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风的羌笛

金秋果

<p class="ql-block">  “羌笛”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款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初始,有人用鹰翅骨等骨材料制作羌笛,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羌笛使用的量变广泛,人们开始用海拔3500至4000米高的一种竹节细长的高山油竹削刨制作成羌笛。至今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并列竖笛。羌笛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曲牌,乐曲内容广泛,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是柔情达意的自娱性乐器。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羌笛始于羌族,发展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由于文化的发达,达到了流行吹笛的高峰。友人相聚,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迎宾送往,羌笛都是助兴排忧的首选,以至于流传至今的唐诗名作,诸多记载着听笛吹笛的雅趣。叶廷珪“海录碎事”记载唐玄宗临崩,特意嘱咐伺臣将自己常玩的紫玉笛赠给代宗, 卢 肇“逸史”说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人花重金聘请笛艺第一的李谟从京师长安来演奏,引起一阵轰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纷纷斥巨资听他吹笛。以至于唐代名诗中遇笛声得好句的多不胜数,粉丝们把羌笛演奏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经久不衰呀!羌笛流行不亚于当今三朋四友相聚的卡拉OK,也似赶潮大型演唱会,成为轰动唐人古风不可或缺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羌笛又由于它的轻便易携带的特点,还特别流行于唐代戍边将士的军营中。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让一千多年前的边塞诗人,淘醉于情深意切的笛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时并称大唐四大边塞诗人的有:王之涣(688一742),高适(704一765),岑参(715一770),王昌龄(?一756),四人都留下戍边代表作名篇,全都才华横溢呀!</p><p class="ql-block"> 王之涣写的“凉州词二首”又名“出塞”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折杨柳”是古代有名的曲牌,曲调悠怨婉转,诗词表现戍边军人满怀思乡之情,也展现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值得称奇的是,四大边塞诗人中,只有王之涣是没有出塞经历的,这可是他的书房之作。公元726年,王之涣遭人诬陷诽谤,他一怒辞官,赋闲整整十五年,期间钻研诗文,名声大振。“凉州词”即是这期间他的居家作品。书房里想象的边塞壮丽,似乎听到羌笛声声带着他遨游广阔疆域,他以博大的胸怀,填补了个人赋闲的空虚。羌笛悠扬,虽怨不垮的。</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王之涣的“凉州词”情带幽怨,那么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却是悠雅而励志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是又一曲牌,身处艰苦的边塞环境,高适听出的却是满天飞舞的梅花风光,他把思乡之情和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了。高适的人生“志”为重要,原本他应该是“官三代”,其祖父高侃曾做过唐朝安东都护,是威风凛凛的六大军区司令之一,管理高句丽的固有领土。曾生擒突厥可汗,屡立战功。父亲高崇文曾任韶州长使。但在高适出生时,家境已逐渐衰败,他少年穷困潦倒至耕读加讨饭度日了。而他自幼胸怀大志,决心继承发扬父辈荣光,然而虽有一腔热血,科考却屡试不中,“唐才子传”说他“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虽一次次挫折,科考失败又欲从军建功,仍然渺茫。他志向继往,毫不动摇,终于46岁时,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参加一次临时性的有道科考中举,被封受予封丘尉。从此走上仕途,人说大器晚成,还真应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县尉小官,得之不易,然却与志向相去甚远,直面底层官场,目睹鱼肉百姓,其写“封丘作”言:“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草根逆袭的他,对百姓疾苦深有体会并理解,内心很痛苦,又辞官。再后来封侯赐爵,回京任至刑部侍郎等职,成为唐代唯一一个封侯诗人。</p><p class="ql-block"> 悠悠羌笛,可排忧,可言志,可助兴,尽娱乐。往来多少事,穿越古风中。</p><p class="ql-block"> 写作于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备注:图片截图于网络,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