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包丞是智慧超群大孝子

章群

<p class="ql-block"> 包丞的精神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 最近,时已入秋,天气不再炎热,可以静下心来读点书,给自己烦热一夏天的心,注入点清凉剂。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包公案),便读起来。掩卷深思,受益良多。过去多少年来,包公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封建时代的清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是我国历代清官的典范。看了此书后,我才感到自己孤陋寡闻,原来包丞还是一个大孝子。让我顿觉包丞人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包丞是安徽合肥人,小的时候和我们一样,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求学过程中,不但刻苦学习的文化知识,更是注重人格的培养塑造。他进士及第后,皇帝给他安排在建昌县任职。但是父母年岁大了,自己出去作官,就得和父母分开。特别是他的母亲舍不得离开他。父母在不远行,经过认真思考,他给吏部写了报告,说明自己现在上不了任,可否暂不上任,待父母百年后,再上任报效朝廷。吏部非常支持他的意见。一直到他39岁那年,家里的事情处理完了,他才奉旨到任,谁知道上任第一天,就遇到棘手案子。一个农民来告状,说自家的牛让坏人割了舌头,既无人证,又无物证,这案子该咋断呢!这时包丞略加思索,严肃的说:你回去把牛杀了卖肉吧,反正牛没了舌头也不能吃草了,早晚也活不成。告状人回到家里,按照父母官的意见,把牛杀了,在街里卖起了牛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包丞的县衙有人击鼓告状,说有人违反律条,把耕牛杀了卖肉。这时, 包丞在公堂上大喝一声,你为何割了牛舌,又来告牛的主人?这个偷割牛舌的人立马脸色苍白,跪下求饶。一个没有证据的案子,就这样顺利快速破了。事后,有人问包丞,你是如何破此案的?他说:当时,朝廷有规律,耕牛和战马是不允许个人宰杀的,否则要判重刑。从案件看,割牛舌的人应该不是图财害命,可能是要恶意报复一下牛的主人。这时,牛主人又把牛杀了,正是报复的机会,所以才来官衙告人杀牛。包丞根据朝廷法律,把割舌人的心思都分析透了,所以才能让犯罪人自投罗网,不废吹灰之力,双手就擒。</p><p class="ql-block"> 20240830</p><p class="ql-block"> 资料有限,文字幼嫩</p><p class="ql-block"> 分享美友,欢迎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