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 “无美无善”解读(语音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 “无美无善 ”解读(文字版)</span></p><p class="ql-block">一、原文</p><p class="ql-block">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p><p class="ql-block">二、释义与今译</p><p class="ql-block">1、释义</p><p class="ql-block">(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p><p class="ql-block">“美”与“恶”相对,“美”是美好的意思,“恶”即丑恶之意;“善”与“不善”相对,“善”意味着好的、值得推崇的美德与品质。“斯”是这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有了美的观念,于是就会产生与之相对立的丑恶的念头;人们有了善的意识,于是就会产生与之相对立的不善的想法。</p><p class="ql-block">(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有”和“无”不同于上一章道家哲学特有的超越界“有”和“无”的概念,在这里,二者是指现象界中的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相生”意指相互生化;“相成”即相互促成、相互成就;“相形”是相互比较、互为显示之意;“相倾”是相互呈现、依存的意思;“相和”即相互和谐、调和;“相随”,相互伴随、相互接随、相互关联。</p><p class="ql-block">(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是道家的最高理想形态的人,即体认自然以效天地之行的得道之人。“处”是处理、对待的意思。“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干涉、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言”是不颁发号令、不指手画脚的意思,“教”即教化、教导之意。</p><p class="ql-block">(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作”,生发、兴起的意思。“不辞”是不拒绝、不干预、不阻碍之意。“生”即生化、兴起,“不有”是不据为己有、不为私藏之意。“为”即化育、生养;“恃”即是依恃,依仗己力、仗恃自己的能耐。“弗居”,不居功,“功成而弗居”即功成身退之意。</p><p class="ql-block">(5)“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弗”,不的意思;“居”即居功。“不去”是不离开、不远离、不泯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对太极拳的理论指导(语音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对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文字版 )</span></p><p class="ql-block">本章接着第一章讲道的内涵,用相互对立的概念进行对照比较,目的是强调要全面地认识事物,不要刻意地从一个角度去看待各种现象,不必产生多余的概念,而要从思想上做到浑然、恬淡、宁静,做到无知无欲,从而达至“无为”,即无心而为、不刻意地为。</p><p class="ql-block">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辅相成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并不是各自相互独立和完全隔绝的,而是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的。因此,应当放下分别、不偏执一端,做到松静自然、清静无为,达到“和光同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太极拳《十三式行功歌诀》中的“静中触动动犹静”,要求习练者首先保持松静,然后在松静的状态下触发动意。这就必须放弃各种妄念,把内心清空,做到平静、淡定、坦然,做到松空、松静、松定、松透,才能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继而才能做到“腹内松静气腾然”。</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拳论所强调的这种松空、松静、松定、松透,需要习练者做到虚极静笃,这就与道德经所说的无美无善相契合,习练者在无美无善的大道指引下,祛除一切凡尘虚妄之念,,做到太极拳拳论强调的“身虽动、心贵静” 、“用意不用力”,必须先使身体放松、内心放下,在身心皆处于松空、松透的状态下用意。</p><p class="ql-block">在用意时不能太重,若有若无、若存若忘、若即若离,否则就会偏执一端,必然误入歧途。这与道德经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相契合,即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刻意、不执着、不偏狭。放下之后,以一种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用不言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和调教。</p><p class="ql-block">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即以道德经无美无善哲理为理论依据。道德经强调摒弃美善观念,秉持和合的思维理念。太极拳行功走架中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应不顶不丢、不抗不离;须立身中正、支撑八面。若能如此,曲和伸有随机而动之功,隐和现有神机莫测之妙。</p><p class="ql-block">上乘的太极拳功夫要做到心静、体松、身灵、气敛、神聚、劲整。习练者在心静体松的状态下,手法、身法、眼法、步法掌握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气敛、神聚,才能做到劲整。因此,习练者须神宜内敛,什么都不想,万事皆空,凝神调息,做到神息合一、神气合一。这就是道德经强调的不美不善,不偏执一端,松空自然、清静无为,太极拳习练者在这个哲理思想指引下行功走架,功夫定会日益精进,臻于上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在太极拳中的发挥和运用(语音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二章在太极拳中的发挥和运用(文字版)</b></p><p class="ql-block">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随,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相对论的阐述,蕴含着太极拳阴阳理念的哲学思维。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是太极拳拳理拳法中的核心和精髓。</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有“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认为,阴阳是避免太极拳双重之病的根本,“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关于阴阳相对论的哲理不仅为太极拳理论奠定了基础,还在太极拳行功走架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广泛运用。如拳论中“左重则做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静如山岳,动似江河”;“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收即是放”;“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等等。其中的左右、虚实、俯仰、高低、进退、静动、曲直、蓄发、收放、往复,还有前后、开合、打化、起落等行拳要诀,无不与道德经中主张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关系一样,都认为事物既存在矛盾对立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论主张行拳过程中“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尾闾中正神贯顶,屈伸开合听自由”;“上下相随人难进”。还有诸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互变;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这里面关于上下相随、前后顾盼、左右相兼、屈伸相连、虚实相生、阴阳互根、开合互变、刚柔相济等行拳要领,都可以从本章道德经中找到根据,是前述道德经无美无善哲理在太极拳中的演化和运用。</p><p class="ql-block"> 因此,可以说,道德经第二章关于无美无善的哲理是太极拳阴阳理论的源泉,也是掌握太极拳行功走架要领的根基,为太极拳的拳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拳法实践上提供了技术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