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不应该失去的记忆

愚人笑天

<p class="ql-block">8月28日,上午参观完赤峰博物馆和辽代辽史文化博物馆已经是正午十分,大家顾不得疲劳,驱车前往朝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政权更迭顿仍,地方割据,群雄逐鹿。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鲜卑民族,在这一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东、北魏、南凉七个政权。慕容鲜卑作为鲜卑民族中的一支建立了其中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政权,鲜枣化的汉人建立了北燕。前燕、后燕、北燕这三个以“燕”为国号的区域政权先后在龙城定都,形成了朝阳的“三燕时期”。</p><p class="ql-block">中国北方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均曾定都于龙城(今朝阳市)。龙城作为三燕都城达80年。因此,龙城朝阳有“三燕古都 ”、“三燕故都”之称。所谓“三燕文化”即指这一时期以慕容鲜卑遗存为主体的考古文化。</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337年慕容鲜卑建立前燕开始,至公元436年北燕灭亡,三燕政权统治中国北部半壁江山近百年。三燕铁骑纵横驰骋,拥辽西而望中原,开疆扩土以建都国;数代君主励精图治,谋民生而兴百工,劝农桑以荣诸业;龙城要地四通八达,连海陆而贯西东,拓丝路以促商贾。三燕各族人民交流,交往,共筑璀璨文化,万象相融,为朝阳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三燕”大事记年表。</p> <p class="ql-block">“三燕”世系图表</p> <p class="ql-block">三燕,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及鲜卑化汉人冯氏建立的北燕(407-436年)三个地方政权。东晋咸康七年(341),前燕慕容觥营建新都龙城,大兴土木,筑城池,立宗庙,建宫殿。公元342年十月,慕容将都城从棘城迁到新都龙城,后将新宫殿取名“和龙宫”。东晋太元十年(385),和龙宫被前秦宋敞焚毁。同年,后燕重建。北魏太延二年(436),北魏攻占龙城,北燕王冯弘败高句丽,并纵火焚烧了和龙宫殿。期间除370年前秦灭前燕占据15年外,龙城作为三燕都城或留都达80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军事重镇、商贸中心、文化名城,其影响远播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成为东北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金片头饰,精美富贵。</p> <p class="ql-block">从马鞍能看出来主人的富贵和社会地位。</p> <p class="ql-block">高僧昙无竭,比唐僧还早280年。</p> <p class="ql-block">昙无竭取经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朝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十六国北燕时期的鸭型玻璃注。遗憾的是市级博物馆留不住这样的宝贝,只能用复制品布展了。</p> <p class="ql-block">玉猪龙。</p> <p class="ql-block">悠悠凌河水,灿烂文明源。大凌河﹣﹣龙城朝阳人民的母亲河,她蜿蜒逶迤、川流不息,蕴育了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沧海桑田,承载了万千朝阳儿女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朝阳地处辽西,南近渤海,北枕大漠,西接燕山山脉,东连辽河平原,是“北有牛河梁,南有凌家滩”的古国发端;是“传奇慕容、华夏一脉”的三燕故都;是“东有朝阳、西有敦煌”的丝路枢纽。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朝阳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交汇之地,辽西古廊道上的咽喉重镇。</p> <p class="ql-block">石器兽骨,伴随着远古足迹;玉器彩陶,映照出古国文明;刀戈鼎簋,诉说着方国更替;印信瓦当,镌刻着帝国源流;陶俑唐彩,彰显大唐繁华;白瓷金鞍,尽显兴中风流;宫廷宝器,更见凤鸣辉煌。</p> <p class="ql-block">历经五次复健修复,保留到今天的朝阳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北端,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朝阳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刹顶等部分组成。朝阳北塔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被称为“东北第一塔”;是朝阳市古城的象征、东北佛教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与北塔对应的还有南塔,始建于辽代大康二年(1067年)。南塔为青砖砌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原存高45米,现经修缮,标高56米。方形砖基座,座上为须弥座,下部两层束腰,内设壶门,砖雕云龙和莲花;上部有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华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中部设假门,门棚饰卷云纹,上垂华盖。塔身上部每侧各嵌石质塔铭两块。</p> <p class="ql-block">辽代佛教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在兴宗,道宗时期达到鼎盛。辽代朝阳地区作为战略要地受到重视,辽初在唐代营州治所柳城设立霸州,修葺柳城,并对唐开元寺塔进行维修,称延昌寺塔。辽兴宗重熙十年(1041),升霸州为兴中府,当地军政首领与僧俗各界共同重修延昌寺塔,并将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葬于塔中。约重熙十三年(1044)竣工。此次维修,将隋塔包修在里面,改变了隋唐和辽初佛塔的建筑风格,成为体量高大、塔基与塔身装饰繁密的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国宝级文物辽代——鎏金银塔。</p> <p class="ql-block">三层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朝阳地区先置龙城镇,后置营州,是东北地区唯一州级建置,也是北魏统治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文明太后冯氏,在献文、孝文两朝临朝听政达25年之久。冯氏在孝文帝太和九年到十四年(485-490)听政期间广兴佛事,曾“立思燕佛图于龙城”。“思燕佛图”为土木结构楼阁式塔,后焚毁。“思燕佛图”及其所属寺院成为早期东北佛教的重要传播源头之一,是当时我国东北地区佛教的中心,诸如义县万佛堂石窟、喀左县石雕佛像、朝阳县摩崖造像等东北地区现存北魏佛教遗迹,都是思燕佛图影响下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玄宗时期(712-756年)达到极盛。据《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载:玄宗曾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一日,敕每州各以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天宝元年(742)以后,又救加“天宝”二字。唐代维修梵幢寺塔,应是奉唐玄宗诏命,从开元二十六年(738)开始,并改为开元寺塔,直至天宝年间(742~756年)竣工。唐代并未改变隋代砖塔的形制结构。北塔的唐代塔体上,仍保留“天宝”字样的仿木构建筑彩画。</p> <p class="ql-block">国宝级辽代七层塔。</p> <p class="ql-block">隋文帝赐葬舍利。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在政治和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提倡儒家纲常名教,大力弘扬佛教。隋文帝自幼在佛寺中长大,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据《法苑珠林》记载:隋文帝即位前,有一个“婆罗门沙门”将一包舍利交给他说:“此是大觉遗灵,故留与供养”。隋文帝让人做了一个七宝箱,把佛祖舍利供奉其内,继帝位后,他普诏天下,广兴佛事。并于仁寿元年、二年和四年3次派高僧分送舍利于全国各州。仁寿二年(602)正月二十三日,隋文帝下令在全国选53个州建立灵塔供奉舍利,其中第三位为营州(今朝阳)。隋文帝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在他的推动下,包括朝阳(当时为营州)在内的全国各地,佛教迅猛发展,使隋代成为我国佛教大发展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舍利之光。隋唐时期,朝阳地区称营州,是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往来的枢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隋统治者信仰佛教、推崇儒家思想。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崇信佛教帝王中的代表性人物,他笃信佛教,晚年更是“深信佛道鬼神”,曾先后三次下诏全国各州建立灵塔,供奉佛舍利。仁寿二年(602)下诏于全国五十三州内建舍利塔,僧人释宝安“奉敕置塔于营州梵幢寺,即黄龙城也”。隋文帝敕建的塔就是在“思燕佛图”的旧址上建的一座方形空心叠涩密檐式砖塔,称“梵幢寺塔”,并赐葬佛祖舍利于塔中。</p> <p class="ql-block">陶鸱吻。</p> <p class="ql-block">现今朝阳,仍然是安居乐业,和谐共生之地,这里的人们勤劳智慧,为各民族大团结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