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队连长指导员子女分别五十八年后才相聚

顾太健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7日,是一个特别的日。我和海平受原铁道兵一师一团杨连队连连长陈松桥长子陈伯奎邀请,我们从襄阳前往吉林市看望陈伯奎兄妹三家。</p><p class="ql-block">陈松桥和海云生同是一年入伍,同在一个团,1961年他们分别担任杨连弟连连长和指导员,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工作配合默契。1966年陈连长随一团刘副团长调入基建工程兵41支队407团。</p><p class="ql-block">当时他们两家同住云南陆丰一团机关家属大院,两家孩子也同在一个学校学习,两家之间关系也非常好,两家阿姨也互相走动。</p><p class="ql-block">自1966年分别后就失去了联系。2019年1月份,我发表了《怀念铁道兵一师一团“杨连弟连”海云生指导员》的美篇被吉林化工总公司陈伯奎发现,从文章中看到海云生图片,他觉得这张图片很熟悉,经家中图片核对正是他老爸的老战友海叔叔。他立即在美篇中留言,他和我取得了联系,并互相留有手机号码。我也将此信息告诉海云生大女儿海平。</p><p class="ql-block">两年前伯奎就多次邀请我们到吉林,因穷事较多一直没有实现。2023年11月份,伯奎前到襄阳看望我们。前段时间我和海平商量决定2024年8月26日去吉林。</p><p class="ql-block">分别五十八年的发小他们终于见面了,可惜两家老人都早已去逝多年。一见面他们共同回忆五十八年的前发小的往事。对一平浪、昆明军区43医院、粮食局、邮电局、盐厂……印象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左一是陈连长长子陈伯奎(生于1958年),左二是作者本人,左三是陈连长次子陈伯昆(生于1962年),左四是海云生指导员大女儿海平(生于1955年),左五是陈连长女儿陈丽莉(生于1960年)。</p> <p class="ql-block"><b>铁道兵杨连第连历任连长、指导员:</b></p><p class="ql-block">郭金南、徐 翔、李春胃、孟宪清、<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陈松桥、海云生、</b>李振远、陈太和、胡占芳、徐宝山、陆继修、孙治善、张长财、周家顺、王全福、黄 灿、钱兴宽、朱圣尧、魏炳华、邓泽元、晋良全、梁景先、俞天兴、王云龙、陈 樵、朱延太、王国斌。</p> <p class="ql-block">陈松桥,1929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松花江边一个农村,1948年入伍,半年后当了班长,入伍七个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由于他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顽强精,部队领导认为这位年轻战士值得培养,经部队组织决定选派他回国深造(1952年回国参加石家庄铁道兵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随铁道兵一师一团到福建修建鹰厦铁路。1959年随部队到云南修建成昆铁路。他曾在一师一团一营一连任职连长(杨连弟连)、在三连任职连长、一团作训股任职参谋。1966年被调到贵州六盘水组建的基建工程兵41支队407团的组建工作,后任职作训股股长、司令部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72年转业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工作,曾在总公司设计院工作,后调运输处生产主任(经理)、总公司信访办主任位置离休。一生中不仅自我要求严格,对家属子女同样严格要求,规范自已规范家人。在工作中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默默无闻,发扬铁道兵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p><p class="ql-block">1995年8月3日因病去逝,终年67岁。</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任命书,陈松桥分别先后担任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杨连弟连)、三连连长。</p> <p class="ql-block">海云生,1930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48年12月入伍,服役于铁道兵一师政治部文工团。在入朝期间,他曾经在铁道兵一师二团八连任文化教员、二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组织干事,五团政治处秘书,铁道兵一师政治部青年干事,1958年调入一团“杨连弟连”任政治指导员、四营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10月份转业到襄樊铁路分局任中学校长、襄樊铁路分局长江埠工务段党委书记、襄樊铁路分局人武部部长。2008年9月30号因病医治无效离世,终年79岁。</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英模会上海云生指导员接受中央军委贺龙元帅的接见。(前排右六是海云生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的陪同下出访归来,经缅甸回国,在昆明作了短暂的停留。</p><p class="ql-block">此时,昆明军区正在召开“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昆明军区首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请总理接见一下英模代表,周总理很高兴的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周总理在昆明军区秦基伟司令员和陈鹤桥副政委的陪同下,接见了经昆明军区挑选出来的10名英模代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图:前排左三海运生指导员</b></p> <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11日,杨连弟连支部成员在一起合影。前排左二是海云生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连弟连的前身是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这支部队以杨连弟的名字命名,以纪念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杨连弟,1919年生于天津市北仓镇北仓村,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完成修桥任务,特别是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创造了“钢轨架浮桥”的施工方法,保障了物资补给线的畅通。然而,在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牺牲,年仅33岁。为了纪念他,他的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并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等荣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