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童年至少年时代是在豫南一个古城的巷子里度过,巷子叫“细粉巷”,名称无从考证,许是那条曲曲折折、细细长长像粉条一样的羊肠小道而得名吧。小道虽然行不了汽车,但它是细粉巷居民唯一的交通要道。它长约800米,大致呈东西方向,坑洼不平疙里疙瘩,两边高矮不一的民居老房和残墙断壁的院户七零八落、一家挨着一家的近邻,烟火之气互蹿,鸡犬之声相闻。</b></p> <p class="ql-block"><b>古城老家修复后的古城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是六十年代中期,爸爸妈妈被“选”为臭老九赶到乡下去了,我们姐妹四人、还有失去父母的姨表姐和姥姥一起生活,姥姥是我们一堆孩子唯一的家长。每天更多的时间里姥姥要照护最小的两三岁的妹妹,家里的活儿大都由我们大一些的孩子承担,无论粗活、细活都得学着干,邻居们帮忙是常有的事。粗活儿一般是指买煤买面、挖土和煤、捅火烧锅、挑水做饭等;细活儿一般指缝补衣袜、拆洗棉衣被褥等针线活儿。姥姥是封建社会过来的旧式妇女,对女孩儿的妇道教育要求有很强的封建意识。她嘴上常挂的几句话就是: 小闺女要学会针线茶饭两样活儿,贤惠良善,才能找到好婆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姥姥是童养媳,练就一流的针线活手艺。她说她们那代人通常十岁左右就开始学针线了,长辈往往以培养她们的贤良淑德和女红手艺为目的。</b></p> <p class="ql-block"><b>我年少时老家的电影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在姥姥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学一手针线齐活儿,成为秀外慧中、贤能善良的巧女便成了女孩们的少时梦。除了学业,放学之后的课余时间,还有节假日我们就格外的忙碌,洗衣做饭挑水和煤干完,抽空就想学点针线活儿。针线活儿古时称女红,不像那些粗活儿,模仿着左邻右舍“人家咋做咱咋做”,即可学会。它的种类繁多工艺复杂,根据各种布料的不同,制做的成品用途不同,行针走线的方式、针脚大小、美观程度不同,叫法也完全不同。想学得有模有样的谈何容易!</b></p> <p class="ql-block"><b>姥姥、妈妈和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心切之中,最温馨的回忆,是乘姥姥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的榆树下做手工活时,我们赶紧从姥姥的针线簸箩里扒拉出针和线,拿出一件穿破了的衣衫或一只袜子,问姥姥怎么修补。姥姥会根据破洞的大小,讲出多种补救方法。譬如: 大一点的洞,里面要衬一块色泽相近的布块,把洞的周围和衬布用极小的针脚撩在一起;小洞则只需用双线织一下即可……然后再教我们针怎么捏,顶针怎么戴,线穿多长合适,线头怎么打结等等,耐心细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跟着姥姥学针线,我感到很幸福,非常享受那个暖心的过程,学起来也就有了灵性。很快知道了行针走线的方式五花八门,用豫南的方言说,有缝、撩(用针线斜着缝)、补、裢、绣等专门的技巧。还有行(音航)被子、纳鞋底袜底、织烂洞、锁扣眼儿、盘花扣、缀扣子、翘带子、砌衣边(一针挨一针,如缝纫机做的线条)等固定术语搭配的描述。这些约定俗成的、代表着针法技艺的字词不能随便调换,如,纳鞋底不能说成是缝鞋底等。开始我们是依葫芦画瓢,用姥姥表述的方法不断地练习,手指被扎破多次,鲜血染红了布帛用品,姥姥说,那流出的是拙血呀,拙血流完针线活就学成了。慢慢地我们终于掌握了针线活儿的各种技能,十三四岁就会纳鞋底袜底了,至于套被子、缀扣子、补补丁等简单的活儿,已不在话下。<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本文作者: 文道六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然,由于那时国家正值困难时期,吃饭穿衣都按标准供应,倡导风行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可能接触到用大块布料由裁剪缝制到成品新衣的机会,所谓的女红针线也仅限于缝缝补补的小打小闹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几年的时间如马驹过隙般倏然而逝,16岁上我走出细粉巷的羊肠小道到外地读书,针线缝缀的少年梦从此画上了句号。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姥姥教我针线活儿的画面,暖心而恒久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她那持家有道、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融化在了我的血液里,代代相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