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小知识】陕西方言趣谈:【biáng biáng】面的传说

季志平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代王,心字底月字旁,丢个勾搭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这是流传于陕西大街小巷的一首歌谣,说的是风行于陕西的一种名吃“Biáng Biáng面”,由于正规字典没有收录这个汉字,无法查询,电脑也很难输入,故而以“Biáng Biáng面”代替。本文也只能以图案形式展示这个字形(见上图)。这个写法已经被普遍认可,但发音和注解说法不一。<div>  “Biáng Biáng面”发源于咸阳,风行于陕西,扬名于全国,正在走向世界,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制作方法、吃一口就难忘的口感而被央视评为“十大名面”之一。<br></div> 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秦腔小戏《biáng biáng面》已正式上演,该剧讲述了江南落第秀才言子鸿西游长安,来到咸阳桥头追怀杜甫。正值中午,言子鸿饥肠漉漉走进了桥边的孟记面馆,要了一碗面充饥,这碗别具特色的面让他赞不绝口,吃完付账时却发现银两不足,面馆伙计对他多方奚落、吓唬,扬言要抓他见官。老板的女儿孟月则对这个穷书生一见倾心。缺钱言的子鸿面显难色,决定为店家写幅门匾以免饭钱,老板孟祥同意。言子鸿将自己的志向、进店的遭遇、孟月的多情,融进匾额的创作中,写出了千古绝字“Biáng Biáng面”,并向众人解释了“Biáng Biáng面”的寓意,众人听后皆服膺言子鸿的学识、才华、品德和胆识。孟老板随之成就了两人的姻缘,书写了一段才子佳人与“Biáng Biáng面”的动人故事,流传至今。<br> 据悉,该剧情节简洁,内涵丰富,细节刻画深刻,艺术氛围厚重,特别是这样一段唱词:青花老碗白玉面,香气四溢向街前。青菜鸡蛋搅肉片,油泼辣子红闪闪。手操竹筷来和面,垂涎三尺忙遮掩。面条犹有三指宽,入口筋道丝滑般。饥肠漉漉忙吞咽,三下两下底朝天。富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是一部难得的秦腔小戏。<br><div>  戏剧演绎虽然增添了不少文化趣味,但“Biáng Biáng面”的字源和写法要比戏剧深远得多。在陕西文化界,“Biáng”字的写法基本认同,但对“Biáng”字的解释却有不同。<br></div> 原《咸阳日报》总编辑高彦民对“Biáng Biáng面”的起源和解释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Biáng Biáng面”是大秦帝都咸阳独有的一种面食,极有可能产生于24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在秦在统一的过程中创造,在秦统一的都城咸阳得发展,成为秦人之所爱,也造就了今日陕西众多面食中的一支奇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一个“Biáng”字就是一部秦人发展壮大的历史。<br> 他认为“Biáng”字笔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含义之深刻、结构之复杂、阵容之庞大彰显出了“Biáng”字所散发的创新、包容、智慧、霸气与王气,不愧为“王牌”汉字。同时也说明了“Biáng”字产生于秦之故都咸阳的历史必然。至于广为传诵的“Biáng”字歌谣可能只是历史上某个秀才或私塾先生为了教人习字和熟记而编撰出来的。虽然其独有的韵味琅琅上口,好记有趣,表意积极乐观,深受大家喜爱,对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其本意,远远不能解释这个字的结构、内容以及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br> 反复审视“Biáng”字的构架排列,其字体形状其实是战争和治国的图腾,反映的是秦的发展壮大史。“Biáng”字的这辆车上承载着秦人九都八迁,从西犬丘(甘肃礼县)、秦邑(天水市清水县)、汧【qiān】渭之会(宝鸡)、平阳(陈仓)、雍城(凤翔)、泾阳、栋阳(阎良),550年间,历31君,经过无数次血战,在隆隆战车与战马嘶鸣中,一路东进,于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定都咸阳。秦人一路迁移东扩靠的就是君臣、将士一心,而就是这个心字托住了秦的天空、宫殿和政权(用“穴”寓意)、穿着丝绸金口玉言王侯(用“糹、言”表达)、带领军队的长官和将领(用“長”表示)、兵士和战马(用“马”表示)、后方的粮草补给(用“月”肉表示)、疆拓土的刀剑等兵器(用“刂”表示)”。<br>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则解释说:“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指的就是天下;“八字大张口”是勇气,是统一六国胸怀和气魄;“言字往进走”指治国的方略,是诚信;“扭一扭”是民主,是畅开言路的民主;下半部分的“马”和“长”是战争的标志;“月”指繁荣昌盛,物足民丰。只要团结一心,明日就是国泰民安的好日子。王海进一步说:“天府之国”的溯源地应该在咸阳。《战国策•卷三》,苏秦称“秦惠文王”统治的地方叫为“天府”;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的《史记•留侯世家》中也曾提到“天府之国”。<div>  可见,最早期出现的“天府之国”的文字指的是陕西的关中平原。那么,“Biáng”字出现在“天府之国”就不足为奇了,反映出了当时咸阳优越的地理环境、富足物产、饮食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和秦人精神。<br></div> 显然,歌谣中那个农家用的手推车推不动“Biáng”字的车,也载不了车上那些象征王权的宫殿;身着锦锻、身佩宝剑高高在上,向千軍万马发号施令,一言九鼎掌握绝对话语权的王候;也载不动跟随在王候前后,手持刀枪、骑着战马、威武强壮的将士、长期行军打仗的粮草武器供给。<br> 以此推断,产生于秦代的“Biáng”字,绝非是一人之作,而是能臣们根据秦的迁移历史而作,讲述的是秦的发展历史、秦人功绩,描绘的是秦人向往理想生活的图景。“Biáng”字里秦人的壮士手执兵器,驾着战车,骑着战马,后边跟着粮草、告别留守的亲人,在王候的带领下,东进的情景。历经数百年征战,不断东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万众一心,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字里的另一层含意是,只有国家统一了,没有战争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变战车为日常生活的小推车,安居乐业的百姓才能享受带着家小,推着车车,逛咸阳、割肉、买麻糖欢乐日子。<br>  我个人一直认为“Biáng”字是个拟声字,是扯面时将面甩在案板上打出的biangbiang声,可能不少人也有如此看法。但是,当进一步了解到“Biáng”字的来源之后,你是否觉得战车奔驰,战马嘶鸣,刀枪霍霍,冲锋陷阵的场面才是“Biáng”的呐喊,“Biáng”的气势,“Biáng”的壮烈,“Biáng”的豪情,“Biáng”的凯旋。当将士凯旋而归,为犒劳将士现场扯一老碗“Biáng Biáng”面”,该是一种什么场景,怎样的满足与自豪。<br> 说明:图片来自于网络及改编,感谢图片原作者! 作者简介: 季志平,男,陕西省礼泉人,山东大学毕业,民盟盟员,杨凌示范区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工作,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出版多部专业著作。2022年开始文学创作,创作的重点是陕西关中方言,同时也创作小说、诗歌和散文,曾创下一星期25.69万人次的阅读量记录。代表作《陕西方言趣谈》系列篇,采用一言一文的形式,通过溯源、训读和释义对每个方言进行详尽的解读,有考证有故事有趣味,可读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