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游学——长 沙

记录和分享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五一和2024年元旦我们曾经两次来长沙和岳麓书院,为了避开旅游高峰我们在开学前的8月28日第三次来长沙游学。长沙游学的第一站还是岳麓书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院,大致起源于唐,崛起于宋,经元、明、清各朝,直至今日依旧弦歌不断。从最初的藏书之地,到后来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承载着悠久的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五一期间第一次参观岳麓书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span></h1> <h1>  自卑亭的名字来源于《中庸》中的一句:“<b><u>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u></b>。”这句话强调了谦卑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如同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逐步积累,最终达到高处。自卑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它的设计简洁而古朴,展现了传统建筑的韵味。</h1> <h1>  岳麓书院的讲解安排是最方便的博物馆讲解,游客到讲解中心随时可以联系到讲解员,每十分钟就能安排一次讲解,每二十个人收费200元。</h1> <h1>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1]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h1><h1>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对联是岳麓书院最著名的对联之一,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这对联体现了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历史传统。</h1> <h1>  赫曦台</h1><h1> 赫曦台位于岳麓书院门前。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在岳麓山顶建有赫曦台。王守仁题诗:“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山长罗典建台于书院前,其意在追念朱熹。台经多次修葺,一直被保留。</h1><div><h1> 赫曦台的对联是“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h1><h1> 这对联体现了书院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和才能的重要性。上联“合安利勉而为学”意味着结合安、利、勉三种态度来学习,即以安定的心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勤奋努力地学习。下联“通天地人之谓才”则表达了通过学习达到通晓天地人事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才能。这对联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目的,以及通过学习达到的境界,体现了书院培养全面人才的宗旨。‌</h1></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5年6月20日,毛泽东在离开长沙近30年之后,回到湖南调研考察,在周小舟、周世钊等人的陪同下,重游湘江,重返岳麓山,游白鹤泉、云麓宫、望湘亭。此后,周世钊兴致盎然,夜不能寐,作《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寄到北京:“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当年10月,毛泽东给周世钊回信,并附上《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诗作一首:“</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u>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u></b><span style="font-size:22px;">。”韶华易逝,往事如烟。毛泽东在近30年后重游湘江,重登岳麓山,看“春江浩荡”,“又踏层峰”,感慨万千,字里行间,一代伟人对湘江、对岳麓山的情有独钟跃然纸上。</span></p> <h1>  名山檀席‌指的是书院负责人。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名山之席”,即指书院负责人所坐的位置,象征着他们在书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h1><h1> 名山檀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书院文化中。在古代,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的重要场所,书院负责人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学术研究。名山檀席一词用来形容书院负责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象征着他们在书院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h1><h1> 在岳麓书院中,名山檀席不仅是一个象征,更体现了书院负责人的责任和使命。岳麓书院作为千年学府,培养了无数人才,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山檀席在这里象征着书院负责人的智慧和领导力,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培养有德有才的学生。</h1> <h1>  对联由程颂万所撰写,其中上联“纳于大麓”语出《尚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藏之名山”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圣人君子。”这对联的意境是表达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寓意着书院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追求是深远而持久的‌。<br>  岳麓书院还有其他著名的对联,如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以及讲堂的对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些对联不仅展现了岳麓书院的学术氛围和教育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br><br></h1> <h1>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span></p><h1> 一副出自书院大门两壁的楹联,道出岳麓书院古往今来治理国家培育人才,不忽视世界历史潮流的千年学府讲学传统。</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晓浒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这段楹联通过“毛蔡风神”八个字,概括了“惟楚有材”的所有荣光,表达了作者对岳麓书院的赞誉和对湖南学子的期望‌。</span></p> <h1>  岳麓书院学规是清代书院教育的重要体现,由王文清在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制定,全文共18条,分为德行修养、学习内容和态度方法三个方面。以下是岳麓书院学规的详细内容:</h1><h1> <u style="font-size:22px;">德行修养</u>‌:</h1><h1> 时常省问父母:要求学生时常向父母问候,体现孝道。</h1><h1> 朔望恭谒圣贤:每月初一和十五日要恭敬地拜见圣贤,体现对先辈的尊敬。</h1><h1> 气习各矫偏处:矫正个人行为中的偏执,养成与人和睦共处的习性。</h1><h1> 举止整齐严肃:行为举止要端正严肃。</h1><h1> 服食宜从俭素:生活要节俭朴素,不奢侈浪费。</h1><h1> 外事毫不可干:不要参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h1><h1> 行坐必依齿序:行为要按照年龄顺序。</h1><h1> 痛戒讦短毁长:避免揭人短处,不诋毁他人。</h1><h1> 损友必须拒绝:远离对自己成长不利的朋友。</h1><h1> 不可闲谈废时:学习时要专心,不闲聊浪费时间。</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u style="font-size:22px;">学习内容</u><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h1><h1>日讲经书三起:每天要学习儒家经典三次。</h1><h1>日看纲目数页:每天阅读历史典籍数页。</h1><h1>通晓时务物理:了解社会时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h1><h1>参读古文诗赋:阅读古文和诗赋,提升文学素养。</h1><h1><u style="font-size:22px;">‌学习态度与方法‌:</u></h1><h1>读书必须过笔:读书时要做笔记,加深理解。</h1><h1>会课按刻蚤完:按时完成课程作业,不拖延。</h1><h1>夜读仍戒晏起:晚上学习时要早起,保持学习状态。</h1><h1>疑误定要力争:对疑问要深入探究,不浅尝辄止。</h1><h1> 岳麓书院学规不仅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全面培养的目标,而且对现代教育和人才培养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了岳麓书院的学规后虎子的感受:</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u>“优秀者应该:含蓄但不闭锁,善良但不愚善,独立但不固执,温柔但不软弱,智慧但不自傲。</u></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h1> <h1>  讲堂的对联: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h1> <h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青年毛泽东曾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其熏陶。1917年至1918年,毛泽东两度游学,以脚步丈量大地,足迹遍布长沙、益阳、岳阳等地,接触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在国情民意中读“无字之书”。</h1> <h1>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h1> <h1>  讲堂位于岳麓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h1><h1> 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h1> <h1>  讲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为“学达性天”,由康熙皇帝御赐,意在勉励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原额被毁,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二为“道南正脉”,由乾隆皇帝御赐,它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h1> <h1>  “斯文一派”的字面意思是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这个词语出自元代薛昂夫的‌《塞鸿秋》曲,指的是文人或儒者。‌</h1><h1> 在岳麓书院,“斯文一派”特指岳麓书院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强调文质彬彬的精神气质。此外,“斯文一派”还代表了岳麓书院在湖湘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经世致用和崇尚道德。岳麓书院作为湖湘学派的大本营,培养了大量人才,对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h1> <h1>  岳麓书院的左侧,也有一座文庙,却因身处岳麓书院,而变得默默无闻。人们走进岳麓书院后,往往被其幽深的庭院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一头便扎了进去,而旁边的小小院落,一不小心就被忽略了。</h1><h1>“道冠古今”匾额是用来盛赞孔子的学说与品德。“道冠古今”意思是:人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很好的。这句话是在孔庙的西边的一个牌坊上有出现,与其对应的是“德侔天地”。这里是形容孔子,说他的贡献如同一夺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很好的。</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沙游学第二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又名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民国二年(1913年)春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冬,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求学、执教以及从事早期革命活动长达八个春秋。</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毛主席曾在这里求学,并在师范附小任教。毛泽东在此完成了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是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包括由办公楼、教学楼、自习楼、大礼堂、寝室等组成的主体建筑群、后山的火炬楼、南侧的附属小学、北侧的工人夜学旧址。除新建的火炬楼外,所有文物建筑都是复原陈列。其中,与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执教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有关的复原陈列纪念点主要有十四处,包括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寝室、第八班自习室、阅报室、大礼堂、水井、君子亭、第二十二班教室、附小主事室以及工人夜学旧址等。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建筑风格以西式为主,又不泛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是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旧址保存有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14处,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湖南第一师范被誉为</span><b style="font-size:22px;"><u>“千年学府,百年师范”,徐特立、杨昌济、李达等先后在此从教。</u></b></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主体连廊建筑位于校园中部,由毛泽东求学时期的教学楼、自习楼、阅览楼、大礼堂、寝室等组成,建筑大小不一,平房楼房相间,高低错落有序,平面布局或呈“回”字“凹”字,或呈“凸”字“H”形,外观庄重典雅,科学地考虑到了采光、通风和排水效果。在各建筑楼栋之间,长廊迂回,互为贯通;廊柱砾大,成双顶拱,拱距卷顶跨度适中,稳定大方。青麻石屋基高出地面,防雨、防潮。阶沿、柱础、廊檐、屋脊棱角分明,衬托墙体、门窗檐框,青白相间,素洁雅致。主体连廊建筑左侧为一师附小,右侧为工人夜校,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大道将整个学校旧址一分为三,但其建筑风格与主体连廊建筑协调一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楼大厅及两边的题词。毛泽东的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如今的校训。徐特立的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如今的校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八班教室第一行第四个座位正是毛泽东当年坐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第一师范,毛泽东还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span></p> <h1>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h1><h1> 毛泽东 (1910年)</h1><h1>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h1><h1>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h1><h1> 1910年秋天,毛泽东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重要转折。</h1><h1> 临行前,毛泽东思绪万千。一方面,独立不羁的性格使他急切地想要冲出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风气闭塞的山村;另一方面,想着要离开抚育自己的父母,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韶山冲,他多少有些依依不舍。于是,他改写了日本人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以自勉的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h1><h1>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感恩父亲的特殊方式。他把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体现出对父子关系的准确定位,更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重。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充分考虑父亲的忌讳和感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则准确表达毛泽东志在四方的坚定意志。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少年毛泽东以这种含蓄方式向父亲道别,比千言万语更精炼、更生动、更准确。从此,毛泽东义无反顾地走向外面的世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h1><br> <h1>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正是在1920年,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以后,他开始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h1> <h1>  这是毛泽东1913年10月至12月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的听课笔记。全文约18400字。其内容主要是国文课和修身课的听课笔记,涉及哲学、史地、古诗文、数理等。对古今名人治学、处事、治国和有关伦理道德的言行,记录较多。凡典故、词义、要旨和警句,都分条写出。有的条文突出理想情操、求实好学、不务虚名的内容。</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回忆:一个名叫萧瑜(萧子升)的学生和我做伴,我们走过5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们既给我们吃的,又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很友善的欢迎和款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18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从岳麓山下刘家台子出发,沿洞庭湖东南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期间全靠替人写横幅对联、信件,种菜弄庄稼换得食宿。实在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露宿野外。他们经常和农民促膝交谈,了解民情,宣传新思想。</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有一天我读到一份《民报》,上面刊载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他们一直走到西藏边境的打箭炉。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舞。我想效法他们的榜样,可是我没有钱,所以我想应当先在湖南旅行一试。”7月中旬,毛泽东与一个名叫萧瑜的学生同行,开启了这次行程。他们仅带着换洗的衣服、一把旧雨伞、笔记本、毛笔和墨盒等简单用品就出发了。历时一个月,他们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个县,行程900余里。这次“游学”,未带一文钱。一路接触城乡社会各阶层的人,了解一些风土民情,获得了许多新鲜知识。最后由于沅江涨水,部分民房和道路被淹,行程被迫中断,8月16日,他们回到了长沙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衣。”——《讲堂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是全国规模最大、以宣传青年毛泽东光辉业绩为主的专题性纪念馆。</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u>感觉纪念馆现在的档次和内容都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提高</u></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长沙游学第三站:湖南博物院</span></p> <h1>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街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马王堆汉墓于1972~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三座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墓,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 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 墓葬共计出土1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h1> <h1>  有人把马王堆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尽管地下文物不断面世,但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丝毫不减,它在诸多领域的“独一无二”使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h1> <h1>  “利苍”玉印,方形盠[lí]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h1><h1> 《史记》记作“利仓”,《汉书》记作黎朱苍,指的都是利苍,说明二号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历史人物。利苍,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战事、楚汉之争。汉初任长沙国丞相。惠帝时封为轪侯,食邑七百户。封地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一说在今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h1> <h1>轪侯之印”铜印</h1> <h1>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1973年12月,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三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12余万字。其中除《周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内容涉及思想、军事、天文、医学、地理等各领域,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h1> <h1><p>  1972年初,马王堆出土千年不朽女尸的消息传开后,各方群众争相要求参观。当时的省革委会作出了布置陈列、立即开放的决定。于是,来不及清理登记文物,做好保护工作。女尸等出土文物就于1972年5月22日对外开放了。一下子,每天数万人涌入博物馆,外地群众也赶来长沙看新奇。各种大小货车、拖拉机等从烈士公园的南门排到了西门。博物馆每天有80名警察、200名民兵维持秩序,还是捉襟见肘。开放的第一天,陈列室的大门就被挤坏了,一位妇女还受了伤。这个情况经由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反映给了国务院。周总理当时因病住院,他看到报告后严厉批示:“湖南军区挖出,不报告省委,更未报告国务院。出土尸身和衣着、帛文还有其他文物非变质不可……必须立即采取办法,将尸身转到冰窖,消毒、防腐,加以化工处理。这是可以向群众说得通的。非当机立断不可。”</p>接到周总理指示后,尸体被深夜转移到了湖南医学院。</h1> <h1>周总理的批示达5次之多</h1> <h1>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一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香囊和巾、袱外,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三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一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b><u>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u></b>。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实物,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一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h1> <h1>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一号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杯盘内底上写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还有注明器物容量的。外表光亮如新,可见汉初漆器制造工业水平较发达。</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博具,就是棋盘,髹黑漆,上面有云纹以及飞鸟图案。‌‌六博‌:一种古老的博戏,使用骰子进行游戏,最早可追溯到商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富而多彩,曲折而灿烂,绵延而不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短短的两天长沙特种兵式的游学圆满结束了,29日下午返回武汉,迎接新的学期的到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