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十三陵-长陵&定陵

枫叶微语🍁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麓,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家陵园,也是大明王朝的另一个紫禁城。陵园内的建筑全部仿照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高大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从破土动工到修建完毕, 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历史。长陵背倚天寿山主峰,其他帝陵"逊避祖陵"相应缩减规模,拱列在两旁群峰下。气势磅礴的大规模陵寝建筑集群结合山水胜景布局,凸显了长陵的主体地位,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艺术杰作。</p> <p class="ql-block">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至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俭在景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大明王朝历经沧桑走过二百七十六年,在此历史长河中先后有十六位皇帝延续统治,十三位皇帝葬于明十三陵。那么,另外三位皇帝又葬在哪儿?(拍摄于故宫)</p> <p class="ql-block">第一位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卑微,孤无所依,入寺为僧,在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中起义郭子兴部下,虽是匹夫,却有鸿鹄之志,极力团结知识分子并善于学习,"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1368年开国定都南京,1398年驾崩,葬于明孝陵。(拍摄于南京孝陵)</p> <p class="ql-block">此山明太祖朱元璋和孝慈皇后马氏的合葬之墓。洪武九年(1376)孝陵动工兴建。十五年九月玄宫建成,葬入已故马皇后,翌年孝陵殿落成。22年后明太祖朱元璋去世,葬入此山。 (拍摄于南京孝陵)</p> <p class="ql-block">第二位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嫡长孙,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朱允炆即位后颁布"削藩令",操之急且过于狠,连废四个皇叔,逼死湘王全家,把整个宗室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四叔燕王朱棣被亲侄子所逼不得不反,于1399年发动历史上"靖难之役" ,1402年攻入南京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从此失踪…(拍摄于重庆磁器口)</p> <p class="ql-block">建文帝归宿是历史谜团,相传他逃出皇宫,削发为僧,辗转隐匿在重庆磁器口宝轮寺,之后此寺又称龙隐寺。建文帝在南京掌控将近20万军队,而朱棣800精兵,仅三年时间竟落得生死不知的下场,他为自己出台的政策败笔买单是必然的。建文帝是一位没有陵寝的明朝皇帝。(拍摄于重庆磁器口)</p> <p class="ql-block">第三位景泰帝朱祁钰,大明王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被蒙古瓦剌部俘获,史称"土木堡之变"。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一年后朱祁镇被送还京城却被朱祁钰软禁长达七年,七年后英宗复位。朱祁钰死后被葬于北京西山景泰陵,他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p> <p class="ql-block">紫禁城大殿气势庄严,<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越回到15世纪的奉天殿——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这</span>对年龄仅相差10个月的兄弟,如果没有哥哥21岁时的御驾亲征,他们的身份或许将永远定格于此。然而世事难料,在之后短短9年内,这对兄弟的人生在紫禁城内上演了一段离奇的故事。(拍摄于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是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系明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建筑最雄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寝。走进陵门,从红墙黄瓦和汉白玉石雕组成的建筑中,找寻它们曾经的富丽堂皇,追寻大明王朝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帝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帝不知下落后,顺水推舟成就了永乐大帝。朱棣智勇有大略,在位22年,明朝国力强盛,五次御驾亲征以迫使蒙古人远遁不敢近塞,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国文化声名远播,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等。后世称"永乐盛世",并以年号代称为"永乐大帝"。</p> <p class="ql-block">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在南京皇宫病故。朱棣与徐皇后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他没有在南京附近给她寻找安息之所,而是派人到北京寻找风水吉地,最终选中昌平县内黄土山,并赐名天寿山。明长陵的修造,是明朝迁都北京的前奏。</p> <p class="ql-block">永乐七年(1409)开始营建,永乐十一年(1413)工程浩大的玄宫建成,命名为长陵。同年,朱棣把已去世五年半的皇后徐氏棺椁由南京迁葬长陵,成了十三陵中第一个埋葬者。永乐十四年长陵祾恩殿建成,将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内。</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寝"。长陵的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如出一辙,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圆形部分为朱棣与徐皇后封土所在。同时,长陵以棂星门为界,又分为祭祀区和陵寝区。</p> <p class="ql-block">无字圣绩碑。朱元璋要求后世君王要亲自为先祖撰写碑文不允许代笔。明朝前七陵,陵宫前的碑亭是嘉靖年间建成,他一心想长生不老,哪有心思写碑文,于是都成了无字碑,之后的皇帝也就都不写了。然清朝皇帝看中了这座无字碑,碑阳刻清顺治十六年谕旨…</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始建于宣德二年(1427),宣宗朱瞻基说:今所建陵寝皆皇祖当时规画不敢有所增益。长陵祾恩殿仿紫禁城太和殿,同等级别,然太和殿历经焚毁再修建,而这座大殿则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祾恩殿,自建成之日起便屹立在这里已六百年,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向人们倾诉着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更名为祾恩殿。祾,取自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之意;祾恩,是祭陵感恩而受福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气势雄伟,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九五至尊。殿下有三层汉白玉台基,御路石雕刻工艺精湛,对大殿的尊崇起到了极大的烘托作用。殿顶全部黄色琉璃瓦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使大殿更加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台基周围缭以三层,栏板为荷叶净瓶纹饰,望柱雕有精美的云龙祥凤,石栏璀璨,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禁城太和殿,清康熙重建时的规制,明永乐建的奉天殿被雷火焚毁了。"奉天承运"是明朝皇帝诏书的开头语,明朝曾用"奉天"作殿名,清朝改称太和殿。这里是王朝权力的象征,朝廷重大礼仪和政治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拍摄于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内60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230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柱粗壮需三人合抱,直径均在1米以上,高度均超过12米,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殿内梁、枋、檩及斗拱等木构件,也全部采用名贵楠木加工而成,因此又被称为楠木大殿。大殿规制宏阔,堪称我国古建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金丝楠木是十分珍贵的木材,生长在云贵川原始森林,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从幼苗长到成株需要500-800年左右时间,其木质细密坚硬,纹理淡雅细腻,不易腐朽且有芬芳气味,因而能够自然防虫,再加上它不加任何粉饰,古香古色,因此有"一寸楠木一寸金"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永乐皇帝常派朝中大臣亲临督办。进入深山的伐木人常会受到野兽攻击,或染上恶性疟疾,很多人进山之后有去无回。大木采伐之后还要穿行茂密丛林运到河边,山路崎岖艰难凶险可想而知。因此有记载写道:"一木初卧千人难移。倘遇艰阻必成伤损。蜀人语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哀可知也。"来形容采伐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遥想历史长河激流跌宕,十三陵祾恩殿遭毁,仅存长陵祾恩殿"孤独守望"成为唯一遗存;站在这里,粗壮高大的南木仿佛是顶天立地的巨人,几百年沧桑巨变,至今屹立不倒。长陵祾恩殿是十三陵中最大祭祀大殿,它的幸存,让今天的我们开眼古建瑰宝,并探寻历史背后蕴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禁城太和殿内的沥粉鎏金蟠龙柱,那些明永乐年间的巨大楠木由于雷电大火被毁,加之极其珍贵且稀缺,在紫禁城太和殿早已难见踪影,清朝时期太和殿宝座前的六根沥粉鎏金蟠龙柱用松木拼凑。(拍摄于故宫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禁城宁寿宫乐寿堂,所用就是金丝楠木。和珅凭借内务府总管身份,在恭王府仿乐寿堂用楠木修建錫晋斋。乾隆驾崩后,嘉庆下诏书公布和珅二十条罪状之一是僭越罪:"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和大人,位极人臣,都不可用楠木,这从另一侧面说明金丝楠木的珍贵和稀缺。(拍摄于故宫)</p> <p class="ql-block">殿内陈列明成祖朱棣铜像,依据明代宫廷遗留的画像制作,形象逼真。毛泽东曾几次到明长陵参观,他评价说:"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敢在北京建都城,敢把自己的陵墓放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p> <p class="ql-block">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三面临敌,边防大重,绵亘万里,分地守御。为了京师安全,决定大修长城。"慕田峪关,永乐二年(1404)建。"慕田峪关口正式修建得名,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拍摄于慕田峪长城)</p> <p class="ql-block">明中期国力渐衰,长城以北要塞弃守,只靠长城来挡住胡骑,两次外寇入犯未能得志。明末李自成进围北京得逞。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写到:"由此看来,若明成祖当时不迁都北京,也许在前两次外寇入犯时黄河以北已不可守,宋人南渡之祸要再演一次了。"(拍摄于八达岭长城)</p> <p class="ql-block">殿内陈列定陵部分出土文物,金器、银器、玉器、瓷器,还有帝后的服饰和丝织品等。这件是金累丝镶宝石九龙纹冠,帽冠通体金累丝工艺,前圆饰九龙纹,龙纹栩栩如生,并在上下加以红宝石点缀,似游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瓶大明宣德年制。在万历陵墓随葬的木箱和棺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青花瓷。瓷器,中国人最古老的发明之一,在明朝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厚端庄,釉面青亮,纹饰细腻豪放,笔法潇洒,一向被列为明代青花之冠。</p> <p class="ql-block">郑和本姓马,因立下赫赫战功,永乐皇帝朱棣赐郑姓以纪念,史称"郑和"。永乐三年(1405),朱棣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找寻下落不明侄子建文帝,另一方面想"扬威于海外",这两点被史学家认为是郑和航海的动因。郑和宝船七下西洋,最远航行至非洲,不仅带回了海外贡品,还开启了万邦来朝的永乐盛世。</p> <p class="ql-block">大宝船模型(1:60),是根据郑和下西洋宝船图纸,按照一定比例纯手工制作的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大号宝船,长138.1米,宽56米,堪称是体势巍然的海上巨舰。参照祾恩殿东西长66米,宽度27米,占地面积1956平方米,即郑和宝船是祾恩殿大殿的两倍。《明史》曾记载,郑和的宝船高大如楼,可容千人。</p> <p class="ql-block">郑和宝船从外形上看,“尖底”是其最大的特征。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而船艏上的兽头浮雕,则是因为在古代官船航行时,为表示气势,会在船头加上兽头,一来起到威慑的作用,二来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宝船上配有9桅12帆,可以巧妙地利用不同方向的风力航行。还配有旗帜、灯笼、 锣鼓,用以保持船队之间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后无来者的绝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穿过陵恩殿后门走出来,从这里开始就是前往陵寝区。远处可见最高一处建筑就是明楼,是长陵地标性建筑。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升天,皇帝皇后死后是埋葬在深深的地宫,为了让死者灵魂升天入天堂,高高的明楼下可接地宫,上可连天国,借助明楼灵魂升入天堂。</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象征天门,就是天上天宫的大门,进入此门即升入天堂。皇帝是天子,死后要升入天堂,以棂星门为界,门以外是人间的生活区域,而过了这道门就是天堂先祖的生活区域。棂星门没有城墙独立于此,是一种象征王制、点缀意义极强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石五供,又称石几筵,下为须弥座式的供案,上边摆放有香炉、烛台和花瓶。在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的祭祀中,石五供首次出现在明成祖朱棣的明长陵,随后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建筑中的石质供养祭祀器具。器物用其谐音表示吉祥,象征着皇陵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p> <p class="ql-block">方城上建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楼。明楼的上下檐之间向南侧有榜额,上书"长陵"两个金字。明楼,重檐歇山顶形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明楼和碑石被雷火击毁,次年重新建造了明楼和碑石。</p> <p class="ql-block">走进方城下设呈“T”字形的券洞,径直可出方城而上至明楼。洞内墙身白石砖斑驳累累,脚下青石砖人踩马踏凸凹发亮,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每一步都仿佛是在触碰历史与古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在明朝叫马道,供守陵兵丁巡逻时使用。</p> <p class="ql-block">明楼后面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岭,故称"宝山",山顶称"宝顶",也就是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地宫之上的封土。明成祖朱棣下葬于此是1424年,至今六百年。</p> <p class="ql-block">明楼内有一座圣号碑,龙首方趺,篆额"大明",碑身楷书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成祖"是朱棣庙号,"文"是朱棣谥号,是为美谥,而且是最上等的谥号之一。意为"经纬天地曰文"等。圣号碑方圆结合的美学,让明长陵在建筑艺术形象上显得更加具有东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远眺天寿山。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古代地理观念有"山南河北为阳"之说,而所在川原正是一处风水宝地。风水术士廖均卿向朱棣汇报,极力赞美其地理环境——山川大聚帝陵形胜。</p> <p class="ql-block">黄土山群峰耸立,气势磅礴,作为一生征战的朱棣用独特眼光审视后决定将自己陵墓选在这里。这座帝陵建成后,被朱棣命名为长陵,取"长远"之意。陵寝建筑规模宏大,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天造地设、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p> <p class="ql-block">说起古代风水术士,多为造诣深厚通达天文地理,唐朝袁天罡正是。在唐高宗选陵址为梁山后,袁天罡极力反对,认为梁山阴气弥漫,日后必为女人所伤。后来他仰天长叹:"代唐者,必武昭仪也"。三座山峰北高南低,北峰为头,两峰为乳,当地人俗称"奶子山"。这就是唐乾陵。(拍摄于咸阳唐乾陵)</p> <p class="ql-block">祾恩殿居中轴的步道留给灵魂已经升天的至尊皇帝。古人左为尊,左即为东(建筑坐北朝南),所以皇帝前来祭拜时不走中间步道而走左(东)边步道,随同的文武百官走西(右)边步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定陵陵门前的单孔石桥三座,明万历时建,桥身至今保存完好,石栏杆均系定陵博物馆开放后补配。桥面皆铺砌石条,桥洞砖券。定陵全景导览图显示,其地面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制,与长陵布局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桥后有碑亭,亭内竖无字碑一通。清军入关后亭被毁,只剩墙垣。石碑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十三陵定陵,墓主为明朝第十三位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寝。据《帝陵图说》记载,定陵第一道门外罗城原有朱门三道、重檐黄瓦,两侧还建有神厨、神库各5间,现今均已不存。定陵第二道门即现在的陵门,三洞,单檐歇山式,保存完好。"定陵博物馆"郭沫若同志题写。</p> <p class="ql-block">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因为他在位的年号是万历,又被称为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 从10岁开始登基到58岁驾崩,经历了整整四十八年的皇帝生涯。然而,以皇帝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万历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她对万历有极大的影响。慈圣太后教子极为严格,每天天还不亮就叫他起床读书,要是懈怠了,就把他叫到跟前跪着受罚。如果大太监冯保作为对皇帝不利的报告,太后一怒之下,皇帝就会受到长跪的处罚,有时竟达几小时之久。</p> <p class="ql-block">祾恩门遗址,这座被毁的祾恩门是原有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式的建筑,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焚毁,清乾隆五十年被缩小重建,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建的祾恩门又被烧毁。建筑被毁,石雕遗存,历经磨难,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御路石雕遗址,其上祾恩大殿已不存。明朝将阴宅仿阳宅运用至极,规模宏大,仿紫禁城按中轴线分布而建,营建的似乎不是陵寝而是皇帝渴望不朽,在另一个世界保佑其统治在后世子孙永固的行宫。然大明王朝在万历死后不过24年就走向了灭亡,建筑也屡遭劫难,大多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定陵营建始于1583年张四维做首辅时提出,万历立即同意并参与筹建寿宫,1584年开始动土,万历几次前往陵工巡视,贵为天子,年纪轻轻竟欣然接受这种精神上的活埋。定陵建造动土于1584年,1590年竣工,用时6年,耗银800多万两,定陵建好后万历皇帝只有28岁。</p> <p class="ql-block">石供案上中置的石香炉,香炉的盖顶上雕刻着一条非常精美盘龙。</p> <p class="ql-block">黄仁宇在所著《万历十五年》中这样写到:"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p> <p class="ql-block">宝城墙曾遭受过三次火灾,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宝城墙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城台下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明楼。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58岁的万历皇帝和孝端皇后王氏在这一年先后去世。这座营建完成已有三十年的陵寝正式启用…</p> <p class="ql-block">宝城,由城墙围作圆形,城中用黄土填实称为"宝山", 中部用三合土(白灰、黄土、沙子)夯筑的隆起部分称为"宝顶"。宝城墙垣全部用砖砌成,墙外侧置垛口,里侧的矮墙称为宇墙,垛墙与宇墙之间的部分称为"马道",可以行走瞭望。</p> <p class="ql-block">宝城墙垣全部用砖砌成,墙外侧置垛口,里侧的矮墙称为宇墙,垛墙与宇墙之间的部分称为"马道",可以行走瞭望。</p> <p class="ql-block">走在马道上,宝城垛墙一侧,山峦起伏,视野极为开阔,不远处可见另一座陵寝;宝城宇墙一侧,树林茂密,圆形隆起的宝山,宝山下应该就是地下玄宮。</p> <p class="ql-block">都说来到十三陵看什么?一看风水宝地;二看楠木大殿;三看陵寝地宫。在马道上走走看看,不但景色非常不错,更主要去感受山川大聚帝陵形胜之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从马道环绕宝城墙下来,进入宝城,前往地宫方向。只见封土隆起,不少古树上都挂有红色标牌,代表一级古树,树龄在3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明代陵墓是帝后合葬制度,无论最后去世的是皇后还是皇帝,都要重新挖开陵墓安葬。1957年考古试掘中发现有"隧道门"等引路石、后又发现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指路牌,都是在营建地宫时事先在陵墓入口、隧道口等地方留下的指示标记,以方便二次入葬。</p> <p class="ql-block">明定陵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发掘古帝王皇陵的考古计划。起初首选目标最早由朱棣建造的陵墓长陵,然而对长陵的调查进展不顺利,考古队决定先另找一个陵墓进行"试探性"发掘,经多方调查,十三陵另一个皇帝的陵墓开始进入考古队视野,这就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定陵。</p> <p class="ql-block">考古试掘无意中发现定陵宝城一处城墙上方几块墙砖塌陷下去,露出了明显裂缝,根据这一线索试掘,挖了三条探沟,经过不懈努力,直到一年后才得以见到地宫大门前的金刚墙,墙面隐约发现了神秘梯形开口并很快打开,这就是四百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白色墙体后砌的)</p> <p class="ql-block">进入金刚墙,考古人员眼前是两扇汉白玉石门,中间尚存一缝隙,用手电照射可以看到有一石条,死死顶在石门上,外力根本推不动。这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创造的一种自动锁死机构,能够把陵寝地宫从里面彻底封闭。蓝色划圈是一个事先凿出的槽。</p> <p class="ql-block">两扇石门上,排列着九横九纵九九八十一颗门钉,石门上还有两面兽首衔环,横眉怒眼,威猛霸气,这些都是至高无上皇权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石门背后石条,叫"自来石"。此石呈长条状,底部嵌在一个事先凿出槽中,上部卡在两扇石门背面同样事先凿出槽中,类似寻常百姓家顶门用的木棍。考古人员经查找文献资料,最后用铁丝和一块长条木板支开石门,最终打开了关闭三百多年的地宫大门。</p> <p class="ql-block">幽深的地宫,传说中的阴间世界。整个发掘工作从1956年5月持续到1958年7月,地宫深27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的石头宫殿,前后沿着一条纵向的中轴线分布着三个大殿,分别是前殿、中殿和后殿,在中殿两侧狭窄甬道尽头还建有左右两个配殿,仿紫禁城中供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这是前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配殿,按照明朝陵寝制度,这本是应留给妃子的配葬墓室,但空荡荡的棺床显然没有被真正使用过。</p> <p class="ql-block">穿过前殿进入中殿,这里分别摆放着万历帝与两位皇后的宝座,每个座椅前有黄色琉璃五供和青花云龙大瓷缸,都是用来祭祀的器皿。</p> <p class="ql-block">这口青花云龙大瓷缸"大明嘉靖年制"(复制品)。发掘时大瓷缸里面盛满了早已凝固的黄腊并插有灯芯,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长明灯",亦称"万年灯"。然而在封闭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三百多年前点燃的烛火早早就已经熄灭了…</p> <p class="ql-block">万历年幼即位,张居正顾命辅政且"专擅"。万历十年,一直被万历尊称"元辅张先生"的张居正去世后被揭丑闻,让对他信任长达十年之余的万历价值观崩塌。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万历踌躇满志想改变皇权弱化的现状,但发觉真正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皇权与阁权失衡,贵为天子却时时被朝臣所制。</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石雕刻标有龙的图案,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阳间,贵为天子的他真正拥有过皇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写到:"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名义上他是天子, 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p> <p class="ql-block">地宫后殿石床上的棺椁(复制品),发掘时原先棺椁已腐朽。中间是万历棺椁,旁边为王皇后和王恭妃棺椁。万历生前最心爱的郑贵妃在万历驾崩十年后去世,她被大臣看作是给国家带来祸患的女人,而没有按照万历的遗嘱获得入葬定陵的权利。万历终于未能如愿,让心心相印的女人入葬陪伴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在明朝皇帝中,万历皇帝是一位被后人越来越熟知乃至蜚声中外,一则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且长期不上朝;二则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畅销的历史书;三则定陵地宮是唯一被打开的陵寝。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谢世。 明朝重文轻武趋势至此,武官社会地位降到历史最低点,他是孤独的将领。黄仁宇先生评价:"将星西陨之际,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发布讨明檄文"七大恨"昭告天下,起兵反明,取代明朝为期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以险峻著称,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史书记载:"边境之祸,遂与明朝始终。"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在书中这样写到:"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拍摄于水关长城)</p> <p class="ql-block">整个地宫试掘,在出土大量稀世珍宝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和深刻教训,让挖掘长陵的计划就此作罢,定陵成了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出来的陵墓。此后中国文物考古定下"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的规定。万历皇帝的定陵,在中国考古史上写下了绕不过去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明楼内有"圣号碑",碑首部分篆刻"大明"二字,碑身中央楷书"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大字。万历于1588年对自己的定陵再度视察过一次以外,30多年他没有走出过紫禁城一步,创造了自古至今的最高纪录。</p> <p class="ql-block">明楼背后便是地宫,一眼望去,背倚西北大峪山。</p> <p class="ql-block">明楼正前方望去是蟒山。背靠大裕山,面对蟒山,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蟒山作为定陵明楼正前方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十三陵的整体美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典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翼善冠。定陵出土。现藏明十三陵博物馆。金冠由852根金丝纯手工编结而成,通体看不到任何接点和断丝,经过非常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完成。金龙为单独制作、焊接而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件帝王金冠,代表了明代金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p> <p class="ql-block">十二龙九凤冠。定陵出土。现藏明十三陵博物馆。皇后戴的龙凤冠,这是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各色宝石编制而成的头冠。明定陵出土了四顶皇后凤冠,分别是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其中两顶凤冠原件分别收藏在故宫和国博,另外两顶原件则留在了明十三陵。</p> <p class="ql-block">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这顶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为万历帝孝端皇后随葬器物,原件现藏故宫珍宝馆。凤冠为皇后参加大典时所戴礼帽。这顶通体以点翠和珍珠、宝石装饰,共用大小珍珠5000余题,红、蓝宝石100块。 这些文物历经岁月淘洗,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物证。(拍摄于故宫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复制品)。原件出土于明定陵,现藏于明十三陵博物馆。这件衮服龙袍是皇帝参加最重大礼仪活动时才会穿戴的礼服,衮服采用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制造而成,是一种十分复杂而造价高昂的工艺,据说即使是最熟练的织匠要织完这件衮服也需要十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中央墨绿色兽首龙形图案,其颜色由孔雀毛制作,只有用天然颜料才能长久保存它的颜色。四周点缀着闪着金光的"寿"字,这是纯金金丝绣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走进明十三陵,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长陵墓主人朱棣入葬起,至今整整六百年,走近与它有关的故事,用这样一种方式穿越历史长长的隧道,去追寻、去品读大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作为他们最终的归宿,也保存了一段完整的明朝史,默默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也如实记载着绚烂非凡的大明华章。明十三陵,是中华璀璨文明史的文化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