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泠印社

蘇甲生(山西)

<p class="ql-block">謝 問:2024-08-23</p><p class="ql-block">地 點:浙江杭州</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3223655</p> <p class="ql-block">  杭州有湖,名曰西湖;西湖有山,名曰孤山;孤山有社,名曰——西泠印社。這也是我每次來杭州一定要去的,這次來,我帶著即將上小學的孫女,欣賞美麗山水風光,感受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坐落在西湖景區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橋,北鄰里西湖,占地面積595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90.29平方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单位。社址內包括許多明清古建築,園林精雅,景致幽絕,人文景觀薈萃,摩崖題刻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吴隐、‌叶為銘等人召集同人發起創建的學術社團。‌吴昌碩被任命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性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该社不僅在金石篆刻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還因其豐富的藝術收藏和卓越的書畫創作成就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和“天下第一名社”。</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的成立,標志着中國金石篆刻研究的鼎盛時期,眾多金石名家汇聚一堂,共同研討印學,推動了這一領域的深入發展,对保護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献。‌</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以現代意义的社團組織形式從事古典的藝術探索,以寬松的運作理念主張藝術的多元性。每年在春秋两季組織社员聚會,舉辦藝術展覽、學術研討、創作筆會和鉴賞交流活動,在傳統文化土壤日渐衰微的現代文化環境下,依然生動完好地保存著具有傳綜文人氣質的組織文化形態。西泠印社社員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圃、新加坡、马來西亚、法國、美國、加拿大、捷克等國家,基本囊括了海內外金石篆刻界的中堅力量,也承載著當代金石篆刻藝術傳承發展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擁有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单位的孤山社址、国家级的專業博物館——中国印学博物館,同時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項目的傳承代表組織。2009年,“中国篆刻藝術”入選联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p> <p class="ql-block">  中國印學博物館,主館前豎有四点二米高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印”的漢白龍印鈕章館標。主館設有歷代玺印廳、篆刻藝術廳和書畫廳,以實物展示了我國印章与印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展出珍品達六百件之多,其中有罕見的先秦陶拍、封泥、秦漢古玺絕品;還有存世最早的明代顧氏集古印譜和明清以來各印章藝術流派大師的原物、原作。此外,還結合西泠印社社史廳。回廊亭閣、館社相连,使優雅的印學博物……</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最經典的一句語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带渐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这句话出自大學者王國維,以大師的視角將中國古詞之美娓娓道來,表達了成就大事、大學問老必須經歷的三个階段,成為西泠印社乃至中國文化中極具影響力的名言。</p> <p class="ql-block">  該社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嚴格的人才吸納制度,吸引了眾多金石名家加入,致力了弘楊和發展國粹。西泠印社不僅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價值被認定為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单位,還因其对篆刻藝術的贡献,於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 此外,西泠印社還是《盗墓筆記》粉絲的聖地,其社址内的建築和園林設計極具特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人文景觀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襯,被誉為“湖山最佳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