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的长征(20)

春江东流

第十四章  向陕北前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节 翻越六盘山</span></p> <p class="ql-block">一、吹响进军陕北号角</p> <p class="ql-block">  陕甘支队进驻哈达铺,引起了蒋介石的震惊。他害怕红军东进天水威胁西安,遂将其主力向天水集结,并以一部兵力占领渭河附近的武山、漳县两城,防红军东进。9月26日又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指挥陕甘宁青4省民党军的“剿共”作战。</p><p class="ql-block"> 23日,陕甘支队陆续离开哈达铺。红军派出一部兵力东进闾井镇,放言要进攻东面的天水,以进一步调动敌人向该地集中,主力则向北往武山、漳县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27日,红军在鸳鸯镇和山丹镇之间涉水顺利渡过渭水的上游,并占领陇西和通渭县的榜罗镇。在榜罗镇一所小学校内,部队找到了许多国民党的报纸和杂志,使中央领导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了解更加清晰和明确。</p><p class="ql-block"> 当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确定以陕甘苏区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28日清晨,陕甘支队在榜罗镇小学西边的打麦场上召开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回顾了近一年来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后说,“但是我们走过来了,安安逸逸坐在这里开会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的讲话鼓舞人心。随后毛泽东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的形势。当他告诉大家陕北有刘志丹和徐海东率领的红军时,广场上掌声雷动,经久不息。</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站在茂密的大核桃树下,微笑地看着会场,许久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虽然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但经过两万多里的长征,经久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是一定能够战胜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难!你不要看我们人少,我们是经过锻炼的,不论在政治上,体力上,经验上,个个都是经过了考验的,是很强的,我们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百个。特别是有中央直接领导我们,这是我们胜利的保证。</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进阵地!”毛主席挥舞着有力的拳头结束了鼓舞人心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p><p class="ql-block"> “到陕甘根据地去!”</p><p class="ql-block"> “前进!前进!”</p><p class="ql-block"> “和二十五军、二十七军会师!”</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会场上口号阵阵,此起彼伏,大家仿佛看见了胜利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此后,部队离开榜罗镇,向通渭方向挺进,29日到达通渭县城。毛泽东接见了驻在这里的第1纵队第1大队先锋连,他即兴发表讲话,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并用清脆的湖南乡音,首次朗诵他的新作《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长征行程的遥远和艰险,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p><p class="ql-block"> 当毛泽东同志先是用拉长的声调,然后又以短促有力的节奏朗诵完“三军过后尽开颜”之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深受鼓舞,信心倍增。</p> <p class="ql-block">二、青石嘴战斗</p> <p class="ql-block">  29日,国民党第37军军长毛炳文命令第8师副师长兼22旅旅长向超中率第44、第45团担任进攻通渭任务。30日正当向部攻击前进时,又接到毛炳文命令,停止攻击,改侦察前进。10月1日,向超中派出一营侦察通渭情况,当日红军仍未有动静。但次日发现,红军已经向义岗川方向北上。</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在得知陕甘支队并未东向天水而是北上之后,10月初急从河南陕县调集东北军骑兵第7师,进入陇东重镇平凉,沿银(川)平(凉)公路实施拦堵,同时令毛炳文第8师、24师、陶峙岳部12旅追击。9月底马鸿宾、马鸿逵也在由庆阳等地向固原陆续调兵,妄图借六盘山天然屏障,前后夹击,一举消灭红军。</p><p class="ql-block"> 2日傍晚,陕甘支队进至陇西的陇西川至通渭义岗川、寺子川一线。当日毛泽东、彭德怀指示全军做好向固原转进翻越六盘山准备。</p> <p class="ql-block">  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上,横贯陕甘宁三省区,南北走向,为陕北和陇中两个高原的界山,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北方渭河和泾河的分水岭,海拔在2900多米,因山路曲折,需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山顶,因而得名“六盘山”。这将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p><p class="ql-block"> 10月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静宁县的界石铺,第1纵队主力、第2、第3纵队分别抵达界石铺、清江益、高家铺。聂荣臻和陈光师长率两个大队往延家庙侦察隆德情况。</p><p class="ql-block"> 根据敌第35师骑兵团第1营营长卡得云在《古城子、河连湾、二道川战斗简记》回忆,3日曾少数红军在固原县南与马鸿宾第205团1营和206团1营相遇,将马部击溃。查中央红军有关文献、回忆录等,未发现这次遭遇战记录,可能是活动于附近的少部分陕北红军。卡的上述回忆文章还记载,9月底陕北红军也曾派人化装成商人到环县一带迎接中央红军,但当时中央红军还没进入六盘山。</p> <p class="ql-block">  敌第8师副师长兼22旅旅长向超中在接到蒋介石向六盘山追击的命令后,遂继续率第44、45团和随后从华家岭跟上的第47团开始尾追,当追至静宁县北约40里的单家集时,发现陕甘支队沿将台堡、张义堡(今张易镇)大道向六盘山急进。</p><p class="ql-block"> 10月5日,红军在界石铺附近击溃敌第24师一个营,进至六盘山麓。当天,率领陕甘支队部和2、3纵队的彭德怀致电与1纵队一起行动的毛泽东和林彪、聂荣臻,通报毛炳文部准备在六盘山的固原及其以北的海原一带配合东北军消灭红军;并准备部署红军在马连川东南十字路口一带回击追敌。</p><p class="ql-block"> 6日,侦察人员从群众口中了解到在六盘山以北的固原县城何柱国的骑兵部队可能已经进驻。下午4时,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回电彭德怀,敌24师主力或一部将至十字路口,我军将以从固原及其以南的镇原间转向环县为目的,选择适当时机地点回击。选择固原镇原间突破,既利用了敌人因六盘山山高而疏于防备的心理,也有利于避开宁夏“二马”(马鸿宾、马鸿逵)凶狠的骑兵。</p><p class="ql-block"> 一个半小时后,彭德怀建议从东面的庆阳、正宁进入陕北,同时仍提出在马连川一带回击追敌。当晚毛泽东回电,认为“两三日内无急于求战之必要”,并要求第2、第3纵队从马连川,经张义堡向青石嘴东进。</p><p class="ql-block"> 自庆阳、正宁进入陕西长武咫尺之遥,沿西兰公路将直接威胁西安,这是蒋介石非常忌惮的,从这里通过红军势必会招致更大国民党的全力抵抗。毛泽东认为尽快摆脱敌人的围堵纠缠,此时最为迫切。</p><p class="ql-block"> 对西北国民党的斗志,进入甘肃以后毛泽东同志就已经察觉。当时西北国民党军队对蒋介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围追堵截,也未能消灭掉的这支队伍,普遍心存敬畏。根据担任追击任务的敌第8师副师长兼22旅旅长向超中后来在《陇西地区阻击红军记》中记载,由于向部与东北军骑兵第7师门炳岳部电台呼号不同,两军未能联系得上;而向部手下的三个团长对单独与红军作战信心不足,故一直采取尾随跟进策略。当晚,1纵队宿营张义堡,向超中所率先头部队宿营西吉将台堡,两支队伍相距五、六十里地。奉命从庆阳驿马关支援固原防守的敌第35师骑兵团团长马培清在回忆文章中也坦率地承认,“我一到固原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但是以毛泽东对于蒋介石的了解,他知道蒋必定要借助六盘山阻止红军前进。当时固原城驻有马鸿宾的35师,固原西北八十里以外的三营、黑城一线也驻有部分,平凉则有刚从河南陕县调入的东北军骑7师,正在沿银(川)平(凉)公路陆续往北面的固原方向派驻部队,其中骑7师师部和第21团驻瓦亭,第20团驻牛营子,第19团以两个连驻青石嘴,团部和其他各连驻守固城镇。陕甘支队要想从固原以南至镇原间东进陕北,需要越过这段南北走向的银平公路。侦察人员发现,只有固原以南约五十里的青石嘴一带防守兵力较弱。毛泽东当即决定,从这里穿过去,跳出敌人的包围圈。</p> <p class="ql-block">  青石嘴,位于六盘山东麓的固原以南约五十里,地势独特,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地形恰如其名,几座大山构成了一张大嘴,为咽喉要道。</p><p class="ql-block"> 10月7日早晨,国民党军的前哨部队已接近张义堡以西的阎关大庄,红军留一部分部队在堡子梁据险狙击,主力部队沿王套、后莲花沟,于上午8时左右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部队在迅速翻过六盘山行进到青石嘴以西一公里的一个山洼时,抓到国民党便衣侦察人员。经过审问,得知青石嘴驻有国民党门炳岳骑兵第19团向固原运送物资的第1、3两个连,正在老百姓家里做饭。毛泽东随即召集第1纵队各大队负责人开会,亲自部署战斗任务,决定由第1纵队4大队正面攻击;1大队、5大队从两侧迂回包抄;13大队后卫掩护,形成钳形包围态势突袭敌人。毛泽东要求部队攻击要猛、要快、要狠,迅速解决战斗,搬开拦路石。</p><p class="ql-block"> 此时敌人正在河滩树荫处吃饭、休息,猛然看到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冲下来时顿时慌了手脚,人喊马嘶,乱作一团。有的还没来得及上马,就被击毙;有的刚刚跨上马,还没坐稳,就被打落下来。除了少数逃脱外,大部分缴枪投降。战斗约半个小时,共歼灭骑兵两个连,缴获战马一百多匹,十多辆马车的弹药物资。</p><p class="ql-block"> 当夜全军通过青石嘴。驻扎在牛营子的敌第20团离青石嘴最近,只有二十里,因对红军从六盘山通过毫不知情,夜间更不敢贸然出击。气得19团团长胡竞先大骂“以后各自为战,谁也不管谁。”</p><p class="ql-block"> 青石嘴战斗结束后,红军晓行夜宿采用急行军,中央领导随第1纵队进入彭阳境内,拟从从环县、庆阳间向陕北前进。</p> <p class="ql-block">  在翻越六盘山主峰时,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p><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表达了对根据地人民、南方游击队和红四方面军和红2、6军团的深切思念,鼓励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将士不畏困难,坚定北上,共同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p><p class="ql-block"> 但蒋介石并不会轻易地就束手就擒,六盘山堵截失败后,他又马上调集部队,在陕甘边界构建封锁线,企图继续阻止陕甘支队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节 突破陕甘边封锁线</span></p> <p class="ql-block">一、摆脱最后的纠缠</p><p class="ql-block"> 10月9日,陕甘支队到达镇原县上庄院、陈家湾一带,进入陕甘苏区的边缘地域。10日,部队在镇原县三岔宿营时,遇到了陕北红军派来寻找中央的代表。毛泽东看了刘志丹写的亲笔信后,无比激动,他当即登上一个山坡,挥舞着手中的信,向正在休息的红军官兵高呼:“同志们,我们就要到陕北根据地了!我们的陕北红军派人来接我们了!”现场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家欣喜若狂,满含热泪相拥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11日,中央又收到了陕北红军独立师欢迎中央红军北上抗日通电。通电说,我陕北红军独立师热烈欢迎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愿做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敢死队,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宣战,用实际行动欢迎红军北上抗日,巩固抗日的西北阵地。这是陕北红军对党中央的莫大支持。</p><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是根据9月2日中共陕北特委在清涧寺坞里刚刚召开的会议决定成立的,现有两个团,即独立第1团(团长贺晋年,政治委员刘光先)、第3团(团长王兆相,政治委员杨文模)。</p> <p class="ql-block">  11日9时,从后面2、3纵队赶上来的彭德怀和毛泽东与第1纵队一起进至镇原三岔,致电彭雪枫和李富春,通报莫家原、马家原、三岔以南和庆阳至环县敌情,并告知次日行军路线分为两路“经环县西北地区,向毛曲镇、天水铺转进”,指示2、3纵队经张家大庄、毛家川线侦察前进。此时,国民党正在庆阳至环县间构筑新的封锁线,并将封锁线向环县西北的河连湾延伸。马鸿宾令马培清率骑兵团和两个步兵营从固原出发,与驻河连湾的第105旅209团2营马进锡部会合;国民党甘肃省主席邓宝珊也派来两个团参与围堵。红军绕行环县西,拟先敌从河连湾通过。</p><p class="ql-block"> 邓宝珊的部队实在不堪一击,在环县以东的路上与红军遭遇,被王开湘和杨成武指挥的4大队歼灭一个团,另一个团逃回庆阳。红军先头部队在进攻河连湾马进锡部时,附近的马培清因摄于红军的威力,特意放慢了前进速度。</p><p class="ql-block"> 固原守敌东北军何柱国部第6师也曾派了一个骑兵团追至庆阳境内,被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13大队阻击,歼敌近二百名,缴获战马百余匹。红军用缴获的战马组建了第一支红军骑兵侦察连,从此红一方面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p> <p class="ql-block">  14日,1纵队自三岔、胡家川,绕行河连湾后,晚上宿营其西北的洪德城(今洪德镇),毛泽东指示已经返回第2、3纵队的彭德怀,从洪德一带趁夜通过封锁线,并派出第2大队两个连在河连湾以南策应。</p><p class="ql-block"> 河连湾战斗中,第4大队1连正在监视河连湾一座未能攻下的地主武装的土围子,连长毛振华不幸中弹牺牲。这位强渡乌江、突破天险腊子口的英雄连长,征战几万里,却倒在了陕北根据地的门前,牺牲时他只有二十多岁。杨成武在《忆长征》中专门有一章回忆这位英雄连长。他曾是贺老总的勤务兵,参加过南昌起义。起义队伍被打散后,他回到湖南,1930年打长沙时,他又找到部队,从此转战湖南、江西、福建之间,表现一直很好,堪称楷模,为全军上下所称道。杨成武评价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员,完全可能成长为一个很有才能的将领。他勇敢、机智、沉着、果断,有着非常美好的内心世界。”英雄不朽,青史留名!</p><p class="ql-block"> 第2、第3纵队通过河连湾时,第2纵队彭雪枫司令员、李富春政委听说毛振华同志牺牲了,都非常悲痛。拂晓时分,在呜咽的秋风中,彭雪枫、李富春在第4大队领导的陪同下,专门来到他的墓前,脱帽致哀,向这样一位英勇善战的连长致敬。</p> <p class="ql-block">  15日,第1、2大队在杨源附近阻击跟踪而来的马鸿宾35师四个骑兵团,击溃其一部,俘敌一百多人。  </p><p class="ql-block"> 随后,第1纵队日宿夜行,避开国民党空军的侦察和干扰,一路经过半个城、新营湾、庙圩沟、樊家川、古寨、木瓜城、庙口、元城等地,成功地避开“西北三马”和胡宗南在豫旺堡、山城堡、环县一带的围堵。</p><p class="ql-block"> 17日,1纵队由木瓜城出发,越过陕甘边界的老爷山,当晚进至离铁边城四十里的牛门圪坨宿营。</p><p class="ql-block"> 距离苏区越来越近,大家伙都非常高兴和兴奋。4大队大队长王开湘拖着杨成武谈了大半夜,回顾长征以来一路的艰辛,畅想革命取得胜利后的美好未来。但令杨成武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位同生共死的搭档,不久却因一场伤寒,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了却了自己的生命,在长征胜利后倒下了。</p><p class="ql-block"> 18日,1纵队进至铁边城以东的张家湾(今张湾子)、杨家庙台(今杨庙台)一线宿营。</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第2、第3纵队到环县一带之时,附近的国民党部队纷纷向环县、河连湾一带集结。根据马培清《第三十五师在陇东地区截击红军纪实》,当时除第35师外,毛炳文的第8师陶峙岳部、第24师李英部、何柱国骑兵军的第3师郭希鹏部和第6师白凤翔部都在向此方向集结。第2、第3纵队遂在环县县城以东折转向东。14日21时,毛泽东电示彭德怀“明日到耿家湾(不含)以南地区宿营,后日与一纵队平行路东进”。 第2、3纵队随后一路往东,穿过陕甘边界,向金汤镇前进。</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4大队最先进入陕北苏区的门户吴起镇。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当杨成武他们进入时,只看到一条小河(洛河上游)和一排古老的窑洞。由于国民党军的骚扰和迫害,吴起镇百姓见到军队就躲避。陕甘支队抵达吴起镇时,老百姓以为是国民党军又来了,便携家带口地躲起来了。那天阳光灿烂,蓝盈盈的天空光滑如洗,白云点缀其中,除了偶尔能听到南飞的雁群的叫声外,整个村子非常寂静,只要有片树叶掉下来都能听得见,可惜四周几乎全是光秃秃的黄土,难道看见一棵树。当红军在一孔窑洞前看到了一块苏维埃政府的牌子,顿时变得激动万分,欢呼雀跃。后来派人找到了中共党员、赤安县六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景权,刘向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杨尚昆汇报了西北苏区有关情况,并陆续将躲藏起来的老百姓找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直属队进入吴起镇。</p><p class="ql-block"> 当晚,陕甘支队驻扎于吴起镇及周边的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杨城子和宁邑川一带。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杨尚昆等都住在洛河东岸的新窑院里,周恩来住在吴起镇前街的宗湾子。</p><p class="ql-block"> 此时,由上月刚到达陕北的红25军和陕北红军26军组成的红15军团,正在劳山河榆林桥地区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p> <p class="ql-block">二、吴起镇战役</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环县河连湾堵截失败之后,宁夏“二马”35师和毛炳文陶峙岳三个团共二千多的骑兵一直尾追红军而来。何柱国骑兵军的第3师郭希鹏部和第6师白凤翔部都也在跟进。17日,陕甘支队1纵队后卫大队在木瓜城以东的山上与马培清骑兵团发生接触。当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决定在铁边城以东地区歼灭这股敌人。拟以后卫部队引诱敌人跟进,主力部队从两侧突击消灭该敌。但彭德怀发现尾随之敌并不急于跟进,于18日致电毛泽东,建议继续诱敌东进。</p><p class="ql-block"> 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张湾子村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央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等问题,决定当前任务一是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二是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红军,组织游击队。在张湾子村,毛主席住在村民张廷杰家中,张廷杰为毛主席做了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毛主席吃完面后感慨:“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是个好地方呦!”</p><p class="ql-block"> 19日,毛泽东进入吴起镇后,当晚致电彭德怀,指示2、3纵队向吴起靠拢,以便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次日,彭德怀赶至吴起镇,与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一起商议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 陕北地形多是大山深沟,吴起镇附近有多道深沟,当地人分别叫它们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人在沟底走,梁上的人会看得一清二楚。红军决定利用这三道深沟进行设伏。</p><p class="ql-block"> 21日,尾追之敌马培清骑兵团追至吴起镇西边洛河上游的二道川,并在唐儿湾与1纵发生接触,马率领部队边打边撤,晚上在十华里外一个村庄宿营,被红军包围,马部打乱,四散逃跑。当晚,毛泽东、彭德怀联合致电各纵队,要求坚决消灭这股敌人。彭德怀亲自指挥这场“割尾巴”行动。</p> <p class="ql-block">  22日晨,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的山梁上和沟道里布下了伏兵,专候尾追国民党骑兵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此次首先跟进的是东北军郭希鹏的骑兵师,红军节节后腿,东北军步步前进。当进入埋伏圈时,彭德怀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纷纷落马溃逃。双方激战约两个小时,郭部的两个骑兵团全部缴械被俘。</p><p class="ql-block"> 从三道川进来的马培清一看形势不妙,赶紧指挥向元城子方向撤退,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马培清骑兵团经苦战之后勉强逃出,三个营损失过半。</p><p class="ql-block"> 随后,红军又转向头道川,截住进来的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团,将其全部缴械。</p><p class="ql-block"> 就在彭德怀在头道川指挥第1、第2纵队伏击尾追之敌的同时,陕甘支队左权参谋长也带领军委警备连和工兵连,拔掉了千佛山上地主土豪反动武装。</p><p class="ql-block"> 在清理战场缴获的文件中,红军看到了蒋介石发给东北军的密电,电报称:“……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让志在必得的蒋介石没想到的是,参与追剿的部队被红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很大。</p><p class="ql-block"> 听说红军成功地割了企图尾随进入根据地的白军这个尾巴,毛泽东同志非常高兴,挥笔写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到毛主席放在窑洞桌子上的这首《六言诗》后,提笔改了四个字,变成了“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p><p class="ql-block"> 吴起镇战斗结束后,陕甘支队第1、2、3纵队分别在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与当地游击队、赤卫军、老百姓举行了盛大的庆祝联欢会。并以吴起镇为中心,开展侦察警戒和战备整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节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砚洼山麓南院的毛泽东驻地,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和讨论总结,提出“我们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甘苏区,以陕甘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陕甘晋是发展的主要区域”。会议同时宣告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并将今后的战略任务确定为“建立西北的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由此开创了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时期。</p> <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在吴起镇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了部队工作、行动方针及政治局常委分工等问题。在吴起期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获悉西北革命根据地正在进行一场错误的“肃反”运动,许多党、政、军领导干部被杀害,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蒙冤被捕入狱。</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立即召开会议,下令停止“肃反”,停止捕人,要刀下留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指出,陕甘晋省委在“肃反”中“错捕一批人,定系事实”,并派王首道、贾拓夫等先去释放被关押的刘志丹等同志。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陕甘晋省委把刘志丹等一批领导干部释放出来,及时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p> <p class="ql-block">  11月初,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与红15军团在甘泉附近会合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15军团。下旬,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推动全国抗战,举行了奠基礼。</p> <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20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名义东征。东征110多天扩大红军八千余名,筹款五十万元,组织地方游击队三十多支,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取得了到达陕北后的第二个胜利。</p><p class="ql-block"> 5月18日,中央决定成立西方野战军,扩大陕北根据地,将甘肃东部和宁夏东南部地区纳入,形成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西方野战军至8月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和开辟了广大的新区域。</p><p class="ql-block"> 经此三战,红军巩固、发展和扩大了根据地,最终实现了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目标。自此,中国革命因为长征的胜利,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在长征历时360多天,翻越了18座大山、20多条大河,穿越了11个省。在这漫长的征途中,红军战士每前行一公里,就有三到四名战士牺牲。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7.9万多人,到达陕北时已不足8千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了伟大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完成了人类历史的壮举,感天动地,可歌可泣!谨向参加长征的先辈致敬,向英烈致敬!长征精神永垂不朽,万古流芳🌹🌹🌹🌹🌹🌹❤️❤️❤️❤️❤️❤️🎉🎉🎉🎉🎉🎉(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