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印尼巴厘岛的库塔机场下了飞机,拉着行李箱走在机场大厅,一组组浓郁印尼特色的艺术品接连跃入眼眶。</p> <p class="ql-block"> 有皮影木偶人物。</p> <p class="ql-block"> 有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人像。</p> <p class="ql-block"> 有奇异夸张的印尼特色神话怪物。</p> <p class="ql-block"> 这幅约五米宽的彩绘浮雕壁画中,船是实木拼做的,缆绳是真绳子、树皮是真树皮、渔网真是一张网、沙滩用真沙粘接,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印尼渔民劳作立体画面。</p> <p class="ql-block"> 没出机场,我就被印尼艺术家富有创意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品深深打动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 之后在酒店、在街头、在王宫、在寺庙,我常被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印尼艺术诱惑着,兴奋着。</p> <p class="ql-block"> 对那些布满匠人佳作的印尼王宫和寺庙,我另做介绍。这里主要说说所见装点百姓生活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在各景区周围众多的工艺品小店里,就能欣赏到充满创意的绘画、木雕、陶土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这些工艺品都是手工制作,所以各店陈列的物件皆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印尼的雕刻作品多夸张喜感,给人送去开心与乐趣。</p> <p class="ql-block"> 各种工艺品都有浓烈的东南亚情调。</p> <p class="ql-block"> 大妈的小店里,也充斥着现代与抽象。</p> <p class="ql-block"> 街头艺术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小饭馆里的墙绘。</p> <p class="ql-block"> 司机带我们去一家三楼餐厅吃饭。一楼是家银器店,门外竟装饰成这样。</p> <p class="ql-block"> 乍一看以为里面是个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宗教国家,在艺术上还是挺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 大厅里的摆设和所售商品很不相关,如同雕塑展馆。</p> <p class="ql-block"> 木雕海浪与银塑大鱼镶嵌,很有创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印尼的木雕历史悠久,这得益于印尼木材资源丰富,盛产沉香木、黑檀木及柚木等木雕好材料。加上祖辈传承的雕刻技艺,使得独具风格的印尼木雕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乌布木雕村荟萃了当地工匠的一批作品。每个木雕家族展厅里布满不重样的木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这些木雕作品既有古老文明的烙印,也有现代艺术的渗透。</p> <p class="ql-block"> 印尼大部分木雕艺人都非科班,而是世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 受木雕师的手艺感染,买下一件木雕。交易完成后,和这木雕家族的掌门人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也许是巴厘岛的王子形象吧。</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家店用60元人民币买个土著人面具。</p> <p class="ql-block"> 石雕在印尼也历史久远。众多王族、寺院和大户人家的建筑让石雕之花全国盛开。</p> <p class="ql-block"> 石雕艺人和木雕艺人一样,多世袭传承。在举国信教的印尼,匠人既是艺人,也是信徒。</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一锤一凿的雕琢,给石头赋予了生命,把物质变成为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些“生命”或将寿长千年。</p> <p class="ql-block"> 除了宗教题材外,大量现代元素也在石雕上浮现。</p> <p class="ql-block"> 这两尊石雕大概是祈愿多子多福吧,每个汉子拥有四五个小子。</p> <p class="ql-block"> 加麦兰乐师们的形象生动个个有趣。</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走进乌布附近一个画家村,这里的画家都出自当地。</p> <p class="ql-block"> 这些“画家”也少出自科班。他们植根于自己生活的大地,创作方法多沿袭传统和各自灵感。</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画笔对准家乡安详美丽的田园生活。画风质朴清朗。</p> <p class="ql-block"> 色彩的运用也多艳丽明快。</p> <p class="ql-block"> 印尼的蜡染即是艺术品,也是寻常百姓的服装面料。</p> <p class="ql-block"> 印尼蜡染和中国蜡染有许多相似处: 都是一点点用融化的蜂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图案,随后将描好的布浸染。</p> <p class="ql-block"> 不过印尼蜡染的色彩和图案更加丰富。</p> <p class="ql-block"> 蜡绘这一步是慢工细活,大都由妇女完成。在古代,一块精美的蜡染布一个人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如此珍贵的蜡染制品也只有印尼皇室贵族才能享受。</p> <p class="ql-block"> 王室把蜡染制作的服装叫巴迪克。后来巴迪克在全国普及,但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室使用的巴迪克图案在王宫外是禁止穿着的。</p> <p class="ql-block"> 随着蜡染产品走向民间,人们对蜡染制品需求增加,十九世纪中叶印尼人发明了模板印制工具——铜印戳。这种雕刻了图案的铜印戳轻蘸蜡液,连续按在白布上,就会出现重复的精美图案,生产效率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 在梭罗一个蜡染村的蜡染作坊,我们目睹了用铜印戳生产蜡染制品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有些大型蜡染作品要铜印戳和手绘结合,就要有经验的师傅来操作了。</p> <p class="ql-block"> 每家蜡染作坊都有许多这样的铜印戳。花样越多,产品越丰富。</p> <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些铜印戳也身价不菲,因为都是委托德国公司加工制作。这图案复杂的金属加工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做的。</p> <p class="ql-block"> 蜡染作坊还是传统的,条件比较简陋。</p> <p class="ql-block"> 煮染过的花布入水池清洗。</p> <p class="ql-block"> 晾晒</p> <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印尼巴迪克蜡染受中国、欧洲、日本蜡染的影响,图案和色彩极其丰富。印尼也成为蜡染生产大国。</p> <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2日,印尼巴迪克蜡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印尼政府振奋之余,把10月2日定为“巴迪克日”,规定凡参加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或活动,官员必须穿巴迪克。</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巴迪克蜡染成了印尼人的“国服”。他们的筒裙就是巴迪克。</p> <p class="ql-block"> 身穿巴迪克的车夫。</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早年梭罗皇室一直推动蜡染的制作发展,梭罗成为巴迪克之城。每年梭罗都会举行一次巴迪克服饰嘉年华巡游。</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梭罗正遇一年一度的巴迪克嘉年华巡游,领略了梭罗人狂野无拘的异装展示。</p> <p class="ql-block"> 巡游者的服饰元素都离不开蜡染。</p> <p class="ql-block"> 想一睹缤纷的梭罗巴迪克巡游吗?就请点开这三分钟的视频吧(视频)。</p> <p class="ql-block"> 从人们欢快的笑脸我感到,印尼的艺术创作环境是宽松的。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推波助澜,让印尼的民间艺术得以蓬勃兴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