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楚中天

<p class="ql-block">楚天原创散文随笔</p><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文/楚天</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坐落在四川简阳养马镇魔玉石村,过去听老前辈们说:“老地名叫枇杷林,从前满山遍坡全是枇杷,因此名枇杷林。人民公社时叫联合大队,后又改名魔玉石大队,九十年代恢复风水宝地的地名魔玉石村。”</p> <p class="ql-block">  中心点称莲花心,莲花心是因山势的地理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样,莲花中间的那座山相对很低矮,周围像莲花花瓣的山形一座连一座,非常的优美壮丽。在解放前,就有莲花心的地名。从古到今,我的家乡也经历着历史的变迁,盛衰不定,但此地人丁兴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时成为周边地区当地人,人尽皆知,口碑极好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常听一些当地老人们讲,莲花心是一块风水宝地,传说当地有一朵莲花在每六十年里的夜晚中,就会盛开一次。若是谁在夜晚看见了那朵盛开的莲花,全家就会走红运,人丁兴旺,顺风顺水,吉祥安康,万事如意!传说只是传说,直到今天,还真没听说哪位能人在一个六十年的甲子中看见那朵盛开的宝莲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地的地理条件,优势明显,周围浅山丘陵,接二连三的山脉连绵不断。多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农民们只适合普遍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得极少,当地农民并不是很富裕。二十多年前,当地种植柑桔的农户还不少。有些种植经验、管理较好、种植面积宽的农户,那些年种柑桔的农户每年还卖得几千元钱,种植农户勤劳俭朴,省吃俭用,三、四年下来,能成为“万元户”。那些年,一农户家庭有一万元也相当不简单了,俗称叫小有名气的“万元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我还记得那时,我家爱种甘蔗、棉花、柑桔等这几种经济农作物,但因劳力人力有限,种植面积不宽,三五几分地,一年下来不到千元的纯收入。</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文化学历不太高,回农村后,种植经济农作物,相比之下,还算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当年在部队还学了一些多方面的知识,又长了一些见识。真知卓见从部队那所学校里,又增长了不少识文背字的功底。后来某天,听父亲说他当年在部队上有一次参加军展讲演晚清1840年的鸦片战争,他七天七夜,背熟了那本不是太厚的《鸦片战争》的历史书,演讲场上还讲演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军民团结鱼水情的励志历史演讲,催人奋进,不忘国耻,是让军民们牢记战争历史的制胜法宝。</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1981年农村土地承包制生产队下户之后,农民们积极性大增。那时候的农村人,勤劳肯干,踏实卖力,很多的人都一直相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老话。每天起早贪黑,全把心思放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承包田地上。土地那时候就成了农民生存的必经之道,勤劳致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据地。当然,那时的农村也不怎么富裕,但比集体合作社,生活就好多了。自己承包土地包产到户,单干种植粮食、棉花、油菜、蔬菜的积极性提高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茅草房屋,逐渐由砖瓦房和平房取而代之。当时出现了一些勤劳致富的养殖、种植等多种经济农户,几年攒得二、三万元,有的农民可以凭实力借得亲戚朋友少数几千元,开始修二层砖瓦楼房。那时候当地农村的小青瓦楼房就是比较富裕的农村人家了,偶有少数人有生意头脑,出外经营做生意的农户就算是农村里的富贵人家,在周围十里八乡是相对较有名气的,那时候那样的家庭有近十万元左右的资本资金。</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农村从土地联产承包制开始升级,家庭承包制的年限开始延期延长。家乡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开始有了很多优惠政策,从而发展了一些养殖农户,开始有了规模式的大发展,俗称“养殖大户”。养殖业有了更优良的设施建筑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在我们当地的莲花心,却不见有几家养殖大户。农民们基本上都是每年自己家庭喂养二、三头生猪,(日子)能过得起走,有业余用途资金周转就算是不错的家庭了。当地的生产业,经济种植业、养殖业还相对滞后,比不上其他乡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下户的几年里,农村人还不太富裕,只是刚刚解决了温饱,一个家庭逐渐开始有了多余的业余途径资金。周围的农民开始有了新思想,新观念,勤劳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大有刚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坚持中国伟大领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翻身农民把歌唱,从“春天的故事”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全国两会之后,成都东进战略落实,我们当地有了城市新规划,简阳新落座了“成都新机场”,周边地理核心区域一跃而成为黄金地段。我的家乡莲花心刚好在“简州新城”规划之内,很多农户的农房将面临被国家新城规划建设中心征地拆迁。相信被征地拆迁的农户,以后的生活也更加幸福圆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镇建设发展好了,也自然会致富一方百姓,听从党的指挥和安排,必然会双方互利共赢。政府的工作是以大局为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其次是国家利益大于一切。家乡发展好了,当地的人民都会得到相应的好处和实惠政策。农民支持了国家建设,国家也不会忘了农民,毕竟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国家永远是不分彼此的,团结一心,合作共赢。</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发展要靠一个“变”字,改变可以改变的地方,发展可以发展的地段。家乡变了,农民也变了;家乡富裕了,人民也富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发展,要靠国家建设的大力发展;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的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当地农民的积极配合。在当今传统农业种植粮食的行业中,也并不是唯一挣钱的生存行道,支持了国家建设和政府工作,国家的政策也会给更多的农户带来卓见成效的好处与共同利益。</p> <p class="ql-block">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家乡人民正在随着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宏观路线,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随着成都新机场,成都东进战略的实施,简州新城的建设发展,家乡人民将会前途无限美好。我坚信,我们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更美丽,更富饶。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楚天,四川省简阳市人。生于1977年,平时喜爱看书读报,喜欢书法和文学,这几年常年在成都、云南、浙江、上海、江苏苏州等多地区工作,一个普通平凡的四川农村人。现为缘来页友文学社管理员、缘来页友文学社创作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主播简介:清秋冷月,东方热土朗诵艺术团主要成员,多家平台主播,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朗诵作品,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行走在文字中,用声音诠释世间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音画制作:一抹清新,“中国·一抹清新音影工作室”创始人,音频/视频制作人;热衷于音乐、舞蹈、堆码文字;喜欢写作,K歌诵读底版和诗电影制作。原创代表作有:《沙漠骆驼——生命的挽歌》《听,忧伤在唱歌》《茶香·人生》《冬的序言》《一叶知秋》等。多篇作品在官方平台上发表 。喜欢专注地烹调声音和文字,喜欢恬淡与简约,愿用真挚的情感感动所有的文字,伴文字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