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上海(三)

宋胜生

黄侃在沪苦钻的第三本书是《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韵书,五卷,宋陈彭年等奉诏重修。收字二万六千余,平声字多,分上下二卷,上平二十八韵,下平二十九韵。上、去、入声各一卷,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研究上古语音的,大都以此为重要根据,研究上古或近代语音的,也都以此作为比较的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重要的一部韵书。<br><br> 黄侃对古音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广韵》出发来着手的。他曾说过:“凡舍《广韵》而别求古音者,皆妄也。”从《广韵》出发,依邹汉声古声纽说,刘逢禄的古韵部说,陈澧的今音学说,提出了“古本纽”、“古本韵”的看法。<br><br> 对于“古本纽”(即“古本声”)的确定,他是从《广韵》“歌部”入手的,歌部音本为元音,观《广韵》歌、戈二韵音切,可以证知古纽消息,如非敷奉微,知彻澄娘,照穿床审禅,喻日诸纽,歌、戈部中皆无之,即知古无是音矣。黄侃此一论证,其师章太炎“初不以为然”,后乃见信,于《菿汉微言》一文中誉为“此亦发明”。师弟间善善从长,令人感佩。<br><br> 那么28部是如何拟定的呢?28部考定,论证的方法,一如确立19纽之例,即:考察《广韵》里凡有19纽的韵,谓之“古本韵”。依他看来,“大抵古声于等韵只具一、四等”,所以,《广韵》韵部与一、四等相应者,必为古本韵,不在一、四等者,必为后来变韵”。这样,他考定出具有19纽的一、四等“古本韵”共32个。在这32韵中,有8韵开口、合口相配,它们是:歌、戈、寒、桓、曷、未、魂、痕。并其开合而为4,32去4即为28,这28韵即为“古本韵”,它们不是一等便是四等韵。于是,古韵28部就这样确立下来。<br><br> 此28部,“皆本昔人”,可谓集乾嘉古音学之大成。<br><br> 然而从黄侃提出古声19纽和古韵28部说以来,却有两种绝然相反的看法。<br><br> 一方面是林语堂的批评,他说黄侃的古音研究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随之而来者有王力等。王力认为:“黄氏以古本纽证古本韵,又以古本韵证古本纽,在理论上犯了乞贷论证的毛病……总之,他‘古本韵’、‘古本纽’之说绝不可信。而阴、阳、人三分之说不失为一家之言,我们应该分别来看,不可因他立言失当而完全抹杀他的古音学说。”王力的意思是,黄侃求古音的方法应当否定,而他的成果则不能抹杀。<br><br> 另一方面是钱玄同和刘赜等的肯定,钱说:“今人黄君季刚承章君之学,于《广韵》206韵中考得古本韵32韵(知此32韵为古本韵者,以韵中止古本声19类也。因此32韵中止有古本声,异于其他各韵之有变声,故知其为古本韵。又因此32古本韵中之声类止有19,故知本声之仅此19类。本声本韵互相证明,一一吻合。以是知其说之不可易),……今黄氏根据《广韵》之古本韵而定为28部,可谓至当不易之古韵部居。由是盖可知章君所定,本体已合于古,若更补此五部,则完全无缺矣。“刘赜著《汉语韵图说》,针对钱玄同对黄侃的评论曾说:“钱君所论诸家古韵标目及分部异同与得失,至为审谛。先师黄君于《广韵》中求得古韵28部,其部数适与郑庠及顾、江以来古韵诸家之说吻合,而奄有众长。故钱君推崇备至也。”钱、刘对黄侃古音说从方法到结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br><br> 综观黄侃有关古声19纽和古韵28部的全部论述,可以看出他始终是将音理、音史、音证结合起来进行古音研究的,并专从《广韵》中求古音。这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方法。<br><br>  黄侃在沪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取得如此重大的学术成果,太宝贵了 !真是古人所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r><br>参考资料: <br><br> 《黄侃传》:叶贤恩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