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事

奇丽

<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你会听到有人拿球来骂人。譬如:你瞎扯个球、关你球事、你算个球、什么球人……</p><p class="ql-block"> 可对于乒乓人来说,他们爱的就是球事,几个球友凑一起若不谈点球事,他们的酒都白喝了,饭也白吃了。仿佛这球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灵魂。那当然了,这直径约40毫米的小圆球,小说是喜好,大说也是国球嘛。</p><p class="ql-block"> 暑假,我回个旧“打游击”遇见了“个乒”梧桐队。</p><p class="ql-block"> 在异乡,我仅是为锻练身体跟着几个球友学习。后因球友的热情和关爱,我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爱上这个糖丸般圆圆滚动的白色小球。爱上马龙、樊振东,爱上“大头”和“莎宝”,更爱卫冕冠军陈梦的气度和风范。之前,我也没想过要如此努力投入到这种球事当中去。可是,只要迷上了它,你就会对其朝思暮想了。爱上一个球,犹如爱上一个人,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飞来飞去的它。劈、摆、搓、拉,上旋球、下旋球、弧形球……这种感觉,我想所有业余乒乓爱好者都应该有过。</p><p class="ql-block"> 我说的“个乒”,其实只是个旧乒乓的一部分球员,也就是球友叫的个旧“个乒”梧桐队。之外还有个旧“乒搏”国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球员相对年轻些,大部分是年轻人和青少年(主要是培训)很有乒劲,参加的各种比赛都不失实力。乒搏张力天教练在国乒和省乒业余选手比赛中,多次夺得奖牌。每周日,球馆都组织球员打积分赛。</p><p class="ql-block"> “个乒”梧桐队很有特点,从他们对每个球友的尊称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素养的群体。雷主任、雄哥、四哥、张副、白老师、杨主席……等等。跟他们混了一个多月,还真不知他们的真姓大名。每次来到球室,都能听到他们亲切的招呼声,接着就是“嘿”、“哈”的拼球声。</p><p class="ql-block"> 雷主任是这里的主心骨,家长似的拢着这群球友。当然,也是出去比赛的领队兼教练。他比大家年长一点,球龄较长,球技精稳,固然给人有点“姜是老的辣”之感。其次就是雄哥,这个称呼略有些霸气,江湖味十足。他自幼酷爱乒乓,少年进省体校。几十年的艰苦卓绝,国乒省乒战绩累累,频获大奖,有人说他是红河州第一板,我说乒乓之王也当之无愧也。</p><p class="ql-block"> 其他球友也很有特点:四哥打球看上去像拳击手似的出手很凶猛。从他咬牙切齿的“日式”发球,到挥拳似的攻杀,啧啧,初学者看着都会退避三舍;还有张副的长胶直拍打的更具表现力,盯球的眼神是那么专注,反手搓跟捉蜻蜓似的精准迅速;杨主席是个很有耐心的陪练手,他双脚基本不移动,供球稳定性很强,发球机式的对点击发。他的这种稳,缘于他在棋盘上的稳扎稳打,四平八稳。原来,他还是个象棋高手;白老师虽是个女性,但她的发攻球也不逊于其他男球友,特别是后期的发球,像极了“雄”式。</p><p class="ql-block"> 其实,乒乓球不只是技术性超强的一项运动,它是一种人生哲学,其中隐藏着许多计略呢。譬如,人家劈长,你就不能摆短,甩鱼杆拉弧线,你就只能退台防守,这就是迎合。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总之,遇见乒乓是件很快乐的事,至少它能让人感到活着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8.27</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