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去年7月开始,我兄妹仨每人一个月轮流在老家陪伴老娘。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母亲的陪伴,更是对父亲那份未竟孝心的延续。在陪伴母亲的日子,我每当目光轻触老家堂屋墙壁上挂着的那帧父亲生前相片,总觉得父亲那慈祥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穿越岁月的尘埃,温柔地洒在我的心上。他的眼神里,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那是一种无需言语我便能深刻体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既普通又平凡。在我心中,他是家的脊梁,是风雨中最坚实的港湾。记得儿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但父亲从未有过怨言,他总是早出晚归,用那双勤劳的手,一点一滴地撑起了我们这个家。</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妈带着我们兄妹仨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随着时代的洪流,从县城飘落到了僻静而陌生的乡村。父亲为了照顾家里,从县城调到了我们下放生产队附近的农村医院上班。到农村落户后,我们面对的是简陋的土坯房、落后的村落,没有了电灯的闪烁,只有星辰与煤油灯交织的宁静夜晚;没有了车的鸣笛声,只有稻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牛哞声。当年我们兄妹仨都还小,哥10岁、我7岁、妹才4岁,母亲的身体又比较孱弱,家里缺乏劳力,一到年底生产队里结算,我家总列在欠钱户的名单里。家里的经济压力大,生活很拮据,但父亲的脸上从没有显出为难,白天在单位辛勤工作,下班后总不停歇直接赶回家,为家里料理家务。那些日子,他虽然疲惫不堪,但心里似乎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有时遇上点小开心,父亲还会用自己那特有的嗓音哼几声样板戏唱段。正是父亲这份乐观与坚韧,让我们全家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最终走出了低谷。</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生活中不苟言笑,而他平时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而满足,仿佛只要看到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记得那年,我高考落榜,整个人沮丧不已,是父亲用他那双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要鼓起勇气,继续朝前走。”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身上那股不屈的精神,它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家的责任感,如同古时那些流传千古的教子故事一般,虽无惊天动地之举,却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我时常想起古代“岳父教子”的典故,它讲述的是春秋鲁国一位名叫仲尼的父亲,他虽非王侯将相,却以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学识闻名乡里。仲尼深知,身为父亲,不仅要给予子女物质上的供养,更要在精神与品德上树立标杆。他以其非凡的责任感与深邃的智慧,引导其子子路步入正道,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我的父亲,虽未有过如此直接的举动,但他对家庭几十年的默默付出,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们成长的悉心呵护,无一不彰显着他那颗深沉而细腻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是个极易满足的人,他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而纯粹。一顿家人围坐的晚餐,一次孩子们的小小进步,甚至是一个简单的问候,都能让他心满意足,笑容满面。父亲这种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足常乐”的真谛。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品质显得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而父亲却日益苍老。那些年,我忙于自己的事情,陪伴父亲的时间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病倒,我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太多与父亲相处的时光。在病床前,我紧紧握住父亲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一生的辛劳与付出,感受到了他对我们兄妹仨深深的爱与期望。</p><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身影却在我的心中刻下永恒。父亲的生活态度,让我尤为敬佩。他常说:“人活着,就得有股子劲,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得咬牙挺过去。”记得我在乡下办猪场最艰难的那两年,我总会抬头望向那片父亲曾仰望过的天空,仿佛能听见他在我耳边轻声说:“孩子,勇敢地挺过去,爸爸会一直陪着你。”这份来自天堂的鼓励,让我有了面对困苦的勇气与信心,最终猪场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情感。但请记得,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回头看看,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成长的人,他们或许已经老去,甚至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爱,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