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河几朵浪花

大提琴

<p class="ql-block">一个弹丸小国,一条细窄的小河能有多长?能有什么好看?我竟然走了三次!掬起的几朵历史浪花,让我竟对这条小小河有了想象有了情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女儿以及后来我独行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河边不时会看见这样的绿地</p> <p class="ql-block">两岸的各式楼群和植物</p> <p class="ql-block">小河向东延伸着,河道渐渐变宽</p> <p class="ql-block">这座独臂悬索斜拉桥,是以著名华商TAN JIAMKIM陈若锦的名字命名的,看着很美,走近才知道名字,仿佛告诉我:这里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  果然,岸边立着这块有图有文字的牌牌,掀起了历史的一角,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进这块区域,想要探索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TAN KIM SENG(中文有的翻成 陈金声,出生在马来亚,祖籍中国福建),身为成功的华商leader,创立了第一所华人学校;并倡议建立第一个蓄水池(现名为麦里芝水库)解决了星岛淡水问题……,为纪念他为新加坡所做的贡献,英王室专为他建一座喷泉: Kim Seng Fountain、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Kim Seng Rd和新加坡河上一座最短的桥梁KIM SENG BRIDGE、以及这里的Kim Seng Park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而这座后来建的桥,是以他孙子的名字命名的JIAM KIM BRIDGE,过了这座桥的路也是以陈若锦的名字命名的 : JIAM KIM STREET,可见陈氏后人承继家族美德,依然在为新加坡华社做着更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哇,发现“古迹”了!虽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这是仅存的几幢历史建筑之一,被完整地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现在是餐厅,很现代,建筑构件都被完整的保存和利用着</p> <p class="ql-block">这连着三幢YIAM KIM St.17、19、21号,正是二十世纪初,陈若锦创立贸易公司时,所用的“货栈”或者叫“仓库”,由此诞生出马来印度英语的混合词: godown</p> <p class="ql-block">别看河道不宽,却聚集了无数godowns,这张图片是1948年英国空军拍摄的,可见这里当时都是这样的货栈、仓库</p> <p class="ql-block">小船穿梭河道,从大船到陆地往返运送着各种货物,也有无数的船工搬运工在这里讨生活,仔细看那些图片,可见随着年代变化衣着也在变 : 他们从拖着长辫子、布衣衫,到洋装、皮鞋</p> <p class="ql-block">这片区域内,还有很多Chinese village,住着绝大多数从福建、广东下南洋闯生活的贫苦的中国人,他们也是如今新加坡大多数华族人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这里如今很美,但依稀可见过去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新公寓楼前,还留有半截那曾经的仓库</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些留存的部分,差不多都是经营餐饮,沿着河边这里也是闹市区,人气很旺</p> <p class="ql-block">沿河现代化的酒店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几步便是这座双臂斜拉桥,站在桥上看向右岸,又是一个原样保留的Warehouse——老仓库</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傍着河边的这座The Warehouse Hotel很美,没想到前身竟是仓库</p> <p class="ql-block">我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把她看个仔细</p> <p class="ql-block">当年粗陋的仓库架构,现在是风格现代而美丽的hotel,变的是时代,是人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右侧这座酒店叫“大上海”——你看,岁月流淌,却也没带走与祖籍千丝万缕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就像放电影,这里除了留下这几幢老仓库,完全看不到“过去讨生活”的心酸了。街区变得越来越美,本地人脸上的自信,游客眼睛里的新奇,过去的沧桑仿佛都被这条小河冲到海里了。不过百年光景,这还是那条挤满小船的新加坡河吗?</p><p class="ql-block"> 她很平静,泛起的几朵小浪花,却让我的脚步徘徊让我的思绪变得悠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