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持人:您认为成为作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从“对文字的敏感”方面来说)</p><p class="ql-block">张遐: 作家必须是对文字敏感的。这可以说基础或者是天赋。就如同一名歌唱家,首先得有一副好嗓音,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成为歌唱家。如果是五音不全,后天怎么努力都不行。一个人对文字敏感,才有兴趣多看多写,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说到这种天赋,这也就是艺术感觉,有了它,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作家或者艺术家。</p><p class="ql-block">我是独生女,这在人口出生率爆棚的六十年代,是个例外。家庭环境的冷清孤单(家里人少,母亲工作忙,父亲在城里上班,只有周末才回家,没有可以交流沟通、哪怕是打打闹闹的兄弟姐妹),驱使我在书本中寻找自己的世界。记得还在小学时,在邮电所工作的母亲就给我订有《连环画报》,《儿童文学》。这也就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产生了对文字的迷恋。再大一些,看《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原》等,煽情的、起伏的、浪漫的文艺作品滋养下的我,对文字尤其敏感,一个字、一个词语、一段话,就能够打动我,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也能从中感觉出不同的意思或意境。</p><p class="ql-block">对于数字,就很迟钝,我曾在单位做过会计,每天和数字打交道,算账的时候很慢很笨,有时候还得掰着手指头数。</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您如何走上文学道路,成长为作家呢?</p><p class="ql-block">张遐:真正让我走上文学道路的,是受当时的《中国青年报》开展的“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的大讨论引发的,作者潘晓的发问,得到了上百万人的参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俄国小说《钢铁是怎么练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个结论或者说这段名言激发了我,使我有了成为作家的想法,并开始为之而努力。</p><p class="ql-block">另外,我也有小私心,我当时已参加工作,在乡下邮电所做话务员,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才华,能够调到城里工作。</p><p class="ql-block">还有小虚荣,比如,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尊重知识,谁是个大学生,谁就是天之骄子,我因为上班很早,就没有参加高考,所以,就很羡慕大学生,很想补上这一课,让自己也成为让别人羡慕的文化人。</p><p class="ql-block">那几年,我自学了大学的中文课程,去图书馆借阅文学书刊,还买了许多文学书籍,记得有一次去郑州,回到家口袋里只剩下三毛钱,其余的都买成了书。(除了张洁、王安忆、蒋子龙等当代作家的长篇小说,还有许多和文学相关的哲学著作,如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用一个大袋子装着,像是从批发市场回来的进货人。</p><p class="ql-block">如果用如饥似渴形容我看书,就可以用废寝忘食形容我写作。那时候没有电脑,都是手写,白纸黑字的爬格子,我习惯于晚上趴在床上写,身体下面垫个枕头,写着写着,不知道啥时候就睡着了,睡醒了又继续写。二十岁那年,就在《奔流》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第二年,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其实,人要掌握学习一门技能并不难,也就几年时间的打基础,以后成功与否,就看努力和机遇了。)</p><p class="ql-block">后来,除了小说,我创作更多的是散文,六万多字的系列散文《小城风景》,很接地气,最受读者欢迎。从小城仕途、大款、文人、美女、赌徒、风水、酒宴、闲言、民宅等方方面面描述了小城的众生相。报纸以系列的形式连载出来,许多读者就问:下一期什么时候出来?就像是一篇文章比整期报纸都重要,都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此外,我还有大量的游记,这与我在单位退休较早有关,我有大把的空闲时间,用来游走大好河山,每到一处美景,我都有除了视觉享受,还要留下点文字的想法。(比如去柬埔寨旅游,我写了几万字的吴哥窟、洞里萨湖的散文,每当看到这些文章,好像故地重游一样,而去过日本就没有留下东西,现在想想,当时去了哪些景点,看到了什么东西,都已经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2016年,现代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散文集《遐思》,被多家图书馆馆藏,并获得商丘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当选为商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每位作家由于出生环境、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所以都有着鲜明的不同的作品风格,您如何定位自己的作品风格?</p><p class="ql-block">张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作家更不用说。我们谈论文学作品时,首先把作家的风格和特点放在首位。</p><p class="ql-block">每位作家的各不相同,所写的作品风格也就不同,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宏观、有的内求。并且,越是有鲜明个性的作品,越能得到读者的推崇。</p><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看我写的作品,无论是早期的小说,还有后来的散文,大都是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这也算是风格的一部分吧?向内求的我,极其需要这样一种叙事方式,而表达内容和思想。</p><p class="ql-block">我国的传统文学,是外在的、宏大叙事的,(像是高亢的民歌,年龄较大的人喜欢听);而当代文学,则有了内求的趋势,如同流行歌曲(很个性化,什么样的心情都能通过歌词表达出来,比如有一首歌叫《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歌词写到: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醉…假如说这段歌词恰好说中了某个人,就会被打动,引为同感)。</p><p class="ql-block">不过,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手法,目的都是一个:记录、描述、反映、洞察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红楼梦》中,贾府是什么样子、家里有多少仆人、每道菜的做法、每个人的服饰和说话语气,都写的详详细细,让我们知道了几百年前的大户人家,是什么样生活状态,当时的政治经济、风俗人情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同样的,通过个人心理活动描述出的东西也是折射外部世界的。人处在当下的环境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想的什么,一定是和自己紧密相关的,也是只有当时才有的。并且,又加上了个人的感觉、情绪、思考在里面,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流传下去,也是极其宝贵的历史再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您的很多作品都是跟水有关的,《水之城》、《水岸》、《凤城湖寻梦》、《女人如水》,是跟水有什么特别的缘份吗?</p><p class="ql-block">张遐: 乡愁是情怀,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无论我们生活的怎么样,是在家乡还是在异地,无论到了多大年龄,浓浓的故乡情结,就是大树的根、攀援的藤,牵绊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在睢县出生长大,睢县北湖,是我乡愁的确切坐标,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情怀。写北湖的散文就有《水之城》、《水岸》、《凤城湖寻梦》、《女人如水》等。</p><p class="ql-block">这世界有阴阳两极、男女两性、山山水水,太阳月亮,所以人们就把山比喻为男人,把水比喻为女人。文学作品更是如此,男女作家的作品风格是有差异的。男作家的作品偏重于理性、粗犷、宏大叙事,女性文学则感性、细腻,侧重于家庭婚姻伦理等领域。作为女性,我最喜欢的作家大都是女作家,像张爱玲、王安忆、邵丽、陈晓枫等,读她们娓娓道来的作品,就像是和亲姐妹聊家常,非常亲切,没有疏离感。</p><p class="ql-block">写作也是,我曾这样写道:依傍着小城的北湖呢?好一方明静坦荡、怡情悅目之水啊,许多的时光和记忆中,她悄然潜入我们的梦境,犹如核,犹如岸,犹如瑟瑟生命的色彩与亮光,在朝霞与夕阳的照射下,定格成心底最柔软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我把北湖水喻为安静、美丽、通透、澄澈的女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咱们这期节目的主题选择的是“美不胜收的文学风景”,“文学风景”具体指的是什么?又如何呈现出“美不胜收”的?</p><p class="ql-block">张遐:小说,写人物居多。我早期的小说,突出的是年轻时期的迷茫,《困惑》、《秋雨迷蒙》、《将为人妻》的主人公“我”,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对爱情与前途的选择、对婚姻的期待,都有向往和不解之处,希望得到答案。</p><p class="ql-block">写散文,自然景物占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写散文居多,我所写散文很多都是关于大自然的。土地、天空、云霞、高山、大海、河流、森林、草原、草木、花朵,风霜雨雪、春夏秋冬…都有尽情描绘、尽情发挥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像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样,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山会长高、地会震动、云有聚散、花会盛开、树会呼吸…就拿树木来说吧,每片叶子的脉络不一样,每条树根的长短粗细也不 一样 ,它们的萌芽、生长、衰老和人类是同频共振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文学作品应该赞叹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无与伦比,呼吁人们对大自然要有敬畏、热爱、珍惜、呵护之心的,和大自然和睦相处,才有更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怀旧情绪也日渐弥漫,一条风化的木板、一块沧桑的石头、一间破败的老屋都会让我心生欢喜、思绪良多,感觉它们都有故事、都有来历。</p><p class="ql-block">这所有一切,在我看来,都是人生的经历和感悟,都是风景,因为有了文学的渲染,而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如果要有源源不断、丰富多彩的“美不胜收的文学风景”,我们需要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张遐:始终拥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标志,也是作家拥有创造力的源泉。文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看似平凡普通,文学则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世上任何的东西都是相互对应的,善恶、美丑、大小、对错、生死…如何分辨?如何定义? (每个人所占角度、立场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如果现实不行,文学或许可以做个大胆的尝试。</p><p class="ql-block">文学有多种表现形式,像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手法更多:描写、叙述、形容、夸张、魔幻、象征、穿越……可随意应用。</p><p class="ql-block">鲁迅作品的一针见血、金庸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陈忠实的厚重沧桑…都是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用心阅读,胜过鱼龙混杂的网络快餐。(在网络上阅读,选择很重要,有些文字,看上去也很吸引人,可看到最后,却是做广告的,就很扫兴,觉得浪费了时间)</p><p class="ql-block">当然,当今已经迈入了信息和网络化时代,人们也许已经没有像从前那样慢节奏的品尝文字的曼妙,静下心来欣赏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但是,一定不能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思考和创造。</p><p class="ql-block">如果被称之作家,那么,我更愿意被称为文学的敬仰者追随者。除了这几十年未变的文学情怀,我还将一路前行,将美不胜收的文学美景欣赏到底。</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