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好课的老师给人的感觉不一定是个好老师,但好老师一定会给人留下课好人也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到国培学习班时,我一打开学习目录单,竟然看到名单中有一位自己曾经欢喜的老师,曾经他在台上上课,让我在台下帮他拍照。那时候喜欢他多半是因为他的课堂离我很近,掂掂脚,跳一跳就能够得到。 </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隐隐约约期待这位老师的课。上这位老师课的时间终于到了,随着导课老师的宣布,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来了(成人的学习热情度非主动绝不会燃烧),当然,我的两掌是第一个举起最后一个落下的。满怀自豪。紧接着看到大屏幕上一个个文件夹的出现,被打开,被关掉。随着鼠标被点动的声音,会场上有的学员开始寻望,有的学员小声地聊起天来。我看到老师还在查找今日要用的课件。大约两分钟左右,屏幕上先出现讲座的课题(和学习手册中的不一样),又出现的是二维码。老师站在讲台上 ,就是他,略微胖了些,显得很高大,自我介绍后让大家扫码关注他的视频号。老师终于开始讲课了。“大单元教学”、“大概念”、“大视野”、“大任务”、“大格局”……我感觉到了几年未见的大气场!</p><p class="ql-block"> 欠着身坐着听,昂着头站着听,尽管会场上的桌椅摆放,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些局促,可它阻挡不了我的听记思。边听边跟着老师的理念搜寻这些年来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同时也期待着休息。因为只有在休息时学员和老师才能更自在地交流。“好,休息十分钟。”老师宣布。被安排在最后一组的位置唯一的好处离后门近。老师话音一落,我立即起身向外走去。等我把脑海里的问题又组织一遍来到前门时,我看到老师一个人在看手机。这时刻,老师是孤独的,我以为。遂心安。“幸好没人来请教。”更心安理得。</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一个人想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也可以很快地找到很多合适的理由。我是属于后者。</p><p class="ql-block"> 走进前门,向老师打招呼边自我介绍边坐下来。老师侧身,熟悉又陌生的目光从手机中转移,看了我一眼(好像是),回应道:“是的,前几年我经常去阜阳讲课。”老师说完这句话目光又回到手机中,左手握手机,右手划屏幕。有时候手机的存在可能是为了缓解目光对视的尴尬。我接着讲了老师几年前的一堂练习课给我在设计练习课时带来的启发。老师继续一边划屏幕一边“嗯嗯”回应着。我有点觉得好像打扰到了他,那种心安之感稍稍减退,随之而来的是有点不安。来不及多想,既来之则问之。我赶紧说出几年前我也备了一节关于“估一估”的练习课想请老师判一判有没有走入老师课上讲的“大,一定好吗”的误区。老师立即回我道:“估一估讲究的是策略,一定要建立好标准。”我连忙点头,还没等因我的想法和做法跟老师的是一致的喜悦拥上心头,我赶紧打开手机中的微信助手,正要向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这时,老师目光注视着他手中的屏幕又说了一句:“你加我微信吧,先发给我,你有我微信没有?”我心想:“当然有老师的微信,几年前你还让我为你拍照来着。”当然这个想法再次出来时已没有了先前的自豪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想表达却又被阻止的小小失落。</p><p class="ql-block"> 就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曾因我的急切代替而欲言又止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个身影站在我和老师坐着的讲桌前,只听到:“老师,我可以加你的微信吗?”老师立即半起身侧把手机递向前,手机的屏幕清晰地在我眼角呈现,我看到了我的头像(我已将课件发给老师)也看到了几个已经通过的新朋友的画面。我想再接着说,余光中看到老师已打开自己的公众号,随即我看向老师,以很平静的语气问道:“老师,我是不是打扰到了你?要不……”没等我把话说完老师停下右手看向我说:“好好,等我休息休息,有什么想法回头再说。”这次我也没等老师说完,赶忙起身迈脚向外。</p><p class="ql-block"> 回到座位,我低头不语。</p><p class="ql-block"> 想到2021年参加华应龙老师的培训班每个休息时间段华老师身边总是围着几个学员的场景,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大咖不咖,不咖一定不能咖”。再上课,老师依然认真地在讲课,在讲什么,我已不能入境。我仿佛感受到那些课堂上也曾积极主动却被拒绝的学生,那是用沉默在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失望。也许正是一次次沉默,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落后者。“关注我公众号,详细的内容里面都有。”这句话不知被听到多少遍,每一遍再听起来总显得那么刺耳。</p><p class="ql-block"> “不喜欢你的行为,怎能喜欢你的课?”,“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也许老师的确是累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让自己沉浸在小学生的角色里,一边又作为成人开始反观自己。我平日是不是也会在不经意间做出矛盾的行为:一方面认真地在上好课,一方面却又忽视着一些渴望得到关注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亲其师,信其道”,主动权应该在谁?</p><p class="ql-block"> 在我以往地观念中总是这样理解:它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认为只有当学生真正尊敬和亲近老师时,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教育。如果“将亲其师信其道”视为“亲其生,使其亲师信道”会不会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有助于老师教育成果的实现。</p><p class="ql-block"> 我不由想起假期前数学课上的一次“真心话不冒险”的游戏。为了调节课堂氛围,课中我说:“玩个真心话不冒险的游戏,喜欢张老师的请举手。”平日里积极的同学第一时间齐刷刷地高举手,接下来是一部分跟随者,最后我看到有三位同学似举非举又不好意思不举 。我补充道:“真心话不冒险,越真越好。”那三个同学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一个同学慢慢将举到耳边的手收回,其他两个同学看他平安无事,也就不好意思地收回似举非举的手。说话间,我已走到他们三位旁边(他们三个坐挨着)我先说道:“谢谢你们的真实。”他们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接着我又问道:“可以告诉我不喜欢张老师的理由吗?你们的真实也是在帮助我越做越好。”我知道信任是打开心里隔阂的第一把钥匙。最先收回手的吕同学低声说:“我喜欢老师多讲点故事。”赵同学(女生):“我想念一年级的汤老师。”李同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数学。”尽管我在脑海里飞快地运转如何回应他们的回答,但听他们说完后我只能先说了声“谢谢。”其他的同学都在回头看着,我知道他们也在等待。可我那一刻真得不知道如何能短时间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尽管我又说“这个假期我会努力成为你们喜欢的张老师”。</p><p class="ql-block"> 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只能低头记下那件事,给自己留下一个问号。暑假期间在和赵同学的妈妈电话中得知,赵同学以前的汤老师对她非常好,她的数学成绩也很不错。我隐隐约约找到了提升赵同学专注数学课堂最简单的方法——主动亲近她。</p><p class="ql-block"> 但仅凭亲近学生的办法使他们喜欢数学算得上高明吗?</p><p class="ql-block"> 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过这次国培学习当学生的亲身体验,我领悟到:身为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做到在日常学习中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数学,我们自己要先做到“目中有数,心中有生”。</p><p class="ql-block">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治学,修身,育己,方能育人。反思到此,实无冒犯那位老师之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感恩所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