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相聚在放飞梦想的地方

红树林1997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相聚,叫同学聚会,那是岁月长河中的一场典礼,记忆着我们的青春,铭刻着我们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当初的青涩少年,离开初级教育的校门,继续在外求学或工作、经商等,在风雨飘摇四十余年后,大多已儿孙绕膝欢享天伦。准备跨进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磨砺与感悟,最最是回忆纯真少年时。都想聚齐咱班的同学见见面,唠唠嗑。回忆往昔同窗共读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有几位同学热心牵头、精心策划。发起倡议后,各位老同学积极响应,在外工作的同学都提前安排好时间,从省内各大城市准时赶回参加这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 …… 倡议书……</p><p class="ql-block"> (在这硕果挂满枝头的盛夏季节,也是每年莘莘学子的毕业季。时光荏苒,不觉间,我们在儒垌小学毕业已四十二周年了!在母校,那百年祠堂曾留下我们朗朗读书声、操场旁火红的凤凰花曾映衬过我们如花的笑靥、奔跑如风的身影……我们在此接受知识熏陶,完成了初始阶段的教育,也在此扬起了人生航程风帆……</p><p class="ql-block">在这收获的季节,特别回忆当年恰是少年时,咱们同学间的情谊,虽经岁月沧桑,仍是历久弥新。经几位热心的同学建议,安排一场咱班同学的友情聚会。以纪念我们老去的青春、不变的纯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8月24∽25日(周六、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母校的原址在阳西县儒洞镇蓝田的陈氏祠堂。解放后,在这里建立儒垌小学。祠堂原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六佰多年了,曾在清朝末重翻新。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由二座并列各三进的宗祠组成,两边有厢房,进与进之间有天井间隔, 两侧高耸的镬耳墙凸显着家族的荣光。祠堂内的石柱、木梁、飞檐、斗拱、雕刻等浓厚的中式建筑物都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雕刻物的颜色被岁月洗尽铅华,暗淡的格调更显历史的沉淀感!我们在这里读完了当时小学7年的初级教育(小学五年、初中二年)。42年前,也是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毕业啦!在此,放飞梦想……</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校读书的时侯,操场旁有几排高大茂盛的凤凰树,如同几把张开的绿色大伞,树荫下清凉舒适。同学们常在这里做早操。祠堂的天井中有几棵遒劲挺拔松柏,四季苍绿,一派生机。现在一切都没有了,只是还生长在同学们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  很想再回到以前的教室里戴上红领巾,上好一堂课。已经不可能啦!学校已搬迁,现这是儒垌镇的老人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好怀念之前这里生长的高大凤凰树。“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初夏蝉鸣,凤凰花开!远望宛似一片绚丽的红霞。当晨早的霞光从树枝丛中透过,将斑驳的光影洒在地面,三五作伴的学子正在凤凰树下捧书朗诵,一片嫣红相映,一片琅琅书声,读书人笑靥如花……那缤纷落花铺满操场边的跑道,见证了少年追赶青春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房厝顶上的瓦松记载着这悠悠岁月哟……</p> <p class="ql-block">  这次同学聚会的主题是:相聚在放飞梦想的地方。活动场地选在老家县城不远的怡景庄园。这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一派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使人远离喧闹的城市,回归恬静舒适的乡村环境。</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活动在此展开。大家走进怡景庄园大门,许文、郑举锋同学做代表迎接同学们,领着一起穿过长长的花廊,三对同学伉俪在前,走到这“放飞梦想”的地方,那是一片绿茵如毡的草地。当年班长黄定松上前逐一握手,欢迎回到儒小(1)班这集体,氛围暖心温情。是呀!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是从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这七年间都是一个班集体的。感情深着呢!</p> <p class="ql-block">  几位班花身穿醒目的红色上衣,摇摆婀娜身段跳起舞来,不减当年飒爽英姿。</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树荫下三五个散步、聊天、拍照等</p> <p class="ql-block">  宴会厅内,一起K歌、跳舞,户外绿地,一起捉迷藏、做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晃是孩童时。</p> <p class="ql-block">  忘记了年龄,卸下了面具,只有少时的童真。笑声不断,其乐融融,我这个当年的插班生只有欣赏和羡慕的份啦。</p> <p class="ql-block">  林景富、陈孔明、杨文盛、李宗文等几位同学一早到山庄的柴火厨房,杀鸡宰羊、捉鱼捞虾,满头大汗地忙碌起来,蒸炒焖、炸卤炖……精湛厨艺大展示,整出几台午、晚大餐。色香味俱全,丰盛的海鲜佳肴满足了大家的味蕾对家乡美食的回忆。真不愧名厨风范!</p> <p class="ql-block">  陈月莲、温纬玲、杨琼仙、柯秀霞等几位女同学时而到厨房打下手,帮忙烧火煮饭、盛汤上菜等,共奏和谐的同学聚会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  聚会中,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聊起了当年母校的往事,衍生至小镇的历史变迁等话题,不胜唏嘘……</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国初年,阳江县周边的乡镇。儒垌的陈氏祠堂、上洋镇姚氏大屋、塘口镇的古堡群、雅韶镇的十八座被称为阳江民间四大建筑。气势恢宏、功能各异,具有中西建筑融合特色。处在阳江这鱼米之乡,当时亦是“江湖之远”的小语种区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交通不便,当时乡人的视野狭窄及对外界信息寡闻少见,基本是靠乡土观念、宗氏族群作为感情纽带来维系,彼此抱团取暖,尊师重教为本,传统文化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应激着周围人群。</p><p class="ql-block"> 就写几段四大建筑所在地衍生出的往事吧,这些远去历史也折射乡土特色文化造就代表人物,在那风云跌宕的变革时代不同人生际遇。</p> <p class="ql-block">  先说儒垌镇,地处沿海的小片平原,山海在此交汇,西南侧比邻电白县,绝大部分居民讲属闽南语系分支的海话方言。是粤西沿海的交通要道,南侧是一个大海湾,是发源于鹅凰嶂山脉的儒垌河及车田河等河流入海口。海湾水草丰美,盛产海盐及海产品,以金钩虾、青锯膏蟹等尤为出名。水陆交通方便,商贾汇聚要地经营山海特产。</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善于经商,在清末民初儒洞商人群体崛起,建立众多商号,财主积累财富,以富甲一方的陈希堂、陈子先等为代表,广置良田万亩,盐田万顷。由当时政府牵头,商会倡议,各大商户积极响应参与。建造了一条长约1公里,具有岭南骑楼特色的商业正街。最多建筑材料由海外订购运回,骑楼一砖一瓦一雕一梁,采用的都是西洋建筑风格,诉说着清末民初当地经济的辉煌! 正街商铺建好后,曾书中记载:“儒垌河上船艇如梭,圩上贾肆栉比,万商云集,行口林立、商号密布,街市上百货山积,商声鼎沸,万头攒动,呈现了极为昌盛的商业景象”……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在逐渐老去留下孤独的寂寞。 </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儒垌人又把生意做到了天南地北,大多在外地安家置业。当地俗话:“各地的田螺吃各地的泥”,已成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砖绿瓦堆砌起的骑楼,残缺斑驳的岁月长墙。已杂草丛生,野花妙曼。</p><p class="ql-block"> 渐行渐微的透视诉说着往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这条曾经繁荣喧闹的长长街道,留下了许多年少时的美好回忆,而今寂寞空落,藏不了躁动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儒垌镇东侧接攘的上洋镇,有著名的姚氏家族,作为官宦世家,后代注重耕读传家,考取功名,尽心维护着家族声誉和传统,历代人才辈出。在清未民初,姚氏家族最是鼎盛时期。在上洋镇的上联、白石姚氏第堂林立,大厦成群,他们留下上洋十五第与十五堂的历史遗迹,在当时方圆百里,名噪一时,如此家势非一般人能为。十五堂第和四大书室、上洋大屋名垂青史。民国初年,当地姚氏子弟姚毓琛、姚毓瑁亲兄弟俩同时考取黄埔军校三期,后来升至国军中的将军,一时成为当地佳话。这在全国也少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残留的老宅仍流露着家族的荣光。对旅居在外的后人来说:这里封存着往事,安放着乡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塘口镇作为多山多林之地,西北方向为鹅凰嶂余脉。在清未乱世年代,土匪占山为王,烧杀掠掳,无恶不作,残害周围百姓。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当地人以姓氏族群作为依托建造多座古堡以保卫家园,这些古堡集避守、防御、仓储、居住、祭祖、教育、集会等功能,是当时农村地区生活状况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与土匪的常年抗争,使当地村民富有反抗精神,这里也是当时无能政府统治薄弱的地方。1940年,我党地下党员林元熙、廖绍琏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这里成立了当地的最早党支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民众扺御外敌,壮大我党的影响和力量,播撒下革命的种子。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广东南路武装的中坚力量。也是当时在国统区我党武装斗争的红色根据地。 涌现出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林元熙、陈朝波等先烈,以及一批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前辈们。</p> <p class="ql-block">  古堡群见证了发生在这里边的萧杀、寂寞与繁荣。而今满经沧桑的夯土高墙、炮孔似乎在诉说着被遗忘的历史过往……凄草稀稀,平静空旷的原野早已换了人间。不远处,就是一片建设中的工业开发区。</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重视后代的文化教育。当年防御古堡群建有私塾书院,后来有些改成当地小学。</p> <p class="ql-block">  “雅韶十八座”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区东侧十余公里。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约200余年的历史,是坐北朝南、依水而建、排列整齐、古典雅致的青砖、糖灰、杉木、筒瓦结构的建筑群,双侧墙体也是显赫家族传统的镬耳墙。是阳江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雅韶十八座及周围村庄以谭姓居多,历代崇文重教,读书人较多。100多年前,就以谭氏祠堂为学堂,以祖尝为经费及奖学金,专收本族子弟就读。开了阳江地区现代学堂教育的先河,雅韶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现代的学者专家等,他们在这里汲取智慧,磨砺意志,投身于国家各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以教育界尤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早年间周围地区有“无谭不成校”的称呼。在我的恩师就有数学老师谭实德,物理老师谭剑雄等。雅韶十八座,正是这样一方文脉相承、书香盈门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这镬耳屋承载的是岭南人民丰衣足食、独占鳌头的美好心愿。经历200多年南方风雨侵袭的飞檐翘角,仍是我们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聚会的欢乐氛围中,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同学间的友情和别后匆匆数年的想念。</p><p class="ql-block"> 全体同学深情地合唱《明天会更好》这首经典歌曲,致敬我们渐去渐远的青春!怀念我们的校园时光, 记住被时光流逝了的同学纯真情谊。 也是对我们对今后人生的内心鼓舞和美好祝福。坚定信念,挑战自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青春往矣情谊仍,道声珍重约有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