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旅行7 - 走街串巷

嫒子

<p class="ql-block">轻松自在地穿行于象迷宫一样的威尼斯窄窄街巷,干净的石板路面,斑驳的砖砌墙面,仿佛穿越到了远古。</p> <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的辛劳,看去破旧街面却异常的洁净。</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最窄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比较宽敞繁华热闹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每每穿过这样一条条街巷后就可遇见一条小河和一座小桥,或是一处休闲小广场,一座教堂,一口井,或是一处惊喜....</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广场(The Campo San Polo):位于圣保罗区,继圣马可广场之后威尼斯第二大广场。广场最初是一片草地,用于放牧和农业。1493 年铺上了路面,修建了一口公共水井,广场成为了当地活动的中心。后来,这里成为许多斗牛、群众布道和化装舞会的场地。17 世纪后,穷人市场(the poor's market)从圣马可广场迁至此地。宗教的重要性在这里显而易见,圣保罗教堂是广场的支柱,赋予广场一种历史的庄严感。一年四季,各种宗教游行和节日聚会都会充斥广场,为广场注入精神和社区意义。对于当地人来说,这里是日常仪式和年度庆典的舞台,保留了这座城市某些地方已经失去的习俗和情谊。例如,传统的威尼斯狂欢节让这个广场焕发活力,人们身着古装,参加古老的游戏,重现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广场还经常举办的户外电影放映和音乐会,当地人和游客都可以在星空下享受文化体验。不过平常圣保罗广场是远离喧嚣的安静广场,不像圣马可广场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在这里,威尼斯的生活以一种真实的方式展开,象征着这座城市数百年的传统。从傍晚玩耍的孩子到喝着小酒闲聊遛狗的居民,广场是威尼斯日常生活的缩影。广场两旁有咖啡店、餐厅、威尼斯手工艺品店等,也是一处休闲放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教堂(Chiesa di San Polo):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供奉圣保罗使徒。教堂后殿的末端朝向圣保罗广场。威尼斯圣保罗区得名于这座教堂。该堂创建于9世纪,而目前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5世纪。圣保罗教堂经常举办古典音乐会。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雕像:位于圣保罗教堂主后殿外墙中央。雕像下面铭文:“主啊,你想对我做什么?”(DOMINE QUID ΜΕ UIS FACERE AN MDCCCiV)</p> <p class="ql-block">游戏禁令牌匾(Plaque Abside):位于圣保罗教堂后殿左侧的广场入口处。牌匾上方是14 世纪精美浮雕--巴洛克式的帷幔覆盖下的圣母与圣子登基以及圣彼得和圣保罗(The 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Saints Peter and Paul)。该牌匾禁止在广场内进行任何比赛,也禁止在教堂对面设置摊位。圣保罗广场实际上是公共节日和游戏的场所,例如球赛和奔牛节(the bull run)等。后来这样的喧嚣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所以1611 年,设置了这一牌匾,所有游戏和商品销售最终都被禁止。</p> <p class="ql-block">两幅原始的浅浮雕:位于圣保罗教堂旧教区长官邸墙壁上。上为耶稣受洗浮雕,下为圣母子与圣保罗和圣彼得(the saints Paul and Peter)浮雕,</p> <p class="ql-block">索兰佐宫(Palazzo Soranzo):最初为索兰佐家族(The Soranzo family)拥有。由两座相邻的哥特式宫殿组成,面朝圣保罗广场。照片左边是 14 世纪的古老宫殿,右边是 15 世纪的宫殿。最初宫殿的正面面对着一条运河,即圣安东尼奥河(the Rio Sant'Antonio),有小桥可通往广场。该运河于 1761 年被填平并铺上路面。宫殿立面曾被乔尔乔内(Giorgione)装饰过壁画。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原始绘画和可拆卸装饰都被出售。这座宫殿现在是私人所有,并细分为公寓和办公室。圣保罗广场中间的一口井,也是威尼斯为数不多的喷泉之一。</p><p class="ql-block">索兰佐家族是一个著名的威尼斯贵族家庭。其中一名成员乔瓦尼·索兰佐(Giovanni Soranzo)于 1312 年当选为总督,任职至 1328 年。他曾是一名海军上将,在克里米亚(the Crimea)的卡法(Kaffa)击败了热那亚人(the Genoese)。</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财政卫队警察局(GUARDIA DI FINANZA I NUCLEO OPERATIVO METROPOLITANO VENEZIA):位于圣保罗广场。</p> <p class="ql-block">位于圣保罗广场的“Birraria La Corte”餐馆,据说这里的披萨好吃。</p> <p class="ql-block">圣若望保罗广场(the Campo Santi Giovanni e Paolo):威尼斯最大的广场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广场之一。圣若望保罗广场上有三个独特的建筑地标:圣马可大会堂(The Scuola Grande San Marco,左)、圣若望及保禄大殿(Basilica of San Giovanni e San Paolo,右)以及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Bartolomeo Colleoni)的骑马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会堂(Scuola Grande di San Marco ):威尼斯六所大会堂之一。面朝圣若望和保罗广场。由著名的威尼斯建筑师皮埃特罗·隆巴多(Pietro Lombardo)、毛罗·科杜西(Mauro Codussi )和巴尔托洛梅奥·邦(Bartolomeo Bon)设计,由圣马可兄弟会(the Confraternity of San Marco)于1260 年作为其所在地而建造。然而,1485 年,它被一场大火烧毁,随后的二十年里,皮埃特罗·隆巴多重新设计,由兄弟会成员们设立基金重建。浅色大理石外墙是一件杰作,有装饰精美的壁龛和壁柱,还有白色或彩色大理石雕像,建筑后来由毛罗·科杜西完成,它是文艺复兴和拜占庭风格的混合,虽然装饰有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抛光大理石元素,但拱门和壁龛的大量增加增添了一种倒退的拜占庭风味,这是许多保守的威尼斯风格的建筑特色。大会堂于1819 年成为奥地利军事医院,现在是一家民用医院。</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会堂外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底层使用了错视拱门和门廊(trompe-l'œil archways and portals),全部采用不同类型的大理石完成。</p> <p class="ql-block">圣若望及保禄大殿(the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e Paolo):威尼斯城堡区(the Castello sestiere)的一座多米尼加教团(the Dominican order)的次级教堂。供奉约翰和保罗(Giovanni and Paolo),他们并非同名的圣经使徒,而是罗马早期基督教会的两位鲜为人知的殉道者。这座巨大的砖砌建筑采用意大利哥特式风格。教堂长 101.60 米,宽 45.80 米,高 32.20 米,是威尼斯最大的两座教堂之一。1234年,总督雅格波·提埃波罗(Jacopo Tiepolo)梦见一片沼泽地,上面开满了美丽的花朵,白鸽和成群的歌唱天使飞过,于是将沼泽地捐赠给了多米尼加教团(the Dominicans)。多米尼加教团在这块土地上建了第一座教堂,于13 世纪完工。1333 年被拆毁,随后开始建造今天的教堂,到1430年完成。教堂没有单独的钟楼,只有一个小而矮的融合钟楼,上面有 3 个调成 D 大调的钟。教堂的正面是哥特式风格,以一个大的中央玫瑰窗和两个较小的侧面玫瑰窗为特色。正面的下层以六个壁龛和大型大门为特色,装饰有六根大理石柱,是雕塑家巴尔托洛梅奥·邦(Bartolomeo Bon)的作品。据说这些柱子来自于托尔切洛岛的一座教堂。随着风格品味的演变,将古典细节融入其本质上的哥特式形式中。 正面顶部的中央部分由三个精致的圣殿尖顶组成,里面安放了三位主要的多米尼加圣人的雕像:中间的圣多米尼克(Saint Dominic),左边的圣彼得殉道者(Saint Peter martyr),右边的圣托马斯阿奎那(Saint Thomas Aquinas)。这座教堂在威尼斯共和国时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威尼斯总督葬礼的官方教堂,15 世纪后,威尼斯所有总督的葬礼都在这里举行,25 位总督埋葬在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骑马雕像(Equestrian statue of Bartolomeo Colleoni):位于圣若望及保禄大殿(the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e Paolo)旁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由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于1480-1488 年间创作。该雕像描绘了威尼斯共和国前总司令、意大利雇佣兵队长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Bartolomeo Colleoni),他在威尼斯共和国任职很长时间,1475 年去世。他在遗嘱中将其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共和国,并委托共和国为他雕刻一尊雕像。</p><p class="ql-block">这座 4 米高雕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二座大型骑马雕像,仅次于著名雕塑家多那太罗的加塔梅拉塔骑马雕像(Donatello's statue of Gattamelata)。威尼斯共和国时期唯一一座以真人为原型建造的纪念碑。更为特别的是,它是第一座用三只脚站立的骑马雕像。在雕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静力学问题:由于青铜的重量过大,仅靠三条相对较细的马腿支撑,当马的腿抬起来,可能会导致稳定性问题。多那太罗在加塔梅拉塔骑马雕像中,通过将抬起的腿放在球体上,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韦罗基奥是第一个用三条腿支撑马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人。雕像刻画了一位强大而无情的军事指挥官,“充满了巨大的力量和能量”。这与多那太罗在帕多瓦创作的雇佣兵队长加塔梅拉塔雕像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给人一种冷静的指挥感”,韦罗基奥所有的努力“都致力于表现运动、紧张和能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下图为1453年多那太罗的加塔梅拉塔骑马雕像(Donatello's statue of Gattamelata)</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圣贾科莫广场(Campo S. Giacomo di Rialto):威尼斯经济和商业中心,位于里亚托圣贾科莫教堂(San Giacomo di Rialto)前,著名里亚托市场(the Rialto market)旁。最早有银行家和货币兑换商在这里引入“汇票”"bill of exchange"制度,客户带着上面盖有从一个银行家到另一个银行家记名的信用印记的汇票来到这里交易。1587年威尼斯共和国在此成立了里亚托广场银行(the Banco della Piazza di Rialto),以便于在无需处理金属货币的情况下轻松结算交易。1637 年,由于财务困难,里亚托银行并入1619年成立的汇划银行(Banco Giro)。由于不需要资金流动,很小场地就够用,因此汇划银行就位于广场拱廊的拱门下方。无数日常记录在威尼斯个人和外国账户上产生的借记和贷记操作就在此通过方便的“直接转账(giro) 账户”系统进行。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圣贾科莫教堂(San Giacomo di Rialto):威尼斯圣保罗区的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著名的里亚托桥旁,据说是在公元 421 年 3 月 25 日落成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威尼斯建城之日。据14 世纪的文献称,这座教堂是由一位木匠在附近城市帕多瓦(Padua)的帮助下建造的。现代研究似乎推翻了这个说法,认为这座教堂的建造时间要晚得多。它没有出现在 1097 年的地图上,第一份提到这座教堂的文件可以追溯到 1152 年,提及它于 1071 年重建。无论年代久远与否,里亚托圣贾科莫教堂都是一座独特的教堂,其特色是那座钟楼,但不是传统的钟楼。入口上方有一座 15 世纪的大型的 24 小时时钟,只有一根指针和一个旋转的象限(rotated quadrant),中午在左边,午夜在右边。这座教堂还拥有威尼斯仅存的几座哥特式门廊之一。里亚托市场就在教堂前面。教堂后殿上有一些铭文,呼吁商人们诚实做事。1503 年,一场大火摧毁该地区其余部分,教堂却幸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至美圣玛利亚广场(Campo Santa Maria Formosa):威尼斯城堡区的一个城市广场。</p> <p class="ql-block">至美圣玛利亚堂(Santa Maria Formosa):正式名称为圣母玛利亚净化教堂(The Church of the Purification of Mary),位于至美圣玛利亚广场上。建于 1492 年,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 毛罗·科杜西(Mauro Codussi)设计,它位于一座建于 7 世纪的教堂旧址上。根据传统,这座教堂是奥德尔佐主教(bishop of Oderzo)圣马格诺(San Magno)创建的八座教堂之一。“至美”(formosa)这个名字与圣母伪装成一个性感女人的传说有关。</p><p class="ql-block">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有一个中殿和两个侧廊。教堂外部有两个对比鲜明的立面,都是卡佩罗家族(the Cappello family)赞助。面向运河的文艺复兴式立面建于1542 年,是为了纪念战胜土耳其人的船长文森佐·卡佩罗(Vincenzo Cappello)。另一个巴洛克式立面面向广场,建于1604 年。独特的钟楼高 40 米,巴洛克风格,配有电动机械钟,由牧师弗朗西斯科·祖科尼 (Francesco Zucconi)于1678-88 年间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圣贾科莫广场(Campo San Giacomo):通常被称为圣十字区的心脏,是居民及其爱犬的游乐区和社交中心。奥里奥圣雅各伯堂(the San Giacomo dall’Orio)是这里的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奥里奥圣雅各伯堂:供奉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大雅各伯(San Giacomo)。城中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于公元 9 世纪,重建于 1225 年左右,多年来经历了多次改建。该教堂是画家詹巴蒂斯塔·皮托尼(Giambattista Pittoni)的教区教堂,他于 1767 年埋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奥里奥圣雅各伯堂内部:其中一根绿色柱子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最为特别是形状像船龙骨(the ship's keel roof)的醒目木质屋顶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4 世纪。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巴托罗缪广场(Campo San Bartolomeo):位于圣马可区,靠近大运河,距离里亚托桥(the Rialto Bridge)仅几步之遥。广场以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巴托罗缪(Saint Bartholomew)命名。广场名字源于 19 世纪中叶在此建造的圣巴托罗缪教堂(San Bartolomeo)。它被认为是威尼斯市的社会商业中心。广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是重要的银行活动和建筑物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威尼斯喜剧剧作家、现代喜剧的伟大之父之一的著名的卡洛·戈尔多尼(Carlo Goldoni)铜雕像,这是雕塑家安东尼奥·达尔佐托(Antonio Dal Zotto)1883 年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圣巴托罗缪教堂(San Bartolomeo):据说该教堂建于 830 年,最初是为纪念塞萨洛尼基的圣德米特里(Saint Demetrius of Thessaloniki)而建。它于 1170 年进行了翻修,成为威尼斯德国社区的教堂,其商业总部位于附近的德国商城。</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丽亚新广场(Campo Santa Maria Nova)与奇迹圣母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p><p class="ql-block">圣母玛丽亚新广场:威尼斯卡纳雷吉奥区(Cannaregio)的一个小广场,毗邻十五世纪的奇迹圣母堂。为著名的古董市场摊点摆设地。</p><p class="ql-block">奇迹圣母堂:内外铺设彩色大理石,也被称为“大理石教堂”。是早期威尼斯文艺复兴的最佳典范之一。教堂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皮埃特罗·隆巴多(Pietro Lombardo)于 1481 年至 1489 年间修建,用于安放圣母玛利亚的神奇圣像。</p> <p class="ql-block">圣巴拿巴广场(Campo San Barnaba):威尼斯多尔索杜罗区的一个广场。该街区的教堂是圣巴拿巴教堂(the San Barnaba)。</p><p class="ql-block">圣巴拿巴教堂是威尼斯多尔索杜罗区(Dorsoduro)的一座新古典主义教堂。它供奉使徒圣巴拿巴(the Apostle Saint Barnabas)。该遗址上的一座教堂建于公元 9 世纪,但在 1105 年毁于一场大火。教堂于 1350 年重建。如今这座教堂已废弃,用于展览。</p><p class="ql-block">该广场曾在多部电影中出现,包括大卫·里恩(David Lean)1955 年的电影《夏日时光》(Summertime),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在拍照向后退时掉进了一条运河里。 1989 年的电影《夺宝奇兵3:圣战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其中的场景是在圣巴拿巴广场拍摄的,并使用教堂的正面描绘了一个虚构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广场(Campo Sant'Angelo):也称为圣安佐洛广场(Campo Sant'Anzolo),是威尼斯市圣马可区的一个城市广场。广场是不对称的,西南以圣安佐洛河(the Rio di San Anzolo)为界,河对面是圣斯特凡诺修道院(the former monastery of Santo Stefano,照片中间是修道院圣斯特凡诺钟楼,右侧是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一座小建筑,即 10 世纪的佐皮圣天使教堂(Oratorio di Sant'Angelo degli Zoppi,下图从左开始第二座建筑),曾是一所残疾人学校的附属建筑。广场的边界包括特雷维桑皮萨尼宫(the Palazzo Trevisan Pisani,下图从左开始第四座建筑)、格利蒂莫罗西尼宫(the Palazzo Gritti Morosini,下图从左开始第五座建筑)和多多圣天使宫(the Palazzo Duodo a Sant'Angelo,上图左侧)。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多梅尼科·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在那不勒斯王国(the Kingdom of Naples)流亡期间死于多多圣天使宫中。</p> <p class="ql-block">马宁广场(Campo Manin):曾经广场名称是圣帕特尼安广场(​The Campo San Paternian),后正式更名为马宁广场。以著名的意大利爱国者、革命家和政治家丹尼尔·马宁(Daniele Manin)的名字命名。一座纪念他功绩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他出生在附近的一所房子里。马宁广场的一侧被运河环绕,而其他三边则以建筑物为主。市政当局热衷于在马宁起义期间居住的房子附近竖立这座纪念碑,因此,威尼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的圣帕特尼安教堂(church of San Paternian)及其同样古老的五面钟楼被夷为平地,以腾出空间。</p><p class="ql-block">丹尼尔·马宁纪念碑(Monument to Daniele Manin):1875 年,威尼斯市为丹尼尔·马宁 (1804-57) 立了一座纪念碑,是短暂的圣马可第二共和国 (1848-9)( second Republic of San Marco)的领导人,威尼斯人反抗奥地利统治者的起义失败了。马宁胸前系着腰带,手插在夹克里,看起来是一位大人物。纪念碑上没有铭文,只有一个词:马宁(Manin)。这座青铜雕像是雕塑家路易吉·博罗 ((Luigi Borro,1826-86) 的作品。一只展翅的雄狮坐在纪念碑的底部。</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第二共和国存续了十七个月,但最终于 1849 年被奥地利军队镇压。马宁被流放,流亡巴黎,他再也没有活着回到威尼斯,于1857 年在巴黎去世。1866 年,奥地利对威尼斯和威尼托的统治结束,威尼斯成为1861年成立的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两年后,即起义开始二十周年之际,马宁的骨灰被运回威尼斯,并举行了国葬。马宁的支持者希望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圣马可大教堂,但遭到了神职人员和一些贵族的强烈反对。</p> <p class="ql-block">圣方丹广场(Campo San Fantin):以圣方丹教堂命名,是著名凤凰剧院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凤凰剧院(Teatro La Fenice):威尼斯一座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它是“意大利戏剧史以及整个歌剧史上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尤其在19 世纪,凤凰剧院成为许多著名歌剧首演的场地,四大美声时代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和威尔第(Rossini, Bellini, Donizetti, and Verdi)的几部作品都曾在此上演。</p><p class="ql-block">歌剧院建于1792 年,由建筑师贾南东尼奥·塞尔瓦( Giannantonio Selva)设计建造。1836 年和 1996 年的两场大火几乎将歌剧院完全烧毁,而建筑的正面是唯一在这两场大火中完全幸存的建筑。与城中其他入口位于小巷和小广场等僻静地方的剧院不同,凤凰剧院是唯一一座面朝开放空间圣方丹广场的历史悠久的威尼斯剧院。它也是唯一一座正面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柱廊的剧院。柱廊中央悬挂着剧院的徽章,描绘了一只从火焰中重生的凤凰,由乔瓦尼·巴蒂斯塔·梅杜纳(Giovanni Battista Meduna) 于 1837 年设计雕刻而成。正面的壁龛中有两个雕像,分别代表悲剧和舞蹈的缪斯--墨尔波墨涅(Melpomene)和忒耳普西科瑞(Terpsichore)。其上方是悲剧和喜剧的面具,据信是多梅尼科·法迪加 (Domenico Fadiga) 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凤凰剧院(Teatro La Fenice):</p><p class="ql-block">1774 年,曾作为威尼斯主要歌剧院四十多年的圣本笃剧院(the Teatro San Benedetto)被烧毁。1789 年,剧院的包厢拥有者贵族协会(Noble Association of Box-holders)决定建一座壮观的新剧院,因此组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竞赛”来寻找合适的建筑师。最终,贾南东尼奥·塞尔瓦(Giannantonio Selva)赢得了竞赛,他提出了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将170 个相同的包厢分层排列,形成一个传统的马蹄形礼堂,这种风格自1642 年在威尼斯引入以来一直备受青睐。剧院的一侧面朝小广场,另一侧面朝运河,入口可直接通往后台和剧院。新剧院于1790 年 6 月开始动工,1792 年 5 月竣工。并被命名为“凤凰剧院”(La Fenice),以纪念剧院在火灾和旧址被毁后辉煌重生,就像神话中能够从灰烬中重生的不朽鸟一样。歌剧院一经建成便成为意大利和欧洲最主要的歌剧院之一,其作品艺术质量高、建筑宏伟壮观。但是,几乎就像这个名字带来不祥之兆一样“浴火重生”,1836 年 12 月,剧院再次被大火烧毁。但很快按照托马索·梅杜纳和乔瓦尼·巴蒂斯塔·梅杜纳兄弟(Tommaso and Giovanni Battista Meduna)的建筑工程师团队的设计重建。剧院内部采用了镀金和豪华灰泥装饰。凤凰剧院于1837 年从灰烬中重生,以当时的新艺术风格向公众开放。然而1996 年,凤凰歌剧院被大火彻底摧毁,只有其音响效果得以保留。随后按照 19 世纪的风格重建,其设计由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完成,为了获得设计细节,罗西使用了1954 年在凤凰歌剧院拍摄的卢基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电影《战国策》(Senso)开场场景的静态照片。新剧院成功重现了旧剧院的氛围,于2003 年 12 月 14 日重新开放。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方丹教堂(Chiesa di San Fantin):威尼斯圣马可区的一座始建于公元10 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堂。对面是凤凰剧院。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诺广场(Campo Santo Stefano):威尼斯圣马可区学院桥附近的一个城市广场。</p><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教堂 (Chiesa di Santo Stefano) :一座始建于13世纪的大型罗马天主教堂,位于圣斯特凡诺广场北端。</p> <p class="ql-block">尼科洛·托马塞奥雕像(statue of Niccolò Tommaseo),俗称“书呆子”( el Cagalibri ),是弗朗西斯科·巴尔扎吉(Francesco Barzaghi)于 1882 年为纪念作家尼科洛·托马塞奥(Niccolò Tommaseo)而竖立的雕像,位于圣斯特凡诺广场中。</p><p class="ql-block">托马塞奥是一位语言学家、作家、自由媒体的捍卫者,也是意大利收复主义运动的先驱。意大利收复主义是一场将意大利城市从外国占领中解放出来的运动。由于他的信仰和作品,1848 年,威尼斯人暂时摆脱了奥地利的占领,托马塞奥被任命为圣马可共和国的教育部长。1874 年托马塞奥去世后,威尼斯终于成为意大利统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882 年,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巴尔扎吉在用一大块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过程中,为了解决主要稳定性问题,在雕像后雕刻一大堆书籍,以便雕像可以靠在上面重新保持平衡。但是堆放的那些书籍似乎直接从托马塞奥的长外套下面冒出来,看起来像是身体的产物,而不是思想的产物!这座雕像在威尼斯人面前展示的那一刻,就立刻得到了一个不敬的绰号,路过广场的威尼斯人就把这座雕像称为“书呆子”(book-pooper 或Cagalibri)!</p> <p class="ql-block">圣耶利米广场(Campo San Geremia):位于卡纳雷吉奥区(the sestiere of Cannaregio)。圣耶利米教堂(San Geremia)俯瞰着广场。古代这里是斗牛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圣耶利米教堂(San Geremia):位于圣耶利米广场,其后殿面向大运河。基督徒殉道者圣卢西亚(Santa Lucia)遗骸存放于此,因此教堂作为其崇拜的所在地而广受欢迎。教堂始建于11世纪,后来多次重建。目前建筑可追溯至 1753 年,由意大利牧师和建筑师卡洛·科尔贝里尼 (Carlo Corbellini) 设计。1849 年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被摧毁。现建筑外观建于 1861 年。如今仍可见12 世纪的砖砌钟楼和底部有两扇薄薄的罗马式竖框窗(Romanesque mullioned windows)。据说1206年这里安放着圣马格努斯(San Magno)的遗骸。圣马格努斯是一位 7 世纪的意大利圣人,意大利奥德尔佐(Oderzo)主教,因伦巴第人(Lombards)入侵意大利而于公元638年前往威尼斯避难。他是威尼斯市的传奇创始人,因创建威尼斯最早的八座教堂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圣额我略广场(Campo San Gregorio)</p> <p class="ql-block">圣额我略堂(San Gregorio):威尼斯一座废弃的宗教建筑,位于多尔索杜罗区,靠近安康圣母圣殿(Salute)。它创建于公元9世纪,13世纪成为一个本笃会修道院。在15世纪中叶,由安东尼奥·达·克雷莫纳(Antonio da Cremona)重新设计,形成目前的面貌。哥特式的外观,有尖顶拱门,和拉长的直棂窗。</p><p class="ql-block">修道院于1775年关闭,建筑被用作住宅。拿破仑占领意大利后,于1807年堂区教堂也被关闭,建筑则被一家炼金造币厂占用。在 1959-60 年修复后,它被威尼斯艺术和历史协会用作修复工坊。如今,已废弃不用。</p> <p class="ql-block">照片右侧是圣额我略堂(San Gregorio),左侧是安康圣母圣殿。</p> <p class="ql-block">石制井:过去泻湖中唯一可用的淡水来源是雨水。由于雨水是间歇性的、季节性的和不可靠的,因此蓄水池必不可少,下雨时必须收集和储存水以备后用。</p><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老城中随处可见这种古老的各式各样的蓄水池,几乎每个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均可见到。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泻湖中最早的定居点,最早可能是木制的,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是中世纪时期石制的。</p> <p class="ql-block">蜗牛宫(Palazzo Contarini del Bovolo):威尼斯方言“Bovolo”意思是“蜗牛”。为威尼斯的一座小型宫殿,以其外部多拱形螺旋楼梯而闻名。。 这座宫殿位于马可区马宁广场附近小巷里。由建筑师乔瓦尼·坎迪(Giovanni Candi )于 15 世纪设计并建造。是康塔里尼家族(Contarini family)的城市住宅之一。宫殿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据信,1499 年,皮埃特罗·孔塔里尼 (Pietro Contarini) 委托乔治奥·斯帕文托(Giorgio Spavento)在外部增加了宏伟的螺旋楼梯。一座 26 米高的由伊斯特拉石材和裸露的砖块建造而成的圆柱形塔楼,塔楼立面布满了一系列拱门,两侧有小屋(lodges)将其与相邻的建筑连接起来。塔楼内八十级巨大的台阶逆时针旋转直上顶部的“观景台”,从那里可以欣赏到泻湖上的整个城市。这座宫殿拥有百年历史,在十九世纪,它被阿尔诺•马赛(Arnaux Marseille) 改造成一家寄宿公寓,名叫“马耳他人”(il Maltese)。当地传言称,他是意大利漫画作家雨果·普拉特(Hugo Pratt)的漫画主角科尔托·马尔蒂斯(Corto Maltese) 的灵感来源。1849 年,宫殿的最后一位主人将宫殿捐赠给了“圣卢卡贫困兄弟会”(Fraterna dei Poveri di San Luca)。1859 年德国天文学家威廉·坦普尔 (Ernst Wilhelm Tempel)用自己的望远镜在塔楼上进行了第一次天文观测,发现了彗星C/1859 G1及昴宿星团中的墨洛普星云(the Merope Nebula of the Pleiades)。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选择蜗牛宫作为他 1952 年改编莎士比亚《奥赛罗》(Othello)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即布拉班修的房子(Brabantio's house),楼梯在电影中占据了显著位置。如今这座宫殿是威尼斯援助公共机构管理和行政总部。2016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位于多尔索杜罗区(Sestiere di Dorsoduro)的一座 19 世纪前艺术博物馆画廊。珍藏着众多威尼斯画派和威尼托大区的重要画家的主要代表作品,以及丰富的雕塑收藏和重要的艺术家手稿真迹,例如莱昂纳多.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l’Uomo Vitruviano) 。</p> <p class="ql-block">佩萨罗国际现代艺术馆(Ca' Pesaro Inter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位于宏伟的佩萨罗宫(the Ca’ Pesaro palace)中。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永久收藏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意大利和国际艺术家的画作、雕塑、素描、摄影和装置艺术作品。该馆历经 120 多年建成,既有威尼斯市议会的收购,也有私人收藏家的捐赠。如今,藏品包括 19 世纪、20 世纪和 21 世纪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著名国际艺术家作品。</p> <p class="ql-block">戈尔多尼剧院(Teatro Goldoni):位于圣马可区,是今天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威尼斯剧院。该剧院于1622 年在文德拉明家族(The Vendramin)的授意下在圣萨尔瓦多区建立,它经历了几次扩建、修建。最初,剧院被命名为圣卢卡剧院(Teatro San Luca)和圣萨尔瓦多文德拉明剧院(Teatro Vendramin di San Salvatore),后来更名为阿波罗剧院(Teatro Apollo)。1873年,威尼斯著名剧作家卡洛·戈尔多尼(Carlo Goldoni)在剧院首次亮相,为此1875 年起剧院更名为戈尔多尼剧院(Teatro Goldoni)。这座建筑见证了1600年至1800年的特殊戏剧季。该剧院于1979年重建并投入使用,仍然是威尼斯的主要戏剧剧院。它是一座传统的 18 世纪意大利剧院,观众席分为四层包厢和楼座,共可容纳 800 个座位。舞台宽 12 米,深 11 米。如今它是威尼托稳定剧院(Teatro Stabile del Veneto)的所在地,提供许多戏剧活动。</p> <p class="ql-block">戈尔多尼剧院(The Goldoni theatre)</p><p class="ql-block">卡洛·戈尔多尼(Carlo Goldoni):来自威尼斯共和国的意大利剧作家和剧本作家。他的作品包括意大利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一些戏剧。观众欣赏戈尔多尼的戏剧,因为它们巧妙地融合了智慧和诚实。他的戏剧为同时代的人提供了自己的形象,经常戏剧化地描述新兴中产阶级的生活、价值观和冲突。虽然他用法语和意大利语写作,但他的剧本大量运用了威尼斯语言、地方方言和口语。卡洛·戈尔多尼更新了戏剧艺术,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成功地创造了一个领域,改变了欧洲戏剧界的价值观和主题。</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位于城堡区,被誉为世界最美书店。我觉得它只是一家很独特的书店。其藏书包括古书、二手书、图片、印刷品和纪念品。店里的所有商品的陈列方式还真是令人惊讶。</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书籍不仅仅陈列于书架上,还放置于废弃的船上。</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书籍放在浴缸及各种容器里。</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店中还有各种特殊的装饰,其中包括书店里的那只猫。</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后院里有旧书堆叠的楼梯,犹如书山,登上它可见一番风景--威尼斯的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后院书山上所见</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卡弗斯卡里大学(Università Ca' Foscari Venezia):威尼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和商学院。该校一直坐落在威尼斯哥特式宫殿卡弗斯卡里(Ca' Foscari)内,并因此得名。宫殿位于多尔索杜罗区大运河畔,于1453 年由建筑师巴尔托洛梅奥·邦(Bartolomeo Bon )设计,为总督弗朗西斯·弗斯卡里 (Francesco Foscari) 建造的。卡弗斯卡里大学成立于1868 年,称为皇家高等商业学院 (Royal College of Commerce),当时意大利王国吞并了威尼托大区。它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商学院,仅次于 1853 年成立的安特卫普高等商业学院(the Institut Supérieur de Commerce d'Anvers)。这所学院在 20 世纪不断扩张,并于 1968 年成为一所成熟的大学。它目前有八个院系和近 21,000 名学生,是威尼斯最大的大学。</p> <p class="ql-block">寻常人家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阳台底部</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面具(Venetian Masks):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西方独具一格,因为很少有城市把面具融入生活,而威尼斯不一样,这座城市在很久之前,就将面具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13世纪,威尼斯就有规范面具使用方法的文件。公元1700年以前,威尼斯人出门都会带上面具,披上斗篷。威尼斯狂欢节(Carnival of Venice),又称“面具节”,以其精美的面具和服饰闻名于世。节日源于公元 1162年,庆祝威尼斯对抗古罗马城阿奎莱亚宗主教乌尔里希二世·冯·特雷文(the Patriarch of Aquileia, Ulrich II von Treven)的战役胜利,于圣马可广场举办盛大庆祝舞会。由于贵族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戴起面具来乔装掩饰,之后就成为威尼斯狂欢节的传统。节日传统上于12月26日开始,到忏悔星期二(Shrove Tuesday),即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的前一天结束,持续两个多月。这是世界上最奢华、最铺张的狂欢节。最初王公贵族带上夸张的面具,穿上华丽的服饰,尽情的狂欢,庆祝节日,因为无法辨认容貌,掩盖身份,所以能玩的尽兴。渐渐的,这种庆祝方式走向整个威尼斯,逐渐平民也用这种方式庆祝狂欢节。</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面具有很多种,不仅有传统面具,还有舞台面具。最初的传统面具是以黄金铸造的,走向大众之后,人们用廉价的材质代替黄金,但更加精美,用花纹和羽毛等装饰面具,精美度更胜一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街边手工制作意面店 -- We Love Italy</p> <p class="ql-block">网红冰淇淋店</p> <p class="ql-block">街边巧克力店橱窗装饰</p> <p class="ql-block">街边巧克力店</p> <p class="ql-block">当地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黑酱墨鱼意面(cuttle-fish spaghetti in black sauce )</p> <p class="ql-block">卡诺里卷(Cannoli):一种西西里(Sicilian)糕点,由管状油炸面团制成,里面填有甜味奶油馅,</p> <p class="ql-block">当地面包-- Focaccia</p> <p class="ql-block">街边小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