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日咸亨酒店》是1986年闫老师写的一篇叙事散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闫老师八十年代初被上海《文汇报》聘为特约记者(每个省的省报聘请一位),每到年末都要到上海《文汇报》参加特约记者会。一是表彰奖励一年来在《文汇报》国内新闻版发稿多且获得好新闻奖的记者,二是给来自全国各省的特约记者部署来年的宣传任务。记得1985年末,文汇报通知闫老师到上海参加特约记者会,新婚不久又从未去过上海的我,请了年休假跟闫老师一同前往。那年闫老师不仅在《文汇报》发稿数量多,且有几篇消息、通讯获得好新闻奖,领到300多元的奖金,并受到文汇报国内记者部的表彰,荣获优秀特约记者称号,我为他感到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待会议结束,闫老师便带着我在上海市游览、购物。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给我买了好几件时装,有件灰色毛呢大衣至今还能穿呢。之后闫老师又带着我到浙江杭州、南浔、绍兴,江苏无锡、苏州等地游览名胜古迹,品尝特色美食。每到一地游览名胜古迹,闫老师都会为我讲解名胜古迹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人物和典故,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那时在我的眼里,闫老师是个满腹经纶、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幽默儒雅的先生,令我打心眼里佩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年在咸亨酒店的曲尺形大柜台前,闫老师点了茴香豆、绍兴醉鸡、干菜焖肉、大黄鱼等招牌菜(人少可以点几样菜拼盘装),我直埋怨他太破费了,他却戏谑道:“咱是穿长衫的主顾,不能跟鲁迅笔下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似的,只点一小碟茴香豆下酒吧!”落座后我俩一边谈论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里的人物形象,一边学着孔乙己用手指罩住装茴香豆的碟子,说着“多乎哉,不多也”,欢声笑语中端起碗大口地喝着花雕酒,我俩开怀畅饮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真的好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旅游回来闫老师就写了《今日咸亨酒店》的文章,1986年1月刊发在河南日报文化周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乃“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感慨之余便找出几张我们早年在咸亨酒店门前拍的图片,把闫老师《今日咸亨酒店》做成美篇文章留存,追忆那段三十九年前的美好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日咸亨酒店》原文附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今日咸亨酒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雪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令正交“大雪”,稽山镜湖之地应时纷纷扬扬落下一天大雪来。那咸亨酒店门檐的瓦上一片白,那白底黑字的横匾愈发显得醒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咸亨酒店,坐落在鲁迅纪念馆西侧200米处的街面上。这是1981年9月为纪念先生诞辰100周年,绍兴市政府参照有关历史资料修建而成的。格局与当年鲁迅先生描写得一模一样。当街是曲尺形大柜台,后台矗立黑漆金字的“太白遗风”青龙牌,靠墙的地方放一些瓶酒,如“状元红”、“香雪”之类,柜台一侧放置酒坛及温酒用的“囊筒”。柜台里是各种下酒物,如咸花生米、煮毛豆之类,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茴香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酒店经理谢家安和会计胡乃栋介绍,这个不足100平方米、只有48个座位的酒店,虽不及绍兴著名的沈永和酒家等大店,专营高档酒菜,卖的多是5角4分一斤的“状元红”和6角2分的“加饭”酒,下酒坯也不过是几角钱一斤的茴香豆、豆腐干、咸煮笋等。然而开张以来,营业额却与日俱增,目前日销酒量在1200至1500斤左右,仅茴香豆每天要销200多斤,所创利润在绍兴市饮食行业居首位。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来店里饮酒,门槛都被踏低了。还有不少外国朋友慕名而来。在酒店的留言簿上,一位署名“非常喜爱鲁迅精神”的南斯拉夫姑娘罗亚娜写道:“来到鲁迅的故乡,在他常来喝酒的地方坐一坐,尝尝他喜欢喝的黄酒,真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真使人感动,希望中国这种发扬自己民族传统的地方更多。”作家李准于1983年5月拍电影《秋瑾》时来绍兴,在店里题了一幅中堂,现正挂在壁上,上书“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士玉壶生春。”旁有一联,联曰“店小名气大,老酒醉人多”,由著名演员于是之手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一直不知“咸亨”二字作何解,此行方知。二字原出《易经》“品物咸亨”句,意为“方物得以皆美。”唐人孔颖达又将“亨”解释为“亨通”。总之,皆为雅号就是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过,店号再雅,也要看时风势雨是否容它发展。当年“城中酒垆千百新”之一的老咸亨,开业不到两年就萧条败落了。只是到了90年后的今天,它才真的“亨通”起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6.1)</span></p> <p class="ql-block"><b>1985年在咸亨酒店门前孔乙己塑像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1992年夏天闫老师到杭州出差,拐到咸亨酒店门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1999年10月,在河南日报社论评论处任编辑的我,到杭州参加首届全国报刊杂文编辑工作研讨会,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代表到绍兴游览,我在孔乙己塑像前留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