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篇(十)城隍阁、河坊街。胡雪岩故居

悠游微尘

在西湖,眼望四周,一座很显眼的楼阁呈现在眼前。 黑夜里楼阁灯火辉煌更是显眼,这就是吴山之巅的城隍阁。 那就上吴山登楼观望一番吧。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 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风格。 大处着眼,细处勾勒,兼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br> 正是红叶胜于二月花的时候,给城隍阁增添亮丽的光彩。 楼阁处在层峦叠彩之中。 楼阁之下是杭州古城,远处山影重重。 楼阁里可以看到古时候杭州百姓的市井生活。 落日夕阳把西湖映照得多美啊! 河坊街为东西走向,东起于江城路,西止于南山路,全长约1800米,中段清河坊步行街宽13米。 鼓楼是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一部分,是南宋都城临安遗址的中心位置。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距今约1400年左右,曾经是南宋皇帝的一座宫殿“福临殿”。六十年代时拆除,2003年重建,成为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这三家店铺卖的是杭州最著名的名品。 许仙和白娘娘开的保和堂药铺就在河坊街的中段清河坊。 万隆火腿店也是街上一家“老字号”商铺。 我们就在火腿店对面的王润兴酒楼吃了午饭,看这架势这家餐馆也不是无名之辈吧。 方回春堂,创始于1649年(清顺治六年),是有3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国医馆, 由出身中医世家的杭州人方清怡,在清河坊创建。 方回春堂遵从古代良方,精选药材,依法炮制各种丸散膏丹,从清初一直兴盛到晚清民国之交。 2001年10月,杭州方回春堂借清河坊历史街区重修之际,整缮原址店屋,重新开业, 重新开张的方回春堂,细分为国医馆和国药馆 。 忠义亭在方回春堂大门外面,处于闹市之中的一个亭子,亭中有关公的塑像。 制糖的师傅夸张的操作引来围观和生意。 这颓败房屋结构,是给摆POSE拍照的美女留着的。 朱炳仁铜雕艺术馆是中国第一座铜雕大宅, 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汇合。 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共耗费原料铜150余吨。 博物馆整体风格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加以呈现,回廊穿连,厅楼叠筑,铜光闪烁,古朴华贵,被誉为“江南铜屋”。 铜的海洋,艺术的天堂。铸造了人类史上又一丰功伟绩。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的药铺 明、清两代,清河坊一带形成了一条“药铺”长廊。其中如南宋的保和堂、明朝的朱养心膏药店;晚清的“六大家”胡庆余堂、叶种德堂、方回春堂等。 胡庆余堂全面继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 杭州是“古代中医药典”的发迹之地,而胡庆余堂则秉承了这一良好的传统。 胡庆余堂店屋不仅是杭州规模最大,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而少见的商业性古建筑群。 自2006年以来,胡庆余堂一直连续举办中药文化节,该活动以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为依托,借助国家中医药金名片来进一步宣传中医药精髓,弘扬民族文化。 <br><br> 鼓楼南侧是一座仿古塔楼—望仙阁。 古街上一座古牌楼,题名是“美食街”,真是有伤大雅。 河坊街的商业范围还在扩大,新的楼房已盖好,商铺还没开张。 杭州人对中医药十分信赖,二十多年前在杭州的老火车站—城站附近有一条中医药街,街上虽没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那样宏伟的药铺,但小药店还是鳞次栉比的有一大串。 三慎泰就是一家小有名气的中药店,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这条街是否还存在。 我们来看看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家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 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 两顶罕见的红木官轿值得一看。 故居无论是从建筑还是从室内家具的陈设,用料之考究,都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 古宅内有芝园、十三楼等亭台楼阁。 胡雪岩,杭州人,祖籍安徽绩溪。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 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 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