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3-10日初识晋之美—晋北八日游(5-1)

李艳

<p class="ql-block">成年人的世界里看一次风景等同于看一次心理医生,旅行生活并非都是繁花似锦,所有的好不过是来自心底的知足。惟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惟情怀可渡人间薄凉~~</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夏天格外的热,也不知道是不是个人身体原因,就想找个地方“哪凉快哪呆着去”。之前和老公闲聊时提了一嘴说山西是个好地方,这次老公说那就满足你的愿望,去大同吧!这次自驾游主打一个休闲、快慢结合、吃好玩好,节奏自己掌握……那就开启“初识晋之美”的旅程吧~~</p> <p class="ql-block">D1:2024年8月3日早晨8:00从石家庄出发,13:00就到达大同市区了 ,高低得整顿刀削面。</p> <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宿,步行去古城。古城内的景点距离很近,步行是比较好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带状公园</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大同华严寺 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距今900多年,依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而成,故名华严寺。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契丹人崇拜太阳,因此,华严寺是坐西面东,与汉族寺庙坐北朝南的传统不同,这在我国古建筑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一看这门口的石狮子就和我平时见的不一样,有点契丹游牧民族的范儿,体魄健瘦桀骜不羁。</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辽金时期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现存上、下两寺。</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刚一来大同就被华严寺的庄重朴实、严谨精致的气质拿捏了。刚一上来咱也不敢拍佛像呀,就对着大殿门口的斗拱藻井拍了一圈。但看到里面每个人都在拍佛像,而且指示牌只是严禁开闪光灯📸,对于拍照工作人员并不会制止,于是颠覆了我的一贯认知,自此每一处精美的佛像、建筑我都尽可能拍照,我认为这是记住并宣传文物的最好方法。为山西文旅点赞👍</p> <p class="ql-block">殿内塑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三尊佛像的衣着、手镯、臂钏以及背后沥金的佛光,都是辽代造像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2009年由中央美院壁画系师生所画的环殿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总面积1000平米,讲述的是善财童子修成正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画像,太美啦,这估计是下了班的观音吧😜,满满的松弛感</p> <p class="ql-block">上华严寺山门内左右两边是两位守门神哼哈二将,负责将一切邪魔挡在门外。哼将脚下踩的是酒色财气,哈将踩的是魑魅魍魉。</p> <p class="ql-block">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占地1559平米,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九五至尊。 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经过历代战乱和修复,现在大殿有唐代的风格、辽代的地基、金代的建筑、明代的泥塑和清代的壁画。大殿也采用辽宋时期发明的减柱法,使得空间大,非常宽敞,便于辽国皇室参拜礼佛。</p> <p class="ql-block">大殿屋顶上的鸱吻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高4.5米最宽的地方2.8米。在下面离得远看不出来,但想象一下这是很壮观的。右侧颜色较暗的是辽金时期原装的,左侧的颜色鲜艳的是明朝重修的。传说鸱吻是龙的第九个儿子,龙和鱼所生也叫鱼龙,嘴大能吞火喜欢吐水,木建筑最怕着火,古人将鸱吻安放在木建筑的顶部,既能起到装饰效果,还可以让殿顶更牢固防雨,同时寓意避火镇宅。</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这一处壁画颜色不一样,黑乎乎的这部分不是被破坏了的,华严寺建立后经历历代战乱,目前清楚的壁画是清代画师修缮的,而黑乎乎的这部分由于当时前面有遮挡物所以没有被涂抹成俗气的清代审美,反而保留住了最初的风格。一个导游教我们用两手比作望远镜,等一会儿慢慢会看出壁画原来的线条图案。</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5米,是古城内最高的建筑,地下有千佛地宫,震撼!</p> <p class="ql-block">500平米、100吨纯铜打造的千佛地宫,一下来满眼的金色,楼梯、扶手、台阶、地面、墙壁、天花板、柱子、佛龛、佛像……所有你目所能极的地方都是金灿灿的,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亮瞎你的眼”😚靠墙千佛龛里的千尊铜佛,一件件金灿灿的佛事用品,在柱子上翩跹起舞的飞天浮雕,让人恍若在天宫~~不都说佛家是清贫之地吗?沾上皇家就是不一样啊!</p> <p class="ql-block">中心位置的水晶柱里供奉的是元末慧明法师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是辽代小型殿阁式建筑的典型,从1038年起一直保存完好,也是使用“减柱法”较早的实例。门匾及旁边的门匾都是清代的原物。整座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被誉为“辽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收藏在大同市博物馆的薄伽教藏殿顶的两个3米高的鸱吻。</p> <p class="ql-block">殿内中央佛坛上供奉的29尊辽代彩塑及2尊明代塑像,堪称辽塑最精美的殿堂。正中三尊大佛端坐在莲花台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具有一种古色古香的自然之风,这些佛像既有唐代丰满圆润和端庄安祥的风格,又有宋代塑像中生活气息浓厚和生动活泼的特色。旁边弟子们聚精会神、虔诚听经,呈现出各种不同姿态,衣饰舒展适体,飘带流畅生风,自然雅丽,构成一堂诸佛讲经的生动场面。这些塑像生动活泼,刻画逼真,造型优美,富有人情味和情节感,突破了佛教艺术那种净化、平淡、肃穆的风格,极具魏晋以来气韵生动、格调脱俗的艺术审美取向。</p> <p class="ql-block">被郭沫若赞叹被考古学家郑振铎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身体微微倾向佛陀的方向,好像在认真聆听佛法,双手虔诚地在胸前合十,那一刹是否灵光乍现参悟到了佛经的妙处,所以微微露齿会心一笑?辽国契丹族和汉族的文化差异相比,他们没有那些笑不露齿、衣不露体、行不露足的条条框框,女性的穿衣仪容会更自由些,所以这尊菩萨上身微裸,头饰华丽,长辫垂肩,体态优美丰满,光脚立于莲台之上,惟妙惟肖,体现了契丹游牧民族的无拘无束、自由率性。</p> <p class="ql-block">天宫楼阁图片来自网络。环殿依墙而建的小木作重楼式壁藏(相当于现在的壁橱)38间及后壁当心间“天宫楼阁”五间(现在不开放),过去都是放置经书的。天宫楼阁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雕刻精美,巧夺天工,玲珑之致,是我国古代按照营造法式完成的小木作实物的典范,是当时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辽金时期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被梁思成先生叹称“海内孤品”。</p> <p class="ql-block">在华严寺广场按照7倍比例放大复刻了天宫楼阁,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叹古代匠人的超群智慧与精湛的木作工艺!</p> <p class="ql-block">下寺布局较自由,建筑风格活泼,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山门和左右碑亭,别为一院。</p> <p class="ql-block">可可爱爱的小兽</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大同古城钟鼓楼 均始建于明代,1951年钟楼被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2015年复建,古城内地标性建筑。任岁月洗礼,任人流穿梭,用岿然之姿、隽永之美,诉说着古城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钟声飘荡以迎初升之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鼓声飞扬以送西沉之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大同古城四牌楼 位于古城中心,是地标式建筑,始建于明代,1952年拆除2012年复建,宽19.2米高14.43米,四座四柱三楼式悬山顶跨街牌楼。和阳街、清远街、武定街和永泰街。现在看起来依旧气势磅礴,因为辨识度高成了一些游客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大同古城九龙壁 我国现存三座著名的九龙壁,一座在北京故宫,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园,都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的,而大同九龙壁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大同九龙壁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邸前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南向北,全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仅壁身的九龙壁主体高度就有3.72米,壁上均匀的分布着九条飞龙,以腾飞之势跃然壁上,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龙壁两侧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日月为明,大明的明吧,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上部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有两层琉璃兽,第一层麒麟狮子猛虎梅花鹿飞马等动物形象,第二层是小型形龙雕刻的二龙戏珠图案,生动活泼、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中部壁面由426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拼砌出的九条飞龙,气势磅礴。正中一条龙(俗称老五)是九龙的中心,它龙头向前龙尾摆动,黄色的主体磷光闪烁,主龙两侧的两条龙相互对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相映成趣。站在龙壁前,不仅感受到了壮观、威风和霸气,也感叹古代琉璃烧制工艺和匠人的智慧。彩蛋来了,请仔细看看龙壁上的龙是不是四爪且尾部无鳍呢(只有五爪才叫龙,天子皇帝专属,其余的是蟒)</p> <p class="ql-block">大同的天气也非常友好,虽然一阵瓢泼骤雨,但天边还有太阳等着给我们雨过天晴呢🌼</p> <p class="ql-block">和九龙壁相对的代王府,原是朱桂根据南京故宫为蓝本建造的,占地19万平米共6个院落,后被烧毁仅存九龙壁,于2011年开始复建,历时12年,是新中国复建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去年刚刚开放。</p> <p class="ql-block">代王府的特色是互动为主的大同文化表演秀,每进院落都有不同的表演,《天下大同》大型实景沉浸式体验表演前后穿梭四个院落,观众追着演员跑,也是没谁了!</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大同古城清真大寺 在北魏家宴等位的时候也不忘见缝插针打卡景点😅离老远就看到清真寺的异域风情建筑了,吃完饭又去拍了拍亮灯的清真寺,真美!该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占地9578.71平方米,是一座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阿拉伯经典建筑艺术相得益彰、巧妙糅合的殿堂式建筑群,明清各代都有修缮。寺内布局严谨、构思精妙、富丽堂皇、规模宏大,是我国唯一一座在正史《二十四史》中有记载的清真寺,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真实写照。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但在外面已经感受到了它的不凡,大同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大同古城纯阳宫 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道教全真教宫观。创建于金末元初,明代洪武四年重修,有殿堂70余间。山西有三大纯阳宫(大同纯阳宫为北宫、芮城永乐宫为南宫、太原纯阳宫为中宮)。</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祖师殿、献殿和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去时正赶上有法会,道长们正在诵经作法。</p> <p class="ql-block">主院的西跨院为园林式建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水榭曲径通幽,藏玄蕴妙,清静典雅,是一座集庙宇庄严、园林精巧为一体的三进式院落。</p> <p class="ql-block">小十字街转角处的设计非常用心</p> <p class="ql-block">古城小街道</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大同古城北魏家宴 来大同的第一顿正餐,18:00拿的号有61桌等位,19:30就就坐了,古城内的餐饮店虽然门口紧邻街道乱糟糟的等位的人也多,但一进来里面瞬间就安静了,仿佛和外面不是一个世界,这样的就餐环境可以让人在马不停蹄的旅途中突然被切换成慢动作……外面的烦扰都听不到看不到了,那就静下心来享受美食吧!必须说一下过油肉太好吃了,山西的醋用的太妙了,肉质爽滑醋味解腻,搭配的非常好,我们之后打卡的美食网红店过油肉必点,但都没有这家好吃😊</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 大同古城墙 2014年根据档案原图纸在原来的旧址复建的,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几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走一圈2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防御设施齐备,可谓层层设卡、固若金汤,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四个城门,四座城门外建有瓮城,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设有城门,出入大同城必须经过三道门卡。</p> <p class="ql-block">分步行道和马道。城墙有花灯区域,值得一看,如果过年来应该更美!</p> <p class="ql-block">“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2014年复建时四周修筑了54座望楼96座窝铺,四面城墙建有580对垛子,代表当时大同所辖村庄数。</p> <p class="ql-block">复建的城墙比西安的还高,比南京的还宽,抬头仰望时极大的压迫感油然而生,让人不自觉地望而却步。估计这就是要给入侵者的感受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小节:确实感受到了世界的大同大不同,眼界也随之开阔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一下子不适应嘞!山西低调大气不矫情自带豪迈气概,是你走进山西才能切身体会的!随便走在古城的街巷,抬眼一看没准就是几百年前的建筑,古装小姐姐是穿越回来的吗?外面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里面是千百年来的默默等候!大同也是感恩的,随便聊天总会提到耿市长的名字。明天的精彩继续~~</p> <p class="ql-block">D2:2024年8月4日第九站 大同市博物馆 要了解大同那就先说说北魏吧,它是第一个统一了中原的鲜卑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原本生活在大兴安岭,公元386年建都现在的呼和浩特称作“魏”,后迁都平城就是现在的大同。</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一幅高约15.5米、宽约50米的《北魏贵胄出行图》大型壁画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中央美院孙景波、王颖生二位教授创作的。其内容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出行图”为素材,创作了北魏贵胄出行场面。画中展示了鲜卑服饰、队列秩序、仪仗器物等北魏元素,表达出北魏平城时期胡汉融合的产物。壁画前一组铁铸雕塑,取材于北魏宋绍祖墓出土的牛拉鐅甲车,出自中央美院吕品昌教授之手。下图为博物馆中的牛车。</p> <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青铜牺尊,牛背上有三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从其结构看,这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也可以空穴注水装于尊腹用来温酒。纹饰精美,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迴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在牛颈及锅形器上饰有虎、犀等小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铸作精美。据说这件文物的原件在上海博物馆,属于借走了不还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汉代陶连枝灯,两汉时期人们渴望长生不老,而《山海经》中神树和神鸟有上达天界沟通人神的功能,便以神树神鸟为原型制作了此灯。灯的中间是神树扶桑树,两边是龙神鸟,龙顶托盘、立人塑像、鸟落树头,造型精巧、形象生动,意愿是引领墓主人灵魂飞天。估计和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有异曲同工之效吧!</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铜鼎,春秋中晚期,算是年代比较久远的藏品了。</p> <p class="ql-block">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共5块(山西省博和大同市博各一半)(说实话之后去省博看到的展品要比这个修复的好太多)。漆画屏风在阴暗潮湿的墓穴里待了1500多年,依然明艳动人。墓里埋葬着司马金龙和妻子姬辰,妻子早他十年去世,司马金龙非常想念妻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赞美爱妻的品行。漆画上的字是少有的北魏书法真经。这个屏风不仅是司马金龙的爱情信物,也是鲜卑族吸收中原儒家文化治国的体现。所以无论从年代的久远,保存的程度,漆画的工艺,绘画的技艺,书法的造诣,司马金龙漆画屏风成为国之重宝,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是上面的插屏风的底座。简洁优美的造型,娴熟细腻的雕工,绽放的莲花,流畅的忍冬纹、覆莲纹、蟠龙纹,显示出北魏时期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和流行的佛教、西域风貌。四个角上有四个奏乐的人俑(有部分残缺),乐器都是“西凉乐”。</p> <p class="ql-block">这个没有四个角的奏乐俑,可能是放置在屏风里面那个角的。一共发现4个(2个在山西省博2个在大同市博,也是一个四角没人俑,一个四角有残缺人俑)。</p> <p class="ql-block">司马金龙石雕棺床,呈倒“山”字形,上部以波状缠枝四叶忍冬纹作长方形边框,中部为流畅的波状忍冬纹,波心雕伎乐十三组,中间一组为翩翩舞者,两侧各有六组乐人,左侧六人分别弹琵琶,吹排箫、吹箫、击鼓、碰铃、奏吹叶,右侧六人则弹琵琶、击钹、吹筚篥、击鼓、吹横笛、击细腰鼓。伎乐童子均髡发,上身裸,披帛从颈后绕两肘飘举,下身犊鼻裤。身侧各雕虎、狮、龙、人面鸟等瑞兽。下部三足间雕有水波纹壶门,以联珠纹为边饰,内高浮雕四个身躯矫健的力士。</p> <p class="ql-block">两侧足的力士呈半蹲状,反举双手作承托状;中间二力士反身相对,呈胡跪状,一手反托上部的兽牙,一手抓着兽面两边的獠牙,布局严谨,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是北魏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几个托棺床的力士,不就是中国的“大卫”吗?一看就不是汉人形象,身上似乎只穿了很透的披帛,难不成那时候就有“透视装”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镇墓兽~</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人面镇墓兽,还是第一次见到,1000年前的创新高手~</p> <p class="ql-block">石雕护法力士,虽然胖但还有胸肌和4块腹肌,中国的健美先生~</p> <p class="ql-block">石雕武士像,难道是因为手里有武器所以状态很放松吗?</p> <p class="ql-block">也是镇墓武士俑,表情怪是不是也能吓唬人呢?😀我把你们封为大同市博物馆的显眼包~</p> <p class="ql-block">代王府前的琉璃匾额</p> <p class="ql-block">佩服古人的审美,居然能烧出来如此纯净的颜色,我们就叫它北魏蓝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一件镇馆之宝,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一件,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阵,超过360件,相对完好的有238件。</p> <p class="ql-block">恢弘的场面,震撼的布局,逼真的造型,俑阵以军阵出征的阵式排列,队伍的人员构成包括:导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俑、侍从俑和甲骑具装俑等,这些俑大多呈手举兵器状,可惜其兵器已腐朽不见,可能是木质的,马尾巴原本都是插了毛的,也没了。陶俑穿的是便于骑战的胡服,每个人都戴着各式帽子:垂裙帽、鸡冠风帽、圆顶风帽或尖锥形兜鍪móu。</p> <p class="ql-block">北魏杂技俑,请仔细看看每个人的面目表情,都栩栩如生,贴近生活。</p> <p class="ql-block">北魏胡人牵驼俑,人物和动物的表情也是亮点~</p> <p class="ql-block">还有各式各样的家禽、生活用具、劳动用具、人俑、牛马车等釉陶器,都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辽代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谁说地上文物看山西 地下文物看陕西河南,山西仅大同一个城市就有如此大发掘量,布展很少单个(除了非常重要),大多数是以组、排、列形式,充分说明了大同市博的文物数量。大同市博的用心之处:一是在灯光氛围的营造上,灯光重点突出文物,其余地方较暗,这样拍照也能出片;二是陈列上大胆创新,在司马金龙墓的俑阵排列上,设计了一个25度倾斜向上的狭长坡道,陶俑列队其上更显贵族气象,这样不仅后排的阵容看得清楚,还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骑在战马上的将军,沙场秋点兵,集结完毕,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博物馆附近龙聚祥,烧卖太好吃了,皮薄肉嫩,香而不腻,居然还有素馅烧卖!彻底颠覆了我的又一个认知,以为烧卖都是要一咬一兜油的,烧卖必须油大😨我们点的是糖醋里脊、凉粉、粉羊杂、烧卖,都没有踩坑,照老公意思就还要点过油肉(昨天晚上没吃够),我说要尝尝糖醋里脊,结果这个剩下了,别的都是光盘!还要表扬大同,我们13:00多从博物馆出来吃饭,停车位肯定不好找,但一问人家在龙聚祥周边便道都可以停不会贴条的。早就听说大同交警对外地车都是比较照顾的,切身体会到了💐💐</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大同古城善化寺 俗称南寺,始建于唐代,历代重修,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是我国八大辽构之一(善化寺大雄宝殿、独乐寺山门、阁院寺文殊殿、新城开善寺、独乐寺观音阁、佛宫寺释迦塔、奉国寺大雄宝殿、华严寺薄迦教藏殿),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占地3万多㎡。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渐次展开,左右对称,层层迭高,前为山门(天王殿),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p> <p class="ql-block">寺外一位僧人打扮的行为艺术家,在烈日下一动不动,刚一见以为是雕塑,后听旁边卖东西的人说他被火🔥烧过,现在手还留有残疾。见不得这样虔诚的苦,默默手机扫码小善一举。</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外的五龙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原为大同兴国寺的照壁,因为倾斜严重拆迁到善化寺重新拼接。虽然无法和九龙壁媲美,但依然精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的山门(天王殿)是现存最古老的金代建筑之一,也是现存金代建筑中最大的山门。天王殿后的匾额威德护世是朱桂的嫡三子所题。</p> <p class="ql-block">山门内的四大天王,都是明代的造像,不论色彩风格还是细节都体现了高超的工匠技艺。南方增长天王手持青光宝剑斩断烦恼,宝剑锋利寓意为风;东方持国天王怀抱碧玉琵琶慈悲为怀,琵琶弦的松紧需要调节,行中庸之道寓意为调;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持银鼠象征财富与丰收,右手持七层宝塔,寓意为雨;西方广目天王右手缠一条蛇也叫赤龙,寓意为顺。连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兄弟,我封他们为善化寺的显眼包天王兄弟团~</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檐下的斗拱密集复杂,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即起到装饰作用又能抗震平衡,大气磅礴,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在当时民间是不可以使用斗拱的,善化寺不是皇家寺院但使用了斗拱且规制极高,说明在当时的地位非同一般。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文殊右普贤,故取名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文殊阁和对面的普贤阁是大雄宝殿的东西朵殿,原为和普贤阁结构完全相同的楼阁式建筑。民国年间毁于火灾,仅存台基和柱础。2008年按照“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复建。</p> <p class="ql-block">普贤阁为辽代建筑,距今近900年,重檐九脊顶楼阁,总高18米,1953年曾落架重修。结构精巧,形制古朴。内部周壁有根据普贤的故事而绘制的《普贤经变》壁画。殿门上的匾额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骑狮坐像和普贤菩萨骑象坐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坐落在3.3米高的月台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面积1200平方米,单檐庑殿顶,是我国面积第三的辽代单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金代塑像33尊,正面莲花佛台上端坐的五方佛,两侧有二十四诸天塑像。墙壁上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所绘壁画190多平方米。殿内仅当心间有平綦澡井各一间,其余皆为彻上露明造。佛像身上的灰已经不是尘土了而是包浆了,反倒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了。</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二十四诸天塑像,神态各异、色彩鲜明,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佛经中记载的鬼子母神,也叫母夜叉。她前身是牧羊女,因为在路上难产而路过的500行人却无一帮忙。她发下毒誓投胎后要吃遍所有人的小孩。后来她果然应誓,投胎后生下500个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原本的形象也是凶神恶煞,所以叫“母夜叉”。佛祖闻之此事,遂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个儿女。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佛祖。佛祖劝她将心比心,果然劝化鬼子母不再作恶,反倒开始保护孕妇和婴幼儿,成为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子天神,形象也变得和蔼可亲。鬼子母塑像的脚下,有一青面红发小女鬼像,她就是鬼子母作恶时的形象。匠师别出心裁,以她的矮小凶恶,来衬托鬼子母皈依佛门后的善良美丽。</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诸天中最温柔的吉祥天女---大功德天,掌管幸福和财富,据说她的母亲就是鬼子母,所以二人的面容有点儿相似。她晬容装束梵相清澈,头戴花冠身披天衣,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她目光温婉、表情润泽、沉静内敛坚毅,会让人感受一种祥和的气氛。与她对视,内心会有一种清澈与平静。</p> <p class="ql-block">网上传的当年梁思成写给林徽因的信里提到善化寺里林徽因曾被惊艳的说不出话,膛目乍舌的那尊塑像是不是你呢?在你面前我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站着、看着,内心充满了平静而眼眶却饱含热泪……我是唯物主义论者,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佛的教化,她会让你平静、放空、感知、接纳、传递……大功德天,我感知到了你的温柔而有力量,坚毅且果敢~~</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雄宝殿从内往外利用门楣与明窗取的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审美👏身处近千年的殿内而身外是千年后的现世,任人世间如何沧桑变换,大殿和殿内的佛祖天王们就这样伫立了几百年亘古不变,护佑着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我也与大殿来个合影,纪念这场千年之约~~</p> <p class="ql-block">寺内西侧是一个园林花园。因为善化寺不收门票,在古城内处于闹中取静的位置,所以许多人在这儿休息、看书、拍照…可以一呆就是一天,会让人忘了这是千年古刹🤗</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内单檐庑殿顶和斗拱的使用规制极高,但没有华严寺皇家专用的琉璃鸱吻。辽代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贤阁、三座庑殿顶四座辽金建筑,保存于一寺之内,在我国善化寺独有,体现盛唐雄浑之气。</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 晚餐打卡紫泥369 在古城内的那家等位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就近找了一家,好评好评!虽然是为游客慕名而来打卡的网红餐厅,但菜品的制作丝毫没有马虎,而且菜单经常调换。一反其他餐厅常态,山西都是以菜品量大实惠著称,而紫泥369菜量小价格实惠,符合游客想多品尝几样的心理,而且小菜做的非常精致漂亮,味道也都不踩坑。</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19:22大同市区雨过天晴后的天空。</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小节:按计划明天要去云冈石窟然后直接去浑源县,所以大同市的旅程就要结束了。但法华寺、明堂遗址、关帝庙、大清真寺、北朝博物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梁思成纪念馆、平城记忆馆等都没来得及去看,也留个念想吧!大同是可以常来的,尤其是夏天的确凉快,而且饭菜都好吃😄。还有就是景点几乎都是免门票的,提前预约就行。再有就是大同确实有干货,有历史、有文化底蕴,这里的人都平和、知足,幸福感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