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p><p class="ql-block">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南京如果不到中山陵,不能不说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中山陵从它建成之日起,就成为南京这座古城的重要标志,成为每一个游人的首选之地。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圣地。中山陵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1961年3月4日,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后,最早兴建的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建筑。它既充分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特色,又显现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建筑理念。据说1912年初,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位,一次于紫金山打猎时到此,见风景优美,气势不凡,就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之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杯土,以安置躯壳尔。”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他明确对身边的宋庆龄、汪精卫等人立下遗言:“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病逝。他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3月19日移灵至中央公园,即北京现在的中山公园,当年有74万人前往祭祀。4月2日,孙中山灵柩出殡,暂被安放在北京西山一个佛庙碧云寺的石塔内。五月,总理丧事筹委会向海内外悬奖,征求中山陵墓设计图案。截至9月15日,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共收到四十余位中外建筑师的应征设计。脱颖而出的方案中,有一个人的设计让所有评委眼前一亮,这个人就是年仅三十一岁,名不见经传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吕彦直, 字仲宜,安徽滁县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天津。幼年喜爱绘画,8岁丧父,翌年随其姊侨居巴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数年回国后,进北京五城学堂学习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西方科学知识。 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1913年毕业后,以庚子赔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五年后毕业。他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整理了北京故宫的大量建筑图案。1921年吕彦直回国,寓居上海,先在东南建筑公司供职,以设计花园洋房为主。后与人合资经营真裕建筑公司,彦记建筑事务所。1924年,他又与留学归来的学友发起成立建筑界第一个学术团体,旨在发展壮大建筑师队伍。经数年筹备,1927年冬成立“中国建筑师公会”,1931年改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委会海内外悬赏征求陵墓设计的公告发布后,年仅32岁的吕彦直,潜心研究了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等建制,根据《征求陵墓图案条例》的要求,并实地参照紫金山的地形特点,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精心绘制出“设计范界略呈一大钟形”的平面图和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九张设计图纸,以及一张祭堂的侧视油画。他还撰写了约一千字的《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对布局、用料和色彩等方面提出了初步设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9日,葬事筹委会聘请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德国著名建筑师朴士、著名画家王一亭和雕刻家李金发四位评判顾问,分别对标记暗号但不署姓名的应征图案进行评判,并写出各自的意见。凌鸿勋、朴士和王一亭均评吕彦直设计为第一名,范文照设计为第二名。而李金发则评选范文照为第一名,吕彦直为第二名。同时,在《民国日报》、《申报》上刊登广告,公布评判结果。从9月22日公开展览五天,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参观。各家报纸都发文评论,称誉这次征求陵墓图案,是历史上空前的建筑设计大赛。9月27日下午,葬事筹委会在上海成都路张静江家开会,详细审查比较了设计的陵墓图案、说明书及估价表。经过与评判顾问充分协商,最终确认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决定采用建造陵墓,并聘请他为陵墓的建筑师。其它得奖者由筹委会发函通知,未得奖者每人赠送一幅孙中山遗像及著作,以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等奖 吕彦直设计</p><p class="ql-block">吕彦直设计督造的中山陵,到底有着怎样的非凡价值和惊世特点呢?它既继承了中华传统又有创造性的突破,吕彦直结合紫金山的地形地貌,沿一条中轴线巧妙地布置各个单体建筑,包括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并用大片绿地和宽大的石台阶,把这些体量并不算大的单体建筑,组合成一组庄严肃穆而又雄伟稳重的整体建筑群。他一反传统的帝王陵墓建造惯例,没有设置石象生和神道,主体建筑祭堂,虽采用了传统的造型,却把平面设计成方形,突出四个角墩,而屋顶采用蓝色的琉璃瓦,墙体采用花岗石,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架,檐下又采用石料制成的中国古建筑中特殊的构件——斗拱。在室内的装修上,祭堂的护壁及柱子都采用黑色的花岗石,衬托着孙中山先生那白色的大理石雕像,显得十分肃穆而庄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中山陵的这一设计,专家们认为有四个特点:一是结构完整,聚散巧妙。结合钟山的地势,把孤立而尺度不大的陵地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显得庄严而雄伟。二是中西一体,珠联璧合。墓圹置于祭堂之后,合乎中国传统观念,祭堂采用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基调,吸收西洋建筑之长处,墓室则完全采用西洋建筑做法,两者结合可谓天衣无缝,又别具一格。三是气势磅礴,视角见奇。陵墓建筑在山坡上,用392级石阶相连,石阶中缀以八个平台,坡度逐渐加大,视角不断变换。瞻仰者拾级而上,庄严肃穆之感,景仰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再回首俯视,却不见石阶,仅见平台,如同平地一般,令人啧啧称奇。四是简朴庄重,寓意深远。建筑古雅纯正,结构朴实坚固,色彩庄重,整个建筑布局呈一大钟形,寓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墓都是用青色琉璃瓦和花岗石墙面。饱和的蓝白色调也是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的颜色。从博爱坊到祭堂,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国的3亿9千200万同胞,独具匠心,颇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应征成功的吕彦直,更加废寝忘食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即使他身体抱恙,仍然坚守工地,在附近的一座破庙里,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与此同时,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设计比赛中再次夺魁,这就意味着他要一边监工,还要一边完善新建筑方案。身兼数职、容不得他喘息,1928年初,吕彦直被确诊患有肝癌,而此时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未完成的陵墓建筑。他不得不奔波于沪宁之间,一边治病,一边监工,最后因辛劳过度,倒在了上海的寓所里。有关工程事务只好委托给助手黄檀甫全权处理,但是关于工程技术上的有关事项,吕彦直仍然要亲自裁决。为了使工程能够按时竣工,作为中山陵的总建筑师,吕彦直拖着虚弱的病体,不分日夜地在工地上巡视督促。就在中山陵工程将要付诸验收交工之前,一代建筑大师吕彦直不幸于1929年初病逝。<br></div><div><br></div><div>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山陵主体工程竣工。经过防腐处理的孙中山遗体,用青铜灵柩装载,运载灵柩的专列在装甲列车和一辆宣传列车的护送之下,于1929年5月26日离开北京。护送灵柩的有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和他的儿子孙科,即时任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6月1日,孙中山遗体迁葬至中山陵。1930年6月11日,国民政府为表彰这位杰出的建筑大师,特向全国发布第472号褒奖令,全文如下:“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事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设计详图,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勚,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br></div><div><br></div><div>1931年,中山陵管委会为吕彦直立了一座纪念碑。石碑的上半部是吕彦直的半身像,由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制作,石碑的下半部,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手书的碑文,碑文曰:“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民国)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1930年)议决立石纪念。”据说这通石碑原来安放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内,但在抗日战争中却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只有这座巍巍的中山陵,昭示着这位建筑大师的不朽功绩。<br></div><div><br></div> <div><br></div>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山陵全部建筑工程竣工。陵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平方千米,建筑面积80000余平方米。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7日,国民党军队抵达南京,立即奔赴中山陵祭告。海陆空军将领159人、新六军前进指挥所52人,“瞻仰国父遗容,恭行三鞠躬礼,并绕棺一周”。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还都,在中山陵前举行纪念孙中山建立广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礼。中山陵飘扬着国民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文武大员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在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带领下,完成了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一次谒陵仪式。<br><br>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这支部队是守卫孙中山陵寝的卫队。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经与卫队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解放军进驻中山陵,拱卫大队接受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维护陵园的正常秩序。4月27日,三野司令员陈毅亲笔书写了“保护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用镜框装起来放在陵堂里。<br><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陵园前的“孝经鼎”,是中山陵最先见到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铸于 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面雕刻着戴母黄太老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经》是阐述孝道与孝治的儒家书经,相传为孔子所作,又说为孟子或孟子门人所作。《孝经》今文本共计十八章,提出了“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还提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张,从而达到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该书成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多及百家,是旧时启蒙书籍,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爱坊建于 1929~~1931年,高12米,宽17.3米。四楹三门的冲天式牌坊上“博爱”二字,系中山先生手迹。“博爱”出自韩愈《原道》中“博爱之为仁”一语,可以说是对先生博大胸怀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陵门,一座宏伟的三拱门,是陵区的开端,为陵区的大门。它高 16米,宽27米,进深8.8米,是用福建花岗岩筑成。中门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孙中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是对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最好注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亭,碑高9米、宽5米,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镏金大字。碑额阴刻国民党党徽,碑帽为云纹,碑座为海浪,象征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比天高、比海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层石阶平台两侧,安放着上海特别市政府为纪念奉安大典捐献的铜鼎一对,上刻“奉安大典”四个篆字。其中西侧的铜鼎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被日军弹片击中,留下了两个弹孔。第七层平台布置一对豆绿色石狮,东侧为雄狮、西侧为雌狮,是福建蒋文子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祭堂是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 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方屋,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屋顶为中国传统的重檐九脊,四周城堡为西式风格。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六个篆体大字,居中还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直额,顶部藻井为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堂中央,供奉着法国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所塑的孙中山坐像。高4.6米,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目光深邃凝视前方。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上,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堂后为圆形的浩气长存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按遗体等身像塑的孙中山汉白玉卧像,墓穴直径4米,深5米。中山陵有很多独具匠心设计在里面,孙中山塑像着什么服装?当时国民党元老有不同看法。有的说要穿长袍,有的说要着中山装。祭堂中塑像着长袍,墓室中塑像着中山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堂后有二重墓门,前门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门上携刻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圆形墓穴直径十八米,高十一米,中央长行墓穴上,是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遗体形象塑造的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绕行一圈,俯视灵柩上的卧像,实际上就是在低头向中山先生默哀,表达着人们的哀思,这些都是出人意料的精巧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卧像下面,是深埋地下的铜棺,里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自1928年6月1日在一片礼炮哀乐声中举行奉安大典后,孙中山先生就一直安息在这里,俯瞰着他魂牵梦绕的南京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山陵的设计,反映出中式建筑从木结构向砖石结构的发展。设计者的目标,就是使中山陵既忠实遵循寺庙建筑的传统,又要看起来像一座陵墓。长72英尺,宽92英尺和高80英尺的纪念堂内,包括孙中山的坐像,里面的墓穴有一个圆拱顶,石棺的周围有栏杆围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17岁的吕彦直考取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严复的二女儿严璆(生于1901年,比吕彦直小7岁)羡慕不已,写信给严复强烈请求到北京读书,思想开明的严复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两人开始正式交往,吕彦直留美后,也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何时举行的订婚仪式,没有相关的年月记载,从年龄方面猜测,应该是吕彦直回国之后的事情了。此后,吕彦直专心致力于创业,严璆还在上学,一直未能完婚。1925年吕彦直相继接手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造工程,由于工作太忙,压力过大,婚期一拖再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8年初,吕彦直被确诊肝癌。面对绝症加身,他一方面将噩耗告知远在北京的严璆,请她另做打算,不要再等自己;另一方面全情投入到南京规划设计草案的研究与拟定工作中。1929年3月18日凌晨,吕彦直病逝。远在北京的严璆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不久,28岁的严璆削发为尼,在北京西郊出家,法名秋妙。1950年间,秋妙经香港辗转去台湾,终生未嫁,香消海峡彼岸。</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座中山陵,</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半部民国史,</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多少风雨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世人谁可知?</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