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校生活

沙漠水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间如流水过隙,悄然地过去了,转眼我离开杨陵(杨凌)陕西省农林学校已经四十年了,当时的杨陵镇现在已经升格为杨凌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了,陕西省农林学校与陕西省水利学校合并,也升格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忆当年农校学习生活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不禁感慨万千。1980年夏天,我和我的4位初中同学从陕煤建司一中一同考取了陕西省农林学校,那时的我们十五六岁,懵懵懂懂的,纯真又无知,来铜招生的农校老师是祖籍耀县石柱乡克坊村的杜生明,杜老师和蔼可亲,在铜川宾馆与我们每个都见了个面,嘱咐我们按时到校,好好学习,后来录取通知书来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都不知道上农校是学啥的。当时好的中专学校有陕西省仪表工业学校、卫生学校、邮电学校、粮食学校等,尽管是农校的录取通知书,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无不投来羡慕的眼光。那时能考上一个初中专,难度是相当的大。父母说比下煤窑强,就让我去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开学报到的那天是1980年9月10日,我们几个人是一起坐同学父亲单位拉货的大卡车去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没有一丝太阳,没有亲友送我们,长这么大,我们几个还是头一次背上行李出远门,那时从铜川到杨凌坐火车需要在咸阳站倒车的,那时没有高速路,坐卡车要经过三原、泾阳、咸阳、兴平、武功县,杨陵只是武功县的一个乡镇。当时的道路不好走,卡车需要运行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到了学校后,因卡车上有铜川的标志,学校的铜川师哥看见铜川的车来送我们,还跑过来帮助我们拿行李,引导我们报到,对我们的到来表现的非常热情友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校园环境特别的好,绿树成荫,象一个大花园,园内的花草树木有南方的棕榈树等树木,修剪的十分有型,一些叫不上来的景观树排列有序的分布在道路两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学校后,我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农林学校创办于1934年,是全国八大农校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陕西农业的摇篮”,从农林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主要分布在西北五省区,各条战线担任厅处级领导的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校坐落于道北的二道平原上,关中灌渠从学校中间穿过,学校大门正对着是U型的一座四层教学楼,往南依次是实验大楼、图书大楼,教师宿舍楼、畜牧兽医站;再往西是一排排排列整齐的砖瓦平房,女生宿舍和一部分男生宿舍就在平房,平房往西,由北向南依次是运动场、学生食堂、教师食堂和一座四层高的学生公寓,我和我的同学就在学生公寓一楼住;操场再往西是学校的教学实验场,学校面积特别大,环绕一周也得近一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校的专业还挺多,有农作、植保、蔬菜、农机、养蜂、桑蚕、财会、林业、畜牧、兽医专业。我学的是农作专业,我们这一级农作专业有两个班,陕西班(农133)和青海班(农134),1代表一年级,33代表从农校建校以来第33个农学班,每个班学生是40人,学号是从1排到40的,先是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当时我们这一级叫80级83届,80年入校,83年毕业,学制三年。当年在铜川只招了8名同学,有学农作、植保、林业、畜牧、兽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班40个同学,分别来自全省10个地市,其中西安3位,铜川2位,宝鸡4位,咸阳6位,渭南6位,延安2位,榆林2位,汉中6位,安康6位,商洛3位,有8位女同学,女同学算是比较多的了,好多班都是和尚班,可惜了,资源全都浪费了,没有成一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了学校才知道当时来招我们的杜生明老师是分管学生会的主任,杜老师对待学生非常的亲切,经常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作讲话,说话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没有官架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后来升为教学主任了,那时的他衣着非常的朴素节俭,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学的第一年,我们主要学习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基础课,专业课只开了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二楼,相邻教室都是农学专业的班级,班主任叫梁风珍,是教我们化学课的,人很温柔漂亮,也很时尚洋气,对我们特别的好,课也教的好,字也写的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我那时比较喜欢学英语,与带我们的两个女英语老师比较熟悉,一个是耿薪萍,一个是常翠萍,毕业后,我还专门到西安看望过耿薪萍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年,教我们的植物老师叫滕希贵,个子不高,经常带我们认识各种植物,制作植物标本,还领着我们到渭河滩实习,植物课考试都是开卷考试,滕老师随便拿出一个植物,问是什么科的,叫什么学名?植物的分类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你必须知道植物分类是按生殖器官分的,初学专业课,感觉还挺有兴趣,细胞、器官、组织、形成层、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还学到了不少植物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第二年,我们又换了一个班主任,叫周稳卜,教我们遗传学,人长的很黑,中等身材,西安未央区人,穿衣也不讲究,猛一看还以为是农民,外观看根本不象老师,讲课铿锵有劲,严肃认真,同学们还有点怕他。他讲的遗传学的“独立分配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遗传规律”三大规律至今还牢牢记在我的脑海里。课后,也不知哪位调皮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学过的符号写上了陕北杂交陕南,产生F1(第一代)关中,引起关中同学的强烈不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年级专业课开的就比较多了,主要专业课有三门,分别是农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其它副课有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农业经营管理学、田间实验学、农业机械学等,农作物栽培学是李如春老师任教,他湖南口音,高挑的身材,配着一副眼镜,知识渊博,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风度,特别擅长甘薯育种,有自己的育种基地,培育甘薯新品种,我们经常在他培育的甘薯基地参加劳动,也偷吃过他培育的甘薯。育种学是吉殿威老师教,他身材英俊,神采奕奕,风度翩翩,年轻气质高,授课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口才好,理论水平高,授课思维敏捷,逻辑性强,是育种学专家,</span></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校40名同学,毕业时只剩了35名同学,第一个同学也是首任班长咸阳乾县的侯征西,第一年因得脑膜炎高烧不退,我们班韩养民等几位同学将他送到西安大医院治疗,班上还自发的组织起来为他捐款,当时同学们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省吃俭用积攒的零花钱,你五元,我拾元的,捐了不多的善款,但却代表了我们全班同学的一片心意,遗憾的是没有治疗好病故了。我们班还有当时属于咸阳管的高陵县同学王缠宁不遵守校规,被学校开除了,汉中的王华同学转到汉中农校就读了,安康的郑素娟、商洛的白金胜中途退学了。毕业40年,又有4位同学先后离开我们了,他们是商洛的舒宏娃、汉中洋县的龚保祥、户县的韩养民、安康旬阳县的贾保国,希望天堂里他们能过的更好,祝愿在世的同学多多保重身体,待到毕业50周年,我们能重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校的老师主要与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打交道的多,都是高水平、高文化、高素质的老师,特别的爱岗敬业,对待我们如春风化作春雨般的爱护,当年教我们的老师均已退休,有的已去世,没去世都已步入高龄了。 2013年9月,中秋佳节,我们班28位同学在杨凌召开农学333班毕业30年师生联谊会,梁风珍老师,周稳卜老师,吉殿威老师,强秦老师,苗长川老师都来了,我们班部分同学还到李如春老师家里看望了他,相逢是短暂的,同学情是永远的,愿当年为我们辛勤付出汗水健在的各位老师健康长寿!</span></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校除了上理论课外,还要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有校办的农场,农场是学农的重要实践基地,除了农场,我们还到杨凌的永安村,住到农民家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3-4个人分在一个小组,第一次到永安村实习是阳春三月,天乍暖还寒,还有点冷,我和我班的王正清、刘林芳、韩晓玲分在一个村民小组,帮助村民育秧、插秧,早春的渭河水还有点瘆,我们挽起裤腿,将育好的秧苗,按照所学的知识,刨田、插秧、施肥、病虫防治、收割,记载其农事活动,观察品种的生育期,特征特性,写实习报告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饭是派饭,一天一家,给农民交生活费,当时农民的生活还比较贫困,米饭、面条、白面馒头都难吃上,副食更差了,几乎见不到荤,卫生条件也特别的不好,这些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极不适应,吃的饭,由于卫生差,曾出现过呕吐。那时候,男女同学封建的不说话,晚上与俩个女同学在一起聊,还得偷偷摸摸的,不敢让别的同学发现。人生第一次与农民在一起插秧、劳动,感觉学农很辛苦,很不适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经常结合所学的农业知识到田间开展科学实验,老师经常带我们到附近农民的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甘薯、马铃薯、谷子、高粱地里进行实地教学,观察学习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老师还带我们到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农学院等单位参观学习。杨凌有多所研究机构,这里是我们最好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大面积的试验基地,有大量的种质资源,有高水平的研究员给我们传授科研技术,答疑解惑。</span></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校的学生伙食费国家全管,每人每月15元,统一发饭票,每天早中晚各一张,一个月30斤粮,一天一斤,早餐一个馒头一碗稀饭3两、午餐一碗面或米饭4两,晚餐一个馒头一碗稀饭3两,饭量大的同学不够吃,有的女同学把省下的饭票给男同学,另外还可以买点馍票,伙食差的,我们曾经绝食抗议过。农校的食堂没有餐桌,没有坐凳,四处透气、冬天也没有暖气,打好饭,男同学就围成一圈,席地而吃,女同学打好后都端回宿舍吃了。由于学生多,开饭时,多个窗口排很长的队伍,时不时的有人插队,去的晚的就没有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中午12点钟学校喇叭就播放刘兰芳老师的评书《岳飞传》,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有的同学都听迷了。星期天到镇上的饭店改善一下伙食,吃个油条、油泼面、杨陵蘸水面、包子、水饺什么的,那时学生也没多少零花钱,还要粮票,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宿舍,是4个架子床、没有暖气,夏天热冬天冷,没有风扇空调,夏天热的买个凉席在室外而睡,冬天冷的俩个同学打通铺而睡。被褥都是自己带,脏了自己手洗,那时候没有被套,被子脏了还得拆,洗好后还得让女同学缝。每周一至周六早上六点半集合上早操,点完名,排着队伍,沿着校门外的大路跑到陇海铁路口,再折跑回来,学校和四周单位的喇叭播报着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逢周末,我们偶尔约几个同学到镇上去转一转,杨陵也没有集、没有公园和娱乐游玩场所,星期天狭窄的街道,人流如织,人特别多,基本上都是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校校规很严,校风良好,成熟早的和一些大龄学生偶尔私下谈谈恋爱。我课余时间与几个要好同学沿着灌渠和铁路边的小路走一走,或是到图书馆看看农业科普的书。那时的我也没有什么爱好,吹拉弹唱的什么也不会。我班商洛同学崔学民,陕北绥德汉子王永红二胡拉的比较好,他俩经常合作在一起拉秦腔、陕北民歌和流行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班同学人才济济,自编自排了眉户剧,在校文艺汇演上出演,受到了好评。那时每逢周末,学校都放映电影,八十年代初期的电影基本上都看了,印象比较深的影片有《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到满山红叶时》、《好事多磨》等。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幸福不是毛毛雨》等歌曲风靡一时。周末,我们偶尔也到电影院买票看电影,那时一张电影票才0.15元,业余生活单调而又充实。</span></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三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我人生最难于忘记的青春岁月。转眼四十年过去了,鬓发已白,“芳华”已逝,心已苍老。美好的中专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记忆的深处,回想那段青葱的岁月,恰同学青年,风华正茂。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追求理想的情怀,一幕幕,如诗如画,一段段,如梦如歌,不时的在我脑海里闪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如今,我和我的农校同学聚在一起,说起农校的生活学习往事,一杯茶,一瓶酒,津津有味地评论当年,回想起在学校的那段时光,内心会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得。我们这批初中专的学生,天资聪明,可惜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眼间,已到了花甲之年,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都已尝遍。一天总是太快,才觉晨阳初照,却已桑榆暮影;一年总是太快,左手才执春暖花开,右手却视寒风猎猎;一辈子总是太快,才觉人生初见如美玉,却已浮生向晚情悲凉。不知不觉中,我们奋斗的脚步已驶进了终点,回味我们的一生,让人感慨颇深,那逝去的芳华岁月,久久地烙在我们的脑海深处,永远的农校!</span></p>