大罐肩部两系间戳印"玉液春"、"丙子年"、"吴字号"、"上吉"、"梁宅酒"、"酒燈"等字样。这批产自南海窑址的陶罐不是纯粹的货物,而是盛储酒水食物的生活用器,其用途可能为当时的广州公使酒库或私人酿酒作坊用来装酒的容器,又通过地方官府馈赠或贸易上船出洋。</p> <p class="ql-block"> "奇石窑"与"南海官窑"是宋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窑场。"南海官窑"又称"文头岭窑"和"瑶头窑"。奇石窑和南海官窑都盛烧于两宋,而且两者都兼烧内销外贸产品,烧制青釉、青釉褐彩、青褐釉、褐釉、酱釉器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义窑位于福州市闽清县东桥镇义窑村一带,是一处规模宏大、具有地方特色的著名民窑。从考古材料看,其兴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至元,衰落于明初。下岗窑是其代表性窑址。义窑主烧青白釉瓷,以日用粗器为主,也有少量青釉瓷和黑褐釉瓷.产品器类丰富,有碗、洗、盅、壶、盒、钵、盅、炉和动物雕塑等。胎体有厚薄 ,制作有粗细 ,优劣并存。青白瓷的装饰手法采用刻划、压印、堆贴和捏塑等。主要纹饰有与"珠光青瓷"相似的篾划莲纹、卷草纹、云纹等。工艺上受景德镇窑影响较大,但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宋元时,产品大量销往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在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发现 是当时福建地区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福建·闽清义窑 宋青白釉碗。</p> <p class="ql-block"> 福建·闽清义窑 宋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葵口碗 ,"南海 I 号"出水。此类碗属花瓣形,浅腹,圈足。施青白釉,釉色莹润。内壁有五道花瓣纹为饰。造型精致,为义窑的代表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墨书陶瓷"南海1号"船舱里的船货,特别是瓷器,它是不同窑口混放的 ,而且在景德镇窑、德化窑、磁灶窑、义窑和龙泉窑不少器物上均见有墨书的文字.墨书是指用墨书写在瓷器底部或涩圈內( 少数在内心涩圈或外下腹露胎处 )的文字、标记或花押,带有墨书的陶瓷器通常称为墨书陶瓷.花押是指用草书签名但是形态花俏不可辨认的标记。</p><p class="ql-block"> 从墨书的功用来看 ,可能是:</p><p class="ql-block">1、表示使用者;</p><p class="ql-block">2、表示使用或销售地点;</p><p class="ql-block">3、表示时间。</p><p class="ql-block"> 从意涵来分,可能是:</p><p class="ql-block">1、表示姓氏或姓名;</p><p class="ql-block">2、表示特殊身份的称谓;</p><p class="ql-block">3、表示使用或销售地点;</p><p class="ql-block">4、表示货物存放的位置;</p><p class="ql-block">5、表示祝福的吉祥语。</p><p class="ql-block"> 墨书的书写时间则有两种可能:</p><p class="ql-block">1、货主购买后写上去的;</p><p class="ql-block">2、烧窑前窑工写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陶瓷上的墨书,具有区分货主、货物标记的功能,具有作为个人或集体物品标记的功能 ,其用途在于加强运程管理 ,便于货物搬运、摆放和辨认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银在我国古代一直被视作贵重之物,用金银制成的精美绝伦的器皿及饰件,更被世人视作珍宝。金银制品的价值不仅具有黄金制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且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历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传世的器物历代均有,尤以唐、宋、元明清时期居多。</p><p class="ql-block"> "南海I号"出水的金银饰品,造型精美、做工精细、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金虬龙纹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扣环侧带扣("南海I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 金双重顶链犀角形牌饰项链("南海1号"出水,191.87克)。</p> <p class="ql-block"> 三角棱金镯("南海I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 金缠钏("南海I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 钳镯。</p> <p class="ql-block"> 镶宝石金戒指("南海I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 铁锅。</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具有悠久的炼锡历史,至迟在公元前17-11世纪的商朝中期,就已熟练掌握炼锡技术。</p><p class="ql-block"> 在宋代,文献中关于锡器的记述增多,表明社会普遍使用锡器的时代已经到来。锡器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打锡器成了重要的民间手工艺,形成了市井之中不可或缺的行当。据《梦梁录.诸色杂货》记载:".....其(杭州)巷陌街市,常有使漆修旧人;荷大斧,斫柴;间早修扇子,打锄器……"镰器即锡器,指的就是白锡打造器皿。"南海I号"出水的锡器,正反映出民间喜好锡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锡珠 ,"南海1号"出水的锡珠在泥土淘洗过滤中获得,有大(直径0.2厘米)、小(直径0.1厘米)两种规格。</p> <p class="ql-block"> 金虬龙纹环("南海I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 金叶子,南宋时期金银铤牌的打造盛极一时,临安曾有百余家金银钞引铺,主营金银打造和买卖兑换。"南海I号"发现金质货币有金叶子与碎金两种,金叶子作大宗商品交易使用,上面有铺主名、地址、成色印记,以行业信用作为保证。日常使用为各种碎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耳环("南海I号"出水),汉族聚集地区女子戴耳环成为时尚始于宋代,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则更早。宋代金耳环种类丰富,纹饰多取材于花卉瓜果,种类开始丰富。"南海I号"发现的金耳环,样式简朴,工艺精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周亨铜鼓,为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乐器、神器、战鼓。后转化为代表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年代上起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p><p class="ql-block"> 广东铜鼓王﹣﹣周亨铜鼓,2009年4月13日于阳江市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出土。年代为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距今约1800年。鼓身通高85.5厘米,位列全国第一;鼓面直径141.5厘米,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第一。胸径136.5厘米、腰径124厘米、足径141.8厘米、壁厚0.5厘米。该铜鼓为合范铸造,形体硕大而完整,为典型的北流型铜鼓。鼓面六蛙,两两相对,蛙形小而朴实。中心有太阳纹,圆凸如饼状,八芒。三弦分晕,十一晕。鼓面晕间饰半圆形云纹、四出钱纹,鼓身饰细密的菱形雷纹和对向半圆形云纹。纹饰精美。鼓面边缘突出,垂檐。鼓胸、腰间两侧各有一对缠丝纹圆茎环耳,另附一对单耳。鼓面内底有调音铲痕。周亨铜鼓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为馆藏一级文物。是阳江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一个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