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时代隐喻

畸零钓客

曾经,家长们不许自己孩子看王小波的小说,说太黄。可如果只是在小说中看到“欲”的话,可以说您没有理解他,更没体会到王的深刻。他笔下最著名的人物叫王二,存在于他笔下的两个时代,满嘴的脏话可又绝像他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独来独往,天马行空,不受束缚,不愿被人安置。王二还有个牛叉的英文名“wang two”!<br><br>《黄金时代》的书在内地是由花城出版社首先出版的,看到时王小波早已成名很久了,可对小城镇都算不上的地方来说,惊世骇俗。看时和看那本印刷体《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心情有一拼。 “第一代人是幸福的一代,他们居住在光明的奥林匹斯山上,由永生的神祇创造。这个时代被称做人类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克洛诺斯在天上统治着世界,人们的生活和安闲的神一样无忧无虑,从不需要劳动。黄金时代的人不会衰老,也没有疾病,手脚永远强壮有力。他们在悠然的吃喝中度过幸福的一生。他们在世上生活许多年后,死亡才降临,死亡如同安然平静的睡眠。他们活着时,一切都非常富足。大地提供给他们丰富的果实,人类不必付出辛劳去耕种田地或侍弄果园。他们拥有多不胜数的牲畜,牧场上牧草繁茂,畜群安静地吃草。这个时代,人类生活安逸,没有纷争。神祇也常常亲自与他们商量事情。”<div><br></div><div>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黄金时代”。</div>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91年就被台湾联合报文学奖评为一等奖,写的是文革的事,搁现在换个名可以叫“我的知青生活;下乡生活里的女医生;文革与我的初恋;乱世畸恋;文革年代的爱与性;性爱物语;云南往事;21岁那年的初恋;那远去的女医生等等。诸如此类吧。”可给人感觉不同于那些早已经看久了的所谓“伤痕文学”,比如“大墙下的红玉兰、班主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戴手铐的旅客、绿化树、爬满青藤的木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它们细腻哀婉,催人泪下,小平同志说“哭哭啼啼,木有出息。”小波哥的《黄金时代》完全颠覆了这种感觉。<br><br>《黄金时代》一上来就逻辑现身 ,陈清扬要王二证明她不是“破鞋”,王二雄辩的提出逻辑“大家说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没什么道理可讲。至于为什么说你是破鞋,那是因为结了婚不偷懒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但你不是。”<br><br>听起来雄辩有力,背后是那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观逻辑:A不等于B,A不等于C,那必然是A=D。也就是说,是不是破鞋,谁决定是不是破鞋,人民群众啊。(按:现在有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