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百集讲红学 建军百篇评红楼丨大唐诗社

东湖社长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东湖百集讲红学,引起青年一代学者作家们高度关注。建军郑先生,是山西省级政法机关公务员,山西吕梁人,曾在部队服役多年。郑先生青年时代,一边从戎,一边投笔。尤喜中国四大传统名著,且有《文评水浒》等专著问世。东湖开讲红学以来,郑先生几乎听一集写一篇千余字读感随想,目前已有几十篇红学随笔问世。现摘录其中三篇,以飨大唐诗社文朋诗友。</p><p class="ql-block">【大唐诗社】</p> <p class="ql-block">不拘一格讲《红楼梦》</p><p class="ql-block">——听东湖讲《红楼梦》有感</p><p class="ql-block">宜将真勇开真谛,</p><p class="ql-block">绝不沽名为自己,</p><p class="ql-block">力诫天公重抖擞,</p><p class="ql-block">不拘一格红楼期。</p><p class="ql-block">是我对东湖先生讲《红楼梦》的总体感觉和直观印象。</p><p class="ql-block"> 一部《红楼梦》,东湖先生追根溯源,从过去讲到现在、从当前讲到未来、从国内讲到国外、从名家讲到名篇、从传闻讲到推论……精彩纷呈,故事传神,拍案惊奇,热血探佚,把冷冷清清的文字加持了生命力,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死局注入了新鲜血液。</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难事。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持恒贯之。挥指方遒,激扬文字,百集红楼,才刚刚开始。因为说到了“百”,一下子就想起了曾也名噪一时的百家讲坛。实践明证,人才素材口才缺一不可,只有三“cai”合一,才能有势场有市场历久弥新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不必拘泥于前八十回还是后四十回,也不必拘束于说八十回还是一百二十回。各个版本,为什么有所不同?批阅增删,加入读者个人的好恶及理解也!《红楼梦》的源头是《石头记》——《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癸酉本石头记》《吴氏石头记》……</p><p class="ql-block"> 一席话,归根到底,唯有正本清源,博古通今,接通地气,《红楼梦》才能行稳致远,为大家喜闻乐见并越来越认可追踪推崇痴迷。不当“网红”,却无心插柳成荫。这就是实力。实力大于雄辩。会持续关注中,从中汲取养料,以一体推进不说红楼的《红楼笔记》。</p> <p class="ql-block">诗酒茶花《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一部《红楼梦》是大世界之中的小世界,也是大视界之下的小视界。家常理短事。芸芸众生相。就看怎么看?就看何以论?元迎探惜四春,琴棋书画四雅之外,还有诗酒茶花。</p><p class="ql-block"> 诗从《诗经》始,古风格律新体。诗的高峰在李唐。若论小说中的诗,还得数《红楼梦》。《红楼梦》如说排第二,绝对没有谁敢排第一。诗的数量多达二三百首。诗的质量高水平,欣赏性艺术性均属一流。单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已写进骨子里直达灵魂深处。每读及,除却赞美就是佩服。贾母组织赛诗会,才子不及佳人,典型的阴盛阳衰。林黛玉是才女诗人的代表,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而是用心声谱心曲抒心境策现实。</p><p class="ql-block"> 酒从杜康始,何以解忧?酒是现隐镜。喝多了,喝超了,喝过了,喝醉了,酒壮隐人胆,见酒多言妄语,饮酒失语失态,醉酒无态无德,把众生相本来面目展示的淋漓尽致。酒也是麻醉神经的妖精。在其作用下丑态百出,原形毕露,被传闲话编笑话毒话丑话,空空毁了前程,白白废了一生。酒品就是人品,真个是么?《红楼梦》里的酒,虽然有秦可卿居所四溢的醇香点缀,但是还是压不住史大姑娘湘云饮的绍兴酒“女儿红”。湘云醉卧芍药裀,真是美哉也!</p><p class="ql-block"> 茶从陆羽始,养生与提神也!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花茶,植茶,摘茶,炒茶,煮茶,泡茶,洗茶,吃茶,品茶,喝茶,饮茶,呷茶……此乃为《茶经》的茶道。茶是高人雅士的最爱,是故专事有休身养闲的茶坊、茶楼。《红楼梦》里栊翠庵的妙玉,是一方茶道高手。老君眉、六安茶……还有样式各异的茶具,更兼有因人而异的洗茶、冲茶、泡茶、倒茶、端茶、送茶……一通熟练操作和对茶的推介,一定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大手笔。</p><p class="ql-block"> 花从黛玉始,皆因《葬花吟》!长长一首排律,似排山倒海滚滚递进,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才气气势与韵味意境。诗言志,展心绪。“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写出了人间的现状与人生的无奈;“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写出了对生前事的现思与对身后事的哲思。他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葬花吟》吟出了什么都是浮云,仅仅一体验的过程耳!绛珠仙草用泪吟担醒人生。只是,几人能真醒?浑浑噩噩,营营苟苟,总也走不出那个圈!悲哀,一声长叹!</p> <p class="ql-block">就从石头写起吧</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与《西游记》为什么都从石头写起。盖因为点石成金之冀望也。借金庸老先生的笔通析。一曰石中玉——石中藏着通灵宝玉,就是《红楼梦》中的真假宝玉。二曰石破天——石破惊天大圣齐天,就是《西游记》中的真假猴王。可见,金庸笔下《侠客行》里的石中玉、石破天之侠客行是贾宝玉、孙悟空的侠客行。狗剩儿是失了通灵玉的贾宝玉,亦是看管蟠桃园的弼马温。石中玉与石破天,在《红楼梦》里是贾宝玉与甄宝玉;在《西游记》里是石猴与六耳猕猴。玉失不失,决定着真假宝玉。心在不在,变幻着真假猴王。因石而起,最后又“一块石头落进了心里”。石心石肺,原来是实心实肺。宝玉的躁动,猴子的冲动,体验了一把天上人间后回归本位。经过一番折腾不起的折腾后,洞悟原来还是本位实秤。</p><p class="ql-block"> 这块石头,在《红楼梦》里是女娲补天余下的一块石头,通了灵性,成了宝玉,原本为太虚幻境里警幻仙子的神瑛侍者。是补天之材,却做了侍从?盖因潜龙勿用矣!那块石头,在《西游记》里是伏羲道场东胜神州花果山的一块石头,吸食日精月华,天生地长,孕育出了石猴,修炼成了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与斗战胜佛。桀骜不驯却被压五行山被戴紧箍咒,不得不作了行者——空行僧。贾宝玉万念俱灰、洞明世事后,在一个风雨夜放下一切义无反顾出家成了行者,亦是苦行僧也!出家无家,四海为家。天大地大,大我最大。石猴行者走过了绝对的自由,回归轨道——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自由。宝玉行者走过了虚幻的浮华,回归理性——什么都是浮云。一晃而过的爱恨情仇、恩恩怨怨都是笑话。</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如无在意,绝无存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知。大能量大场强绝对的气势之下,均是小丑在表演。自以为像,孰不知根本就不像,还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四不像”。驴唇不对马嘴。对牛弹琴,乱弹琴。猴子回归,不再是美猴王。王已成佛。宝玉回归,不再是贾宝玉。假已成真。</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红楼梦》与《西游记》的创作高明之处的共同点——借石头说话,让石头开言,令石头捎话,假石头代言。石头都变成了精灵,都来在了人间,都变成了行者,都看破了凡尘,都历经一段“苦行僧”后,放下大观园,放弃花果山,四海为家,回归本位。人间的名利场,天庭的名利场,宝玉猴王被磕碰的遍体鳞伤。戴在脖子上的通灵玉,绝不能失;戴在头顶上的紧箍咒,又脱不掉。丢了就是失心疯不是人。脱了就要变猢狲闹天宫。两块石头,写通透了人生,有些丢不得,有些又要不得,在如意与不如意中体验人生、走向通透。[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