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往事(19)——倒霉的常德同学

勾股定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19章 倒霉的常德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嗄卵哒,嗄卵哒,李XX的蛋蛋被女同学看见了。”隔壁常德的几个同学从外边回来,一进门就大声嚷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班男生的宿舍是按地区分配,常德同学一间,邵阳同学一间,湘西同学两间,其它地区的同学就分插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宿舍是清一色的湘西同学,常德宿舍也是清一色的常德同学。两间宿舍原本是一个大房间,中间用木板做了一堵墙,便隔成了两间,很不隔音,两边的动静互相都听得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隔壁一嚷嚷,我们也竖起了耳朵。那个“倒霉”的李同学急扯白脸地想要解释什么。但大家只顾笑去了,没人听清他讲了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山坡脚下大田湾的上游有个码头,以前是用来收集木排用的,后来很少放排了,这个码头便成了一个绝佳的天然浴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男生夏天都会去那里洗澡,有些女生也喜欢到那里去洗衣洗澡。于是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男生先用这个码头,等天色稍晚一点,再轮到女生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天晚饭后,隔壁的这几个常德同学去得晚,别人都走了,他们还在那里洗。岸上等候的女同学等不及了,就站在远处喊话,警告他们赶快上岸,否则就要下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同学不相信那些女同学真敢下来,一个人不慌不忙拖到最后。哪知道那些女同学说到做到,李同学刚刚光屁股爬上岸,她们就冲了下来,吓得他抱起衣服就往旁边草丛里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它同学听完这几个同学的描述后,都围着李同学取笑,仿佛他真得失身了一样。我们宿舍的同学也跟着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到我们这边的笑声,有一个常德同学对我们说:“听口音那些女同学好像是你们湘西的,你们湘西婆娘太厉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笑着跟他们讲:“吉首有句俗话讲‘河边的女儿家是看卵长大的’,她们才不在乎你们光屁股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一个常德同学说:“这下是真的嗄卵哒,李XX的蛋蛋都被她们看了,看来李XX要留下来做你们湘西女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这个李同学真的留在湘西工作了好多年,他有没有做湘西的女婿,我忘了打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常德同学是我们最近的邻居,但他们不但没有得过我们什么好处,反而没少受我们“祸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日语讲座时,我们宿舍的同学集体发神经,派人到新华书店统一采购了广播教材,然后每天中午回到宿舍,跟着收音机“啊、衣、乌、诶、哦”地乱叫一气,吵得隔壁常德宿舍的同学“嗄卵”、“嗄卵”的直叫。半个小时之后,他们才能安心睡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习了一阵,发现日语和中文虽然很多字是相同的,其实两者的差距还是蛮大,根本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于是又一个个打了退堂鼓。最高兴的是隔壁的常德同学,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的午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冬天,学校给我们每个宿舍发了一百斤木炭和一个火盆。于是在那个冬天寒冷的夜晚,我们围坐在炭火旁,边看书学习边讨论问题。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学习画面,想想都令人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惜这个动人的画面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大家坐在一起无论什么样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话题都会跑偏。经常上一个话题还是“方程和曲线”,下一个话题就变成了“女人和曲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班女同学做事很有计划,她们居然将一百斤木炭分成了八等份。然后每人做一个提火炉,各烧各的。我们男同学大手大脚,很快木炭就不够用了,孔夫子最先打起了宿舍木板墙的主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次,我们的炭火快要不行了,大家准备上床睡觉。孔夫子不声不响地爬到上铺,从木板墙上拆下一块木板,于是我们又可以“围炉夜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常德同学先是反对,反对无效后,他们也开始拆木板烧。没过多久这个木板墙就被拆得七零八落,我们两个宿舍不仅可以闻其声,还可以见其人了。孔夫子突发奇想,说隔壁要是女生宿舍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学校组织“庆元旦迎新年”的文艺汇演,晚上学校食堂会餐,每桌都有一大盆红烧肉,绝对是管吃管饱。我们宿舍事先买了大白菜和酒,晚上大家就在宿舍围着火盆吃火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湘西人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在外人眼里便是所谓的“土匪习气”。那天晚上我们也顾不得什么斯文,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喝得满面红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同学正处在热恋期,他乘着酒兴说:“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现在我们有酒有肉,也算得上是人生得意的时候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州州那天晚上酒兴大发,满面通红,不知道是下午演出的胭脂没有擦净,还是喝酒红了脸。听了刘同学的话,他端起酒杯,喷着酒气对大家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为即将过去的1978年干一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田大哥端起酒杯,很感慨地说:“1978年对我们来讲,确实意义非凡。我做梦都想不到,我年级一大把了还有机会回课堂来读书。1978年是我们命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来,为伟大的1978年干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纷纷举起酒杯。有人喊:“伟大的1978年万岁!”正要饮时,孔夫子忽然喊:“伟大的1978年永垂不朽!”大家刚开始一愣,仔细一想也没什么不对。于是,一阵哄笑声中大家又连干了几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酒足饭饱,孔夫子摸出了口琴,我们就跟着他的琴声唱歌。当时正在上映《冰山上的来客》,里面的歌曲风靡一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里面有一句歌词,有人唱成:“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有人唱成:“它是用了爱情的血液来浇灌。”到底是“青春”还是“爱情”,大家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来“青春”也好,“爱情”也好,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哪个都可以。但大家喝了点酒,学数学的那个犟劲被激发了出来,非要把事情弄个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分析“青春”和“爱情”的词性,试图从它们与“血液”搭配的关系来论证结果,论证了半天还是没弄得明白。毕竟我们不是学中文的,分析词组不是我们的强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奥卡姆剃刀原理说: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那些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虽然我们那时没听说过这个原理,但我们却应用了这个原理——那就是去电影院再看一遍《冰山上的来客》,谁对谁错不辩自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夫子将口琴收起,从床上跳了下来,学着电影里杨排长的样子,将手一挥大喊一声:“阿米尔,冲!”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出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等我们从电影院回来,已是半夜时分,隔壁常德的同学就说:“嗄卵哒,一群神经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