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

小玲妈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坛 ]</p><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天地坛”,后改名为“天坛”。‌</p><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约273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它由两道坛墙环绕,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是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祈谷坛、‌圜丘坛、‌斋宫和‌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圜丘坛则是冬至日祭天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 ]</p><p class="ql-block">祈年殿的台阶和栏杆的个数都是9和9倍数。因为奇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天,而9为阳数之极,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祈年殿下层栏板有108块,每层石栏也是108根。108在佛教中代代表圆满。也与一年中12个月,24节气以及72个地煞相呼应,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和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祈年殿共有28根楠木大柱,代表28星宿,包括四根龙井柱,12根金柱,12根檐柱,分别代表一年四季,12个月12个时辰。金柱和檐柱相加后代表24节气。</p><p class="ql-block">祈年殿中的龙井柱、金柱、檐柱和梁上的8根铜柱相加代表36天罡星,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象征着天地间的各种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穹宇 ]</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时期天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牌,是存放祭天正位、配位及从祀位神版的场所,也被称为 “ 天库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音壁 ]</p><p class="ql-block">皇穹宇的围墙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这是由于其围墙弧度规则,墙面光滑整齐,声波沿墙面传播形成回声。历史上,这种现象颇使人迷惑,直到1953年,汤定元教授对其进行了科学解释,认为是声音反射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天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圜丘坛 ]</p><p class="ql-block">圜丘坛建于嘉靖九年(1530)。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初为一蓝琉璃圆台,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同时变蓝琉璃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p><p class="ql-block">圖丘的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地位。圜丘坛祈福的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08.24</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20024.08.2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