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摄影人才研修班

楊建明

<p class="ql-block">  2024 年 8 月 27 日至 28 日,由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宣传部、新吴区文联、新吴区摄影家协会、新吴区文化馆联合举办的"2024年摄影人才研修班"。五十多位怀揣着摄影梦想与热情的摄影师齐聚于此,共同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修班特邀了多位摄影界的大咖前来授课。上海著名记者雍和,以其丰富的新闻摄影经验和独特的视角,为学员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汤德胜老师,用他多年的摄影艺术沉淀,传授着宝贵的摄影技巧与感悟。还有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许益民,以展示纪实摄影的魅力和专业素养,拓宽了学员们的艺术边界。</p><p class="ql-block">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学员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认真聆听老师们的讲解,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他们时而为老师们精彩的作品而赞叹,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琢磨着如何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摄影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这场摄影人才研修班,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它为无锡市高新区的摄影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也为推动当地摄影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这些摄影师们将带着所学所得,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为我们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摄影研修班由新吴区摄影协会主席朱刚群主持</p> <p class="ql-block">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多次荣获国内外摄影大赛奖项包括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等荣誉的江苏省摄影家协会许益民主席所作的关于记录摄影的经验分享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许主席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真实瞬间,记录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质特征,包括生存状态、精神追求、风土人情等。比如老师今天重点分享的《白相大世界》、《第一回》等作品创作经历和收获等,让人感受到他对摄影、对人、对事的认真,也让人明白,所有的成功,都是一步步地累积、汇聚起来的。许主席在语言表达上十分精准,他精心制作的标题,比如《工余情话》、《上下铺》、《紧急刹车》、《百依百顺》等,不禁令人莞尔,也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用镜头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比如他在摩洛哥、尼泊尔等国创作拍摄的一些作品以及他说巧遇拍到的一组关于鸟爱恋的一组照片。所谓偶遇,其实皆是有心的等待和恰到好处的把握。按动快门只需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该在什么时候按下快门却需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练习与准备。许主席今天还分享了他近来新拍的一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他蓬勃旺盛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生命力,一位年过六旬、公务缠身的前辈依然在孜孜以求地创作,我们这些后来者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p><p class="ql-block"> 杨伟新 文</p> <p class="ql-block">许多学员认真聆听,纷纷用手机、相机耒拍摄记录。这次研修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加油站,进一步提高拍摄技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人生、记录时代。</p> <p class="ql-block">  雍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九届副主席,原上海摄影家协会主席,《新民晚报》首席记者。雍和老师特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马克思”弹奏手风琴的专注神情、与狗相伴的温馨场景、面对拆迁时的无奈与坚持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作品的画面内容,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作为影像的记录者,雍和老师对主人公始终怀有尊重和理解,他用镜头传递温情,他用影像表达悲悯。这部作品中的每一张照片都经过精心构图和光影处理,它们不仅记录了主人公现实生活中的瞬间,也展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和力量。雍和老师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杨伟新 文 </p> <p class="ql-block">摄影协会的学员们正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讲解。</p> <p class="ql-block">  汤德胜~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原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汤德胜老师教导我们说,摄影人要让作品说话,作品就是人品。因为眼里有人、心中有爱,所以汤老师的作品,丰富、精致、厚重,且充满人文关怀,每一张都有温度。从他平实的言语分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强毅力。他不仅是摄影创作的榜样,更是我们为人、做事的楷模。 杨伟新 文</p> <p class="ql-block">  获悉汤德胜老师的《大运河》摄影作品展曾经为中国成功申报非遗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就对他的讲座充满了期待。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前,在街道宣传部门工作的我曾经参与过一些基础工作,也曾经阅读过了英国作家布莱恩特的《运河人家》和徐泽臣的《北上》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但再丰富的文字也难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大运河的面貌依然模糊。但在今天汤德胜老师分享的“大运河影像五十年”运河存影之后,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我有幸见到了1959年13岁的汤老师拍摄的第一张大运河主题的摄影作品,见到了五十年代的水上高速公路,见到了很多发生在运河两岸黎民百姓的故事……大运河从此不再是一条简单的河道,而是一条有长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自然的河流、生活的河流、文化的河流、历史的河流。借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霍玮的话语,说汤老师的“这些图像如同“影像炼金术”般,出来的都是“光彩照人”。将一帧帧的照片连在一起,就像一幕幕的话剧,很好看。这是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p><p class="ql-block"> 杨伟新 文</p> <p class="ql-block">  优秀学员杨伟新在研修会上交流发言说:两天的专题研修时间很短,但给予我们的指引和鼓励却很多。作为摄影爱好者,我想,我们应该用心去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瞬间,用镜头去记录生活、传递情感、表达思想,这样的照片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培训班刚结束,学员们纷份在微信群里留下学习心得现摘录几位学员的真实的内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且听风吟之罗兰德:</p><p class="ql-block">两天的专题研修时间很短,但给予我们的指引和鼓励却很多。作为摄影爱好者,我想,我们应该用心去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瞬间,用镜头去记录生活、传递情感、表达思想,这样的照片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学员陆顺荣:</p><p class="ql-block">新吴区摄影人才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新吴区摄影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我要用光用影用情怀,成为新时代新吴风云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学员沈斌</p><p class="ql-block"> 感谢区摄协举办质量上乘的培训班,有幸聆听摄影界三位大佬精彩纷呈的授课。在当前“全民摄影”时代,如何拍出一张有温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好照片是摄影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两天来,无论是雍和先生的《用連接的思维来捕捉和构建》;许益民先生的《记录类摄影经验》及汤德胜先生的《专题摄影体会》,都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核心:摄者一定要具备“连接的思维”。摄者和被摄者的连接、主体和陪体的连接、主体和背景的连接、明暗之间的连接、色彩之间的连接、内容和社会背景的连接……总之拍摄的过程是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日久天长的实践中积累。正如汤德胜先生所说的“釀酒式”创作过程。本人虽已耄耋之年,但对摄影兴趣不减,願这次培训班是俺摄影之道的加油站。在这百年未遇的大变局的过程中,让我们确立文化自信,观乎无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不失摄影人之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