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江南之行,我和儿子还在家中未出发,在杭州学习的老婆催促我快快休假,说她从小到大的闺蜜已经邀约我们一家人去常州玩。</p> <p class="ql-block">(8月6日)从浙大玉泉校区出来,和兄弟一家简单的吃过午饭,便匆匆赶往高客站,兄弟一家去上海,我们去常州,于是我们两家人告别于高铁之上。</p> <p class="ql-block">常州也称中华龙城,距今有3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吴文化、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span>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常州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成为一座融合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现代娱乐的宜居城市。</p> <p class="ql-block">到达常州北站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出车站王总已经在站台接我们,并向我们挥手,我们一家看到王总很是亲切也更感动。王总是我老婆一起长大的玩伴,也是很要好的闺蜜,只不过王总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地发展,再后来定居常州,并在常州市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老总。</p> <p class="ql-block">王总和他老公为了接我们一家,晚饭都没顾得上吃<span style="font-size:18px;">驱车二十多公里到高客站,王总也是</span>一位非常心细的美女,害怕我们吃不惯常州菜,于是建议吃吃川味菜。</p><p class="ql-block">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菜系和特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常州菜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口味清淡雅致,做工精细,在</span>色彩和造型的搭配看起来绚丽多彩,口感浓通常带有一定的甜味,但不过分,浓淡适中。其菜系注重了江南水乡风情的借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生活、与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更体现</span>了常州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我是生活在陕菜之乡的汉阴,也是一个移民大杂烩的县,在汉江的滋润下使得这方土地上美食格外丰富多彩。这里的美食既借用了川渝的麻,又融入了两湖的辣,更开辟了本地的酸。当地有句俗话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于是乎汉阴的特色小吃“酸辣小鱼”、“酸辣肚片”、“酸辣豆腐巾”等是家常桌菜,还有“酸辣土豆片”更是常吃不厌99%的人爱菜😄😄。特别是汉阴名小吃“厥粉皮子”和“蝌蚂蛄蚪”,你要是来一碗,哎呦喂,离开汉阴开车百十公里你还在回味那酸辣之味。</p> <p class="ql-block">(8月7日)吃过早餐,王总建议去常州青果巷游玩,说青果巷紧邻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历经2500多年至今,依旧保留着"河抱古城、城河相依"的江南传统民居风貌,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称号。</p> <p class="ql-block">走进青果巷,青砖铺道通幽,木门深院雅致,青瓦白墙古朴,一色明清风格建筑,加上古运河的毗邻而居,一派江南水乡之风韵。</p> <p class="ql-block">青果巷内名人辈出,唐代翰林院检讨唐华甫,清朝的实业家庄楷,状元及画家钱维城和弟弟钱维乔,清萍乡煤矿、汉阳铁厂总办张赞辰,还有近代革命家瞿秋白和张太雷,学者赵元任,以及解放后著名爱国实业家、收藏家刘国钧先生,都曾在此居住。在巷子里走走看看,便能发现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走进周有光先生的故居,我驻足了很长时间,看过先生的平生,我对先生肃然起敬,先生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1958年参与起草了《汉语拼音方案》。先生的雕塑很有特点,站在其左边只能看见左脸,正面能看全身,眼睛炯炯有神,带着一丝威严、一丝和蔼。面对先生的雕塑,我心生惭愧,不怕笑话,我小学五年级毕业升初中考试拼音填空得的是零分,好在后天还比较勤奋迎头赶上。在汉阴方言大杂烩hf、ln不分的地方,我拼音基本上还是能过关的😄😄。</p> <p class="ql-block">一条青果巷,半部龙城史。作为“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是常州文脉之地,亦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走过青果巷的九巷八宅,感知书香中的青果“大家”,便也领略了青果巷的前身今世。</p> <p class="ql-block">游玩青果巷已是中午饭点时间,王总说既然到常州还是要品品常州菜。到达吾悦广场一常州菜馆时,王总的老公已经点好了一桌子菜,我虽叫不出菜名,但每道菜无论是色泽还是做工都让人垂涎,再配上盛菜的盘子,用恰到好处形容不为过,伴随着筷子的飞舞,那辣味、甜味、盐味、香味…在舌尖弹奏着美妙的味觉乐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味蕾之花瞬间绽放。</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休假时间问题,与王总一家相聚不得不告别,期许着与王总一家在汉阴相聚。临别时儿子与扬合照了一张,上次两人同框还是2017年大年初二去凤凰山赏雪时,如今已过去7年了,扬现在已是双一流大学生,处处散发着自信、阳光和才情,希望儿子像你扬哥学习,更希望友谊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