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下的青春之歌

烟火流年

<p class="ql-block">  她徜徉在文学的海洋,用自励写就成长的篇章。她扎根在豫鄂边界,用智慧点亮山村孩子前行的灯塔。她辗转在白云山下,以青春托举千百山村家庭的希望。她是沙窝镇沙坪教学点的王海莺。</p><p class="ql-block"> 爱生如子入深山</p><p class="ql-block"> 沿106国道穿过沙窝镇,河谷幽深,青山对出,一路蜿蜒向南8公里,就到了沙坪村,再往南越过了小界岭便是湖北省福田河镇。2009年秋,作为河南省首批特岗教师,王海莺满怀憧憬,工作第一站来到了沙坪村教学点,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工作。一天早晨,晓兰同学没到学校上课。想到晓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她一路小跑,来到晓兰家中。看到骨瘦如柴的奶奶病倒在床上,瘦小的晓兰正在用开水泡饭喂奶奶。望着不到十岁的孩子,挑起如此的生活重担,王海莺的泪水在眼眶打转。此刻,她深深感受到,大山里的孩子是多么的不易,她立志要为这些孩子教一辈子书!从此以后,她每学期列出清单,为晓兰购置学习、生活用品。王海莺精心呵护,一次次谈心、一次次鼓励,时光静静流淌,晓兰逐渐开朗起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8年后被重点大学录取。在感恩节的那天,晓兰送来了感谢信,洋洋洒洒,写满了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对特殊学生,她抱着一勺一勺喂饭;对学困生,她心理上开导、学习上指导。15年来,她对大山里的孩子不离不弃,以点点滴滴的爱践行着青春誓言。</p><p class="ql-block"> 乐把他乡变故乡</p><p class="ql-block"> 生在光山,扎根新县。王海莺是光山县宴河人,丈夫李朝军家在许昌襄城。初到沙坪,一到周末,同事们都回家,教学点时常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感潮水般涌上心头。面朝家的方向,山水迢迢,想到来回一趟要辗转五次车,她选择了留在学校。周末,自己生火做饭。夜晚,山村的校园出奇的静,走廊的灯把影子拉地悠长悠长。偶遇晚上停电,恐惧感填满了每个毛孔,她躲在被窝里大气都不敢出,哪怕哭也不敢出声。艰难困苦的环境,磨砺她刚强的性格。十余年来她先后奋战在沙坪、朴店、曾畈教学点一线。除了寒暑假,她平常都住在学校, 2015年,远在许昌的公公重病住院。她常奔波在襄城新县两地之间,直到公公去世,她克服种种困难,咬牙坚持,来回千里,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她带过语文、英语、数学,用15年的坚守,在白云山下写出了青春礼赞,如今她早已把新县当成了家乡。</p><p class="ql-block"> 夫妻立根教学点</p><p class="ql-block"> 像王海莺一样,丈夫李朝军坚守在更为偏远的朴店教学点。朴店毗邻湖北,道路坑坑洼洼,校舍老旧,教师招不来、留不住。2012年,朴店教学点缺教师。王海莺主动请缨,与丈夫并肩作战在朴店教学点,二人成为教学点的半壁江山。 2014年,正逢朴店教学点重建。下课了,老师变成人墙,要隔出学生活动区和建筑区;放学时,老师们秒变人桥,要把学生从地基沟里接过来送过去。作为朴店教学点的唯一女教师,没有教师宿舍,二人住办公室;没有做饭的地方,在走廊将就;没有自来水,洗洗涮涮就去河边。夫妻二人相互鼓励支持,见证并参与朴店教学点的改造。2016年蝶变的校园迎来生源回流,教学点从原来三个班增至六个班。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需要能付出的老师!2019年,按照学校工作安排,他们来到更为破旧的曾畈教学点,二人没有退缩,没有怨言。整个教学点只有他们二位教师,曾畈成为名副其实的“夫妻学校”。他们相濡以沫,撑起了曾畈教学点12余名孩子的教学、教导任务。2020年春,疫情来袭,他们心急如焚,解封的第二天,长途车尚未开通,他们自费坐滴滴顺风车跨越千里,赶到曾畈教学点,迎接学生复学。在“夫妻学校”,他们实施复式教学,开展社团活动,连周一升旗仪式、周五降旗仪式、小小运动会、国庆小联欢、经典诵读,他们所在教学点的活动一样不少,孩子的快乐一点不少。</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坚信特雷莎修女的一句话:我们很少有人去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每一件细微的事。弹指一挥15载,坚守教学点15年,当班主任12年,身边的同事陆续到县城、乡镇学校工作,而她一直坚守在白云山下的乡村教学点,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一批批孩子飞出大山,她的青春之歌仍在白云山谷流转激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