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b>作 者:平地起伟楼</b></p><b>美篇号:38629639</b></h1> <h1><b> 又是一年开学季,办公室的同事谈论起了小孩们的事:“你家女儿考在哪里?”“上海,早几天报到去了。” “我儿子明年也要高考了,不知能考上什么大学。”“你们总算解脱了,唉,我家的儿子,还在上小学呢,我还有得累......” </b></h1><h1><br></h1><h1><b> 同事们的谈话,让我勾起了我童年求学的那段往事。现在小孩们的读书之事,成了大人的一桩心头大事,回忆起我当年读书,好像并没父母什么事,我读我的书,他们忙自己的农活家务,难得给我叮嘱一句:“你记住,书是帮你自己读的,一定要好好读,读好了,以后才会有出头日。”</b></h1><h1><br></h1><h1><b> 我的童年,整个都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个动乱的年代,社会的学校学风很差。幸运的时,我出生在山村,我们村的小学,类似于家族私塾,远离了一些纷乱的红尘。</b></h1> <h1><b> 族人崇文,最敬重有文化之人。族中堂叔,楼飞甫,在儿童文学领域影响广泛,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与翻译家,其文章入选小学教材,他是我们族人们敬佩的偶像。</b></h1><h1><br></h1><h1><b> 我的父亲读过高小,那年代,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在生产队做会计,一手字写的漂亮,常有人上门来,讨要帮其写个春联等,深得族人们的敬重。我从小受到熏陶,立誓长大以后,也要做个文化人。</b></h1><h1><br></h1><h1><b> 村里的小学,设在家族大祠堂,五个年级复式班,只有三位老师,都是我们的长辈族人。他们没有正式编制,是民办老师,虽学历不高,但教学却非常认真。</b></h1> <h1><b style="color:inherit;"> 我同太公的堂叔,也是学校民办老师中的一员,与我家一墙之隔,堂前共一走廊,平日里你来我往,亲如同一家。自从上学后,他成了我的启蒙老师。</b></h1><h1><br></h1><h1><b> 我母亲常对我说:“你叔教你,你要好好读书,你一定要争气比别人读得好,别让人家说连自己的侄子都教不好,丢你叔的脸!”</b></h1><h1><br></h1><h1><b> “好好读书”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小时候我很要强,做任何事都不愿落于人后,为此,同学们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野兽”(很厉害的意义)。</b></h1> <h1><b> 由于堂叔,是我的老师,且又住在我家隔壁,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的学习每天在他的眼皮底下,所以,不敢稍有怠慢。母亲:“你作业写完了,别只记得整天玩,可去你叔那里找些书看看。”</b></h1><h1><br></h1><h1><b> 因为近水楼台,所以我常跑去叔那里找书看。他那《教学参考书》是我的最爱,原来他上课的许多内容都来自参考书,它让我先有了个预习,上课再听他讲解时,自然领悟快人一步。</b></h1><h1><br></h1><h1><b> 文革时期,在农村书籍报刊很少,想看书,你得到处找!那时,流行手抄本,每当我借到喜欢的,便连忙将其抄录,唉,为了自己能多拥有几本书可读,现在我已记不清曾经抄了多少本。</b></h1> <h1><b> 堂叔飞甫之弟残疾,居家酷爱看书,飞甫怕他在家寂寞,常会寄一些他的作品书刊等给他,所以,飞甫之弟家,我们成了常客,因此我的童年,从小接触了许多飞甫的作品,其让我拓宽了视野。</b></h1><h1><br></h1><h1><b> 由于,族人崇文重教,以耕读为本,以知识为荣,七七年恢复高考后,所在山村,便不断飞出金凤凰。山村一鸣惊人,令几个邻村疑惑:“我们村一个也没考上,你看,他们村年年都有,难道是风水?”</b></h1><h1><br></h1><h1><b> 风水?不,其实是族人的崇文家风!八十年代初,我们同村小学毕业的四位同学,走上了高考之路,通过努力,四位上高中的,全部实现了高考的梦想。</b></h1> <h1><b> 在八十年代初,靠村中三位民办老师启蒙,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山村,一个年级,在高考录取率只有5%时,能考出了四个大学生,不得不说,这是个传奇的故事。</b></h1><h1><br></h1><h1><b> 但遗憾的是,有些事,你永远说不清,我堂叔教出了许多大学生,但他自己,却在后来,因学校兼并和民办老师清退,连民办老师也没能做下去......</b></h1><h1><br></h1><h1><b> 教师节临近,谨以此文,感谢族中的三位长辈民办老师,特别是堂叔,是你们,伴我走完了美好的童年之路。</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